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娛樂

蔡康永的《十二扇窗》開耳朵綜藝先河,音頻+綜藝會是新風口嗎?

2021-03-22 04:02:37

文 | 肖曉

當一檔綜藝沒有畫面、只有聲音,它還會吸引你的關注嗎?而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去用心聆聽一檔深度訪談裡的人和事?

蔡康永的《十二扇窗》或許是一個不錯的契機,它讓你「關閉」眼睛,靜靜地去聽見他/她說。在這裡,徐崢、張雲雷、池子、王嘉爾,都沒有影像畫面,他們用聲音剖析過往、坦言困境和成長,傳遞給用戶最真切的精神力量。目前,節目已經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酷我暢聽APP同步上線。

明星音頻綜藝,是節目帶給市場的「新概念」:打破用戶對「綜藝」可視化的刻板印象,著力探索了以音頻為載體的訪談節目,真正實現對耳朵經濟內容賽道的拓展。

不過,「新物種」的可持續發展最終的話語權還是在於用戶,而由它所引領的音頻綜藝,會是未來的新風口嗎?酷我暢聽正在給出答案。

「深度訪談」的基本修養,解構音頻綜藝的底層創作邏輯

音頻綜藝,是一次帶有先鋒實驗性質的產物,只是若以創作的底層邏輯對其進行拆解,那所有的不確定也就會變為「確定」。相較於常見的以微型內容試水新形態,蔡康永的《十二扇窗》從一開始就死守內容創作的底線:做好深度訪談節目。

近年來,偶像選秀、粉絲經濟的崛起加劇了追星快餐化,以明星為軸心的深度訪談也逐漸淡出觀眾視野。但市場上仍然有聲音渴求著能夠觸達明星內心,去年易立競和她的冒犯式採訪迅速走紅,便是如此。

不過蔡康永的《十二扇窗》又是不同的:它沒有我們常見的訪談節目的犀利直接鞭辟入裡,整個節目的調性更多是溫柔睿智的,追求靈魂上的碰撞而非單方面的追問。當然,這與蔡康永的個人氣質密切相關。

「總有一處風景在窗前等你」。從《康熙來了》到《奇葩說》再到蔡康永的《十二扇窗》,他不斷探尋和打開著事業上的另一種風景,卻也始終保持著一種睿智的溫柔。就像他眼中的「窗」,沒有門推開了就要邁過去的行動感,更多是透視風景拓展視野,而這一次他希望帶領我們透視12種不同的人生。

另一重的不同,在於它所探討的話題不是簡單侷限於明星個體,而是以社會話題為依託,架構起明星和大眾對話的橋樑,在這裡明星是一扇窗,透過他們的經歷、掙扎和成長,傳遞給大眾以最現實和普世性的思考。

於是我們看到了蔡康永和電影人徐崢聊轉型、聊否定、聊身處窘境後的選擇,和90後脫口秀演員池子聊吐槽文化、聊社交、甚至是聊春節時面對長輩的自救指南,和相聲演員張雲雷的聊親情、聊愛好、也聊屬於年輕人的迷茫和堅守……每個人的年齡身份閱歷各有不同,溝通同樣是沒有模版的。

明星嘉賓的多元化和探討議題的不受限,相互支撐共同形成了一個網格化的溝通場域,引發年輕人的關注。#張雲雷蔡康永的十二扇窗#等微博話題先後躋身熱搜榜,斬獲2.1億閱讀量。

(和池子的心理測試)

作為音頻綜藝,蔡康永的《十二扇窗》還將綜藝感和可看性納入了考量。相比熒幕上明星自帶吸睛力,節目通過平行時空、叮咚發問、心理測試等多種趣味性環節增加綜藝感;同時將每個明星訪談拆解成多個不同的短音頻,也更符合年輕人碎片式的觀看習慣。

明星、訪談、綜藝、音頻,看似元素的簡單相加背後,實則創作的藝術,既不能因為形式新穎而在內容可看性上有所妥協,也不能因為綜藝感而消解訪談深度。所幸,雖然是首檔明星訪談音頻綜藝,蔡康永的《十二扇窗》仍然走出了一條較為成熟的道路。

撞破「現實」焦慮,蔡康永的《十二扇窗》「睿智的溫柔」

歸根結底,所有的內容創作都要觀眾來買單。從這一維度來講,蔡康永的《十二扇窗》是一次全面撞破現實焦慮的嘗試,為觀眾帶來了一次從身體到心靈全方位的洗禮和共振。

一個客觀存在的現象是,相比內容焦慮,越來越多的人率先陷入了內容選擇和觀看上的焦慮。快節奏的生活、應接不暇的娛樂信息、動輒三兩個小時的綜藝時長和五六十集的電視劇,碎片時間裡的放鬆談何容易?這恰恰是蔡康永的《十二扇窗》獨特的溫柔。

音頻綜藝的模式,將觀眾的眼睛從熒幕上解放出來,也賦予了他們更多元的接收內容信息的環境,晚上入睡前的思考時間、早餐時的入耳傾聽、甚至是午間休息時的放鬆都可以,真正降低了觀看門檻。而音頻獨有的沉浸性、蔡康永溫柔睿智的聲音、單期10分鐘左右的時長相得益彰,也帶來了極致的耳朵盛宴。

