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我送親人過大江》,一張老照片背後的故事-尋找「背影小姑娘」

2021-03-19 07:01:19

中國革命軍事博物館珍藏著一張黑白照片-《我送親人過大江》,這張照片出自著名的戰地記者鄒健東之手,貴為國家一級文物。

照片上的小姑娘正在奮力搖櫓,她背影窈窕,颯爽英姿,猶如一幅凝固的雕塑。

即便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小姑娘的身影也美輪美奐,堪稱完美。

那麼,這位「背影小姑娘」是誰?

「背影小姑娘」如今何在?

這張照片拍攝於何時、何地,又有什麼樣的時代背景呢?

老照片 《我送親人過大江》

1949年4月22日傍晚時分,著名戰地記者鄒健東來到江蘇揚中北夾江岸邊。

當時,鄒健東正在給即將出徵的解放軍戰士拍照。

山東籍的老班長(照片正中位置上那位帽檐上翹的解放軍戰士)看到了正在岸邊取景的鄒健東。

老班長操著濃重的山東口音對划船的小姑娘說:「小嫚,快看,有人給你照相了!」

「小嫚」是山東膠遼官話青州片方言,是對年輕女孩子的暱稱。

老班長話音剛落,鄒建東已經按下了手中的快門。

一張傳世的經典之作就這樣在不經意間完成了。

許多年後,鄒健東還記得當時的一些細節。

小姑娘估計從來沒有照過相,她興奮地問鄒健東:「照片拍好了能給我一張嗎?」

鄒健東當即應承了下來:「可以,等我回去沖印好以後一定送一張給你!」

鄒建東並不是隨口說說而已,從小姑娘的眼神裡,他能夠感受到這個小姑娘的期盼。

然而,拍下這張照片後,小姑娘便划船隨軍出征,鄒建東也火急火燎地趕往下一個拍攝點。

之後,鄒健東一直忙於隨軍採訪,一會兒去南京,一會兒去上海,忙得腳不沾地。

因此,鄒健東一直沒能兌現給小姑娘送照片的承諾。

不過,鄒健東始終沒有忘記自己說過的話。

渡江戰役勝利之後,這張取名為《我送親人過大江》的照片一經發表,便引起了人們的普遍關注。

人們不僅被小姑娘搖槳送解放軍過江的故事所打動,更對這位小姑娘的身份產生了好奇。

此後的若干年時間裡,鄒健東也一直在尋找照片上的那位「背影小姑娘」,他要兌現承諾,把照片親自送到她的手中。

著名戰地記者 鄒健東

但是,戰事頻繁,再加上當時正處於戰鬥狀態,鄒健東根本沒有來得及打聽那位小姑娘的名字等情況。

想要在茫茫人海里找到一個不知名的小姑娘,無異於大海撈針。

但鄒建東一直沒有放棄努力。

1998年,事情突然有了轉機。

為慶祝建國59週年和渡江戰役50週年,南京電視臺籌拍紀念片《風雨鐘山路》。

《我送親人過大江》這張著名的照片自然是紀錄片重點採用的素材之一。

為了形象、生動地表達「軍民團結一條心」這個主題,攝製團隊決定尋找這張照片上的「背影小姑娘」。

可是,「背影小姑娘」只在照片上留下了背影,一時又沒有其他線索,找到她的難度可想而知。

攝製組首先找到這張照片的拍攝者鄒建東,還驚動了當年指揮渡江作戰的三野老參謀長張震老將軍。

張震將軍激動地說:「不管有多大的困難,一定要找到這個‘背影小姑娘’!」

根據鄒健東能夠提供的有限的信息,江蘇揚中黨志辦主任趙紀福和《風雨鐘山路》編導吳建寧開始忙碌起來。

他們尋遍大江南北,趙紀福首先找到一個叫「小鴨子」的漁民,此人曾經獲得渡江一等功臣光榮稱號,一些情況與「背景小姑娘」非常類似。

可是,一見到「小鴨子」,趙紀福就大失所望,這個「小鴨子」是男的,自然不可能是那個「背影小姑娘」。

線索一下子斷了,趙紀福並不氣餒,繼續探訪尋找。

趙紀福後來又找到一個年齡、經歷相仿,當年也扎著大辮子,駕船送解放軍過江的老太太,可是,一看照片,老人家就一口否認:「這個人不是我。」

線索又一次中斷了,趙紀福等人不免有些失望。

俗話說得好,「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就在趙紀福一籌莫展之時,吳建寧給他打來了電話:「告訴你一個好消息,‘背影小姑娘’找到了,你趕快回南京!「

「背影小姑娘」終於現身了,趙紀福喜出望外。

「背影小姑娘」顏紅英

原來,電視臺開始播放《風雨鐘山路》宣傳片,編導用心地在節目里加了一段尋找「背影小姑娘」的解說詞。

有一個名叫董小妹的觀眾湊巧觀看了這個節目。

當她看到那幅照片,聽到電視臺的解說時,心裡有隱隱有一種感覺,這個「背景小姑娘」會不會就是自己的母親顏紅英?

