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成龍哭著離開了蔡康永的直播間丨百家故事

2021-03-12 23:04:54

#百家故事#

你看過吳宇森的電影《太平輪》嗎?那艘船是蔡康永家的。

1949年1月,由上海駛往臺灣基隆的太平輪意外沉沒,驚動世人。13年之後,這艘船的主人蔡天鐸生下了一個兒子,名叫蔡康永。

多年後,他成為人們喜聞樂見的主持人。但他卻說,自己活成了小時候最討厭的模樣。

我們大家都活在溝裡,只是有些人,會從溝裡,擡頭看天上的星星。

蔡康永便是那個一直望著星星的人。

早年間,蔡康永在《真情指數》節目中採訪成龍,當時的成龍,剛拍完了一部電影。

兩人面對面坐下,蔡康永問成龍的第一個問題是:「拍電影很累吧?」

就是這麼一個輕描淡寫卻直擊內心的問題,讓從不輕易落淚的硬漢成龍,在節目中哭了將近 15 分鐘。

彷彿要把自己從未與人說過的委屈一併道盡。蔡康永在一旁,並沒有多加安慰,只是默默等著他哭完,說完。

因為蔡康永知道,那個當下,安慰再多也沒用。後來再說起這件事,成龍對蔡康永的表現非常感謝。

用心傾聽,便是治癒對方最好的一味良藥。

這個道理,蔡康永很早就明白了。

成龍在節目中落淚

1962年,蔡康永出生在臺北一個富裕的家庭裡。蔡康永的祖父是上海自來水公司老闆,父親蔡天鐸是寧波人,也是臺灣久有名望的大律師。蔡康永出生時,父親蔡天鐸已經年過半百。

1949年前,蔡天鐸是中國最大的輪船公司——上海中聯輪船公司的老闆,同時,也是1949年在海上沉沒的著名豪華客輪太平輪的船主。

蔡康永父親蔡天鐸

在他的童年記憶中,家中經常會看到一些船上的物件和擺設:一把巨大的皮椅子,母親最喜歡坐在上面打麻將,一打一整日。

蔡康永最鐘意的是長達近一米的航船望遠鏡,他總是靠在窗邊,用來觀察窗外遠方街頭走過的路人,思考他們正在想什麼。或許從那時便註定,他天生擁有會觀察人性的細膩與透徹。

蔡康永童年時期

對於老來得子的蔡天鐸來說,蔡康永為他的晚年生活增添了許多歡樂與活力,於是對他倍加重視與寵愛。但寵愛之前,還有著許許多多大戶人家的繁瑣規矩,需要蔡康永去一一遵守。

記得有一次,蔡康永求父親帶他去大酒店吃自助餐,父親同意了,蔡康永很開心。但進入餐廳,看到大家拿著盤子在選食物,父親便嘆氣:「在上海,只有乞丐才會拿著盤子排隊領食物。」

那一瞬間,蔡康永低下了頭,看著眼前幾十種豐富的美食,變得毫無食慾。

蔡康永童年時期

在見過大世面,看盡世間繁華之後,父親變得與幼年的蔡康永代溝極深。所以跟在父親身邊長大的蔡康永,小小年紀就學會了察言觀色。他總畏手畏腳,不敢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生怕做錯了什麼事,說錯了什麼話,給父親丟了面子。父親跟他講的那些所謂好玩的事情,帶他去的那些好玩的地方,在蔡康永眼裡,索然無味,如同嚼蠟。

從很小開始,他的悲觀性格就開始漸漸養成:「我小時候覺得,人生很沒勁,沒必要活過30歲。」甚至他覺得,自己一直在過父親的「二手人生」,根據父親的喜好,去順從父親的意思。顯然,這種按部就班的人生,並不是他想要的。

