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默愛》影評:裡那觸動人心的感情
默愛影評機緣巧合看到該片,心情久久不能平復。
影片色彩上是一種冷色調,洶湧海狼,叱吒海風,海岸峻岩無不瀰漫著一種壓抑的氛圍。不使用大量油畫般暖色調的唯美構鏡,反倒很真實,畢竟這是一個壓抑的背景。19世紀的英格蘭男權主義盛行,女人只是男人的附屬品。就如開片所述 Mary辛苦挖掘出的化石,被擺在了大英博物館中心,而她卻不配擁有姓名。
Mary家庭壓抑,家境貧寒但她卻絲毫不抱怨,對化石研究有著高度自覺性,這是一個睿智而又隱忍的女人。而Charlotte在身心最需要人陪伴的時候,即使近乎哀求的向丈夫說了「不想一個人」,也逃不過被丈夫獨自丟在異鄉養病的境地。她丈夫想找回那個活潑風趣的妻子來陪他一起去環球旅行,但卻不想真心慢下來為此為她付出什麼。
在那樣一個壓抑的背景下,倆個人朝夕相處,越來越強的吸引之下,雙雙墜入愛河。坦白的講,我很喜歡電影裡面的吻戲和親密的床戲。或許會有人說尺度大,甚至有些突兀。但是成年人的愛戀,特別越是壓抑、隱忍的感情,在有一點星火之時,便會燃燒成最原始的慾望,而這些壓抑、克制的情感在迸發的時候,確實需要這強烈的真實的親密戲讓人共情。我在觀賞的時候,也確實感受到了,那種渴望擁有、希望將對方融入自己的真摯、強烈的感情,非常讓人感動。
片中Mary作為一個有學識的工人階級女性,對男權主義社會嗤之以鼻,常年的貧困讓她更加的獨立,她對她所熱愛的工作感到驕傲。這樣一個驕傲、冷靜、睿智、不苟言笑的人,生活的閱歷(當然包括和前女友的感情經歷)讓她更加沉穩甚至是沉默,所以想走近她的心,是真難。而另一邊Charlotte,簡直就是一道陽光。她的笑容純真無暇,她雖然年輕、任性,對待感情卻十分堅定、簡單。這種直擊,深入人心。就如在音樂會後,Mary沉默不語,面對難以隱忍的愛意和滿腔的嫉妒,只敢在本子上寫下哀傷的情詩。而Charlotte任性不顧一切的搶日記,在知曉對方心意後,立即眼神堅定的說出那番表白,簡直是狠狠的砸向了Mary的心,也砸向了我的心。在Charlotte手放在Mary之上時,那隻手明明是想要戀人般的十指交握,但Mary愣了一下還是躲開了,這裡非常自然,自然的讓人揪心。可能Mary的心臟停了半拍,而後狂跳不止的心下還是有對感情的懷疑,自卑,畢竟這是一個太理智的人,為了保護自己和他人,習慣於先推開想要愛她的人。
當然克制、隱忍的感情也是有極限的,相互吸引的倆人,身心總是不由自主的向對方靠近,星星之火即可燎原。相愛的二人,一個面部親密的晚安吻,怎麼可能得到滿足呢,還來不及思考身體便隨心做出了最真實的反應。我非常喜歡此處吻戲的編排,以及羅南和凱特的化學反應:第一個是快速而又篤定的輕吻,第二個是稍微放緩而不捨分開的吻,第三個便是愛人間心意相通進入放鬆狀態後的綿長深吻。我認為情感在此處的迸發是水到渠成的,片中Charlotte的笑,前期鋪墊給了十分多的特寫。我想能敲開Mary心門的便是這日積月累的為自己綻放的甜美笑容吧,所以她的冷靜、沉穩,自持,在遇到火一般熱情的Charlotte通通都敗下陣來,她始終無法推開Charlotte,推不開這個拼命向自己奔來的人,只能一次又一次的淪陷繼而寵溺著她。
影片中海中的擁吻,連陽光都那樣溫柔耀眼,海水也從暗黑變為了天空般的湛藍,那是弗朗西斯導演難得的暖色調鏡頭,彷彿聽到他對鏡頭前的我們低語。就像身心交融後的二人,那種心裡春暖花開,一切都因有你而不同,而原本這些就是愛最樸實而美的模樣。我想在同性、異性的愛戀裡這些並沒有什麼區別,並非一定要有什麼心理創傷或特殊遭遇、經歷來為此做解釋,遵循天性相互吸引,爾後墜入情海,這些都是愛本身的模樣。
美麗時光總是短暫,一封召回信將倆人美麗的心情打入谷裡。這場親密戲非常好,是我最喜歡的片段之一,倆人分別前一晚親密的那種不捨的狠勁,感情像是咆哮的滔天巨浪,彷要把對方融入自己身體之中,再也不分開。凱特和羅南的自我編排、演繹讓人看得非常舒適,兩人先是無奈不捨的對望,繼而互相撫摸對方的臉龐,逐漸停靠在一起的額頭,最後撥開對方的髮絲便開始了深吻、交融,層層遞進,最終將感情氛圍推高。然而即使吻得那麼纏綿,那麼親密的與對方交融,隔著屏幕卻也能感受到她們不得不分開的濃烈的哀傷。
階級、地位懸殊的二人,在倫敦爆發了爭吵。雖然都是出於對對方的好意,但看著又讓人無奈和心疼。Mary熱愛著自己的工作,有著強烈的自尊心。Charlotte想要與心愛之人廝守,卻因年輕而魯莽,說出了「在海邊挖掘化石,是風吹雨打,辛苦的勞作」這句話,因此刺痛了熱愛古生物學工作的Mary的心。那句Mary含淚而出的「你不理解我」以及Charlotte看到此情景心急如焚而又不知怎麼辦,衝上前抱著Mary親吻,卻又被推開,情感上的表現力很是到位的,倆位會說話的眼神也十分加分,這就是現實的無奈。愛人間的爭吵、分別就是這樣,即使彼此相愛,為對方著想,卻還會因各種原因而不得不錯過,讓人無奈又惋惜。我想弗朗西斯導演十分的溫柔,不論歷史如何淹沒這個偉大的女人,他始終想在自己構建的世界裡,給Mary一個美好的結局。所以勇敢的Charlotte,沒有逃避,她勇敢的追上來,倔強也好,任性也罷,即使年輕而又魯莽,她深愛對方,為自己行為感到抱歉,要與之走下去的決心都在那個對視裡,一覽無遺。在我看來,無需多言,畢竟Charlotte追上來,就代表了一切,眼神飽含著對Mary的抱歉和堅定。而Mary對上了那雙眼,也就再也沒有移開過了。讓我想起了Charlotte問Mary是否有孩子那晚,Mary習慣性的嘴硬回懟,而Charlotte也是直直的看著她,她就立馬心軟回復了。當然影片還刻畫很多Charlotte倔強的的一面,比如搶過對方那本抱在懷裡的筆記,比如對方不搬化石,她便把婚戒摘下自己去搬等。看來Mary依舊是被Charlotte的熱情、倔強、勇敢給打敗了,自己終究是敗給了她,雖然難、曲折,但也只能找方法與之廝守餘生了,就如那日在海灘邊拆了木板,將化石固定,Mary口中一個人不可能完成的事,經過倆個人的努力將其順利帶了回去。
片尾的鋼琴曲,悠長的述說著這一切,讓人心情久久不能平復,鋼琴曲的尾聲又聽到了海的聲音,大概是倆人又到海邊去尋找化石了吧,因為那已是溫柔的海聲,一如在海邊親吻的那天那般溫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