董小妹記得,自己年幼時,母親經常給她講當年駕船送解放軍渡江的故事,還不止一次說過「有人給我照相」這句話。

顏紅英當時還抱怨道:「那個人說好送一張照片給我的,結果到現在都沒有給我。」

董小妹馬上聯繫電視臺,並接上母親和姨媽顏根兄,一口氣趕到南京電視臺。

看到《我送親人過大江》這張照片時,顏紅英一下子叫出了聲:「這個人就是我!就是我!」

「背景小姑娘」終於找到了,吳建寧和趙紀福如釋重負。

通過與顏紅英的交流,趙紀福瞭解到了更多當年的故事。

顏紅英、顏根兄姐妹倆是江蘇省寶應縣廣洋湖鎮楊林溝村人。

1949年3月,父親帶著她們姐妹倆在泰州一帶做貨運生意,運輸工具是一條載荷五噸的木船。

當時,人民解放軍正在大量調召船隻,準備橫渡長江,解放江南。

對此,江北解放區人民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渡江戰役發起前,江北地區已經動員了332萬民工,人數幾乎是參戰解放軍的三倍。

他們熱情高漲,鬥志昂揚,竭盡全力為渡江作戰做準備,時刻準備配合解放軍打過長江去。

一時間,江北出現了許多「祖孫船」、「夫妻船」、「兄弟船」、「父女船」、「母子船」、「家族船」,「要人有人,要船有船,要糧有糧」,這就是當時的真實寫照。

顏紅英一家三口都是支前積極分子,她們拆了船篷,改裝船隻,還配合解放軍戰士進行了一個多月的訓練。

在一次水上訓練時,顏紅英的木船突然遭到國民黨軍艦的炮擊,她的耳膜被震傷,致使聽力下降,留下了終身後遺症。

「背影小姑娘」顏紅英

1949年4月22日下午五點多鐘,幾百條坐滿解放軍戰士的船隻揚帆起航。

顏紅英一家駕駛的渡船上搭乘了兩個班的解放軍戰士,木船從江都中閘(當年的渡江戰役渡船集合點)出發,途經三江營和揚中新壩地區的小夾江,駛向長江南岸。

渡江途中,顏紅英的父親在船尾掌舵,顏紅英和顏根兄姐妹倆輪流划槳,當晚9點鐘,父女3人將戰士們安全送到了長江南岸。

渡江勝利後,顏紅英姐妹與父親一起參加了在揚州召開的慶功大會,並榮獲了渡江勝利紀念證和渡江支前二等功臣證書。

顏紅英的父親把榮譽證書視如生命,一直把它珍藏在寶應老家。

不料,1957年一場大火燒燬了顏家的房屋,這些證書也化為了灰燼……

1951年,21歲的顏紅英隨丈夫董培年遷居到了江蘇吳江縣,從此一直過著平淡的日子。

在江蘇吳江,趙紀福等人再次拜訪了顏紅英,經過再三核實,趙紀福他們確定:顏紅英就是照片上那位「背影小姑娘」!

趙紀福馬上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照片的拍攝者鄒健東。

鄒健東當時正在北京292醫院養病。

聽到這個喜訊,鄒健東喜出望外,他激動地吩咐老伴:「快,快,把她請到北京來,請她到我們家作客。」

1999年5月22日,在揚中黨史辦同志的陪同下,顏紅英、顏根兄姐妹來到了北京,見到了《我送親人過大江》的拍攝者鄒健東。

這時,距離當年拍攝那張照片的時間正好50年多一個月。

當年,「背景小姑娘」顏紅英年方19,如今已經是69歲的老人;

當年,鄒健東剛滿34歲,如今已經84歲。

在北京292醫院的花園裡,鄒建東終於兌現了自己當年的諾言,他雙手拿著精心洗印的《我送親人過大江》照片,鄭重其事地送到了顏紅英的手裡。

鄒健東與顏紅英、顏根兄姐妹在北京

當年的「八一」晚會上,顏紅英和鄒健東二位老人作為特邀嘉賓,被主辦方邀請到晚會現場。

軍旅歌手蔡國慶和張邁共同演唱了歌曲《背影》,這是一首特意為「背影小姑娘」所作的歌曲。

蔡國慶和張邁用深情的歌聲,演繹了這段「軍民團結一家親」的傳奇佳話。

許多人也許不熟悉鄒健東的名字,卻一定欣賞過他的攝影大作。

除了《我送親人過大江》外,鄒健東先生還創作了《百萬雄師過大江》、《佔領總統府》等留世名作。

作為中國最著名的軍事攝影記者,鄒建東先生參加過淮海、渡江等重大戰役的採訪,1953年至1954年間,鄒健東擔任中央新聞組組長,重點採訪拍攝中央領導的活動新聞。

1965年,鄒健東調至廣州軍區新華分社,1976年離休,2005年12月2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當年19歲的「背影小姑娘」顏紅英如今已經是年過90的老人了,她居住在江蘇蘇州市吳江區濱湖新城,這裡位於東太湖畔,風景旖旎,氣候宜人。

讓我們祝願老人家健康長壽!

鄒健東另一張傳世大作 《佔領總統府》

「背影小姑娘」只是當年千千萬萬個支前民眾的縮影,如果說「淮海戰役是解放區人民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那麼,渡江戰役的勝利就是解放區人民用小木船劃出來的!

當年渡江戰役的指揮員之一張震將軍曾經指著《我送親人過大江》這張照片,無比感慨地說過這麼一句話:

「沒有人民的支持,我們過不了江。」

這真是: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