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3 位高層齊聚,細談上汽「大象轉身」:有所為,有所不為

2021-06-30 12:11:44

編者按:當特斯拉於去年6月10日超越豐田,一舉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不少人隨之解讀:一個時代的結束,另一個紀元的誕生。

也許事實並非如此:今天的傳統主機廠們,正以電動化為盾,以智慧化為矛,開啟了一場浩浩蕩蕩的變革之路。

我們不能固步自封,但也不能全盤推翻,所有與未來科技關聯的車企們,都應該被賦予希望。

藉由此,新智駕推出《傳統主機廠大轉型》專題,穿越各類繁雜零散資訊,聚焦頭部傳統車企們的變革之路。

本篇為新智駕《傳統主機廠大轉型》系列文章第一篇,主角為:上汽集團。

傳統主機廠的轉型之心似乎越來越迫切了。

據媒體統計,今年的頭20天,通過釋出新Logo傳達轉型訊號的車企就不下4家,如國內的比亞迪、吉利,國外的起亞、通用汽車。

在此之外,雖然品牌符號沒有實質性的調整,但大眾汽車也在今年愚人節開了一場"官宣改名"的玩笑——大眾汽車美國曾在其官網短暫上線一則聲明,宣佈公司名"Volkswagen of America(大眾汽車美國)"將改為"Voltswagen of America(大眾電車美國)"。

有意思的是,兩個月後,大眾在中國的合作伙伴之一——上汽集團乾脆來了一場真格的。

近日,上汽集團對外發布了全新的Logo和企業願景、使命與價值觀,並表示要向"使用者型高科技公司"全面轉型。今日我們藉由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上汽集團總裁王曉秋、上汽集團副總裁、總工程師祖似傑的談話,一探上汽種種轉型舉動背後的所思所想。

以使用者為中心,向To C轉變

援引媒體報道,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羅蘭貝格等資料顯示,在2014年的汽車消費市場中,90後在其中佔比17%,2016年這一比例提升至25%。截至2019年上半年,這一佔比已經達到42.4%。使用者年輕化正成為汽車行業的主流趨勢之一。

對於這一市場趨勢的變化,王曉秋持有相近的看法:

現在汽車增購換購的主力軍已經變為85後、90後,且首購使用者已經開始慢慢變成95後。

而消費群體的年輕化、圈層化所對應的就是使用者需求的個性化和多元化。

上汽方面反思,雖然其在新能源和智慧網聯汽車方面起步早、投入大,但相比之下,對市場和使用者需求變化的研究仍有所欠缺。

以五菱宏觀MINI為例。王曉秋坦言,工程師團隊其實很難想象要打造出一臺續航里程只有180公里的汽車。儘管集團中心的團隊天天都在講使用者需求,但沒有一個工程師或產品經理敢說一臺180公里續航里程的電動車能夠創下一個月四萬臺的訂單銷量。

而五菱宏光的團隊就在柳州這樣的四線城市,與目標消費者更為接近,對周圍的使用者也更加了解。也正是這種來自於消費者生活環境的經驗,讓五菱的團隊可以從使用者短途代步的使用場景出發,定義和設計產品。

同時由於消費者群體的圈層化,使用者需求也逐漸趨向多元化,這意味著產品也必將走向多樣化和細分化。

上汽為此在新能源汽車上做了不少嘗試。

陳虹提到,R汽車的獨立就是一種新嘗試,"我們把R標獨立出來,就是讓它能夠針對更加細分的使用者群體"。

他認為,現在二十萬以上汽車的市場空間巨大,且基本沒有細分,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市場。

而R汽車和智己有著不同的針對性,可以更好地抓住市場機會:R標基本上定位在科技時尚,價位在二十萬到三十萬之間;智己則定位高階豪華,價位在三十萬以上;至於R品牌獨立前所屬的榮威則走的是國潮路線。就此看來,上汽在建立品牌的區隔優勢上似乎已經有了較為清晰的規劃。

