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瘋狂繆思》影評:我們有一萬種方式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不要放棄

瘋狂繆思影評

我們有一萬種方式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換句話說,我們有一萬種選擇自己的職業和生存的方式。比如有的人選擇成為時代的弄潮兒,在網絡直播最火的2017年,「老鐵666,刷個潛水艇」,輕輕鬆鬆月入百萬;有的人憑著一身的長處迎合了這個時代的狂熱愛好,成為了明星和焦點人物,站在了大眾娛樂和追捧的頂端;有的人削尖腦袋想要進入體制,過上夢想中的穩定和安逸的平穩生活……「以怎樣的方式度過一生」是一種個人的選擇,如果你正苦苦思索這個問題的答案,那麼推薦你去看一部由真實事件改編的人物傳記電影:《尼斯:瘋狂的心》。在上個世紀的四十年代,一個里約熱內盧的女人給我們提供了一條思考的途徑。

故事發生在1944年前後,尼斯·達·西爾維拉(Nise Da Silveira)是一位神經醫學專家,博士畢業後,應聘進入里約的一所精神病醫院,成為了那裡唯一的醫治精神病人的女性醫生。

在前幾個世紀裡,人們對精神病人是非常不友好的。福柯在《瘋癲與文明》中記載了西方的歷史上精神病人曾經是如何被殘酷地對待的。在中世紀,精神病患被視為「惡魔附身者」,人們驅逐精神病人,把他們趕到「愚人船」上,將船推向大海,讓他們在海上自生自滅。17、18世紀「瘋人院」在法國出現,那些患精神疾病的人們被囚禁在高高的圍牆中,在虐待、飢餓和疾病中等待死亡。19世紀以後,以治療為目的的精神病院終於出現,然而最初對精神病患的治療是非常不人道的,醫生們採取割除他們的腦白質的方法剝奪他們的智力和意志,令他們徹底愚癡,或者對其進行慘無人道的電擊。

那個時候的人們把疾病看作是一種懲罰,一個人若患上了精神病,他就喪失了全部做人的權利,甚至已經不是人,而是唯恐避之不及、理應與之劃清界限的豬狗或怪物,人們對精神病人越是粗暴和殘酷,越顯得自己是理智和清醒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作家日記》中寫道:「人們不能用禁閉自己的鄰人來確認自己神志健全。」然而在那個灰暗的年代,太多的精神病人成為了被侮辱和被損害的犧牲品。

在電影中,尼斯第一天上班就目睹了一位精神病患遭遇電擊後痙攣不止的殘酷畫面,自信滿滿的治療者還向大家展示了幻燈片,宣傳自己是如何通過用冰錐在病人的大腦上穿孔、通過破壞大腦的腦白質成功「治癒」了多位病患的。在眾人的鼓掌聲中,尼斯皺起了眉頭。在那個「醫生只能是男性」的年代,沒有一位醫生同僚看得起女醫生尼斯,她被分配進了一個最不起眼的部門,她無權直接治療精神病患,只是負責精神病患每天的放風活動。

在里約的精神病院裡,精神病人活在暴力和冷漠之中,他們渾身汙穢,屎尿滿身,每天被強迫做枯燥勞累的苦工,被護工和醫生隨意的毆打和辱罵……尼斯頂著同事們敵意的眼光,堅持給精神病人穿上乾淨體面的衣服,禁止對他們的打罵和侮辱,跟他們聊天,關心他們的身世,帶他們郊遊,讓他們養小狗作為寵物,甚至讓他們拿起畫筆開始作畫。

尼斯醫生最崇拜的人是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榮格的書中曾經寫道:「人的精神有著非常複雜的結構,同時也有著強大的自癒性。」正是這一句話令她堅持著她的醫學理念——她堅決反對用殘暴非人道的方式對待精神病人,主張用另外一種方式,藝術的方式、愛的方式,令他們的精神系統緩慢自癒,最終擺脫精神疾病的困擾。

難忘的是影片中的一個病患反復絮叨地說著:「我不是精神病人,我只是被精神病困住了。」人不應該因為患上某種疾病就被打上烙印,從而失去做人的尊嚴和身份。

在尼斯醫生和幾個自願幫忙的護工的努力下,奇蹟發生了,病人們竟然創作出了令人驚艷不已的畫作:一開始僅僅是凌亂的線條,慢慢變成了類似於曼陀羅和詭盤的圓,再後來是房子、人物、風景……隨著繪畫的進展,病患們的病情開始轉緩,他們漸漸恢復了語言功能,停止了暴力行為和喃喃自語,甚至他們開始墜入愛河……他們的畫也引起了當地最有權威的藝術評論家的注意,他發現最美的構圖、最精到的布局、最奇巧的顏色,竟然出自一個個精神病人之手。那些曾經被侮辱、被唾棄、日日生活在屎尿堆中的「瘋子」,在尼斯醫生的治療下,竟然成為了令人驚嘆的畫家和雕塑家。

