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愛有很多種形式,無數種表達
青春未知數影評
想象一下這樣的一個故事:
你是一個土生土長的美國男孩,在高中橄欖球校隊擔任邊鋒,在學校裡是出了名的好人緣。你家在民風淳樸的農村小鎮裡經營著傳承了三代的小吃店,你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小鎮,也沒有任何計劃離開。
你在情竇初開的時候喜歡上了學校的班花,寫了一封情書但卻羞於自己的表達不夠動人。為了在女神面前留下好的印象,你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班上最不食人間煙火的學霸 ––– 他是小鎮裡為數不多的亞洲面孔,皮膚黝黑,極瘦,眼睛藏在厚厚的圓框鏡片後,上課時沉默寡言,下課後獨來獨往。他從來沒有和女生談過戀愛,似乎也對大部分的事情沒有太多興趣,這其中自然包括了集體活動、同學聚會和校園戀愛。
你聽聞他論文代寫的服務後找到了他,並請求他以你的名義給女神寫一封情書。他一開始拒絕了,在他看來這是一件無聊至極的事情,但最後卻迫於金錢壓力接了這份工作。
你並沒有想過他與女神會有任何交集,所以當他以你的名義和女神來往書信時也並無戒備。你常常激動地分享著對愛情的憧憬,而他看上去彷彿內心毫無波瀾。他教你如何用名著和經典電影吸引女神,和你一同制定追求計劃,並邀請你去他家做客。隨著你對女神追求的進展,你和他的交往也越來越密集,慢慢成為了好友。
後來,你如願以償地和女神約會了。但在一個偶然的契機下,你才恍然大悟 ––– 原來他和女神在短信溝通時也彼此暗生情愫, 不過出於對你的愧疚並沒有展開任何行動。你得知真相後悵然若失,不想失去這個好友。於此同時,你發現似乎對他也產生了某種特殊的感情…..
以上的故事並不陌生,它就是正在熱映的Netflix 新劇《The half of it》,只不過將其中女主Ellie的性別換成了男似乎也絲毫不會影響流暢度。
看完電影後我的感覺是,儘管完成度很高,卻給人一種僵硬感, 愛情的故事並不能完全打動我,其中關於"靈魂伴侶"的討論更是顯得乏力。導演說故事的核心應當是「愛情不止有一種形式」—— 這其中有同性之愛,異性之愛,親情之愛,友情之愛,所以在電影的最後,誰得到了那個女孩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有了更深刻的對愛的理解,並踏上了探索愛情的道路。
愛固然有很多種形式,但並不代表它應被同質化, 因為每一段愛情都有著獨特的表達。而在影片中我看到的,是一種異性之愛對同性之愛的向下兼容, 它似乎在告訴我同性之間也能擁有異性間純真美好的校園愛情,也會涉及到青春片中所有動人的元素 ––– 心動、羞澀、笨拙、誤解和勇氣。
但正因為接受了這樣膾炙人口的愛情故事的框架,電影就不得不去放棄同性之愛中獨特的的化學反應。同性之愛的開始,往往不是荷爾蒙驅使的性衝動,而是一種既神秘又微妙的吸引, 一種奇怪而膽怯的渴望。這種吸引說不清道不明,引得雙方在你來我往的猜測中對彼此越陷越深。
兩個女孩之間會發生什麼故事?她們也許會互相躲閃卻又忍不住好奇,互相愛慕卻同時嫉妒對方,互相理解卻輕易傷害。可惜電影裡Ellie 和 Aster 的曖昧橋段,在我看來和正常戀愛男女間的並無二致,無論是畢業演出上的吉他彈唱,森林溫泉裡的彼此試探,或是臨別前飛奔後的那一吻。女孩子的溫柔、純真與敏感總是能在男女關係裡被充分體現,但唯獨與女生在一起時,她們才會自由地去表達妒忌、好奇心和勝負欲。
想要在愛情裡追求高度的精神吸引和靈魂共振,就必須要承受相對應的風險,因為這不是平常的愛情,所以表達方式總不可避免地劍走偏鋒。在我看來,影片將同性之愛變得平常,變得更容易被觀眾、被世俗接受,卻同時違背了初心 ––– 不同形式的愛喪失了各自的特質,被同化成千篇一律的模樣後 ––– 愛情的定義反而變得狹隘。
無論是性別、種族、宗教、社會階層或是年齡,都不該成為阻止愛情發生的理由,但我們不可否認,這些因素的存在會讓愛情變得更複雜。每個人的文化和成長經歷、思考模式和信仰都是自我裡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在進入一種非傳統的愛情關係裡後,愛情裡雙方的相互作用,她們的困境,她們溝通的方式,她們渴望被看見以及能夠被看見的自我也是完全不同的。因為無法扮演以社會規範為腳本的角色,所以只能在遇到困境後去不斷嘗試認識對方,審視自我。
愛情不是暢銷書。關於同性的愛情電影,散場後給觀眾的印象不該是「原來同性的愛情也可以這麼美好」,而是「原來這世界上還有另一種愛情,另一種生活,另一種表達愛的方式。」只有這樣,愛情的定義才會被不斷拓寬。
愛情有不止一種形式,也有不止一種表達。每一次相愛的發生,無論在哪兩個人身上,都是獨一無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