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Digitimes釋出了一份研究報告,分析了臺積電、三星、Intel及IBM四家廠商在相同工藝的上電晶體密度問題。
從這個分析來看,intel的10nm工藝,比三星、臺積電的7nm要強。而intel的7nm,比臺積電的5nm要強,甚至還強於三星的3nm。而intel的5nm,強於臺積電的3nm,直追IBM的2nm。
一時之間,網友有很多說法,稱三星造假太嚴重了,而臺積電的工藝製程也是水分比較大,只有英特爾是清白了。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其實還是三星、臺積電太會營銷了,成功的讓大家相信了他們對外宣稱的5nm就是真5nm,宣稱的3nm就是真正的3nm,沒想過他們會造假。
其實在14nm之前,大家都還是比較靠譜的,工藝製程沒有太多的水分。但其實到了14nm的時候,這些晶片廠商發現,要遵循摩爾定律,也就是「積體電路上可以容納的電晶體數目在大約每經過18個月便會增加一倍」已經太難了。
那怎麼辦呢?於是臺積電、三星們就想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工藝還是按照摩爾定律的來,就是在繼續推進,但是電晶體密度可就不按這個來了,比如10nm時,臺積電、三星的電晶體密度就大約只有intel的一半了。
事實上關於這個問題,臺積電當初也是承認了的,表示晶片工藝的XXnm,其實與溝道長度不是對應一一關係了,XXnm更像是一種營銷遊戲了,不是真的XXnm。
至於三星,本來技術就比不上臺積電,現在連臺積電都工藝摻水了,三星就更加不要說了,摻假更徹底了,從電晶體密度來看,水分更多。
不過就算臺積電、三星的工藝摻水,但消費者基本上都相信臺積電、三星的5nm就是真5nm,而3nm就是真3nm,很少有人去質疑對方究竟工藝有沒有問題, 也沒有質疑是不是真的就是5nm,這就是他們的成功之處。
相反老老實實做事,一直在努力遵循摩爾定律的英特爾,反而被大家認為是落後臺積電、三星太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