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硬體

30系7款在售顯示卡 一文看懂不同引數的差距

2021-09-07 16:00:23

隨著位元幣再次突破52000元大關,雖然目前顯示卡價格一路水漲船高,大部分使用者都持觀望態度。

但仍有部分使用者是剛需購買顯示卡,畢竟都是花自己的錢,如何精挑細選自己想要的設定則成了難題。

畢竟按照目前RTX 30系顯示卡來看,共有7款顯示卡在售,也是打破了以往同時在售顯示卡數量之最。

顯示卡作為承擔輸出顯示圖形任務的部件,有眾多效能指標來衡量它,而最讓玩家困擾的要數這些引數之間的關係了,哪個引數最重要?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店家常常重點宣傳的大視訊記憶體就一定好嗎?

首先說一下結論,衡量顯示卡效能的唯一標準就是跑分圖,或者天梯圖。

因為它是顯示卡各引數指標的綜合體現,即便在不同核心下,Turing架構的旗艦卡也要比最新的Ampere架構的入門卡效能要強。

而如果在同型號的顯示卡下,一般看頻率更重要,畢竟大部分情況下只有內部用料和做工都跟得上,頻率才會更高。

但這一情況也有例外,有些產品會在內部素質不夠的情況下,強行拉高Boost標定頻率,雖然GPUZ上的數值上來了,但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頻率不穩的情況。這樣一來跑分有可能還不如頻率稍低的顯示卡。

目前每一代顯示卡,基本都會分為60、70、80型號顯示卡(Ti系列算為原型卡中),所以官方其實也給出了清晰定位:

RTX 60型號:網遊(1080P/2K 144Hz)、3A遊戲(1080P 144Hz)、後期(1080P)

RTX 70型號:網遊(1080P/2K/4K 144Hz)、3A遊戲(1080P/2K 144Hz;4K 60Hz)、後期(1080P/2K)

RTX 80型號:網遊(1080P/2K/4K 144Hz)、3A遊戲(1080P/2K/4K 144Hz)、後期(1080P/2K/4K)

RTX 90型號:網遊(1080P/2K/4K 144Hz;8K 120Hz)、3A遊戲(1080P/2K/4K 144Hz;8K 120Hz)、後期(1080P/2K/4K/8K)

架構

架構其實是影響顯示卡效能的最重要指標,新一代架構的出現往往也就意味著產品的迭代升級,比如從Maxwell(麥克斯韋)→Pascal(帕斯卡)→Turing(圖靈)→Ampere(安培)。

在參數列現方面諸如:GP107;TU106;GA102;Vega 10;Navi 10,同時還有一些該型號的衍生代號,如GA102-225-A1。

那作為小白來說,架構這種東西怎麼理解呢,它就好比整塊顯示卡的中樞,就和城市的道路規劃一樣,同一座城市,誰的道路規劃得好就沒那麼容易堵車,同時你想去的地方也能更快到達。

不過架構這種東西我們簡單瞭解代號和釋出時間就好,因為更深層次的內部電晶體佈局之類的,只有架構工程師才懂。

我們只要大概知道GA102為RTX 3080的核心代號,GA106為RTX 3060的核心代號,你就可以從中推斷出GA102和GA106誰更好。

而顯示卡的核心基本所有玩家都能區分開來,因為NVIDIA在售賣的時候就會根據晶片型號來命名顯示卡的型號,像RTX 3060、RTX 3070,大家一眼就能瞭解哪個效能更強。

核心工藝/製程

CPU有製程,顯示卡同樣也有,目前N卡最小為8nm(納米),A卡為7nm,更小的製程可以帶來更小的功耗和發熱,所以這個數位越小越好。

但顯示卡的整體效能依然不是這一個數值可以決定的,所以看看就好。

就那本代的A/N顯示卡來說,AMD方面全部採用7nm製程,而NVIDIA全部採用8nm,但RTX 3090一定要比RX 6600 XT效能更強。

在流處理器方面,N卡和A卡有些許區別,這也是為什麼早先在我們的認知當中,A卡適合做圖做設計,N卡適合玩遊戲。

具體的差別在網上很容易查到,就不做過多講解了,簡單來說,這個數值越高越好。

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一個GPU內部有很多很多的運算單元,卻沒有足夠的其他資源支撐這些運算單元同時並行,那麼這些運算單元就會閒置,白白浪費了算力。

不過這一情況也不是玩家考慮的範疇,廠商在設計之初就會計算好這些,浪費算力就是浪費成本,不存在的。

另外流處理器的數量對比同樣也要在相同陣營的情況向下,AMD RX 6900 XT的流處理器為5120,NVIDIA RTX 3070的流處理器數量為5888個,但顯然RX 6900 XT的效能要更強。

