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一談到華語樂壇,網上就充斥著「華語樂壇已死」的悲觀言論。在多數人眼裡,現在的歌曲無外乎兩種:一種出圈的,都稱為「網絡口水歌」「洗腦神曲」,一種不出圈的,都歸為「音樂垃圾
2021-07-02 03:44:55
每次一談到華語樂壇,網上就充斥著「華語樂壇已死」的悲觀言論。在多數人眼裡,現在的歌曲無外乎兩種:一種出圈的,都稱為「網絡口水歌」「洗腦神曲」,一種不出圈的,都歸為「音樂垃圾」。
而每次在感慨當下樂壇的不堪現狀時,人們就會懷念曾經的華語樂壇。什麼 「80年代的華語黃金時代」「90年代的繁榮鼎盛時期」「2004年的樂壇巔峰」,什麼「天王天后神仙打架」「流行金曲大爆炸」……今昔對比,更是讓人無限惆悵啊!
但是冷靜想一想,華語樂壇的過去與現在,真的有如此天壤之別嗎?我們在發表這樣的評論時,究竟有沒有厚古薄今的因素?
確實,對於當下不火的歌曲,基本沒機會被人聽到,不管好不好,我們往往直接當它們是垃圾。這樣的歌曲太多了,每年出來的新歌在50萬首以上,95%以上都屬於這種歌。因為大家習慣把「傳唱度」當成衡量歌曲好壞的標準——既然你的歌都沒人傳唱,能好到哪去?
而火起來的歌曲,就恰恰走向另一個極端,因為太洗腦了,所以招人厭。動不動全網播放量幾億、幾十億,隨之而來的,不是被質疑庸俗和口水,就是被質疑抄襲,無一例外。這種現象大概自2004年網絡歌曲興起就開始了,從《老鼠愛大米》《兩隻蝴蝶》,到《那一夜》《愛情買賣》,再到《學貓叫》《離人愁》,最後到現在的《踏山河》《大風吹》,哪一首神曲能逃過此劫?
這就奇怪了,為什麼現在走紅的歌都是這樣那樣的問題?且紅不了多久,兩三個月熱度就過了,半年後基本被忘記了。而以前的華語樂壇,那些經典老歌卻好像沒有這些問題,當年即使再火,也沒見人反感和吐槽,而且一首歌可以紅很久,甚至幾十年了還在傳唱。
難道人與人的差距就這麼大?以前的音樂人能創造經典,而如今的音樂人們,就只能製造糟粕?
1、音樂確實有差距,但不是唯一原因
先說一點大家都會認同的,就是以前流行音樂的整體水準,可能確實要高於現在,也許在風格多樣性方面不如現在那樣全面,但水準線是更高的。
因為以前有嚴格的唱片工業體系,有分工明確的專業人才,每一首作品出來,都集結了作詞、作曲、編曲、製作、宣傳企劃等諸多人士的心血;
而到21世紀以後,隨著網絡歌手的興起,這種格局被打破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自己寫歌、唱歌,然後通過網絡傳達給聽眾。尤其是近年來,音樂創作與製作技術門檻一降再降,很多初出茅廬的十幾歲孩子,不懂樂理,不會樂器,僅憑隨口哼哼和擺弄幾款傻瓜式軟件,卻早早給自己冠上了獨立唱作人、音樂製作人的稱號。
音樂發行渠道的變革和音樂門檻的降低,讓這個行業發行了巨大的變化。很多人落寞地離開了這個行業,也有無數年輕人湧入這個行業,行業內的分工越來越模糊,那些年輕的音樂人們大都是詞曲唱甚至編曲、製作一手抓……在這樣的環境下出來的音樂作品,有更強的「快餐性」,比以前嚴格工業體系出來的作品,當然不可同日而語。
也不是說現在的歌都不行,但至少可以說是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2、以前也有口水歌,也有庸俗與抄襲
雖然上面第一點客觀存在,但我們也要明白,並不是以前的歌就都是經典。現在我們所看到的口水歌肆虐、作品庸俗或抄襲的現象,以前一樣存在,同樣,以前的歌也有大部分是不火的,火起來的始終是極少一部分。
曾經有人說過一句話,不是因為老歌才好聽,而是因為好聽才能變成讓人惦記的「老歌」,否則連「老」的資格都沒有。你可以回去看看以前的那些老唱片,即使是當紅歌手,即使是暢銷專輯,也大都只有一首主打歌火,9首歌作陪襯。能有兩首以上火的,算很罕見了。
即使是很火的歌,難道只因為年代不同,那時候的口水歌就不算口水歌了嗎?《心太軟》火不火?《忘情水》火不火?算不算口水歌?
還有,《水手》《九百九十九朵玫瑰》夠經典吧?可它們都涉嫌抄襲你知道吧?
《縴夫的愛》《傻妹妹》《大花轎》等很多在90年代風靡大街小巷的歌曲,難道它不口水嗎?不俗嗎?可當時大家都跟著唱得可帶勁了,沒人會吐槽;試想一下,如果放在現在來唱,早罵成什麼了!