尼斯醫生用畫筆代替了冰錐和電擊,用愛與關懷的療法取代了傳統精神學的非人道的虐待式和剝奪式的治療。

在任何時代,理念的先行者總會成為眾人的眼中釘、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中。尼斯醫生所獲得的成就和關注大大地激怒了醫院裡男權思想至上的「醫療權威」們,在某一個清晨,精神病患們發現他們深愛的寵物狗一夜之間全部被人殺害了,本來因為尼斯醫生的努力而大有好轉的病人們又一次陷入精神崩潰的狀態中,狂躁的費爾南多襲擊了一位護工……

於是我們看到電影中從頭到尾都強悍無比的女醫生尼斯,在醫療主任面前低聲下氣地哀求他不要切掉費爾南多的腦白質——因為費爾南多是病患中畫畫最好的一個,而切掉腦白質就等於剝奪他全部的繪畫能力……請求自然遭到了無情的拒絕,在費爾南多痛苦的呻吟聲中,尼斯終於忍耐不住,在無人的辦公室裡嘶吼了起來,回到家在丈夫的懷中流下了悲傷的眼淚。

劇情在此戛然而止,在電影裡我們知道,後來尼斯醫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潛意識美術館」,陳列出她所治療的病患們創作的驚艷絕倫的油畫和雕塑,同時她還是動物療法的先驅,開創了用寵物治癒精神病患的先河,為現代的精神醫學治療揭開了新的一頁……整部電影用了克制的手法,表達了女醫生尼斯是如何在受傳統精神醫學裹挾的精神病院中,打破常規,用愛和藝術的力量治癒病患的。導演將她遇到的種種困難、與同事間的矛盾對立、最終取得的成績,都用輕描淡寫的方式去表現,彷彿結果並不重要、困難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如何跨出這一步,成為一個比時代的主流更前進一步的人。整部電影充滿了令人動容的細節,尼斯醫生面對充滿男權意識的暴政和非人道的傳統精神治療的霸權,勇敢地孤軍奮戰、百折不撓,深深地打動人心的同時也給我們很多的啟發。

「從眾」是深深植根於我們的潛意識中的思想,我們每個人似乎都要追求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的某種相似和相融:不能逾越規矩、不能當出頭鳥,不能做出格的事。然而事實卻是,所有推動人類文明和社會前進的人,恰恰是敢於打破傳統和規則的人,也是勇於向大眾、主流和諸多約定俗成的規則說「不」的人:在哥白尼之前,沒有人知道地球是圓的;在梵高之前,沒有人知道油畫的色彩和線條還可以這樣分布;在普魯斯特之前,沒有人知道小說中的時間和空間還能夠這樣構建;在佛洛依德之前,沒有人知道意識之下還深深地潛伏著一座巨大的冰山;在圖靈之前,沒有人知道計算機還能做到人類無法完成的事情;在比爾蓋茨之前,沒有人知道可以通過窗口的方式向電腦下達指令;在喬布斯之前,沒有人知道手機竟然會這麼好玩兒……

一個迎合時代的潮流和趣味並獲得了大眾肯定的人,是一個成功的人,而一個思想超前於這個時代、並且帶領著這個時代前進的人,才是偉大的不朽者,這個人不一定是他所在時代的成功者,卻一定是整個人類的英雄,被載入人類文明的史冊。

在電影的最後,最令人動容的一幕,是已經90多歲的尼斯本人的採訪鏡頭,她面對著鏡頭緩緩地說:「人有無數種方式可以活出真的自我,不要放棄。」

縱觀歷史,無論在哪個時代,當有的人為了取悅大眾而焦頭爛額,為了融入主流而自我催眠的時候,另外一些人則開始了更為遙遠、艱辛和寂寞的路程。人有一萬種方式可以活出自己的人生,如何讓自己的一生活出某種深度、廣度與厚度,這是一個自我選擇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

圖片為尼斯·達·西爾維拉(Nise Da Silveira)本人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