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No, you don’t see her.」
青春未知數影評《青春未知數》這個片名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聽起來像一部流俗的《我知女人心》似的電影,但預告片看起來卻更像一部讓人怦然心動的高中coming-of-age的電影。的確,如導演在接受SBIFF採訪是,訪問者說到,這部電影的一個核心線索就是三個高中生因為這個「愛情事件」,開始了一個屬於高中生的成長「課題」項目,三個人一起(together)來完成這個成長項目,但也因為三種不同的心碎,而實現了三個高中生的個人成長,並最終找到了(短暫地)自己的旅程(to figure out who they are)。
關於母題(Motif):尋找愛情既尋找另一半的自己 or 尋找愛情既尋找自己?
電影的opening sequence開場動畫其實最開始並沒有特別仔細地觀察,可能還是有點抱著小看這部電影的心態在看待這個片子,想反正這個電影也只是一個關於高中生的電影。但看完導演解釋title sequence的設計與母題表達以後,才體會到了導演想要探討的母題,既尋找愛情其實是尋找另一半的自己。但又仔細思考了一下,其實結尾的那一個吻,不是一個充滿情欲的吻,而是一個告別的吻,也為Ellie在這場高中「成長課題」項目畫上了一個句號,她告別的是曾經在這個「項目」中自以為尋找到了的另一半,而真正被她找到的是她自己。她明白了愛情,體會了愛情,也暫別了愛情。
關於符號(Symbol):鏡像、綽號、best part、教堂
鏡像:
鏡像這個符號重複出現在電影的一些重要場景的構圖當中,比如開場動畫,又比如Ellie真正意義上的出場:
又比如這場餐廳的場景:
窗戶中Aster的倒影與Paul的倒影和窗外作為outsider的Ellie形成了巧妙的「在場」關係和愛情的鏈條關係,其實從Paul的倒影明顯強於Aster的倒影可以看出,Paul真正的另一半自己可能早已被他和Ellie的合作關係消解,並正在經歷重構,形成他與Ellie的感情聯結,確切的說是他對Ellie的越來越實的感情聯結。而Aster較淺的倒影,一方面可以被當做她在這場「戀愛欺詐」遊戲中的不知情,也可以被看成是那個另一半自己被目前她與小鎮大亨兒子之間感情消解了,亦或者說一半的自己與Paul「在場」,而另一半的自己和Ellie「在場」。
再比如兩人深夜互發信息的場景:
兩人孤獨地靠在床邊,通過手機的聯結,拉扯出了窗戶上的另一半自己,與其說是兩人的信息互通,不如說是兩人另一半自己的精神互通。這種補償性的感情滿足感,既滿足了兩個孤獨的高中女孩,也滿足了攝影機背後孤獨的我們。
最有意思的還是這場在溫泉池子裡的倒影:
自始至終,兩人的the other half都沒有完整地同時在場過,一直都是當一方在場時,另一方要不就不出現在倒影中,要不就只是露出一半的臉,這個符號的象徵就很不言而喻了。兩人互相成為另一半的可能性一直都只在水中曖昧和挑逗著,但從來沒有真正突破界限,成為真正聯結的靈魂。
最後這場火車追逐戲:
這場戲其實非常溫暖,尋找到了真正自我的兩個人終於卸下了曾經背負的種種包袱,形成真正意義上的溝通和聯結,Ellie的另一半自己其實不只是Aster帶給她的,同時更是Paul帶給她的。這種共生和共榮的關係,在這個「情感」課題中表現地玲離盡致。
綽號和教堂:
綽號這個符號一直出現在Ellie上下學的路上,不斷地提醒Ellie和觀眾,他人即地獄("Hell is other people." - Sartre薩特)。綽號這個設置之所以形成符號的原因在於其不斷地重複出現在敘事中,這種反復出現,但每次出現卻又稍有不同的的同一動作或者物品形成的符號激起觀眾心中一種無形的(intangible)情感聯結。符號的使用還可以不斷地定義(define)和再定義(redefine)影片的主角、主角所處的環境以及其它角色的網絡。
綽號在這部電影裡面不只是一個校園霸凌或者歧視的象徵,而是Ellie作為一個「在場的他者」的象徵,正是因為有這個象徵,才能與另一個「在場的他者」(Aster)處於獨立於這個高中空間之外的文學、電影以及夢想構成的精神空間,並成功建立這個短暫的親密同盟關係。但這個空間又不是絕對安全的,因為這個他者(Aster)本身象徵的異性戀白人中心主義(雖然她是拉丁裔)的主流校園話語體系,一直在排擠著處於絕對邊緣的亞裔非異性戀群體,這種排擠和亞裔的直接表現就是隨處在場的綽號呼喊(name-calling)。儘管如此,這個白人異性戀中心主義群體依然與Ellie保持著些許平衡的共生關係,因為他們需要這個邊緣人物豐富的大腦。
教堂這個空間也通過不斷重複的在場形成了本片的一個重要符號,特別是在這場高潮戲中,這個符號承載的敘事單元與《畢業生》最後教堂的高潮戲似乎在某種層面上也形成了一種對話關係,但是教堂這個符號在本片中的存在感或者那種壓抑感明顯弱於《畢業生》中的教堂這個符號。性少數權益在好萊塢的敘事文化中被消解地非常多,似乎不再那麼受到排斥。
耶穌與崔格和Aster形成的堅固的三角形關係,暗示著信仰對生活在這個小鎮上居民的重要性,同時也反過來凸顯了不信仰上帝的Ellie的邊緣身份(Ellie在教堂這個場景中一直處於被極度邊緣化的位置,如圖)。其實這個構圖還有一個很有趣的權力關係的構成,崔格高大的身體象徵著他代表的異性戀白人男性中心主義,Aster則象徵著被這個異性戀白人男性中心主義整合的拉丁裔群體,而除了Ellie以外,這個群像裡再找不到別的亞洲面孔,並且唯一在場的亞洲面孔也被擠壓到一個看不見的角落。