如果說這只是提供了一種可行性選擇,那深度訪談的內容撞破的則是年輕人的情感焦慮。和市面上頻繁聚焦的女性困境等訪談不同,它沒有停留在渲染焦慮上,而以明星的轉型、職業、創作等為窗口,將觸角伸向了年輕人的內心深處,探討了各種看似細微實則真切困擾著年輕人的問題,並輸出價值觀和態度。

以「選擇」為例,面對窘境下的選擇,徐崢主張透過問題看本質,「這是你的選擇還是我的選擇」,而建立在這一基礎上的挑戰也是可以接受的;學業、就業、轉型等常見的選擇難題背後,張雲雷堅守著「五歲就找到的一生熱愛的事業」;放棄與重新開始,王嘉爾堅持「不管身處什麼位置,都要選擇喜歡和想要嘗試的事」 ……

「你永遠不知道沒有選擇的那條路長什麼樣子,你只知道你選的這條路長什麼樣子。一直去後悔一件事是沒有意義的,走好當下的這條路更重要」,蔡康永的這句話可以視作關於選擇的金玉良言。

很顯然的一點是,節目並沒有說教式的去追求或是輸出一個固化統一的「正確答案」,而是在現實語境下思辨性的來探討問題,為用戶留下充足的空間去窺見自己、反思自己。除此之外,其探討的話題還有靠朋友VS靠自己、好意思麻煩別人嗎、遭遇否定怎麼辦,甚至是星座、偶像等。

「受教了」「有很多啟發,獲取了力量」,越來越多的網友在公共平臺上留下了他們的感悟;在酷我暢聽發起的樹洞電臺活動「打不開的窗」中,也有大量的網友在其中吐露心扉,分享自己關於愛情、勇敢、故鄉、遺憾等各種心情和故事,除此之外,樹洞還吸引了王一博、朱一龍、易烊千璽等明星粉絲的來信。

從用戶體驗到情感共鳴,再到互動分享,蔡康永的《十二扇窗》系統化的完成了一次「寵粉」,也是其市場化後最直觀的確定性。立足市場,從優質的有聲內容,到卓越的用戶體驗,實際上也印證了音頻綜藝的可行性,以及未來還長。

開「耳朵綜藝」之先河,音頻綜藝會成市場新風口嗎?

版權爭奪戰的上半場完成,用戶的收聽習慣也已然基本建立,耳朵經濟的下半場毫無意外的瞄準了內容生態戰。去年4月全新上線的酷我暢聽,如今已然打造了酷劇場、小說、直播、相聲評書、兒童、暢銷書、學科教育、兩性情感、國漫遊戲在內的超22個垂直版塊,超全品類一站式滿足用戶多元化的內容需求。

站在這一維度,蔡康永的《十二扇窗》所開創的音頻綜藝新類型,對於行業而言本身就具有了價值:和傳統音頻市場以情感、有聲小說等完善佈局不同,它將綜藝和音頻嫁接,讓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綜藝形式在音頻市場擁有了可能性。

可以預見的是,「音頻+綜藝」的路徑一經走通,未來或將成為音頻市場搶佔用戶的新流量池。畢竟相比當下音頻內容多以垂直品類為主,對標的也多是某一圈層的用戶,綜藝所面對的是更廣泛的受眾群體,同時又兼具娛樂性和易傳播的特質。

未來已來,不過迴歸當下音頻和綜藝的嫁接看似簡單,這背後實則是對創作者和平臺的多維考驗。什麼樣的綜藝題材適合以音頻形式傳播?音頻綜藝應該兼具哪些特質才能夠俘獲用戶?如何培養用戶音頻內容消費的習慣?

蔡康永的《十二扇窗》中,我們同樣能夠窺見其中的前瞻性和帶給市場的可行性借鑑。相比真人秀、選秀等品類,訪談類節目並不是最受市場歡迎的綜藝品類,但它作為強觀點、弱影像的節目無疑是音頻市場的最佳選擇;與此同時,當其搭載明星流量的快車而來,也天然具備了傳播性和破圈性,音頻市場亦是如此。

另一方面,首次試水音頻綜藝即瞄準了明星深度訪談,實際上也完善了音頻市場的內容品類,巧妙的在知識性、娛樂性、以及情感性等多類音頻內容中找到了一個連結點,在趣味性的同時兼具了人文關懷和現實關照。而這也是當下音頻市場非常稀缺的內容形態。

在肉眼可見的屬於音頻綜藝的新未來裡,蔡康永的《十二扇窗》已然是那個引領潮流的存在,我們也相信未來或許會有更多人湧入其中,用這套「音頻+明星+綜藝題材」的組合拳帶給市場更多不一樣的節目品類。

而回歸節目本身,我們仍然希望這檔好聽、值得聽的音頻明星訪談綜藝,能夠被更多人聽見。不妨每週三0點鎖定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酷我暢聽,傾聽他們的故事,也打開我們自己的那扇窗,去看見光亮。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