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Paul和Ellie 感情線 - 愛是什麼?

青春未知數影評

繼《面子》之後伍導再次佳作。伍導才華橫溢但出品甚少,二十年間才執導兩部,但這部部精品。兩天之內把《The half of it》看了兩遍,被其中情感描寫打動不已。本來是衝著姬片去的,但最被打動最多的卻是Paul和Ellie的友情。接下來對Ellie和Paul的感情線的解讀,含劇透。

Paul和Ellie本是兩個不會相交的圓。剛開始Paul的朋友圈只有他的橄欖球弟兄們,Ellie作為小鎮唯一的亞裔且非基督教徒,她的朋友圈只有她自己,而她與同學們唯一的社交關係就是靠給別人寫小論文賺錢,而她作為優等生也十分擅長。

故事的開始也是他倆偶然的交集,Paul想追校花Aster打算寫情書但自覺文采不夠,就讓Ellie幫忙。Ellie起初只打算幫Paul寫一封情書就結束了,對於之後怎樣沒有任何期待。而她幫Paul寫情書有好幾層私心。第一是賺50刀,因為她要幫家裡交50刀電費。第二是被Paul無意激將到了,因為Paul對Ellie說「你從沒戀愛過」, Ellie很好強地說「你想要一封情書?那我就給你寫一封啊哼!」第三是因為她自己喜歡Aster,在走廊裡跟Aster的簡短對話激發了她想對Aster傾訴的欲望而這正是一個好的表達機會,即便她需要偽裝成Paul。

本以為一封情書就結束的Ellie,沒想到Aster給了回信,而Aster非常簡短的回信一方面寫自己也很喜歡Wim Wenders,一方面說「但我不會抄襲他」。

想來是Ellie在第一封情書裡照抄了她跟爸爸一起看的電影裡的句子。我不知道這部片子是不是Wim Wenders的,未考證只是推測。

Ellie於是把這個看做一個遊戲和挑戰,跟Paul一起game on了,這是兩人革命情誼的開端。接著是幫Paul寫情書,幫Paul用ghost messenger跟Aster聊天。如果不是Paul的大膽 (1st bold stroke) 約Aster吃飯,Ellie可能會跟Aster永遠網聊下去,畢竟在Ellie看來網聊也是約會啊哈哈哈。

Ellie第一次覺得Paul不錯是因為Paul拿石頭驅趕那幫每次都要霸凌嘲笑Ellie的學生,他們喊得「chuga chuga chu chu」是用Ellie Chu的姓氏以及她家跟火車站的關係編排的,大概就是「chu chu火車要啟動啦」的意思。長久以來Ellie都是一個人,突然有人幫她出頭真的很感人了,這是他倆革命友誼的一個推力。

Ellie深受感動,更鐵地幫Paul追Aster。接著Ellie和Paul一起各種分析Aster的喜好包括電影啊書啊演員啊食物啊,跟蹤Aster去超市啊電影院啊用望遠鏡偷窺Aster家裡晚餐啊。

兩個人第一次的情感共鳴是在Paul(2nd bold stroke)突然問Ellie為何她家來到斯闊米十這個村兒。因為他覺得Ellie和她爸爸在這裡都不開心。Ellie剛開始很惱火Paul的問題,一方面可能是他倆正在stalking Aster,對Paul突然問這個問題感到奇怪,覺得他不認真對待追Aster這回事;另一方面是Ellie覺得她確實不開心,但她為什麼要跟Paul這個看似開心的人解釋自己為什麼不開心呢。而Paul卻說自己也感覺被困在斯闊米十,他想開自己的店,但不敢改良祖傳臘腸秘方。這點與他倆之前討論被困地獄那段相呼應(即便一個人討論的是比喻20世紀最偉大哲學家被困地獄,而另一個人說自己奶奶被困明尼蘇達,這看似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居然也是如此相通)。這時的他們都有種被困在這裡想出走之感。

這次之後他倆就很自然地作為朋友經常hang out了,包括打乒乓球啊,一起吃飯啊,了解對方啊,比如來自哪裡喜歡吃什麼啊。Paul一直想推廣他的taco sausage,他寫信給某報紙想要人來嚐自己的taco sausage可惜沒人理他。Ellie問他他家裡人嘗了沒,Paul說家人沒吃過。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他人的生活都是一帆風順然而卻不知對方背地裡的struggle,Paul家孩子多,對每個孩子自然也做不到全然照顧。然後Ellie和她爸爸就作為第一批食客嘗試Paul的taco sausage了。所以有時候最支持你的不一定是家人,也有可能是好朋友。

接著他倆討論情侶追火車,Paul覺得很浪漫,Ellie覺得好蠢。在各種事情上兩人觀點經常相左,但不妨礙他們享受彼此的陪伴,並能慢慢接受對方的不同。

Paul某天晚上透過窗戶聽到Ellie彈吉這個時候我覺得Paul可能有點喜歡Ellie了,這種喜歡也有可能僅僅是朋友,或也有其他情愫而他自己也不知道。

接著是Ellie陪著Paul參加跟Aster的第二次約會,Paul很感激Ellie一直陪著他還給他加油打氣。這一幕很溫馨,然而Paul剛一走Ellie就說她覺得他完蛋了哈哈哈。。。好朋友就是我即便對你沒底氣我當面也給你打氣。

然後在服裝店hang out,Paul幫Ellie選擇在演奏會上的衣服。伍導我記得你在《面子》裡也有倆女主逛衣服店的場景吧。伍導可真愛逛街和自動售貨機啊。

演奏會上Ellie被捉弄鋼琴壞掉了,Paul從同學那薅來把吉他遞給Ellie,讓她彈自己的曲子。她唱的曲子很應高中最後一年的情感,感動了大家,Ellie因此走紅全校。所以人的感情很多時候很相通。

