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人生上半場求存,下半場求真。」裸辭的網紅書記陳行甲是逃兵麼

2021-03-13 21:03:21

面對辭去公職的網紅縣委書記陳行甲,事到如今,還有些人說他是「逃兵」。

對於這些聲音,陳行甲說:

「我辭去了公職,但是沒有辭去、也永遠不會辭去共產黨員的身份,我仍然堅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信對弱勢者的悲憫是人活著的意義之一」。

是的,說他是逃兵的人,你又做過哪些為民請命的事呢?總有很多人有這樣那樣的大道理,喜歡侃侃而談,但他們知行合一了嗎?說別人忘了初心的人,你活成理想的自己了?

「人生上半場求存,下半場求真。」是他辭官後的肺腑之言。這樣熱血沸騰的人,換個途徑照亮他人,有什麼不可以??

「有一些問題,不是權力能夠解決的。」陳行甲面對鏡頭如是說。他初到巴東時,認了一個艾滋病兒童小航(化名)為乾兒子。對於艾滋病兒童來說,最難過的坎兒,不是與病魔抗爭,而是與這個社會的連接。

縣委書記,三千多平方公里的一草一木,五十萬老百姓的吃喝拉撒,都在管轄範圍之內。可偏偏是小航(化名)上學這事兒,面對大家對艾滋病的偏見和歧視,他束手無策。

幾經輾轉,最終雲南的一所公益學校願意接收小航(化名),這讓他第一次知道了公益的力量:「可以彌補政治權利的盲區,可以給弱勢群體帶來面對生活的希望。」

對於轉身從事公益事業,陳行甲在《我是演說家》的舞臺上還談到:

我們國家,歷來不缺扶貧濟困的愛心和力量,我們缺的是有效可信的平臺和參與渠道。我覺得我辭職來做公益,在解決有效可信的平臺和參與渠道這一點上面,我作為一個黨員,作為黨中央表彰過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我有這個責任。」

做公益,最需要做的,也是最缺的兩個字,是「信任」。

陳行甲用他前半生身家性命積攢下來的名聲,去搭建一個有利於規範社會治理結構的平臺,用公益來彌補為官的遺憾,善莫大焉。

陳行甲是一個浪漫主義者,也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更難得的是,他同時還是一個堅定的行動者。

他說,「我們這代人喜歡羅大佑,李宗盛,喜歡《光陰的故事》和《閃亮的日子》,喜歡‘我們為了理想,願意歷盡艱苦’。只要不放棄愛和希望,我們就都是戰士,都是英雄」。

「揹著包從湖北來到廣東,他見過了自己,見過了天地,現在,他準備去見眾生了……」

腳下雖有萬水千山,但行者必至。

這世上看到海的孩子很多,但能夠不流連於海的美麗,迴歸到山裡,把其他孩子們也帶出來看海的卻很少。希望世人能夠理解行甲的放棄與迴歸背後的現實意義,它傳遞出的不僅僅是公益的利他精神和回饋,更重要的是一種不忘來處,追隨內心的純粹和堅持,這正是我們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裡稀有到而又珍貴的一種精神。

「每個人心裡一畝一畝田,每個人心裡一個一個夢,一顆呀一顆種子,是我心裡的一畝田……用它來種什麼,用它來種什麼,種桃種李種春風,開盡梨花春又來……」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