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國際

介紹臺灣武俠九派代表作家,對應江湖九門派,究竟是哪些人(上)

2021-03-18 16:06:07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都是看著武俠小說長大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港臺武俠盛世、八九十年代的大陸武俠盛世、21世紀前十年的大陸新武俠,武俠已經渡過了三次大的流行期了,今天武俠已經變得無人問津,著實令人可惜。

我曾經寫過大陸新武俠為何衰落一文,也介紹過眾多港臺武俠佳作,今天,介紹下曾經六七十年代風行一時的臺灣武俠盛世,介紹臺灣武俠九大門派代表作家,算是對這段盛世的緬懷。

提到臺灣武俠小說,就不得不提到三劍客,為首的就是臥龍生。在當時50年代的臺灣,武俠小說是禁書,當局稱之為「腹誹文學」,意思是影射現實的文學,當時臺灣的社會非常黑暗,人民物質和精神非常貧乏、壓抑,這和臺灣後來武俠小說盛極一時有關,它給人們提供一種暫時的安慰,一個逃避現實的空間。

同時,當時大量的退伍軍人來到了臺灣,這些人軍中退役之後,閒著沒事幹,社會鼓勵他們自己創業。臥龍生本名牛鶴亭,便是當年的一個裝甲兵,來到臺灣之後,一下子失去了生活著落,開始騎三輪車。

1954年,是一個很是平常的一年,但卻也是在後世看來不平常的一年。這一年,長達三年的朝鮮戰爭結束了,中國大陸進入了建設大熱潮中。

而香港和臺灣,從1945年開始,已經發展了10年,這十年時間,港臺社會終於安定了下來,不再混亂,人們開始追求文化生活和享受。

上世紀60年代的香港

1954年1月18日,寒冬臘月中,香港的《新晚報》刊載了梁羽生的《龍虎鬥京華》,就此,新派武俠小說誕生了。

其實民國的時期,就已經流行過武俠小說,著名的還珠樓主、北派五大家,可是這些作家卻讓武俠脫離現實,充斥著神怪。今天我們看仙俠覺得好看,那個年代卻覺得不切實際。

梁羽生開創的新武俠主張,「以俠勝武」,重點描寫俠客,刻畫人物,一下子就風行了起來。

1955年,金庸開始創作處女作《書劍恩仇錄》,而遠在臺灣的臥龍生也看到了武俠小說大有可為,閒來無事的他,在友人慫恿下開始學寫武俠小說。相比較歷史小說或者推理小說來說,武俠小說並不需要太多的知識儲備和動腦筋,很容易上手,臥龍生就開始寫作武俠小說。因為他是河南南陽人,這就是《三國演義》著名的諸葛亮居住的臥龍,便取筆名「臥龍生」。

臥龍生

可是,臥龍生接連幾部小說都失敗了,因為臺灣和香港不同,金庸梁羽生本來就是報社工作人員,可以在報紙連載自己的小說,臥龍生卻不能,當時的臺灣,還覺得武俠小說是曾經的下流小說,不予刊登。

臥龍生只能接著寫,1957年,他創作了三年的小說《風塵俠隱》出版,就此一炮打響,1959年,臥龍生的《飛燕驚龍》成為超級暢銷書,甚至傳播到了香港,和同年金庸的《神鵰俠侶》對壘,臥龍生徹底打響了名頭。

臺灣武俠小說就此誕生,而接下來的20世紀60和70年代,就是臺灣武俠小說的盛世。

1960年,發生了一件大事,蔣介石通過修訂《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獲得連任而成為「終身總統」,雖然那時候屬於白色恐怖時期,但是臺灣的局面迅速穩定了下來,美國提供的數十億美元經濟軍事援助和運用從大陸運去的黃金、美鈔等外匯以及從大陸赴臺的人才,臺灣經濟開始迅速增長。根據統計,60年代,臺灣經濟年平均增長率為10.2%,世界前列的水平。