之後Paul帶Ellie參加慶功party,Ellie第一次被同學喜歡和接納,玩得很開心一不小心喝多,Paul怕她喝太多立馬把她帶回家,並在第二天遞上解酒藥。

Paul在Ellie被霸凌時替她出頭,在她難堪時幫她解圍,在可能受到傷害時帶她趕緊離開,真的是很貼心善良的好朋友。而Paul突然發現Ellie在幫他以Paul的身份給美食評論家寫信估計是推薦Paul的taco sausage,也很感動。

然後Paul去參加橄欖球比賽,Ellie告訴Paul,Aster祝他比賽順利,Paul問Ellie也會來吧,這個時候Paul已經很care Ellie了。

看到Ellie到場邊給他加油超級開心,甚至開心超過看到Aster在場,頻繁給Ellie揮手。

比賽之後他倆在伍導最喜歡的自動售貨機又見到了。Ellie讓Paul給自己餵一下養樂多,Paul餵了。然後Paul突然湊上去吻Ellie,Ellie急忙避開了。Paul問Ellie:「你難道不是想要我吻你麼?」Paul覺得Ellie讓他給她餵養樂多是暗示,而Ellie覺得朋友餵個喝的不是很正常麼。即便是同一個行為,在不同人看來也有不同的解讀。

這一幕被Aster撞到,然後很生氣氣地甩袖子走了,自己喜歡的兩個人居然在親親啊哼!!

Paul看到Ellie的表情終於明白原來Ellie喜歡的是Aster,雖然他之前質疑過一次被糊弄過去了,但這次他終於確定認定以及肯定了,於是脫口而出:「This is sin.」就走了。Paul也是被嚇到了,在這個閉塞且很基督教的小鎮,他從沒想過同性戀的問題,作為基督徒他也從小被教導同性戀就是sin,是要下地獄的。

接下來這幕很有意思,引用薩特,他人即地獄。這句話不能更認同。我們被各種人judge,貼標籤,被要求同一化,被毒蛇,這個時候確實他人即地獄。

自自動售貨機事件後Paul和Ellie就沒再說話,兩人都悵然若失。很親密的朋友,突然因為鬧得不愉快沒了聯繫,跟分手的感覺其實蠻類似的。Paul就去查了可能每個ji佬自己都查過的問題 「How do you know if you’re gay?」(another bold stroke)。作為傳統基督教徒的他願意為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gay這件事。即便你超出了我的認知,但你是我的好朋友,我願意去嘗試理解。

接下來就是特別感人的小教堂了。當Trig還在引用聖經裡關於愛的描述時,Ellie和Paul都提出了異議。

Paul意識到愛有很多種,他終於明白他想用自己的方式去愛別人,而不是用對方期待自己的方式,更不是假裝成別人去愛人。而Ellie則認為愛不是偽裝,是磕磕碰碰,想要觸及對方,messy,大膽。愛是願意毀掉一副還不錯的畫作去換取偉大的畫作。這裡點出這部電影的主題了,即探討愛的參差多態,藉此表達伍導對於愛的理解。

最後Ellie離開小鎮,Paul給他帶了自己的特產肉腸,追著火車想多看Ellie一眼,用自己的行動去闡述自己對愛的理解,即便Ellie曾經說追火車很傻。這一幕我也淚目了。

我覺得《The half of it》比起《面子》更佳,探討愛的多種形態耐人尋味,結局也更開放且真實。Paul和Ellie的故事來自伍導親身經歷,她在大學時曾有個非常要好的男性朋友,兩人非常intimate但又不是男女朋友,我們暫時叫他P。P在伍導對自己的性取向困惑的時候一直陪著伍導,也是親密的好朋友。之後P結交了女朋友之後這個女朋友不喜歡P再跟伍導來往,即便知道伍導是gay,原因是不喜歡P和伍導的親密關係。P就跟伍導逐漸疏遠了。這件事對伍導影響很大,也是促成了她這部電影的劇本。

我們知道電影Ellie和Paul肯定是互相愛對方,但是這份愛到底是什麼,跟我們平常看到的男友朋友又不一樣。他倆就是我很喜歡跟你一起吃飯聊天一起玩,你有事我第一時間趕到給你加油打氣,我關心你不願你受到傷害,但我跟你之間沒有性的衝動,至少Ellie對Paul沒有。這份感情對Paul來說卻有些confusing。這點也很好理解,畢竟如果我們對另一個人產生很強烈的感情,我們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那是什麼感情。之後Paul知道Ellie是gay之後選擇去瞭解並接納了她,也出現了追火車站那一幕。所以這份愛是什麼,我覺得我也不知道,但如果我是Paul我也會去追火車。我覺得伍導只是把不同人對愛的定義和表現呈現給我們看,至於我們自己如何解讀見仁見智。

之所以非常喜歡這條線,是因為跟我個人親身經歷也很像。所以soulmate是什麼?愛是什麼?我們習慣用各種標籤來定義自己,年輕時覺得自己是妥妥的姬佬,年紀漸長方覺queer可能是更好的label,這個定義也更貼近我對不同人的愛的感受。我們可能愛一個人沒有性衝動,也可能對一個人有性衝動而無愛。我們可能以為對一個人的日思夜想就是愛,但那可能也只是自欺欺人。我們也可能曾經深深愛著一個人,但離別多年後才意識到這份愛。愛可能是浪漫的,也可能不是。愛可能是包容偉大的也可能是自私狹隘的。但無論如何,每份愛都是如此獨一無二,由此促成了世間愛的參差多態。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