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軟體

那個讓億萬人吃飽飯的人走了,緬懷袁隆平的背後,釋放什麼訊號?

2021-05-29 06:30:42

前不久,一則要將袁隆平逝世日確定為「全國節約糧食日」的訊息,再次讓「厲行節約,杜絕浪費」成為社會焦點。

這個提議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網友們紛紛表示「我舉雙手支援」「這個提議不支援很難」「最好再加上袁爺爺的名字——袁隆平全國節約糧食日」「5.22,正好是‘勿捱餓’的諧音」……

古文裡說,民以食為天,人以藥為命。我們真的生在最好的時代,得以見證盛世和英雄。

當代食神和超級大米,給了14億中國人最踏實的守護。而就在最近,聯合國再度發出警告,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正在襲來。

糧食危機下,變革農業勢在必行

前不久聯合國公佈的《2020年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為各國敲響警鐘。報告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導致全球飢餓人數在2020年大幅增加。未來一年將新增1.3億飢餓人口,全世界將有6.9億人處於飢餓狀態。世界瀕臨至少50年來最嚴重的糧食危機。

目前,整個世界都遭遇兩大難題:一方面饑荒難以消除,另一方面城鎮人口卻在持續增加。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幹事達席爾瓦在報告發佈會上說,要想在2050年養活全世界100億人口,發展中國家幾乎需要提高100%。

而我國形勢更為嚴峻,據測算14億人消費的食物需要29億畝耕地的產量才能提供,也就是說死守18億畝紅線的同時,中國還需向天再借11億畝耕地。

挑戰前所未有,而未來我們只有 30 年的耕耘週期,就要迎來食品需求高峰。顯而易見,我們所熟悉的農業生產方式就要發生改變。耕地不可能憑空變出,守住紅線已經是千難萬阻。只有提升單位產量,升級管理辦法,突破農業科技,才是現代糧食競爭的根本之路。

中國農業起步很晚,國家也意識到了要扶持自己的農業公司,不僅需要政策,更需要國內產業資本的加入。好在,如今國內已經有一些頭部資本積极參與到解決糧食問題的隊伍中,如騰訊已在海內外與多個致力於解決人類能源、水資源、人口、食品安全等重大問題的前沿公司展開合作參與其中。

2017年騰訊領投的以色列公司 Phytech ,這家公司開發出一種針對農作物的物聯網技術,通過在農作物周邊安裝感測器,記錄農作物生長資料和氣候、土壤等環境資料,並在雲端進行彙總分析,從而為種植戶提供可操作建議。資料顯示,該系統平均節約20%的水資源,提高20%的生產率。目前,以色列已有約60%的番茄種植戶和40%的玉米種植戶開始使用這一系統。

「騰訊要去推動創業公司去探索新的技術解決方案,讓國家之間的溝通更有效率,讓他們知道什麼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事情」,騰訊負責人表示,騰訊支援新技術的方式之一就是投資,即便是癌症、水、空氣、農業、環境等冷門產業。如今隨著騰訊入股Phytech無疑也將對我國農業科技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農業需要頭部資本助力

十年前,當丁磊宣佈養豬,網際網路圈並沒有什麼人理解:農業又苦又累回報慢,為什麼要選擇要幹這個?

究其原因,首先是因為農業本身受自然環境影響大,看天吃飯,業績波動較大,這會影響對短期難見效的前沿科技的投入意願。

其次,在中國農業市場,分佈散、規模小的小農模式仍是主流,規模化大農場還不普及,這讓規模效益明顯、邊際成本遞減的科技化改造難度大、成本高。規模化大客戶的匱乏,進一步減少了有意願、有實力投入科技改造的客戶群的基數。

所以,像阿里、百度、騰訊這些「老牌」網際網路企業,以及華為、小米這些已成規模的一眾新興產業資本,他們在盈利模式長期穩定下來之後,公司創始人力排眾議,拍板砸錢去進軍農業這一市場。

2020年,新希望與騰訊共同出資成立新騰數致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並透露合資公司將作為騰訊雲和新希望落地農業網際網路、智慧城鄉和數字政府等重大項目的實體單位。

騰訊除了真金白銀的投資外,還大力研發智慧農業,此前騰訊用AI技術種出的健碩黃瓜一舉擊敗了英特爾,奪得了國際人工智慧種菜大賽的冠軍;阿里也曾牽手中化、北大荒等農業公司,入局數字農業;百度公佈了AI遙感技術檢測病蟲害的最新成果,通過技術賦能農業的方式切入農業。還有更多的網際網路公司正在路上:無人機、遙感檢測、衛星監測……這些技術上對農業生產的改造在慢慢改變農業這個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經濟門類。

有錢的投錢,有技術的出技術,不同公司多維度的參與,意味著用網際網路改造農業的大潮,或許今年才剛剛開始。

袁隆平曾說,我們的水稻就是核武器。只有把糧食安全牢牢握在我們自己手中,讓14億人都能吃飽穿暖,才是對袁公精神最好的繼承和發揚。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