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張藝興《蓮》被印尼歌手抄襲?其實被網友罵的華晨宇也曾被抄襲過

2021-03-14 03:02:37

文|令狐伯光

最近張藝興應該挺忙,而且也挺充實的。

3月11日,張藝興主演了今年的獻禮劇《理想照耀中國》之《烈性》篇,在山東臨沂宣佈正式開機。

另外,網傳繼電影《我和我的家鄉》之後,第三部《我和我的父輩》確定班底。

電影四個單元導演為吳京、章子怡、徐崢、沈騰。現在傳聞吳京導演部分的演員,有段奕宏、王一博和張藝興。

如果是真的那張藝興真的要兩個劇組先後轉,可以說非常的忙碌和充實了。

但忙碌的「小綿羊」卻不知道他的粉絲最近被氣炸了。那就是張藝興2020年發表的歌曲《蓮》,被一名印尼歌手嚴重的抄襲。

相信伯光君,這個真的是一比一地照著抄的那種抄襲。

關鍵的是抄襲得還很爛,印尼歌手的顏值身材都沒法和張藝興比較。

張藝興的《蓮》mv投資很高,中國橫店實地取經,群演數量眾多。美術,服化道和特效水平都相當之高。

印尼那個歌手的Mv,大概就是國內嘲諷的「五毛特效」的水平。

任誰看完印尼歌手的mv過後都忍不住地鐵,老人,手機——

實際上,張藝興《蓮》被印尼歌手抄襲,這不是一件孤立的事情。

雖然華語音樂經常被網友吐槽抄襲歐美歌曲,再到抄襲日韓歌曲之類的,但華語音樂早就做到文化輸出了。

華語音樂「抄襲」的本質?

眾所周知,華語音樂「抄襲」是相當的嚴重的,尤其是港臺流行音樂。

關於港臺流行樂抄襲的嚴重,現在在網絡上流傳著一句話「中島美雪養活了大半個港臺樂壇?」這樣的話。

雖然有點誇張,但只要看到列舉的港臺知名歌手翻唱的名單,你又不得不承認這是事實。

那麼港臺樂壇為何翻唱非常嚴重呢?

如果簡單點講,這個就是落後國家地區發展的陣痛。

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一個落後國家和地區,某個產業初期發展時要向先進國家的產業學習,模仿和抄襲,積累這個原始的發展過程。

比如從華語音樂上來講,檢查一個國家和地區的流行樂強不強。

我個人覺得最簡單的一個辦法,就是看這個國家地區的唱作人。也就是能夠自己作詞,作曲甚至是編曲的原創者。

一般來講歌手就不會創作,需要靠專業作詞人,作曲者和編曲者保駕護航。

如果這個國家地區的歌手發展得很好,它代表著這個國家地區的音樂產業很成熟。但較落後的國家和地區,你很難保障歌手沒有作品不選擇翻唱,模仿和抄襲。

這個唱作人基本上都是原創者,唱作人的數量和他們的創作水平高低,最終能夠決定這個地區流行音樂的上限。

我們可以以同樣翻唱盛行的港臺樂壇舉例。

香港樂壇因為地方小,人口數量只有700萬,翻唱比臺灣樂壇更嚴重。

唱作人有許冠傑,陳百強,林子祥,達明一派,劉以達,黃家駒等等原創者。有些唱作人翻唱的歌曲的數量也不少。

比如張國榮,歌手像梅豔芳,四大天王都有大量翻唱日本的歌曲。

相比之下,地域更寬廣一些,人口更多些的臺灣地區。

雖然翻唱日本歌曲的現象同樣很普遍,但是唱作人的數量還有成就,我個人覺得絕對強過了香港一籌的。

羅大佑,李宗盛,臺灣四大天王齊秦、周華健、王傑、童安格。

以及沒有入榜的陳昇,張雨生,庾澄慶,張宇,鄭智化等等。

不過,八十年代中期臺灣的歌唱文化興起之後,開始學香港大批量的翻唱日本歌曲。翻唱歌曲也非常的明顯,那個小虎隊照抄日本少年隊,出一首抄一首,連造型和姿勢都照抄。

劉若英,范瑋琪等女歌手專門照著日本天后歌曲抄。

當年的港臺抄襲日本歌曲,其實很是今天越南,東南亞肆無忌憚翻唱中國歌曲一樣。後來到了SHE和羅志祥時代,日本歌曲已經抄得差不多了,於是就抄韓國和美國歌曲。

但港臺流行音樂產業確實比內地成熟,在內地市場開放過後。港臺音樂人就跑來大陸開演唱會賺錢,一個個被吹捧成天王天后。

當然有些音樂人實至名歸,但有的音樂人就純粹是包裝了。

不管如何,港臺當年大量翻唱美國和日本音樂的原因。背後就是一個落後地區因為經濟發展起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始對於精神文化的消費。