1969年的高雄出口加工區是世界上第一個出口加工區

而在那個時期,臺灣也不能把所有的小說都封禁,臺灣覺得武俠小說相對而言比較安全,就解禁了武俠小說,只是要求不寫明朝代背景,或者不要寫一些南北朝、宋遼金等比較尖銳的朝代,所以臺灣的很多武俠小說都沒有歷史背景,或者以明清作為背景,且適合不熟悉歷史的人,因此造成了武俠小說的大流行。

此外,還有一件大事對於武俠盛世的形成也起到了促進作用,1966年,孫中山之子孫科提倡,發起了「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提倡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而武俠小說脫胎於舊時話本章回小說,甚至《水滸傳》也屬於武俠小說,所以得到了臺灣政府的大力提倡,武俠盛世就此開啟。

1960年代,在臺灣形成一次空前的文學盛世,可能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是罕見的,當時的臺灣800萬人,幾乎是全民寫作武俠,很多退伍軍人,大多有些舊學基礎,紛紛寫作武俠,只要會寫字的都在寫武俠小說。報紙上連載的也幾乎全是武俠小說,很多人寫了一本書,再也不寫了,也有人,寫的並未出版。能夠堅持寫下來持續到70年代並且成名的,經過統計有348人,發行2000餘部,40000餘集。

說起來很巧的是,就在臺灣提倡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三年前,臺灣一家專門出版武俠小說的出版社大美出版社就發起了「首倡武俠小說革新運動,闡揚民族固有道德精神」徵文比賽,無數的武俠小說家都是由此而進入文壇。甚至後來,該出版社還組織數十位武俠作家合寫了《武林十字軍》一書。

如此的武俠盛世,不記錄下來太可惜了,所以本文就是記錄下這次臺灣武俠盛世,以葉洪生先生劃分的臺灣武俠九大門派對應臥龍生先生的武俠九大門派,因為新派的古龍後來異軍突起,已經有了不亞於梁羽生和金庸的地位,所以這裡不介紹古龍,特此說明,其他的武俠作家對大家一一進行介紹。

一、少林派——臥龍生

臺灣武俠盛世,開始於臥龍生,臥龍生是當仁不讓的臺灣武林盟主。

1959年的《飛燕驚龍》就是臺灣新派武俠的真正開山之作,由他倡導以武學祕籍引起武林風波以及正邪大會戰的情節結構,成為60年代臺灣武俠的普遍模式,影響至為深遠。他的「武林九大門派」的設定甚至對金庸等作家影響深遠。故事講述了原本平靜的山莊,突然遭遇前所未聞的襲擊,從此武林道上又掀起腥風血雨。為了探尋武林密笈,師徒之間反目成仇......

可以說,在上世紀60年代的臺灣,沒有臺灣人不看臥龍生的,所有的文壇後人,都必須拜見臥龍生,臥龍生就和90年代東北的趙本山類似。

既然臥龍生是武林盟主,臺灣武俠小說都源自於他,這和天下武功出少林一樣,因此,把他稱為少林派。

少林寺

有人說,香港的金庸和梁羽生不是在寫武俠嗎?臺灣人知道嗎?當然知道,畢竟香港報紙是發行到臺灣的,但是金庸小說卻不能在臺灣出版,因為1957年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名字和毛澤東的詩詞中「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很相似被封禁,所以臺灣人看不到出版的金庸小說,金庸小說後來以盜版的方式進入臺灣,冠名「司馬翎」,因此很多臺灣人都把司馬翎的小說當成是金庸寫的,比如《帝疆爭雄記》被當成了金庸的作品。

金庸就是明教,可是在臺灣,他進不來,既然如此,臺灣的武林盟主自然還是少林寺,臥龍生。

絳雪玄霜

金劍鵰翎

巧合的是,最早提出「九大門派」的鼻祖就是臥龍生,他在1959年的《飛燕驚龍》中提出了「九大門派」的概念,很多門派都是對民國武俠的一次總結歸納。臥龍生的設定早於金庸1961年《倚天屠龍記》中的六大門派和1967年《笑傲江湖》的五嶽劍派。