此外,在市場變得越來越細分,營銷要求越來越精準的同時,以傳統的電視、報紙、戶外廣告等為媒介的觸達機制和營銷模式也在逐漸失效。

上汽意識到,在這種變化趨勢中,其技術優勢已經不能轉化成市場優勢,主機廠在銷售端、宣傳端也必須加快建設To C的能力,爭取讓產品能夠有效直接地觸達使用者端。

《2021麥肯錫汽車消費者洞察》的其中一項調研結果顯示,在諮詢、下單、售後等各個溝通環節中,有25%-40%的消費者都更傾向於選擇與車企直接對接溝通。

銷售端的"主機廠-經銷商-消費者"的B2B模式正亟需改變。

不過,在上汽的考量中,對B2B模式的改變並不是指要完全剝離經銷商這一角色,而是要考慮怎麼帶著經銷商一起做To C。

而在意識到這一點後,上汽正在加快轉變,並試圖從市場營銷端開始拉動整個業務模式、組織架構、運營機制等方面的轉變,讓上汽真正轉向以使用者為中心。

電動、智慧網聯技術構建新賽道

"以電動、智慧網聯為代表的新型技術正在構建新賽道。"——上汽將其對於這一技術趨勢變化的思考融入到了新Logo的設計理念中。

在祖似傑的介紹中,上汽新舊Logo的變化其實可以概括為"從藍色方向盤到藍色星球"的演變:圖案變化上,"過去我們的Logo裡有一個方向盤,現在我們把方向盤拿掉了,因為以後駕駛可能不需要方向盤了",突出了上汽對自動駕駛技術的關注;而Logo設計理念中的"藍色星球,旭日東昇",則代表著上汽對新能源領域的重視,"期待為這個藍色星球帶來更環保,更智慧的未來"。

而事實上,早在電動化、智慧化、網聯化浪潮漸起的2014年,上汽就已經落下了棋局的第一子。

當年8月,董事長陳虹即意識到上汽必須要抓住新能源、網際網路等技術和市場趨勢,提出上汽在技術方面"不做行業的追隨者,而要做行業的領導者"。

目前上汽已經在智慧網聯化方面形成了包含零束、中海庭、捷氫等子公司在內的超強矩陣,觸角已伸至軟體、高精地圖、氫燃料電池等各個核心技術環節。

任誰看都會忍不住猜測,上汽正試圖打造一條智慧電動汽車的全產業鏈。

不過,王曉秋卻表示,

一個企業不可能樣樣都做,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但同時他也強調,"軟體能力是全棧式解決方案的核心,必須有所作為。

故而,"有所為,有所不為"的上汽選擇了加碼軟體,實現全域核心軟體自研。其打造是致力於要打造成為汽車行業的安卓。

王曉秋介紹道,上汽零束SOA軟體平臺,一方面可以通過對車輛軟硬體的解耦,把硬體抽象為可呼叫的公共原子服務,像搭樂高一樣,實現軟體服務功能的個性化自由組合。另一方面,SOA開發者平臺能夠為不同水平的開發者提供專屬開發工具,擁有海量應用軟體,為使用者提供千人千面的使用者體驗。

祖似傑透露,目前上汽的SOA平臺總計開放了超過680項車端服務,980項雲端服務以及260項人工智慧框架,而且還在持續迭代。

在"軟體定義汽車"的時代,領先者如特斯拉已經在通過Autopilot FSD完全自動駕駛選裝包、OTA付費升級以及高階車聯網訂閱服務獲得現金收益。安信證券曾測算得出,來自特斯拉軟體業務之一FSD的累計現金收入已經達到12.6億美元。

與此同時,隨著對市場趨勢的認識逐漸深入,上汽在技術創新方面也正嘗試著與其使用者理念相融合,企圖通過真正地聚焦使用者需求,實現對競爭優勢的重塑。

新能源方面,上汽正著力強化新一代電動車平臺,積極佈局電池技術領域,以解決電動車使用者的關鍵痛點;