蔡康永全家福

上了小學,在臺灣再興私立學校讀書的蔡康永,不願與別家千金大少爺為伍,天天讀書寫字。他特別羨慕普通家庭裡那些可以隨便出去打架瘋玩的小孩子,他靈機一動,產生了想要學京劇的念頭。

因為在他心裡,唱戲的過程裡,可以拿著武器,穿著盔甲和別人打架,舞刀弄槍,好不過癮。於是,他回家求媽媽想要學京劇,媽媽的要求很簡單:「考個第一名回來,我就給你找師父。」這對天生聰慧的蔡康永來說,根本小菜一碟。期末考之後,他如願穿上了戲服,那是他人生第一次實現自己的夢想。

蔡康永戲服照

1986年,蔡康永高中畢業,母親因癌症去世,他被父親安排出國留學:「你一定要去念一個碩士學位,而且必須是美國最好的大學。」蔡康永沒有理由拒絕:「父親總是把我像寵物一樣對待。」

到了洛杉磯那天,香港武俠片導演——胡金銓,親自來蔡康永。但這樣的大導演,根本不會細心照顧安排一個孩子的生活起居。蔡康永永遠記得自己到洛杉磯的第一個夜晚。被送到住處之後,胡導演只對他說了一句:「好了,我走了」,便揚長而去。深夜零下的洛杉磯,他只能蓋著自己帶來的六條牛仔褲,躺在沙發上,瑟瑟發抖地度過了漫漫長夜。

早上起來,就連燒一壺水,都不知道冒幾個泡泡才算水開。孤身被送到國外,一個富家公子的獨立生活,就這樣開始了。異國他鄉,無爹無娘。

蔡康永青少年時期

大學期間,蔡康永因為接觸到各種家庭和階層出身的同學,方開始瞭解到什麼叫「人間疾苦」。從不會燒水的臺灣富家公子,到知曉一切生活技巧的國外留學生,蔡康永這條路走了整整四年。

1990年,蔡康永獲得電影電視研究所編導製作碩士學位後,學成歸國,正式入行影視圈。本來雄心壯志想要拍電影,成為著名導演,參與制作了幾部電影,最後卻誤打誤撞成了一名主持人。那時候的蔡康永,絕對想不到,命運正在和他開著巨大的玩笑——多年後,自己竟然變成了小時候最討厭的樣子。就連拿他當」寵物「的父親,也不由地表示出失望。

在富家眼裡,主持人這種職業,終歸是難登大雅之堂的。

蔡康永青少年時期

小時候,他最討厭迎合別人,去逗別人開心。但長大之後,他卻變成了大眾喜聞樂見的娛樂節目主持人。小時候,他最喜歡閱讀嚴肅文學,看不起那些溫暖易懂的暢銷書。長大後,他卻出版了文風溫暖的暢銷書《蔡康永的說話之道》和《情商課》。

他還曾無比反感某某作者把自己的照片當做封面。如今,書的封面,是他燦爛溫柔的笑臉。小時候,他最討厭辯論和演講,覺得要說虛假違心的話。

如今,竟參加了辯論比賽的綜藝節目,成為了導師。甚至,他曾覺得人必須要在30歲之前死掉。如今,活過三十之後,他很難找到「死掉」的理由......

蔡康永手寫金句

他從自己身上發現:原來,人生就是很諷刺的,隨著時間流逝,我們早晚都會活成自己討厭的人。後來,經歷了很長時間的自省之後,他決定放過自己——人生的喜惡就是在不斷變化的,我們要接受變化。最重要的是,不論你幾歲,要學會搞定自己。

很多年後,蔡康永身邊的人,對他的評價大多是「溫柔且清醒、冷淡且理性」。他的冷淡是一種分寸感。這樣禮貌合理的關係,恰如其分,沒什麼不好。反而那些看似對誰都是一團火的人,或許需要去警醒和遠離。