臥龍生《飛燕驚龍》中的九大門派是少林派、武當派、峨眉派、崑崙派、崆峒派、華山派、雪山派、點蒼派和青城派。

大家可能看出來了,前六個就是金庸小說《倚天屠龍記》中圍攻光明頂的六大派,可以說,金庸不好直接借鑑九大門派,就選擇了六大門派。而雪山派後來在金庸《俠客行》中也出現過,青城派和點蒼派在金庸《笑傲江湖》中出現過。

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

少林武當自然不必說了,天下聞名。華山派、崑崙派、青城派、雪山派最早源自還珠樓主《蜀山劍俠派》,崆峒派和峨眉派最早源自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可以說,臥龍生自己其實是對民國武俠大家,尤其是還珠樓主和平江不肖生的繼承。

還珠樓主

臥龍生的小說傳統性非常強,他是典型的傳統派,他善於寫景,文中處處都是大陸的名山秀水,在眷村中無數軍人都通過看他的小說思鄉。

雲中孤雁製作的臥龍生小說

和臥龍生同樣屬於傳統派的臺灣武俠作家還是比較多的,比如說玉翎燕、東方英,都屬於傳統派的武俠。此外,曾經替臥龍生代筆的蕭瑟,風格也和臥龍生很相似。

不過臥龍生在大陸名聲卻很不好,因為臥龍生成名之後,沉迷享樂,大量作品都請人代筆,甚至極少有自己專門寫成的,後來大量偽書都冠以「臥龍生」的名字,我們都應該記得,以前流行的租書屋,一半的作品都是臥龍生的,不乏低俗讀物,當然只是署名臥龍生,一大半都是假的。陳墨在《新武俠二十家》中引用的臥龍生作品,比如《乘龍引鳳》、《七絕魔劍》、《神箭金雕》等都是偽作,別人的作品十部有一兩部是偽作,署名臥龍生的,十部作品只有一兩部是真的,臥龍生身為盟主,最終敗壞了自己的名聲。

雲中孤雁製作的玉翎燕小說

雲中孤雁製作的東方英小說

雲中孤雁製作的蕭瑟小說

二、武當派——司馬翎

武當派是和少林齊名的門派,大家都知道,武當派源自少林派,看過《倚天屠龍記》的人都知道,張三丰為少林覺遠大師的徒弟,因違犯少林不準擅自學武的禁令,被趕了出來,後來他根據少林功法變通,創立了武當派。

武當山

在臺灣,司馬翎可以比喻成武當派。司馬翎,本名吳思明,他有著自己強烈的風格,黃易最喜歡的作家就是他,有人甚至把他列為臺灣武俠第一。

司馬翎本來是香港人,1956年的時候去臺灣上學,大學期間的司馬翎看到大家都在寫作武俠小說,也開始創作,1958年出版處女作《關洛風雲錄》成名。

司馬翎

司馬翎的小說情節好看,還加入了推理,甚至英國間諜小說《007》等要素,他最大的特色就是心理描寫,在描寫故事的時候,習慣於描寫個人的心理,很多人性的糾葛令人動容。他也是在60年代臺灣武俠全盛時期開始寫作,並且延續了20多年。

比如說《檀車俠影》等,故事如同007電影,講述的是世高手徐少龍,英俊瀟灑,奉命潛入武林第一幫派「五旗幫」核心臥底,調查一系列神奇的故事。這個主人公的名字就很像黃易尋秦記的主人公了,黃易《尋秦記》的主人公項少龍就是向他的名字致敬的。

