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每週學黨史第99期│日照地區抽調幹部南下

2021-03-16 11:03:52

人民解放軍展開戰略進攻後,迅速解放了大片新區,急需大批能夠管理軍事、政治、經濟、黨務、文化教育等各項工作的幹部。根據中央、華東局等上級的統一部署,日照地區的廣大黨員幹部積极參與南下幹部大調配行動,直接從家鄉南下的幹部人數達600人,加上從華東和中原野戰軍轉業而加入南下隊伍的大批日照籍幹部,二者合計多達上千人,形成了不同形式的南下路線,呈現出主流與支流交錯的較為複雜的南下格局。

一、第一支南下路線

日照籍幹部加入人民解放軍中原支隊南下。1947年9月,陳毅、粟裕率華東野戰軍西線兵團挺進豫皖蘇邊地區,力圖打亂重點進攻山東的敵軍後方部署,協助粉碎國民黨軍隊對山東的進攻,同時協同早已進入大別山區的劉鄧大軍,完成開創中原解放區的戰略任務。為此,華東局先後抽調一些幹部隨同部隊南下,到蘇、浙、贛開闢新解放區。這批幹部主要從魯中、膠東地區和濱海地區抽派。

1948年春節剛過,濱海地委開始發動幹部南下。幾日內,莒縣有近100人報名參加,日照縣報名者超過100人。他們顧不得享受節日的溫暖,馬不停蹄地踏上南下征程,各自避開敵佔區,步行向中原局駐地豫西一帶迂迴行進。6月初,正式編入人民解放軍中原支隊。7月底,陸續到達臨汝縣、寶豐縣等地,受到中原局領導的熱烈歡迎。8月下旬,根據中原局的決定,莒縣籍的南下幹部大多被分配到河南的登封、密縣等地工作,個別人分到陝南地區;日照縣籍的幹部多被分到江漢、陝南地區工作。

二、第二支南下路線

日照籍幹部加入人民解放軍華東南下幹部縱隊南下。為將革命進行到底,解放長江以南大片地區,1948年10月28日,中央作出了《中央關於準備五萬三千個幹部的決議》。根據決議要求,華東局準備1.5萬名幹部隨軍南下,接管新區政權。為此,華東局於12月25日發出了《華東局關於執行中央準備五萬三千個幹部決議的指示》,就1.5萬名幹部的落實情況做了具體分配。此次抽調南下幹部的最大特點是,開始時成建制抽調,即按照區、地、縣的建制來搭配好接管班子,然後整套地抽調南下。此種抽調方式既利於在以後南下行軍時管理好人員龐大的幹部隊伍,又利於所抽調的幹部因彼此熟悉而能夠迅速投入到接管工作中。落實中央、華東局的指示,1949年2月1日,魯中南區黨委發出《關於執行華東局準備一萬五千名幹部外調的指示》。根據指示要求,魯中南區六地委、六專署確定抽調1套地級、7套縣級、70套分區級幹部,準備隨軍南下支援、開闢新解放區工作。

日照縣委根據六地委的指示,從全縣抽調張學義、郭建培、劉家根等79名在職幹部和7名勤雜人員組成一套新的縣、區班子,縣委組織部長張學義負責帶領南下。1949年2月16日,縣委召開幹部大會。縣委書記趙明德作動員報告,張學義宣佈南下幹部名單。南下的86名幹部被編成1箇中隊、3個分隊、7個班,其中1個為通訊班。中隊領導分別是張學義、郭建培和劉家根,3個分隊長分別是陳常修、毛永申、盧育生,每班12人。25日,這些南下幹部徒步啟程,每天行程80至100華里,經過幾天的行軍到達隴海鐵路新安鎮車站,再從新安鎮乘火車經徐州到達臨城(今棗莊市的薛城)華東黨校學習。