智慧網聯方面,上汽打造了軟體開發、大資料、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網路安全五大中心,以有效提升使用者的數字化體驗,打造使用者強感知、高粘性的產品。

"在面向新賽道的程序中,上汽最大的改變不僅是產品技術的改變,更是市場意識、使用者思維的轉變。"王曉秋說道。

面向行業變革的內外組合拳

消費市場的演變和電動、智慧網聯技術的發展正帶動著整個行業的變革,汽車行業的邊界已經被打破,新的邊界正變得越來越模糊。對於上汽而言,如今更像是在一個嶄新的行業中開疆拓土。

在這一趨勢的推動下,祖似傑表示,上汽將會以開放的心態、合作的姿態,與更多的合作伙伴進行交流。而這裡面的關鍵一步就是向外拓展新的朋友圈,重塑產業生態。

上汽目前正在積極佈局下一代鋰電池技術,陸續參股了多家固態鋰電池製造商,如QuantumScape、SolidEnergy、清陶等;

同時,他們也在加快汽車晶片的產業鏈佈局,投資了地平線、黑芝麻、晶晨半導體、智芯半導體等十幾家晶片設計公司;

旗下子公司聯創電子也在與華為、英偉達、Mobileye、TTTech等合作,力圖打造從感知、決策到執行的系統級解決方案;

此外,上汽還與阿里、OPPO等拓展網際網路生態合作、與騰訊圍繞網路資訊保安、網際網路內容生態等領域展開合作。

自動駕駛方面,上汽選擇了與Momenta合作打造L4級自動駕駛技術,成為了除創始團隊外的最大股東。雙方在雲管端三方面開展全面合作,共同開發智駕演算法,成果共享。

對於其中的Robotaxi項目,上汽寄予厚望。

"成為國內智慧駕駛的頭部企業,這是我們的目標。"陳虹表示。

據介紹,上汽的Robotaxi將會在今年10月份上路,計劃最先落地上海、蘇州,明年7月1日之後還將進入深圳。到2025年,上汽計劃Robotaxi車隊規模到上萬輛,L4 Robotaxi的接管里程將超過十萬公里。

可以看到,在外部,上汽選擇了打造產融結合的生態朋友圈。至於集團內部,上汽也在抓緊改革、擁抱市場。

籌謀佈局多年,根深葉茂的上汽,旗下現有零束、中海庭、捷氫、聯創電子等多家科創型企業。為進一步激發其創新動力,上汽正籌劃著讓這些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其中,以氫燃料電池為核心業務的捷氫科技已準備好分拆上市,並將優先考慮科創板。另外,中海庭、聯創電子等企業也有望在3年內陸續完成分拆上市。

祖似傑認為,此舉一方面將有助於激發科創公司核心員工的創造力,另一方面還能更好地實現技術外延,同時更好地利用資本市場。

對於另一邊的軟體開發、大資料、人工智慧、雲端計算、網路安全五大中心,上汽同樣打算對其實行公司化、實體化運作,並推進市場化融資。

在上汽看來,面向市場的運作方式可以讓技術創新從一開始就能根植於市場,助其切中真實的使用者需求和市場競爭的需要。

至此,上汽已經在集團內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面向行業變革的組合拳,動作利落,決心不小。

結語

"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話早已是老生常談。只是,這變局最終會如何變化?身處其中又要如何應對隨之而來的挑戰與機遇?這恐怕才是擺在所有玩家面前的難題。

上汽將其對於這"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觀察重點放在了市場、技術與行業變革上,其具體的轉型思路則圍繞"資料決定體驗,軟體定義汽車",試圖從使用者體驗創新出發,推動產品形態和商業模式的變革。王曉秋將這一過程形容為下棋,表示上汽更強調的是"在全局上謀事,於關鍵處落子"。

作為國內傳統汽車製造商裡反應較快的一家,可以看到,上汽已經對其"大象轉身"之路有了成體系的認識。

終局之時,上汽能否率先完成華麗轉身?讓我們拭目以待。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