劍海鷹揚

檀車俠影

司馬翎的故事因為好看,所以被稱為「超技擊俠情派」,或者乾脆被稱為「綜藝俠情派」。故事很像後來TVB那樣的通俗歷史劇。

雲中孤雁製作的司馬翎小說

在臺灣,可以說,不是學臥龍生,就是學司馬翎的。和司馬翎同屬於這一流派的很多,有墨餘生、南湘野叟、雪雁、易容等等,不過後來最像司馬翎的是香港武俠小說家黃易。

易容的《王者之劍》就很像司馬翎風格,非常好看,書開篇序言介紹說,這部書就像甘蔗,越嚼越甜。至於黃易,不必說了,項少龍這個名字就是向司馬翎筆下的徐少龍致敬的。

雲中孤雁製作的墨餘生小說

雲中孤雁製作的南湘野叟小說

雲中孤雁製作的雪雁小說

雲中孤雁製作的易容小說

黃易著名小說《大唐雙龍傳》

三、峨眉派——諸葛青雲

在金庸筆下,峨眉派是尼姑為主的,不過歷史上的峨眉派卻是男人建立的。

峨眉山和還珠樓主有著極大的關聯,還珠樓主著名的《蜀山劍俠傳》中的蜀山,就是以峨眉山作為原型寫的,裡面的風景描寫都是根據峨眉山來的。

蜀山

有人說,武俠小說都是一些文筆不好的人寫作的,那也不見得,有的人文筆就很不錯,很有古典韻味,比如說諸葛青雲。他狂熱愛好蜀山,能將《蜀山》回目倒背如流。諸葛青雲看到臥龍生寫作武俠小說成功了,自己是公務人員,有著閒暇時間,既然他已經十分熟悉《蜀山劍俠傳》,因此,直接用蜀山中的元素,寫作了《墨劍雙英》,就此成名。

雲中孤雁製作的諸葛青雲小說

不過諸葛青雲雖然喜歡《蜀山劍俠傳》,但是武俠小說的路被他走窄了,後期的作品大量同質化,雖然裡面詩詞歌賦較多,書卷氣十足,因此又被稱為「才子佳人派」,但是大量重複自己的著作,可讀性就遠不如臥龍生和司馬翎了。這是他的主要缺點,幾乎所有小說都是千篇一律,晚年的諸葛青雲還給金庸續書,做諷刺小說,徹底放開了。而且諸葛青雲和臥龍生的毛病一樣,喜歡找人代筆,司馬紫煙就是專門幫他代筆走紅的,古龍早年也幫他們代筆,作品良莠不齊,浪費了自己的才華和民聲。

一劍光寒十四州

江湖夜雨十年燈

臥龍生、諸葛青雲和古龍的合影

諸葛青雲可以算作是奇幻仙俠派,同樣屬於峨眉派,師從還珠樓主的是東方玉,東方玉的小說,復仇為主要的套路,而且神功奇多,比較怪力亂神,但是可讀性還是較強的。此外,曹若冰、秋夢痕、憶文、司馬紫煙的風格和諸葛青雲也比較類似,武林樵子和諸葛青雲一樣,頗具文情,古典文學修養頗深,唐詩宋詞信手拈來。只是後期曹若冰和秋夢痕作品都變得低級下流,著實可惜。

雲中孤雁製作的東方玉小說

雲中孤雁製作的憶文小說

雲中孤雁製作的司馬紫煙小說

雲中孤雁製作的武林樵子小說

諸葛青雲、獨孤紅、司馬紫煙和臥龍生(由上到下的次序)的浴城照,他們經常組織沙龍,甚至互相代筆

四、崆峒派——柳殘陽

崆峒派是一個武俠小說中出現頻率不多的門派,但是這個門派都是講究實打實的功夫,堪稱硬漢派。

崆峒山

在臺灣,也有一位類似於崆峒派的存在,他就是鐵血江湖派的代表柳殘陽。

柳殘陽,本名高見幾,身為山東人,他十分豪爽,有著梁山好漢的性格,退伍之後,他甚至加入了幫派,他模仿民國作家鄭證因的寫法,多寫幫會和江湖,筆下十分硬漢熱血。

在當時的臺灣,臥龍生、司馬翎和諸葛青雲已經成為了武林三盟主,號稱三劍客,柳殘陽不能模仿他們,只能推陳出新,所以他選擇寫熱血江湖。

柳殘陽

柳殘陽的小說很熱血,也很像007,主角孤身執行任務,而且以殘酷的打鬥著稱,很像漫畫,應該屬於「硬漢派」,很像美國硬漢推理。而且他出生軍旅,加上又是山東人,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筆下的男主也很像軍人,非常的MAN和猛男型。

