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為你代言丨如何防治網絡暴力?代表委員建議:將網絡實施的誹謗罪由自訴案件轉為公訴案件

2021-03-12 23:04:39

四川在線記者 張庭銘 袁婧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髮展,誹謗、汙衊等暴力行為也在網上不斷髮生。近年來的案例不斷顯示,網絡暴力給人帶來的傷害從身體上到心理上都是巨大的。它能破壞人的名譽,甚至可以讓一個人「社會性死亡」。近日,在四川日報全媒體全國兩會互動專題「你點題,我代言」活動平臺,有位網友就如何防治網絡暴力問題向代表委員們提問。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輕化工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符宇航;全國政協委員、四川恆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正國紛紛支招。

網友留言:

在去年12月的時候,成都一名20歲的新冠確診患者「趙女士」,接連被爆出身份證號碼、家庭住址、個人手機號等隱私信息;有的甚至用他人的朋友圈冒充偽造,更有許多網友在網上謾罵、誹謗她,對當事人造成很大的精神傷害。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下一個「趙女士」。希望代表委員為大家支下招,如何防治網絡暴力?

代表委員:

建立網絡大數據監測和舉報系統,將網絡實施的誹謗罪由自訴案件轉為公訴案件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輕化工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符宇航在本次參會期間,專門帶去了《關於加大對網絡暴力、網絡謠言的監管和懲處力度的建議》。她建議,建立網絡大數據監測系統,對不文明詞彙或者異常搜索的網絡行為進行監管。

全國人大代表、四川輕化工大學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符宇航 受訪者供圖

據2019年《社會藍皮書》報告顯示,近三成青年曾遭遇過網絡暴力辱罵。基於調研,符宇航發現「當作沒看見,不理會」則是青少年最常用的應對暴力辱罵信息的方式,佔比達60%以上。

在處理方式上,雖然被網暴和被造謠者有拉黑施暴者、平臺投訴、報警等多種手段可以維護自身權利。「但這些維權方式耗費時間長、手續繁瑣,且不一定有好的效果,有些甚至還會給受害者造成二次傷害。」 符宇航說,基於上述情況,她建議,相關部門建立網絡大數據監測和舉報系統,一旦在監控到網絡上出大量的不文明詞彙、異常搜索的網絡行為或者舉報行為,系統就會自動提示;多次觸犯,即可自動上傳至網信辦等相關部門,以便及時監管,提高處理效率

「另外,加大對網絡暴力者和造謠者處罰力度。」 符宇航認為,若網民出現網絡暴力和網絡謠言行為多次(如3次以上),列入網絡黑名單,一定時期內不能再申請個人賬號;對於造成惡劣後果的,應支持對被侵權人在精神損失方面進行高額索賠,從而對施暴者形成震懾。

「作為法律領域的政協委員,我在今年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在全國政協委員、四川恆和信律師事務所主任李正國看來,要打擊和防治網絡暴力,還可以從訴訟程序方面進行改善。為此,他建議將網絡誹謗犯罪納入公訴案件範疇,這樣更有利於保護被害人的合法權益

根據我國《刑法》相關規定,誹謗罪為自訴案件,只有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才會成為公訴案件。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網絡實施的誹謗案件時有發生。與一般的誹謗不同,網絡誹謗案收集和固定相關證據時往往需要藉助設備和技術。如果由被害人自行取證,是很困難的,被害人顯然沒有這方面的能力和條件,「所以,我建議由公權力介入,一方面能夠更加方便快捷,一方面又能對犯罪分子形成震懾。」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