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大眾ID.4中國遇冷 中了「二維碼與POS機」的梗?

2021-05-29 02:31:20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翟亞男 北京報道

大眾的電動汽車曾備受公眾期待,無論是品牌認可度還是使用者基礎,「大眾」在中國市場都是銷量的代名詞。但首款純電車ID.4自3月份交付以來,在華銷量遠低預期。4月份,南北大眾兩家合計僅銷售了1600多輛ID.4車型。有意思的是,在歐洲市場大眾卻如魚得水,4月份ID.4和ID.3霸佔了歐盟銷量前兩名,合計銷量超過1萬輛。

ID.4為何「東方不亮西方亮」?不得不說,中國市場變化太快,大眾顯然還未適應這樣的節奏。這就好比中國人習慣了二維碼支付,大眾卻只有POS機,二者面面相覷,卻無法完成交易。

特斯拉先奪話語權 大眾造車思維遇阻

可以說,純電汽車市場的話語權早在特斯拉問世之初就已被確立,使得科技感、智慧化、個性鮮明成為純電汽車區別於燃油車的最顯著標志。尤其是蔚來、小鵬、理想的到來,進一步強化了這一概念。在這一點上,大眾做的則略顯保守。

也許是有意區別於新勢力,也或許是大眾不屑去做,ID.4車內並沒採用嵌入式大屏設計,而僅是一塊IPAD大小的懸浮屏,車內也保留了不少實體按鍵,這種設計是年輕群體很難接受的。從核心效能資料看,以大眾ID.4 X為例,主力車型續航555公里,單電機後驅,百公里加速接近8.5秒。續航不出眾,加速效能一般,ID.4 X又一次「避開」了應有的賣點。

智慧化方面,大眾並不含糊,並耗巨資進行了投入。但在中國市場,智慧化受到了更為嚴苛的審視。比如功能是否全面、互動是否順暢、UI是否人性化……在這些方面,ID.4做的都差了些火候。更為關鍵的是,ID.4目前還不支援OTA升級,只能針對中控的車機系統進行OTA更新。

那麼,大眾賦予ID.4的亮點是什麼?美國《消費者報告》給出了很多正面評價,比如這款車擁有非常高階的底盤質感,電池結構提供的低重心讓這款車開起來擁有SUV車型少有的沉穩;再者是轉向精準,轉彎半徑小,讓ID.4擁有高於同級別緊湊SUV的駕控體驗;至於電動系統與車內隔音措施的結合,則帶來了非常優秀的靜謐座艙……但這並不意味著大眾ID.4就能被有需求的消費者清晰鎖定。對於大多數消費者來說,如果沒有足夠抓眼球的智慧標籤、效能參數,很難再去了解與感受ID.4更內在的特點。

再看營銷層面,大眾對ID.4的宣傳不瘟不火。從1月開啟預售,到3月上市交付,兩個月的時間也未能將ID.4「炒熱」。記者走訪了北京多家4S店發現,ID.4也很少有人問津,到店看車的消費者依然是以燃油車為首選。「技術成熟度沒問題,但是引進的太著急,在宣傳營銷方面做得不到位,搞得我們的營銷非常被動。」北京某4S店銷售人員表示。

「為什麼很多人不看好ID系列以及大眾MEB平臺?因為至少在中國市場,他們的邏輯從頭到尾都是錯的,」 有業內人士直言。「如果還是以等效替代為目的,那其實就是消費降級。我們需要的是電動車賦予我們燃油車給不了的體驗和效能。」在上述人士看來,一個企業一個產品都是從0到1,從1到10,從10到100,但大眾直接是以從100到101的邏輯去幹從0到1的事。

「東方不亮西方亮」 兩種理念將長期博弈

相比中國市場,大眾的純電路線在歐洲則順暢的多。歐盟4月份電動車銷量資料顯示,當月銷量最高的車型是大眾ID.4,大眾ID.3排名第二,銷量分別為6251輛和4066輛。僅在義大利、荷蘭、西班牙、挪威、瑞典五國,大眾ID系列即交付5027輛,其中ID.3銷量為1038輛,環比增長88%,ID.4銷量為3989輛,環比增長190%。今年一季度,大眾的純電動車的本土銷量已經超越特斯拉,大約是後者的2.5倍。

瑞銀集團在不久前拆解完一輛大眾ID.3後指出,ID.3在幾個關鍵方面不輸特斯拉,其MEB平臺將具有和特斯拉相當的成本競爭力。瑞銀分析師帕特里克·胡默爾將大眾ID.3描述為「迄今為止傳統汽車公司製造出的最可靠的電動汽車」。同樣,ID.4在「德系」造車理念下,安全性也成為其最大競爭力。以ID.4 CROZZ為例,每一項測試都有嚴格的標準以及測試流程。每一項新功能的推出都需要做充分的測試驗證,不允許推出帶有不符合安全理念的功能。在電池安全方面,ID.4 CROZZ的電池包試驗項目就達到了197項,而國標要求只有18項。這197項嚴苛的測試項目裡面有不少項目的測試標準都比國標更加嚴苛。

截至5月19日,大眾汽車市值在2021年已經暴漲了61%。隨著股價攀升,大眾搶走了軟體巨頭SAP的位置,成為德國基準DAX指數中的最大成分股以及德國市值最高的公司。「隨著大眾ID.4在全球範圍的上市,大眾的電動車交付量最快將在明年超過特斯拉。」德銀分析師Tim Rokossa近日表示,「如果市場將特斯拉、蔚來的估值比率用於大眾汽車的電動汽車業務,那麼後者的價值將達1950億歐元(2300億美元),超過了大眾汽車目前的市值。」瑞銀集團近日也將大眾集團目標價上調至300歐元。

「目前特斯拉明顯更有話題性,使用者討論的也比較火熱。大眾在輿論環境上的討論相對較少,但目前的存量目標使用者人群較多。在整個電動車快速變化和發展的階段,其實這兩種不同的人群會長期共存。」有業內人士指出。在涇渭分明的兩大造車路線下,受眾群體出現明顯分化。可以預見,這種分化或將讓大眾和特斯拉在很長時間裡都難分高下。

責任編輯:於建平 主編:王大勇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