但凡事都有兩面,這個畫面同時也傳遞了一個信息——獨立於這個場域的Ellie卻高高在上,與耶穌處於同等重要的位置,她承受在場普通民眾的罪惡,也向他們傳遞著智力與啟蒙。
「Best Part」:
「最佳部分」這個符號在影片裡其實有2層象徵意義,第一層是它束縛住了Ellie的父親,因為對去世的妻子的思念和愛,讓他再也沒有踏出過這個房子過,他與外界的所有溝通與交流都是靠Ellie和電視來完成的。也是因為父親的這種束縛感,使得Ellie也開始束縛自己,具體的表現就是Ellie申請大學的選擇並與父親真正切割和Ellie對自我以及對自己性取向的探索和接受。
Best Part這個台詞之前一直是父親在重複,直到Ellie和Aster第一次真正獨處的時候,從Ellie和Aster的嘴裡說了出來。Ellie引出了這個符號背後象徵的父母的愛情故事,Aster引出了他們正在聽得歌曲的best part,其實也是兩人親密關係的一次建立的佐證。至少在鏡像的維度,兩人的精神是相同了的。
其實,best part還象徵著那個亟待主角們去探索的屬於自己的最好的部分,那個部分才是最真實的我們,也是最美好的我們。在溫泉的這個部分,best part的另一個punchline就是對於Ellie來說,她的best part其實就是溫泉池表面的Aster的倒影,抑或是自己的倒影。
Ellie在這裡的一句台詞:「重力是物質對孤獨的反應。」是一句非常重要的台詞,從台詞的物理層面來說,這是Ellie第一次在片中用自己的語言來進行自己情緒的表達,之前的情書和代寫的論文都在引用他者的話,包括第一封情書,依然是在用他者來建構自己。此外,另一個非常重要的台詞是Ellie和Paul打完乒乓球後坐著分別表達自己對Aster的愛,那一幕的雙關意味更明顯,也更有觀賞的趣味。這一次Ellie不再引經據典,開始真實地表達內心最深處的心動時刻,但這種表達明顯是不安全的。
其他符號:
這部電影裡面還有很多其他重要的符號,比如:火車、《長日將盡》、手機、香腸等,火車其實在這部影片裡面的作用還挺重要的,它即象徵著方向,也象徵著對前路的未知。Ellie在母親去世後便獨自坐在指揮亭裡指揮著過往的火車,她孤獨地坐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靠著書本探索著失去母親的難過,人生好像並沒有什麼方向,也失去了人生的信仰。導演在採訪的時候說到,其實對於任何未成年人來說,失去雙親之一其實都是類似於信徒突然被告知上帝是不存在的一樣,那種突然被抽離的感覺,在Aster和Ellie的溫泉對手戲裡也被運用的非常恰如其分。這時的Aster其實已經有一點感受到自己對自己的信仰產生的疑問,儘管最終她依然回歸自己的信仰。
火車這個符號用的很好地方在於:1. Ellie和Paul看火車離別戲的部分;2. 通過指揮火車來掩飾內心的失落與慌張,其實類似於一直屬於自己的逃避機制和防禦機制;3. 最終坐上火車,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Ellie和Paul的火車追逐離別部分:這個場景依然是多意的。首先,這個火車離別符號的重現象徵了Ellie對自己的批判和突破,舊的自己對火車離別戲充滿了不屑,但經歷了這段自我探索之後,她找到了真正的best part,因此這場她對Paul追火車的戲就是實現了自我真正轉變的外化。她不再糾結於守在父親身邊,不再掩飾自己的性取向。她自己身上的現代性特徵被感性的自我解構,重建了那個自我的部分。其次,從推動人物情感和關係的敘事角度來看,這場火車的戲,象徵了Ellie和Paul之間的親密關係(非愛情)的真正的轉變和建立,在此之前兩人只是單純的亦敵亦友的關係。這時的Ellie明白了煽情電影中那種俗套的追火車人的不捨和被追一方內心的感動,這時的她終於不再是他者,成為了一個真實的主體。
亞裔主角的電影在好萊塢慢慢開始抬頭,他們外來者的移民身份代表著最美國的文化和敘事。他們逐漸從背景走向前排,並承擔起主角的身份。在影片高潮前的那場橄欖球的戲,很好地說明了亞裔的這個從背景走向主角的身份崛起。Ellie出現在球場觀眾席時,依然是一個被淹沒在背景中的形象,但她在指導Paul在球場上的跑動以至於最後Paul贏得了15年來這個高中的第一次得分的這個動作也將她置於了這項特殊榮譽最重要的位置。
最後,來談談為什麼選擇了這句「No, you don't see her.」作為標題。首先,我覺得這是一個只有亞洲導演才能寫出來的台詞。在亞洲的家庭文化中,父親與孩子的關係永遠不是一種極度親密的關係,而是一種權威和疏離的家人關係。父親在亞洲家庭中一直是一個獨立在家庭之外的供養者的角色,他們永遠不了解孩子,永遠不主動去了解孩子,也羞於表達細膩的父愛。恰好因為Ellie的同性戀身份,導演藉Paul的嘴說出了這句亞洲家庭中長大的孩子想對父親說的話。
突然讀到的一句話,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本片的主題:"...if you're looking for your other half, how will that other half know you if you are pretending to be somebody else?"
("Finding Your Other Half: The Ultimate Game of Hide and Seek, By Declan Kerr")
這讓我想起了曾經中學時代的自己和不敢流露的那份感情,它依然還在內心的一個角落,鮮活地存在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