但一個落後地區的文化產業不可能憑空出現,只能選擇向先進國家的文化產業學習、模仿、抄襲再到建立。

這個哪怕是日本,美國和蘇聯都一樣。

再追溯上去是歐洲,人家開啟了工業革命和文藝復興。

今天的東南亞音樂就是過去的港臺

2000年後,根基更弱的香港樂壇已經衰落了,而積累更厚的臺灣樂壇還迎來了周杰倫時代最後一波的釋放。

但是因為經濟和地域等等等原因,臺灣樂壇在2010年後逐漸衰落了。

這個華語流行音樂中心的位置就從港臺來到了內地,而一旦說到2010年後的內地流行樂,相信有無數人想要吐槽多垃圾之類的。

但文化傳播就是一個經濟碾壓的過程,經濟發展起來了,國家實力起來了,這個流行文化就會伴隨國家的影響傳播出去。

我們一直說中國流行文化對外傳播很弱——

那是相對於經濟更早發展起來,流行文化產業更發達的歐美日韓而言。

但是對於經濟發展得更晚,地理更加接近,還有文化更加相似的東南亞。華語音樂就相當於當初日本對於港臺那樣。

這些年,東南亞(尤其越南)翻唱,學習模仿甚至抄襲華語音樂。

相信大家在網絡上絕對都看到過無數次,至今還在中國網絡流傳的一個翻唱神話,大概是「古早」的「牙套妹,奈何美色」了吧。

至於其它東南亞國家翻唱和抄襲華語音樂,基本達到中國火一首對方抄一首的程度。

這種情況和當初港臺翻唱日本一模一樣,至於這些東南亞國家的歌手有沒有購買正版版權,這就難以查證了。

當然,如果說到東南亞國家歌手抄襲華語音樂的話。

除了這次張藝興歌曲《蓮》的Mv,我個人上一次印象比較深刻的是華晨宇。

沒錯,不管是否因為「私生子事件」,一直受到中國網友爭議的華晨宇,他的歌曲也被外國歌手抄襲過,而且還不止一次。

2017年,華晨宇參加了音樂綜藝《天籟之戰》,有一期改編了經典的《齊天大聖》。

把原本沒有歌詞的曲子改得相當的流行,當然也是悅耳好聽的。

結果沒有多久,有一位越南著名歌手照搬了華晨宇版的《齊天大聖》。

這個抄襲簡直是全方位的,音樂旋律,節奏,編曲。甚至是華晨宇舉拳的動作都照著抄了。

所以,不管「私生子事件」之前還是之後,一向被國內網友爭議歌曲不行的華晨宇。

也因為中國經濟發展的國力強大,文化輸出的時候被東南亞歌手抄襲了。

尾聲

中國觀眾可能要適應東南亞國家抄襲華語流行文化。

這背後就是中國經濟發展起來,國家實力發展起來影響大了的原因。

我們仔細想想,東南亞國家全面模仿中國流行文化就不講了。最近鬧了幾個月的韓國「剽竊」中國文化。

這也是中國傳統文化,還有古裝影視劇產業非常成熟的原因。

我們比韓國古裝影視劇成熟而且有優勢,韓國就開始剽竊我們。我們的都市影視作品還不如韓國,暫時看不到韓國剽竊這方面。

現在很多粉絲和觀眾感到憤怒,當然也應該重視中國文化傳播被某些國家據為己有(畢竟某些國家不像中國觀眾,會對翻唱抄襲感到羞恥和反思)。

但我們終究需要熟悉,最後就是習慣了。

至於維護文化版權的事情就難得講,一如說到張藝興《蓮》被抄襲,粉絲和網友外網維權當然有意義,但主要得看張藝興願不願意打跨國官司。

最後,港臺人均GDP一萬美元左右的時候,流行文化開始出現井噴式的發展。

大陸經濟發展起來,自然地帶動文娛產業的發展。現在的確實亂象重重,比如過分注重流量這些現象是發展時期必然經歷的。

中國近代化再全面學習西洋東洋,再怎麼快速地西化。

但幾千年的歷史和龐大人口,廣闊的地域,所留下的傳統文化積累之深厚,能夠再重新現代化適應當下中國觀眾的機率是非常高的。

我個人相信現在一定是沒有出現音樂天才,再到建立成熟的音樂產業而已。

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隨著中國國力越來越強。那麼融合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流行音樂,肯定會成為文化軟實力傳播出去。

假如真有有那麼一天,絕對不是像韓國男團女團的快餐流行偶像文化,而是類似日本的流行音樂文化。

畢竟,講到中國歷史文化等方方面面的積累,絕對比日本還要深厚得多。

希望這一天能夠早一天到來。

最後,華語音樂加油吧!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