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花都教主柯蕾特》影評:說實話,不怎麼喜歡

花都教主柯蕾特影評

走出影院的那刻:失望,無力。

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觀感一樣。


首先,失望在哪裡。

整部電影好像一篇寫的不錯的半命題作文題目是「我心中的獨立女性XXX」

作文布局工整,字跡整潔,風景和環境描寫ok,人物經歷交代完整,尤其在幾個人物發展轉折的重點段落加強渲染,進一步突出人物獨立精神,緊扣主題,照理來說可以打個不錯的分數了。

但就像一類缺乏天賦的習作那樣,即使把各種議論文的行文筆法熟爛於心,也照樣規整的無趣無聊。

其中最明顯的缺憾,在於獨立性展露的缺失,和「他人參與」

彷彿Colette的獨立行動都是旁邊人煽風點火,攛掇鼓動下一步步促成的:

就像@一蓯二白 的評價 依然伊麗莎白 中所提到的

無論是決定要求丈夫在書上署下自己的名字,或者是簡單的要不要去和感興趣的女人見面,影片中這些個人的決定都是在別人的參與下作出的。朋友說我知道你才是真正的作家,你完全可以以自己的名義發表作品;母親說你應該離開那個男人,因為他只會拖你的後腿;丈夫說你應該答應那個女人的邀約,因為顯而易見她只對你有興趣。可是Colette自己的思考呢?影片並沒有留出停頓或留白,讓演員的內心活動得以展現,作為觀眾的我也無法感受到最為重要的女主角的心理的波動。

如果電影是杯飲品的話,主角的獨立應該是其中最大部頭,最powerful的溶劑,可惜思想濃度太低。

導演對主題的展現顯得力不從心,影片想要呈現的角度太多:既要表現Colette的轉變,又要描繪她的精彩,還要抓住她獨立的內核,和呈現大環境的自由曼妙,導演什麼都想抓,什麼都想要,結果成了流水賬加劃重點式的平鋪直敘。

更何況,同主題、同樣規整的,卻不溫不火的半命題影片已經不再鮮少了,隨便一撈都能抓出來一大把名字:簡奧斯汀、傲慢與偏見、時尚先鋒香奈兒... ...

這些女性都是極富勇氣的獨立象徵,但以此方式一遍遍重複獨立口號,就顯得空泛且揮霍這些女性形象。

對該類獨立女性傳記影片,我們需要問的是,為什麼選擇了她?

如果答案是, 她的人生精彩啊!

那麼這無從解釋為什麼這樣一部故事恰好在當下被搬上熒幕,

無從解釋為什麼導演偏偏截取了 Colette人生在從鄉下到第一段婚姻告終的部分等等

因為她身上有太多現下值得弘揚的元素拼接了:女性、平權、性少數、獨立...

說白了翻拍她的故事是當代政治正確, 新時代下的以文載道

像文藝復興一樣拿古早的人物範例,來佐證今天女性發展、打破桎梏的種種可能。

那麼這種精神特質就應當是電影核心。

但導演顯然沒搞明白「傳記」和「獨立精神」這兩類,究竟要重點突出哪一個,要搞的是哪一種藝術作品。

這部電影立意是好的,可惜處理平庸,所以很失望。


其次,想談談自己感到無力的原因。

首先要先拿出結論:即獨立,它是分語境的

Colette的身上有許多大膽的標籤:雙性戀、影子寫手、劇院演員...

她自然是勇敢獨立的,但這個獨立並非憑空而來。

她的獨立是一個時代獨立的縮影,是一個自由時代孕育下的寶貴案例。

她的獨立所誕生的背景,有著經濟蓬勃的光暉,自由平等的思潮,流光溢彩的沙龍、酒吧、咖啡廳和紅燈區,以及在那狂熱浩蕩的自由下越來越時髦的同性行為。

電影的沙龍中,衣著光鮮的男女藉文藝之口調情,酒吧裡婚姻不幸的貴婦們眉目傳情;興之所至時,婦人們可以穿著連褲襪蛋糕裙,放肆地在桌上挽手起舞;女性褲裝僅被認為不符常規,而並不引起嚴重的實質後果。

僅以最易於想象的語境來假設,

以普遍性來講,

Colette式的獨立在國內有機會成功嗎?

或者說,國內孕育得出Colette式的獨立嗎?

電影裡有一幕,她丈夫Willy將她關進鄉村的別墅監獄,逼迫她寫作

她的反應如此激烈:瘋狂地砸門、嘶吼、咒罵著不公。

將各種洶湧銳利的罵詞擲向他、用語言看穿他、撕碎他鄙陋的本質,

本該是展現她獨立被壓迫的情境,

但古怪的是,看著她那一刻我沒有體會到痛苦、或是同情、同仇敵愾等等本該合情合理的情緒。

我發覺我羨慕她,她太幸運了

我想到我被剝奪的,呼喊的權利

想到《狗十三》中那個靜悄悄的、委屈的成長,

沒有多少抓馬的成分,沒有過多的反抗,

個體、獨立,聽起來都覺得遙遠,

在某個春夏季節,某個成長的秋冬期,在「懂事」二字中悄無聲息地消解掉了。

它消解得如此靜謐,甚至是悼念的聲響都聽不到。

只有從未呼喊的人,才知道無聲的扭曲,溫和的違背,有時比有表達的、尖銳的 釋放式的痛更加悲慟。

所以Colette呼喊的權利是寶貴的,Colette的案例是要劃分語境的。

她的獨立難以複製,她的隨心所欲也只能艱難地汲取。

再者,獨立是多元的。

什麼樣才算獨立?

獨立的模樣有很多種,可以是行動上的「孤」,物質上的「獨」,亦或精神性的「醒」。

需要警惕的是,這種高度具有西方中心語境女性的獨立,是不是正在成為獨立的唯一代名?

以至於一提到獨立,我們偏向於強調她存在的美好形態,虛化她的成長語境,

於是獨立的形態被簡化,公式化

獨立=嘗試=隨性=不合常規=各種奇形怪狀... ...

而電影本身對於獨立含義的淺層理解,也加重了這種公式化的程度

而這種隨心所欲式的獨立,並非實現獨立的唯一路徑。

譬如對於組織(可以是家庭、社會等組織形態)具有連帶責任的個體,往往出於「不可以」 或 「不能」 而無法超脫成獨立隨性的個體化模樣。

在這種情況下對這類個體 「不獨立」 的批判, 就是一種不公正。

前段時間有句話戳到了很多人,

城市的風很大,孤獨的人總是晚回家

以及之前的詩和遠方,和最初的「世界之大,要去看看」

這些話火了,是因為它們概括與撫慰了太多相似的人

有太多太多的他們,光是規規矩矩地活,就已經元氣耗盡。

那他們呢,他們不獨立嗎?

我相信在這個8+4+2+1的重壓家庭現實背景下,能勉強支持的人已然足夠偉大

在婚育仍然占大宗思想的今天,敢於對抗敢於撕裂的人也已然獨立

連那個《盲山》裡面不懈出逃,以同歸於盡式抗擊命運的女孩也已然強悍

獨立,不是毒瘤,

獨立,從來不止一種模樣,

甚至於把獨立規定成任何一種形態都是對它的褻瀆。

獨立是如此的斑斕繁複,

真相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英勇地定義一次它的模樣。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