3、現在也有好歌和好的音樂人,只是難出頭
你要悲觀地認為現在就沒有好歌了,沒有用心做音樂的人了,那肯定是不對的。有還是有的,只是不那麼容易被大家看到了。網絡時代與傳統唱片時代最大的區別,就是聽歌方式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以前是以主動收聽為主,現在基本是以被動收聽為主。
主動收聽,就是以前的你會買一張你中意的唱片回來反覆聆聽;而被動收聽,就是你聽的絕大部分歌曲,都是它自己跑到你耳朵裡來的,並非你的選擇。「最新流行」「網絡熱歌」「猜你喜歡」等等,你要做的選擇,僅僅是在第幾秒點「下一首」。在這樣的聽歌環境下,人性的浮躁被放大,有機會出位的,往往是那些「洗腦神曲」。
「歌曲」被這些「洗腦神曲」壟斷,而「歌手」,則被那些當紅流量藝人壟斷。他們的作品不出圈,但他們的流量太大了,粉絲太多了,各種安利、屠榜、沖銷量,不管他們出的是什麼歌,粉絲都覺得是最好聽的,不好聽也是最好賣的。毫不誇張地說,可能前5位頂流藝人(有的連歌手都不能算),能擁有整個歌壇90%以上的流量資源。
被動收聽+流量壟斷,註定了讓聽眾很難聽到你真正想聽的音樂,而不能說現在就沒有好的音樂。比方說,如果不是去年單依純的翻唱,有多少人熟悉李宗盛與蔡琴2008年合作發行的《給電影人的情書》;如果不是和學員旦增尼瑪在節目上表演,有多少人聽過李健的《水流眾生》;還有很多人說,在聽旭日陽剛唱《春天裡》之前,都不知道汪峰是誰……這些大咖都是如此待遇,更別說郭頂的《水星記》、鄧見超《肆意的河》、福祿壽《蘭若度母》等千千萬萬的遺珠作品。
其實這樣的作品太多了,只是現在的歌壇烏雲蔽日,讓那些沒有流量的音樂人和好的作品都被埋沒了。
4、現在的歌壇充滿爭議,可能更多是因為發聲門檻低了
前面說了,以前的歌曲再庸俗再口水,也沒人吐槽,而現在的歌,只要播放一多,立即就一大堆負面的聲音。不能把這簡單等同於以前的歌好,現在的歌不好。主要原因是現在的發聲門檻低了,渠道暢通了。因為網絡時代嘛,誰都可以即時發聲。聽了一首歌覺得噁心,你上網一搜,發現一大堆人跟你同樣說噁心的。同一首歌你搜好聽,發現也有一大堆人跟你一樣說好聽的……
而以前,你聽了滿大街的《縴夫的愛》覺得噁心,你上哪發聲去呀?你得憋著。那時候只有專業的樂評人,在紙質媒體上或電臺裡,才能發表評論。包括以前港臺很多歌曲都翻唱自日本歌曲,不也是網絡普及後大家才後知後覺的事情?
當然,網絡的便捷除了讓人暢快表達,也為粉絲追星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所以要捧紅或神化一個藝人也變得更簡單,而且主動權已經漸漸掌握在了粉絲手中。以前雖然也有流量明星,但主動權還是在經紀公司手中的,現在的粉絲藉助網絡的力量,可以倒逼經紀公司就範。
最後再來一句話說說「口水歌」和「經典」,「音樂垃圾」和「寶藏歌曲」的關係吧。
其實很多時候就取決於一個喜好的因素。傳唱廣的歌曲,對於喜歡的人來說是經典,對於不喜歡的人來說就是口水歌;而不出圈的歌曲同樣,你喜歡的它就是寶藏,你不喜歡的它就是垃圾。
相關文章
每次一談到華語樂壇,網上就充斥著「華語樂壇已死」的悲觀言論。在多數人眼裡,現在的歌曲無外乎兩種:一種出圈的,都稱為「網絡口水歌」「洗腦神曲」,一種不出圈的,都歸為「音樂垃圾
2021-07-02 03:44:55
近日,時代少年團馬嘉祺因為高考成績文化課沒過線引發了網友們的熱議,馬嘉祺本人也已經向粉絲道歉,稱這次高考沒有達到分數線,所以跟中戲無緣了。馬嘉祺表示前段時間自己補文化課
2021-07-02 03:44:38
7月1日,在慶祝建黨百年的光輝時刻,「偉大征程」文藝演出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多位演員為觀眾們帶來了激動人心又令人熱淚盈眶的演出。在表演結束後,明星們也紛紛難掩自己的激動
2021-07-02 03:44:22
近日,一年前的「話題女主」董花花在微博上曬出新的照片,照片中的她穿著白色的襯衣,微微開著領子,有種若有似無的誘惑感,黑白調色無形中增加了整張照片的氛圍感。而她的淘寶店鋪已
2021-07-02 03:44:11
羅雲熙雖是學芭蕾出身,但卻在表演方面頗有天賦,演技自然真實,極具爆發力,可以說是85後小生中的佼佼者。羅雲熙外形條件優越,五官精緻立體,古裝扮相驚豔出眾,出道以來也塑造過不
2021-07-02 03:44:02
近日,王鷗跟潘粵明的新劇《理想的房子》正在拍攝中,吸引了不少路人的圍觀,對於他倆的合作,還是不多見,兩人都是實力派的演員,不知會在這部劇中擦出怎樣的火花。片場的王鷗一襲藍色
2021-07-02 03: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