這裡推薦的是著名的邪神門徒,火雲邪神和如來神掌即出自這裡。

青龍燕鐵衣

邪神門徒

柳殘陽多寫黑幫、殺手等,主人公一般都是成熟男人,沒有少年曆險,一出場就已經是20多歲了,就是第一流能手,沒有「武林九大門派」,也沒有從小練功學藝、循序漸進這一套。但是柳殘陽小說太過於暴力,殺法則太慘,令人怵目驚心。而且有的時候筆下的情節就像做任務,人物冷冰冰地殺人,沒有絲毫的感情,所以有的人不太喜歡他。

柳殘陽筆下的著名功夫——如來神掌

可以說,柳殘陽和諸葛青雲正好是兩個極端,諸葛青雲筆下的人物多為才子佳人,風花雪月,感情戲太多。柳殘陽筆下的人物多是冷麵殺手,刀口舔血,感情戲又太少,都有缺陷,但都有自己明確的風格,金庸在臺灣接受採訪的時候就說,柳殘陽的小說稜角分明,很有個人特色,但是寫打鬥太多了。

雲中孤雁製作的柳殘陽小說

柳殘陽的小說在臺灣獨樹一幟,幾乎沒有完全類似的,要說類似的話,歐陽雲飛、宇文瑤璣等人可能有點類似。

雲中孤雁製作的歐陽雲飛小說

五、點蒼派——陳青雲

在武俠小說中,點蒼派並不是金庸重點描述的幫派,因為在金庸重點描寫大理的《天龍八部》中,點蒼派還未形成。

大理蒼山

但是點蒼派奇崛鬼魅的風格令人印象深刻。

提到臺灣武俠小說,不得不提到「鬼派」陳青雲,他是臺灣武俠作家中命運最慘烈的一個,他是大理的白族,孤軍到了緬甸,隨後千里徒步來到了越南,卻被關進了集中營,受到非人的折磨,落下了一生的病痛。

後來陳青雲到了臺灣之後,生活沒有了著落,全民寫作武俠的時候,他決定寫作,從小在大理,陳青雲聽的最多的就是鬼故事,所以他筆下的作品鬼氣森森。筆名青雲並非諸葛青雲的意思,而是懷念故鄉大理的青雲橋。因為集中營的那段歲月,他寫的號稱「鬼派」,卻能受到很多同樣內心苦楚的人們的共鳴。

青雲橋

鬼派一直以來評價不高,說內容大多是鬼怪神魔,且殘忍嗜殺,但是陳青雲也是通過這些小說,表示內心的恐懼和不安。

陳青雲

比如他的鬼堡,故事說的是,一座古堡,屹立在澎湃的江流之中的礁岩上,礁岩三面環水,一面接連陸地。古堡的大門,對著陸地的這一面,堡門永遠是敞開的,現出一個拱形的黑黝黝的門洞,門的上方,堡牆之上,兩個見丈大小,怵目驚心的大字:「鬼堡」....

鬼堡

死城

陳青雲晚年十分思念家鄉,和大理親戚聯繫上之後,在大理購置了一處「青雲居」,1990年,聽說母親去世,1992年陳青雲終於回到了闊別快50年的大理故鄉,回到家鄉的陳青雲在祖居門前長跪不起,大聲痛哭,成為當年兩岸文化盛事。回到臺灣後,陳青雲健康狀態開始惡化,1997年去世。

在臺灣,和陳青雲同屬於鬼派的有田歌,在香港則有黃鷹,陳青雲和大理的緣分頗深,稱為大理點蒼派,合情合理。

雲中孤雁製作的陳青雲小說

雲中孤雁製作的田歌小說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