我們大家都活在溝裡,只是有些人,會從溝裡,擡頭看天上的星星。蔡康永便是那個一直望著星星的人。

出身世家的他,早已看盡世間人情世故,不會輕易被誰蠱惑或打動,反而形成一種「知世故而不世故」的優質品行。

因為同意去辯論節目當導師,蔡康永先後認識了馬東和李誕。

深入瞭解蔡康永後,馬東這樣形容他:

「他的情商高,不體現在他迎合你,他內心是冷峻的、疏離的。溫柔其實只是康永哥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在溫柔底下,是康永哥講原則、通世故的冷峻堅持。」「我只能教會別人好好去說話,但只有康永哥才能教人情商課。」

而李誕對此,也抱有一致的看法:「他是個有沙發人格的人,能把你裝進去,卻看不出他在壓抑自己的痕跡。人家就真的活得這麼舒服,我很喜歡。」

「他有一種永遠會讓我好好聽他講話的魅力。」

蔡康永身上的標籤很多,最被人熟知的就是「高情商」。何為「高情商」,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但顯然,他一定是某一種。

他不接受環境的染色,不會被任何人所影響,對大多數人冷漠溫柔,對小部分人溫暖炙熱。

不主動討好任何人,也不會被任何人討好。孤獨且持久地忠貞於自我。看起來難以接近,但這種人,最值得深交,蔡康永便是。因為,一旦有人走進他心裡,那就是一輩子,比如徐熙娣。

2004年1月5日,一檔名為《奇怪十點鐘》的談話類綜藝節目在中天綜合臺開播,製作人邀請蔡康永做節目主持人。蔡康永接下節目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製作人推薦搭檔主持人徐熙娣。

在蔡康永眼裡,如果自己一定要找一位女搭檔,那麼非徐熙娣莫屬。徐熙娣愉快答應,主持人確定下來後,節目換了名字。這個名字,隨後火了十幾年——《康熙來了》。

那時候誰也想不到,這檔節目將會火遍大江南北,帶給無數人歡樂與感動。而他與徐熙娣,也變成了一生難遇的知己與摯友。從那之後,你總會看到穿著一身西服的男人,和踩著恨天高的女人一起出現在節目裡。他們一起搞怪耍寶,互相拋梗接梗,開著大尺度的玩笑,卻從不當真與介意。只要一個眼神,就能瞬間讀懂對方心裡在想什麼,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默契。

時間久了,彷彿有蔡康永的地方,就一定有徐熙娣。徐熙娣開嘉賓玩笑開過火的時候,總有蔡康永在旁邊及時打圓場。徐熙娣不好意思開口問的問題,蔡康永會立馬替她問出口。

記得當年《康熙來了》開播沒多久,李敖篇播出。蔡康永和徐熙娣不按常理出牌的提問方式,再加上李敖大方迴應自己剛做完私密手術的事情,讓節目一炮而紅。

從那之後,大眾都愛上了這對大膽潑辣的組合,《康熙來了》的收視率也隨之節節攀升。這麼多年來,他們一個感性,一個理性;一個吵鬧,一個安靜。

她笑,他看著她笑;她哭,他跟著她哭。蔡康永變成了徐熙娣的一張安全牌,他們也變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彷彿命中註定,天生一對。主持圈再也不會有下一對徐熙娣和蔡康永。

2016年1月14日,蔡康永和徐熙娣主持了12年的《康熙來了》正式停播。談到這次告別時,蔡康永沒有故意去煽情,只是告訴大家:「抱歉,《康熙》真的沒有打算陪你們一輩子哦。」徐熙娣:「我幾乎每一次想要離開這個節目的時候,第一個嚷嚷的人就是你。」蔡康永:「所以,從來沒有一次是因為我的原因,你才想離開?」徐熙娣:「從來沒有。是因為你的關係,我才想留下來。」

看了《康熙來了》最後一夜,淚水與歡笑交織,蔡康永與徐熙娣說了再見,屏幕黑下來,只留下觀眾久久不能平復。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一切終將會別離。

