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愛不止一種形式(附導演訪談節選)

青春未知數影評
電影主角Ellie Chu

無論是《Saving Face》還是時隔15年後上映的《The Half Of It》,背後都蘊含著Alice Wu本身的個人經歷(可以說是個人經歷改編),劇中主角的個性都是導演細心雕琢出來的,她和自己筆下的角色有著高度的相似性。其實單一面向的同性情誼並不足以概括這兩部電影的主題,導演試圖在電影中展示的是主角們對自我認同的探索過程,而這期間伴隨著情感、文化、階級等等成長的羈絆。

《The Half Of It》背景設在一個白人佔主體的美國小鎮,主角Ellie Chu和她爸爸是小鎮上顯眼的POC(people of color)居民,Ellie除了幫同學代寫作業賺點錢補貼家用以外,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可以說是她沒有什麼朋友,直到某天學校橄欖球隊的運動健將Paul因為一封情書誤打誤撞進入她的生活,Ellie沒想到的是,接下來的故事不止是代寫一封收費50刀的情書這麼簡單。

Ellie原本的生活圈子被打破,她的生活中多了兩個人,一個是熱情大方的直男Paul,一個是Paul的追求對象Aster。面容姣好的Aster是學校裡風雲人物(Big Man)的交往對象,鎮上教堂執事的女兒。Paul形容她「漂亮,聰明,善良」。但表面風光的Aster也有自己的煩惱,經常手不離書的她似乎和身邊的群體有點「格格不入」,無論是其他女生背地裡的閒言碎語,她的拉美移民家庭背景,還是宗教有著很大存在感的小鎮,都讓她和Ellie一樣,在某種程度上在自我認同上掙扎著,游離在主體文化的邊緣。

但是一封無意的「代寫情書」,陰差陽錯地把小鎮上這兩個孤獨的人拉到了一起。Ellie對她的文學課老師說,「你知道終於遇到和你同齡又懂你的人是什麼感覺嗎?」——我猜就是找到了「the other half」的感覺吧。文字讓這兩個孤獨的靈魂找到了慰藉,進而慢慢相互吸引、靠近(不得不說這真的很柏拉圖,但是畢竟是電影,總要有一點浪漫想象的不是嗎)。

之所以想說「愛不止一種形式」,是因為「愛」本身就是像洋蔥一樣蘊含了多層情感的存在,在這麼多層層疊疊的面向中,某些情愫不總是那麼涇渭分明,特別是友情和愛情之間的界限不總是那麼清晰,而影片的一大焦點就是處在青春期的主角們情感上的自我探索歷程。在這個保守落後的小鎮裡,家庭生活在主角們的人生中也充當著很重要的角色,這個時候父母的理解與支持對於主角們的成長也會起著推波助瀾的作用。無論是Ellie那表面沉默寡言但行動上對女兒關懷備至、鼓勵她去追逐夢想的父親,還是和Paul一樣性格開朗、包容的母親,他們都是主角們人生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而關於Ellie和Aster的互動,已經有不少友鄰的精彩分析了,在這裡只想補充一點薩特的存在主義。薩特在影片中的存在感不遜於宗教和上帝。薩特是法國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他認為存在先於本質,人的本質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取決於人的生活方式本身。但人又無時不刻不生活在他人的目光之下,這種他者的評價、外在的界定對於自我來說是一種束縛,因而薩特說「他人即地獄」。這一點印證了片中主角們的生活經歷,拘謹內向、避免出風頭的Ellie,和一群性格迥異的人混在一起、隱藏自己真正愛好的Aster,還有背著母親改進祖傳香腸配方的Paul,他們都被禁錮在他人設定的某種「標準」之下,但隨著故事的發展,他們的人生都開始發生某種積極的變化。