1949年2月,莒縣縣委召開了全縣幹部大會。縣委書記孔福亭作形勢報告,進行南下動員教育。首批南下幹部由18名縣、區幹部組成,孔福亭為負責人。隨後,又抽調88名幹部組建莒縣南下幹部中隊,並在中隊成立了黨支部,縣武裝部長劉勝洲任支部書記,王傑、解信秋、洪仕等人任支部委員。12日,縣委在南關幹訓班召開南下幹部會議,縣長王新華致辭。會後,在南關教堂北大門外舉行了歡送南下幹部儀式。

五蓮縣委在濱北地委領導下,於1949年2月抽調61名幹部及何得民、徐正華等7名勤雜人員,組成南下幹部隊伍。隊伍由縣委委員、宣傳部部長李滋圃和仁裡區委副書記張福祥帶領,經濱北地委統一培訓後,編為濱北南下幹部大隊一中隊,於28日動身啟程。

到3月中旬,從魯中南、渤海、膠東等戰略區抽調的大批南下幹部,陸續從四面八方匯聚魯南臨城地區,集中進行了整訓學習,然後統一整編為「華東南下幹部縱隊」,在行政、生活、管理、教育、供給、衛生等方面都建立了嚴密的組織機構。這時,華東南下幹部縱隊共分成4個支隊,其中,日照縣和莒縣的南下幹部被編入第一支隊,這個支隊主要由魯中南區幹部及華東大學學生組成。五蓮縣的南下幹部被編入第四支隊,這個支隊主要由膠東區幹部組成。同月下旬,南下幹部陸續從臨城南下,但各支隊南下時間和路線並不相同。

日照縣和莒縣的南下幹部跟隨魯中南支隊大都被分配到浙江省。浙江省委決定濱海地區的幹部負責接管台州地區,楊心培、劉鴻若、張振華分別任台州地委書記、專員、副專員。日照縣中隊接管溫嶺縣,張學義任縣委書記兼縣長。同時,日照縣中隊抽調12名幹部接管海門直屬區,由陳振中任區委書記。他們於5月份抵達天門後,很快同當地幹部一起分赴各縣、區投入新的戰鬥。莒縣的華東南下幹部中隊由劉勝洲、王傑等人主抓思想工作和組織工作,解信秋負責食宿安排。他們順利渡過長江後,在杭州坐上火車,到達浙江省金華專區,莒縣中隊到義烏縣開闢工作。1949年5月8日,義烏解放,21日,莒縣南下幹部立即到達義烏,開始接管工作。五蓮縣南下幹部於1949年4月21日隨軍渡江,23日夜渡過長江天險,開始接管上海市郊嘉定縣,李滋圃任縣委書記。

三、第三支南下路線

日照籍幹部加入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西南服務團南下。1949年6月11日,中央針對進軍華南、西南所需幹部問題,作出了《中央關於準備三萬八千名幹部的佈置》,確定在寧、滬等地招收青年知識分子、青年職工和工程技術人員到西南工作。根據的提議,這支隨軍幹部部隊定名為人民解放軍西南服務團,直屬第二野戰軍政治部領導。在組建西南服務團過程中,他們還從華東局和北方解放區抽調了6000餘名軍隊和地方幹部。

參加西南服務團的日照籍幹部主要分三種情況:一是支援前線的領隊和管理幹部,如馮立泰、杜信等人帶領民工支援淮海、渡江等戰役後,在南京被編入西南服務團。二是先期南下的日照幹部又被選中繼續南下,從而加入了西南服務團,如李士傑等人1949年南下參加南京軍事接管工作時被組織選中。三是直接從部隊中抽調編入西南服務團,如王鳳元等人於1949年8月在部隊中被抽調到西南服務團重慶支隊三大隊,南下重慶後參加新區建設。

往期回顧:

每週學黨史第98期│子弟兵團隨軍南下支援全國解放(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 吳寶書 丁兆霞 潘維勝 範歆 報道)

作者/來源:大眾日報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