最後一期《康熙來了》蔡康永忍不住落淚

但一切又終將會相聚,前提是彼此的心中重視和珍惜這份友誼。2017年,蔡康永搭檔徐熙娣,再次出現在某頒獎典禮的舞臺上。還是一樣的會心一笑,還是一樣的調侃眾人,還是一樣的惡搞玩笑,還是熟悉的配方和味道。人們不禁感慨:《康熙》組合,終於又回來了。

現實中,說不清有多少人希望擁有他們這種友誼:在你高處之時,不吹不倚;在你低落之時,不離不棄。在一起的時候,讓自己開心舒適,也能夠讓對方開心舒適。分開的時候只需擺擺手,不必說出下次何時相見。你不需要我,陽光明媚,我祝福你;你需要我,逆著風雨,我也會來。

它超越了親情的濃郁,超脫了愛情的佔有。稀有,難得。

蔡康永和徐熙娣,做到了。現實中的我們,卻很難做到。

六年轉瞬即逝,當初那些上《康熙》的人們,在離開節目後,有的已經離開了這個世界:

安鈞璨,羅霈穎,劉真,高以翔,賀一航,馬如龍,李敖,高凌風......還有太多,幾乎都是人們熟悉的名字。

那些曾帶給我們歡樂與感動的人,在某一天猝不及防地離開了,我們內心的一個角落也正在慢慢崩塌。不得不承認,那些時光,真的回不去了。

高以翔和劉真上節目的畫面

如今,蔡康永因為出書,被大眾貼上了「溫暖」、「勵志」的標籤。記得楊瀾曾經在訪談裡問蔡康永:「為什麼你寫出的東西總是那麼溫暖?」他是這樣回答的:「發出不滿意聲音的人,已經夠多了,每九十九個人在抱怨的時候,總要有一個人出來,是從來都不埋怨,只是願意講出一些讓別人在失望的時候,稍感安慰的話來。」

但同時,他又誠懇地對大家說:「還是鼓勵大家做一個冷淡的人,因為過於溫暖,並不是維持良好社交的方式。炙熱,你會容易受傷。」

不止於此,對於生活的方方面面,他都給出了自己的建議。關於人際關係,他說:

「我對麻煩的界定很簡單,就是你要拿捏好你和對方的關係,如果超越那個關係,你就是在給對方添麻煩。

「關於工作,他說:「工作是為了做完事情,不是交朋友,不要指望ta是一個好相處的人,或者是能夠欣賞到你這個人的美好的部分。」

「社交不是施捨別人,而是照顧自己。」關於愛情,他說:「不要把愛情看得像婚姻一樣重,你要學會用平常心去看待愛情。」

蔡康永手寫金句

關於自己,他說:「我們常常不夠愛自己,是通過愛我們的人,才能夠發現自己有多麼好。」關於受過的傷害,他說:「我們只是累了,後來也就算了。歲月替我們把這件事磨平,不代表我們該原諒。時間雖然癒合了傷口,但傷痕還在,我們只是在日復一日的歲月中不去計較了。」從他的嘴巴里講出來的道理,總是令人恍然大悟,若有所思。他總能用最平靜的語氣,講述最深刻的話語。

做一個好相處的人,但不需要做一個融入的人。所以,喜歡蔡康永的人很多,但真正瞭解他的人,很少。年近60歲的蔡康永,已經很少回首自己的過去。如果有時光機,他可能想飛回去問問,小時候的自己,是不是很討厭現在的自己。但轉念一想,那都不重要了。現在的自己,喜歡自己,欣賞自己,並且放過自己,不就好了。

安頓好自己,安頓好情緒,往裡走。

蔡康永知道,人生最難的,無非是學會放過自己,並與自我達成和解。

畢竟,讓當下的自己,過得舒暢不擰巴,是大部分人還沒有擁有的本領。

而學會接納自己,更是一輩子的事。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