薩特曾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寫道,「真正的問題不在於上帝存在不存在;人類需要的是重新找到自己,並且理解到什麼都不能使他掙脫自己,連一條證明上帝存在的正確證據也救不了他。」有意思的是,影片中Aster兩次對Ellie說願她找到自己的信仰。我的理解是這種信仰不是某一個神,而是對於Ellie來說值得去信奉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薩特存在主義中的本質。Aster是在鼓勵Ellie在接下來的人生中繼續去找尋真正的自我,確立她的本質——這就是她的「信仰」。


看了一些導演的訪談,特別喜歡以下這兩部分,附上簡陋的翻譯,對原文感興趣的朋友請見文末的網站鏈接:

第一部分「關於異性之間的情感」

我對真實的經歷進行了虛構。比如說,我的母親並沒有在48歲的時候懷孕,就像《面子》裡面的那樣,但是我確實在劇本裡寫了。因為當時我的母親正在經歷她生命中的一段困難時期,我真的很希望她能通過這部電影感受到自己的人生還沒有結束,事實上,也許她的人生才剛剛開始(註:當時Alice Wu想藉《面子》這部電影向母親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所以這就是我寫作的動力,而在《The Half Of It》中,我想具體探討愛的本質。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浪漫愛情的社會裡。從我們出生開始,所聽到的故事都是關於試圖找到完美的另一半或完美的感情——這不是說找到最好的朋友,而是指找到浪漫伴侶。我無疑是聽著這些故事長大的,但當我回過頭想,我意識到我人生中第一個真正的好朋友是一個直男,當我在大四的時候以同性戀的身份出櫃後,他幫了我很多,讓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因為當時我的父母並沒有和我說話。那時候我感受到了那種被接納的感覺。
當時我想要搞清楚的是,別人怎麼看待我們之間的友情,特別是在那個年代?那是1990年代早期,我想,男孩和女孩在一起的時候,大家會憑直覺認為你是異性戀。如果你們是朋友,又都是單身,別人會猜測你們到最後會以約會告終。但如果說這本質上是你遇到了靈魂伴侶,卻完全沒有想和對方發生性關係的欲望呢?那麼這種關係該如何定義?這是我很長時間以來一直在思考的問題,我一直在探索親密關係和愛的不同層面,特別是這種情感又和最後發展為浪漫關係的傳統形式有所不同的時候。我覺得特別有趣的一點是,如果是女同性戀和直男的親密關係,那是什麼關係?而且這種關係也不是完全沒有浪漫因素,這才是有意思的一點。所以我想這就是我寫《The Half Of It》這個劇本的動力,它最初應該是一個主角們在20多歲的時候想通了的故事。
但在創作過程中,我意識到這可能會是一部電視劇,因為有太多的層面要探索,我不知道該如何把它們塞進一部電影裡。但後來,記得在飛機上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應該把這個場景設置在高中。部分原因是在高中的時候,你所感受到的每一種情感都像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對吧?因此,一切情節都得到凝練,這樣我就可以迅速地覆蓋到很多情感領域。在很多方面,這是一個關於你遇到了你認為是地球上唯一也是最後一個和你有聯結的人、而這個人最終改變了你的人生的故事。Paul這個角色對於Ellie來說就是如此,在電影開頭的時候她根本不會覺得這個男生會給她的生活帶來什麼。但到了電影的結尾,他們之間的聯結產生的力量成為了他們人生中前進的動力,這是我想在電影中探討的一點。
而高中的好處是,一旦你進入了社會,這個環境會讓你的友誼根基越來越窄。假設你上了大學,那麼它就會把你的朋友圈進一步縮小。你考上了哪種大學?你是做什麼工作的?你屬於哪個經濟階層?很快,不知不覺中,你就在某地扎根了,你的朋友都和你都有些相似。但在高中,你真的可以遇到非常多樣化的群體,而這些群體都在一個非常狹小的地理空間裡(像電影裡的小鎮)。在這種情況下,就像Paul處在他的運動狂社交圈裡,Aster是在那些受人歡迎的富家子弟的社交圈裡,然後,Ellie是完全在屬於她自己的一個圈子裡。這三個圈子的人一般不會有真正的交集, 而在故事裡頭,他們發生了碰撞。這讓他們三個人都進一步對自己有了不同的了解。我認為高中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性,無論是階級差異還是種族差異,學校的同一個走廊裡匯集了最廣泛的差異性。