顯示卡的基礎頻率

顯示卡的基礎頻率通常是指流處理器的執行效率,通常這個數值越高核心工作頻率越快,而加速頻率可以理解為動態頻率,當我們玩一些3A遊戲的時候,頻率會比標明的基礎頻率高很多,就像手機有標準亮度和峰值亮度一樣。

而頻率的數值並不是無休止的高才好,高頻率必然帶來高發熱量高能耗,同時也容易出現花屏之類的問題。

另外頻率的高低在相同型號下才可進行比較,型號不同的顯示卡相互對比頻率則沒有任何意義。

以NVIDIA公版頻率來舉例,如RTX 3070 Ti的加速頻率為1770MHz,而RTX 3080為1710MHz,雖然RTX 3070 Ti的頻率更高,但我們不能說前者比後者效能更好。

視訊記憶體容量

視訊記憶體容量是早些年無良商家坑小白的主要套路,在電商頁面的醒目位置經常標出超大視訊記憶體。

視訊記憶體容量可以簡單理解為顯示卡的臨時儲存倉庫,如果資料太多這個倉庫爆掉了,遊戲必然會卡,目前RTX 30系顯示卡的視訊記憶體容量主要為8/10/12 GB,另外像超旗艦的RTX 3090則達到了24GB視訊記憶體,對於目前大部分玩家來說8GB足夠用。

其實視訊記憶體容量和遊戲解析度的關係最為緊密,在1080P解析度下,視訊記憶體的有效使用率8GB足以,而像RTX 3080 Ti這種12GB的大視訊記憶體基本就是為4K遊戲而準備的。

視訊記憶體的型別在30系顯示卡中主要為GDDR6X和GDDR6,20係為GDDR6,10系顯示卡則為GDDR5,視訊記憶體的型別則主要影響著效能。

其中比較典型的例子為RTX 3070 Ti,它的視訊記憶體雖然依舊是8GB,但已經由RTX 3070的GDDR6更換為GDDR6X,兩者的區別主要在於頻率和頻寬上,同頻下實現更高的視訊記憶體頻寬可以降低成本和功耗,另外在相同時間內GDDR6X可以比GDDR6傳輸多2倍的資料。

這對於需要大量資料負載的工作尤為重要,如光線追蹤的遊戲、AI學習和8K視訊渲染。

這方面的效能來說GDDR6X>GDDR6>GDDR5X>GDDR5。

視訊記憶體位寬

視訊記憶體位寬為顯示卡的“記憶體”,表示顯示卡瞬間處理資料的吞吐量,通常越大越好,它和視訊記憶體同樣有著相輔相成的作用,如果只是視訊記憶體容量大,位寬很小,則表明資料的通過能力很小。

簡單來說,視訊記憶體位寬就相當於城市內的車道,大位寬就相當於三排甚至四排車道,而小位寬則僅能允許單排車道行駛。

視訊記憶體頻寬

視訊記憶體頻寬是由視訊記憶體頻率和視訊記憶體位寬決定的,計算公式為“視訊記憶體頻寬(GB/s)=視訊記憶體實際頻率(MHz)*視訊記憶體資料倍率*視訊記憶體等效位寬(bit)/8”,不過目前的顯示卡幾乎沒有卡在頻寬上的,基本都夠用。

如下圖的RTX 3070 Ti,依照上面的公式代入為:1188MHz x 16 × 256bit ÷ 8= 608.256 GB/s,約等於608.3 GB/s。

而RTX 3070同樣採用8GB視訊記憶體,但使用的是GDDR6視訊記憶體型別,所以即便視訊記憶體頻率相同,頻寬也要更小:1188MHz × 8 × 256bit ÷ 8=304.128 GB/s。

但實際情況下,使用GDDR6視訊記憶體的RTX 3070視訊記憶體頻率會更高,公版為1750MHz,所以最終視訊記憶體頻寬為448 GB/s。

通常視訊記憶體容量、視訊記憶體位寬和視訊記憶體頻寬的引數都會放在一起說,目前這幾項最高的則是NVIDIA的RTX 3090顯示卡。

總結

作為顯示卡的基礎引數,剛入門的玩家瞭解以上這些基本就夠用了,不過你會發現,知道了這些在選擇顯示卡的時候依然比較迷茫,從冰冷的引數中看顯示卡效能基本上不太可能。

如果玩家想要真正瞭解顯示卡在實際使用上的表現,還需要看顯示卡跑分、天梯圖或者評測。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