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從前的我們》影評:一道閃電和她的影子

從前的我們影評

我喜歡愛,我喜歡秘密,我喜歡我的愛成為一個秘密。


《從前的我們》不是一部能讓我從一開始就入戲的片子,可能因為法語不太是讓我感到親切的語種,而且外國那種契約式的開放戀情也不是我的菜。但是越到後面才越發現,這根本就不是一個歌頌愛情,相濡以沫的故事,它像是一個告誡,嘿,你看,愛其實非常不堪。 男主是作家的這個身份設計其實非常巧妙,似乎他的一切矯情、自戀和脆弱都可以解釋得通。對於每一個有過作家夢的人來說,可能最重要的就是去體驗和追逐複雜情感,最想擺脫的就是所謂的平淡的日常和對他人的責任。

所以可以想象的是,這段婚姻裡的甜美就像夏末秋初一樣美好而轉瞬即逝。男主從來沒有想要踏實過日子的念頭,和她在一起,就是想要一個神,一個閒情偶寄的對象,一切都是小說的素材,生活完全是為了創作,也許成功就是需要這樣一些扭曲的出發點。不像電影的是,騰飛以後生活還要繼續。就像《Fraiser》裡,不到五十歲的Fraiser拿到了終身成就獎以後卻一臉迷茫。感謝了大家對自己之前所做的一切的肯定以後,他說:I wish I know what I'm gonna deal the rest of my life. 電影一遍又一遍地描述了這個男人的迷茫,易怒,飄忽不定,而她總是在關鍵時刻點醒他,要他面對真相,要他勇敢起來。她告訴他渴望陌生人的愛都是無望的,迎合大眾和做自己是背道而馳的,什麼都沒有內心的堅定和平和重要。

但是他沒有想到自己那麼依戀她,他的喋喋不休、他那能夠填滿整個宇宙的腫脹的自我意識,連自己的生活都不能親身參與而只是不停地抱怨,終於讓一切人都受夠了。連心理醫生臨終前都失去了對他最後的耐心:

她在他的葬禮上向記者吐露了一切。讓我驚豔的轉折點也正是從這裡開始的。其實他的所有暢銷小說都是她寫的,他引以為傲的名譽和財富都由她一手打造。她是自己婚姻的河床,她一寸一寸地推進了自己想要的生活。如果說看半部分的時候,我對他的脾性還有一點點共鳴,到後面就因為他的無能而消失殆盡了,只覺得可憐。這樣一個男人到底有什麼好愛的呢?他不忠,他荒唐,他懦弱,而且最重要的是活兒也不好。

她是這麼跟記者說的,名與利確實不重要吧。但我不知道我對她的解釋滿不滿意。她看得太清楚了,她知道這是一個不如自己的男人,她依然選擇愛他,跟他在一起。是她覺得自己配不上更好的男人嘛?有沒有那麼一刻,有過一聲小小的嘆息呢?怎麼可以有人,無怨無悔地撐起兩個人的生活,還讓所有人都毫無覺察? 說起來奇怪的是,這部電影雖然全程都沒有什麼陰冷的情節,色彩都是炒栗子色般的秋天,我卻總感到它和《消失的愛人》的內核是一樣的。女主機關算盡,斬妖除魔,最後也不過是要求這個男人繼續愛她。她對愛抱了那麼多期待,他把她的夢都擊碎,去尋找下一個寄託。血腥的復仇故事背後就是一個特別特別渴望愛與被愛的心。她想被當做真實的人愛,而不是一個信仰,一個符號。 她們都拒絕被異化,想要成為婚姻生活裡的真實存在。但是她們的對手實在太弱了。既沒有一起廝殺的能力,也沒有離開的魄力。她們是強者,吸收了感情裡所有的能量,變得更加精彩閃耀,留下了乾巴巴,慢慢變禿頂的他們,像她們的一個鬼影,只能去從其他年輕有彈性的女孩兒身上尋回自尊。可能兩部電影的真正區別在於,《從前的我們》裡的她更加豁達大氣一點。她不較真了,她願意pick the weak man,and bulid a life out of him.而《消失的愛人》裡她不願意。她跟自己過不去,她不想從那個夢裡醒來,她只是想再次獲得一個落滿糖霜的愛人的吻。 其實我不是想要貶低男性的,我也不想落入「婚姻很險惡」、「男人不值得」的俗套。剛看完電影我是有點點憤怒,但是行文至此,我有了一些新的反思。性別刻板印象真的害人不淺。為什麼這些故事裡的男人都是極易受挫、一旦受挫就無法振作,可能因為從小就被教育要成為強大的人吧。傾訴和示弱讓他們覺得「不夠男人」,無法被同性認同,一定要以某種方式展現自己的權力,這是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而女人會展現出更多的韌性,因為沒有人指望她們像鬥士一樣迅速反擊,她們有了更多時間消化自己的處境,當她們徹底想清楚的時候才真正走出來了,然後不會再被打倒。也許男性也需要這樣的教育。如果有一個環境對他們來說也是可以安全傾訴的,如果也有人讓他們知道「你不需要證明你有多強」,也許他們會更自在灑脫一點。如果他們身邊這樣的人多一點,他們也許不會只讓自己的妻子去承受自己的壓力,婚姻也不會變得這麼虛有其表。這麼說來,那些蹦蹦跳跳敢哭敢笑、被人說娘炮說gay的男生多麼可愛真誠啊。電影的最後是兩人年輕時跟著音樂跳舞,陽光下的灰塵都閃閃發光。我又一次明白了為什麼作家說「她的笑容是我的信仰」。

確實,我只記住了她的笑容。多希望他也能這麼笑。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