第二部分「關於結局——這不在於是誰追到了那個女孩(It's not about who gets the girl)」

這很有趣,你可能會因為最後Paul和Ellie沒有在一起而失望,又或是你可能會因為Ellie和Aster沒有在一起而遺憾。(笑)在推特上有一個蠻有聲勢的小組,裡面有在討論「如果Ellie和Aster沒有在一起,她們的人生會是…」。但事實是,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劇透,目標從未實現——有趣的是,我在角色身上進行了某種顛覆性的切換,開始時讓人感覺就像是一部浪漫喜劇,然後我將其切換到中間,因為現實情況並不在於誰追到了那個女孩。我覺得這是一個最可能的皆大歡喜的結局,在我看來對於三個主角來說尤為如此。如果Ellie試圖假裝下去,她深深暗戀著Aster,也許她是同性戀,也許她是雙性戀,誰知道呢?她才17歲,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但是我們肯定知道的是她可以對同性產生情愫,對吧?而且我認為,她沒有對Paul產生浪漫的感情。實際上,這並不完全符合她的發展軌跡,也不適合她。
而對於Paul來說,其實我覺得,是的,他可能是喜歡上了Ellie,但我覺得他不清楚自己喜歡Ellie的什麼,他的想法很混亂,因為在他的腦海裡,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只能約會,對吧?他沒有任何女性朋友,我覺得這種情況對於只有男性朋友的直男來說是經常發生的——他們和一個女生發展成為朋友,而他們對此唯一的解讀是,「那麼,我們一定是在約會。」但這不一定是真的。而我真的希望最後的結局對於這三個人來說都是成就時刻, 因為如果你想,如果故事的結局是Paul和Ellie在一起,只因為Ellie是這個小鎮上Paul唯一的女性朋友,那麼這不是一個圓滿的結局;又或是Ellie和Aster在一起,然後他們都被困在這個保守的小鎮上,這也不是一個圓滿的結局。
最圓滿的結局應該是對每個角色的發展來說都是最好的結局。對Ellie來說,那就是有機會去追求她的夢想,去格林奈爾學院讀書。對Paul來說,終於可以對家人說,「嘿,聽我說,我有個想法。」這可能看起來很傻,但實際上我覺得這對他來說是個巨大的成就,他研製了自己的香腸做法,他的家人現在不再忽略他所說的話。他要把他的家庭從經濟上拯救出來,這對他來說是最好的事情。而他所在做的事情是他所熱愛的,也是他想擁有的一切。而對於Aster來說,她終於可以說,「你知道嗎?我又開始畫畫了,我想上藝術學院。」這對於17歲的她來說,是最好的結局。其實電影的結局也是新的開始,不是嗎?這些角色又不是90歲即將離世的老人。退一步說,如果他們即將死去,那麼當然,為什麼不先聚一聚呢?(笑)
但他們的人生才剛剛開始,所以如果是遵循老套「然後他們如何如何」那樣,這實際上並不是最好的發展。但我想現在的觀眾們已經成熟很多了。我想說的是,浪漫喜劇有時在某些方面感覺就像童話故事,它們就像這種有趣的幻想,故事在那裡繼續往前發展——並不是說兩個人不能找到對方並且非常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而是我們現在也知道的,在鏡頭停止播放之後觀眾會想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他們會繼續在一起嗎?他們會不會離婚?可能會有很多很多事情發生。所以,其實我覺得你要做的就是要真實地對待你的角色,給他們真正的幸福。如果是真的應該和那個人結婚,很好,那這就應該是電影的結局了。 對於這三個角色來說,這種童話般的浪漫幻想不是他們的圓滿結局。而且我想作為一個電影人,你的角色就像你的孩子一樣,所以你要給孩子們最好的東西。

訪談鏈接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