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2 11:00:58
SSD固態硬碟怎樣維護 SSD固態硬碟維護方法介紹【詳解】
SSD固態硬碟作為個人電腦不可或缺的效能提升元件,幾乎在所有新出貨的PC中都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同時大量的老電腦也通過加裝或者升級SSD固態硬碟,煥發了“第二春」。不過,作為一種全新的儲存媒介,SSD相對於過去的HDD(機械硬碟)在工作原理方面完全不同,這也就造成了SSD在日常使用中必須要有意識地去進行維護。否則,輕則使用時間一長就嚴重掉速,重則縮短磁碟壽命,造成資料丟失、資料損壞甚至是整盤報廢。
看到這裡你一定被嚇到了,那SSD固態硬碟日常應該怎樣正確地維護呢?別怕,只需要記住,哪些錯誤的操作特別“傷SSD」,而哪些良好的習慣對我們的SSD固態硬碟有積極的意義,想要用好SSD就很簡單了。要想讓SSD用得好這些錯誤千萬別犯:
經常斷電,或是非正常關機
大家都知道SSD固態硬碟沒有電機和磁碟等機械部件,所以它遇到跌落時遠不似過去的機械硬碟那麼脆弱,但是SSD固態硬碟也有一個巨大的軟肋那就是害怕突然掉電。這是因為SSD一般都有較大的快取空間(類似電腦的記憶體)。當寫入大量資料時,資料並不是直接寫到SSD的快閃記憶體上的,而是會先暫時存放在快取裡。此時一旦遭遇停電,或是使用者通過長按電源鍵強制關機,那麼存放在快取裡,實際上並未真正寫入到SSD上的資料就丟失了。萬一弄丟的剛好是特別重要的部分(比如檔案分配表FTL),那麼甚至可能導致整盤的資料都變得無法讀出。
長時間不通電使用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如果你把一塊SSD固態硬碟從機箱裡拆出來、長時間放置,它上面的資料甚至都有可能發生丟失,這是和快閃記憶體的工作機制有關的。在快閃記憶體上最基本的儲存單元叫做“晶格」,它就像一個個小電池,內部封有電子。而快閃記憶體讀取資料時,就是通過判斷每個晶格內是否有電(準確來說是電壓的高低)來讀出“0」或是“1」的二進位制資料。
和乾電池一樣,快閃記憶體的晶格也存在漏電現象。放著不通電一段時間,晶格里的電子就可能會“逃逸」,電子跑得太多了,晶格里的電壓就不夠了,原本是“1」的資料就可能會錯誤地被識別為“0」,最終造成資料錯亂、丟失。
現代的SSD主控都具備對晶格電壓的智慧檢測和糾錯演演算法,正常地開關機使用過程中基本上都可以保證晶格內電壓穩定,偶爾長時間關機幾天或者數週問題也不大。但是要是數月不使用SSD固態硬碟,建議還是隔一段時間將其通電一次(可以斷掉傳輸線而只連線電源線),每次約半小時就足以維持SSD內資料的完整性了。
當做下載盤進行重負載下載
過去,筆者常聽一些朋友勸告:不要在SSD固態硬碟上使用迅雷等下載軟體,儘量使用機械硬碟作為下載盤。這種做法也是為了保護SSD固態硬碟,延長其使用壽命。
機械硬碟在工作的時候中間的電機一直在轉動,控制磁頭的伸縮懸臂也一直在動作,所以大多數機械硬碟壞掉其實都是電機壞了而不是碟片損壞。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部件,只有在進行讀寫操作的時候其快閃記憶體才會有大電流經過,這就是為什麼機械硬碟的壽命一般用小時表示,而固態硬碟的壽命要用寫入的資料量衡量。
現階段的廉價家用SSD多半使用的TLC快閃記憶體,此類快閃記憶體的寫入壽命約為本身容量的300次上下。換句話說,250G的SSD,寫入(包括刪除加起來)75TB資料就差不多會掛掉。即使是一貫厚道的Intel,其TLCNVMeSSD600p在外媒的暴力寫入測試中,正常使用寫入106TB就掛了。如果是高負載4K隨機寫入,更是隻堅持了50天就壽命終結。
所以,對於經常使用迅雷的朋友們來說這個壽命顯然是不夠用的,為了電腦裡其他重要資料著想,還是不要拿SSD固態硬碟做下載盤了吧!
未開啟AHCI、4K未對齊、使用xp系統
這三個可以放在一起說,因為它們都更接近系統安裝時的注意事項而非日常使用過程中的操作。首先是AHCI,它是SATA硬碟的一種傳輸協定。雖然AHCI現在已經很落後,雖然它對於SSD固態硬碟的小檔案讀寫效能優化很渣,但是它對於SATASSD而言還是足夠用的。
不過,AHCI協定的開啟與否要在安裝系統之前進行,否則會直接導致藍屏或無法進入系統,現在的NVMeSSD雖然不再需要AHCI協定,但對於那些具備SSD+HDD雙硬碟設計的電腦來說,開啟AHCI仍然有提升傳統硬碟效能的正面意義。
第二條“4K對齊」想必大家都聽過對SSD固態硬碟有好處。但是什麼是4K對齊?簡單來說就是讓硬碟從準確的初始位置開始寫入,這樣儘量減少資料在硬碟上被“拆分」的概率,能有效提升效能和延長磁碟壽命。
雖然4K對齊在系統安裝完成之後也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進行,但是風險較高。最簡單的辦法就是使用空的SSD和乾淨的系統映象安裝系統,這樣系統在分割區過程中就自動是4K對齊的了。記住!千萬,千萬不要使用如Ghost那樣的旁門左道安裝系統,因為Ghost裝好的系統,4K幾乎不可能實現對齊,會對SSD固態硬碟的壽命造成很大影響。當然,盜版的安全隱患也不容忽視,這裡就不表了。
最後,如果你的電腦使用了SSD固態硬碟,那就不要再抱著Windowsxp系統不放了。很簡單,因為xp系統不支援當今SSD所必備的TRIM指令。沒有了TRIM功能,SSD固態硬碟在一段時間的使用之後就會出現顯著的掉速,嚴重影響使用體驗。同理的,如果電腦配備了NVMeSSD,那麼系統也要至少從Windows8起步(建議直接使用Win10),因為Win7也沒有原生的NVMe驅動,如果廠商不提供專門的基本驅動的話,使用者甚至無法在NVMeSSD上安裝Win7系統。
那麼,如何才能用好SSD固態硬碟,讓其長保健康快速呢?
