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捍衛生死線》影評:肉身和意識可以複製,情感卻永無替代品

捍衛生死線影評

科幻片不僅能打開我們的想象力,更是能開發這個世界無窮的可能性,像電子衛星、無人駕駛、新能源開發,已經成為科技的紅利,而有些正在發生的事卻前途未卜,例如人工智能和克隆技術,一個是給機器賦予智慧,一個是改變人類的血統,都是吉凶難卜的雙刃劍,或者打開文明再度飛躍,或者像《終結者》《黑客帝國》一樣引發戰爭。

現在,由傑弗利·納赫馬諾夫執導,基努·里維斯、愛麗絲·伊芙、艾米麗·阿琳·林德、托馬斯·米德蒂奇、恩傑伊·安東尼聯合主演的電影《捍衛生死線》演的就是對克隆技術的探討,影片中基努飾演的威爾·福斯特因為車禍失去了至愛的妻子和三個孩子,在沉重的打擊過後,他卻沒有選擇就此消沉,而是打起精神,決心用克隆身體和意識傳輸的方法讓家人復活。

捍衛生死線類,這件事本身是科學的禁忌,它一旦實行,改變的不僅是人類的繁衍方式,更是精神信仰與血緣倫理的全盤推翻,捍衛生死線到底是不是人,要承擔怎樣的責任,又享受怎樣的福利,一旦捍衛生死線與本體共存,會產生怎樣的心理變化?這些難題曾在例如《銀翼殺手》《逃出克隆島》《月球》等影片中反復被探討,與這些表現捍衛生死線覺醒的影片相比,《捍衛生死線》的故事更接地氣,也具有更強烈的人情味,因為它講的不是某個公司為了利益而開發技術,而是通過男主角的喪親之痛,率先探討了普通人對待這項技術的期待。

每個人都有至愛的親人,都願意不惜一切代價讓親人活得更健康更長久,既然醫學已經在試圖生命的BUG癌症,為什麼不能給生命裝一個復活的開關,讓本不該死去的人復活呢?試想,如果一些意外離去的人都活回來,那麼這個世界會少多少痛苦和眼淚呢?

從個人的角度,觀眾顯然並不反對男主把親人活回來,但是,影片筆鋒一轉,又介入到另一個層面,警方並不認為他這麼做是件好事,於是,雙方展開鬥智鬥勇,科學的禁區能不能被突破,他和「家人」能否重新回到從前的幸福生活,這一切引發了一連串強烈的懸念,帶給觀眾一個緊張刺激而發人深省的觀影體驗。

從普通人對復活親人的渴望,到外界對這種禁忌的打壓,再到威爾在復活親人的過程中,對這件事進行了全新的思考,而最終,影片也回歸到一個情感的層面,嚴格來說,無論克隆也好,複製也罷,或者是意識的傳輸,都無法零星代最初的那一份親情,也就是說,肉身可以克隆,意識可以傳輸,唯有情感逝去不再來,絕沒有替代品。

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按科學界的說法,人類在渾渾噩噩的生活了數十萬年後,突然迎來了技術爆炸,在短短的彈指一揮間掌握了蒸汽機、核動力和電子計算機,不僅可以遨遊五湖四海,還可以奔向太空,轉眼間智能時代又來了,而隨著以往種種被認為不可能是事被實現之後,科學家和科幻家們突然意識到,這世界可能很快就會失控,而對現代人最大的威脅不是科技,而是自我的迷失,對於我們來說,只有堅守情感的底線,才能到達科技的彼岸。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