給電腦留出“休息」的時間
筆者觀察到家中老人看待電腦,如同其他傳統電器一樣,不用的時候就立刻關機,認為這樣可以省電。電確實是節省了,但這樣對於SSD固態硬碟來說卻並非正確的操作。
傳統機械硬碟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內部的資料排佈會變得混亂,需要通過“磁碟碎片整理」程式來進行維護;而SSD由於其工作原理,實際上會產生比HDD更多的“碎片」,但是SSD的“碎片整理」靠的不是應用軟體,而是固化在SSD主控內部的“垃圾回收」演演算法。
大部分SSD為了避免日常使用發生卡頓,會在讀寫操作不劇烈的時候才自動執行垃圾回收,這樣一來,如果有意地在用完電腦之後不關機,或是中途讓電腦“休息」一段時間,顯然有助於SSD進行自我維護。
給SSD預留OP空間
大家看到“OP空間」可能不理解是什麼意思?通俗的說,就是分割區的時候要故意在SSD固態硬碟上留出一部分不格式化的區域。這個範圍最大可以到達SSD總容量的50%,最少建議也應該保留17%-20%。
這可不是在浪費SSD固態硬碟的空間。首先,預留的這部分容量會被SSD的主控作為“後備」使用,如果整個SSD中有部分快閃記憶體區塊出現損壞,主控會自動使用未分配空間代替,這樣就變相延長了SSD的整體壽命。
其次,剛剛說到的SSD的“自我維護」,也就是垃圾回收操作,需要將整盤的資料進行重排,這自然需要有用於複製暫存的空間。如果一個SSD全部寫滿,那麼垃圾回收將無法再正常工作,SSD的效能也就會大幅下降。
最後,現在不少SSD都支援“SLC工作模式」,即在SSD空餘容量較多時,只使用多層快閃記憶體(MLC、TLC)的第一層,將它當做SLC快閃記憶體來工作。這種模式下SSD的壽命和效能都會有很大提升,但是如果剩餘空間少於某個數值,那麼SLC模式就會失效,SSD固態硬碟也就出現掉速。這個比率對於MLC來說是50%,對於TLC來說則是33.3%。也就是說,如果將一個1TB的TLCSSD預留667GB的空間作為OP,只使用其中的333GB,那麼它的效能和壽命將會大幅提升。這當然有些浪費,但如果你很在意SSD固態硬碟的效能和穩定性,這樣的做法也不失為一種取巧。
安裝官方驅動工具箱
如果在意價效比的話,OEM型號也是不錯的選擇。不過,OEM型號相比零售版,除了名稱不同職位,其實還是有一個“短板」的,那就是大多不能支援官方的驅動工具箱。
事實上,如閃迪(西數)、OCZ(東芝)、Intel、英睿達(鎂光)、三星這幾個快閃記憶體大廠,都有給自家消費級SSD配套的工具程式,二線廠商中浦科特的工具箱也算是做的不錯的。
這些軟體工具箱大多都具備韌體更新、SSD固態硬碟壽命監控、分割區管理、擦除、加密等功能,實用性和易用XD很棒。有的廠牌甚至在工具箱裡整合了大幅提高SSD效能的各種記憶體加速演演算法——實際使用中有沒有用不好說,但是至少測試中的速度確實是大幅提升了。對於使用者來說,沒有額外花錢,裝個軟體,自己的SSD就能更快,何樂而不為呢?
總的來說,SSD固態硬碟確實是當今電腦高效能好體驗不可或缺的部件,但是也得通過正確的使用和維護來讓其發揮出最大化的效能。懂得技術、正確選購、然後,通過正確科學的使用,享受高速、輕量的計算體驗。
相關文章
-
7+2強化供電!599元梅捷SY-狂龍H510M圖賞
除了廣為人知的Z590和B560之外,英特爾還發布了入門級的H510晶片組,也是上一代H410晶片組的升級版。 在相容性方面,H510晶片組與Z590晶片組和B560晶片組沒有什麼區別,都可以相容1
2021-05-10 19:00:28
-
支援5333高頻記憶體!技嘉小雕PRO B560M主機板圖賞
Intel第十一代酷睿已經上市,新架構帶來了巨大的IPC提升幅度,同時,Intel還開放了B560/H570主機板的記憶體超頻功能,這使得主流玩家也可以輕鬆享受高頻記憶體帶來的流暢遊戲體驗。
2021-05-09 16:00:04
-
24K純金!微星MEG Z590 ACE GOLD EDITION戰神至臻圖賞
顯示卡、散熱器、風扇都能玩RGB,機箱中,主機板幾乎是最不起眼的存在。 而近日,微星推出了一款亮眼的主機板,首次用上了24K純金設計,它就是MEG Z590 ACE戰神至臻,一起來瞧瞧。 MEG
2021-05-07 2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