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愛與另一半「自我」

青春未知數影評

The half of it有兩層含義,它既指Ellie和Aster這對精神伴侶,又指Ellie重新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的心理過程。在我看來,電影的真正主題是,藉「愛」來探討「我是誰」這個哲學命題。

影片一共講述了三種愛情,分別代表「自我」與「他我」兩種「我」的存在形式。

第一種愛,是Paul對Aster的愛,是為某人改變自身,努力變成她(他)喜歡的樣子。以這種方式塑造的「我」是虛假的,就像人帶著面具,終究會被揭穿。「我」就是我「我」,無論再怎麼努力,個體只能無限趨近他人,始終無法變成別人心目中的他(她),只會以失敗告終。

第二種愛,即Trig對Aster的「愛」,在這段關係裡Aster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迎合別人,包括戴上特製圍巾、參加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乃至接受Paul求婚。Aster就像舞台上的演員,看似光鮮靚麗,實際是牽線木偶。這種愛只會導致個體走向同質化,淪為社會機器的一顆零件,愛反而變成束縛。

第三種愛,產生於Ellie和Aster之間,是一種柏拉圖式的愛情,它脫離了外貌、性別等外在形式阻隔,純粹而自然,更接近思想靈魂上的共鳴。

如果影片就此打住,那麼The half of it 也是一部有關同性戀的佳片,但也僅此而已。在我看來,影片最具深度之處,是用同性之愛展示了主人公Ellie發現「自我」的全過程

電影曾引用一段薩特的名言「他人即地獄」。薩特是存在主義的代表人物,存在主義哲學的核心便是自我存在問題:什麼塑造了「我」,又有什麼能證明「我」存在於世界上,即「存在先於本質「。人是先天的物質性存在,只有憑藉後天經歷、自我感覺,個體才能認識自己,發現自我個性所在,將「人」轉變為「我」。

火車在影片中扮演著溝通小鎮內外的角色,而 Ellie 家旁邊廢棄的火車站,象徵小鎮的與世隔絕,鎮裡的人過著安排好的生活,將「自我」消磨在乏味又單調的日子裡。

Ellie 原本也會過上這種生活:為了全額獎學金留在當地,和文學課老師一樣,畢業後在中學任教,面對一幫子毫無文學熱情的學生。

但與 Aster 通信改變了一切, Ellie遇到了有同樣苦惱的Aster,她不僅找到了靈魂伴侶,明白愛究竟是什麼,並得以重新認識「自我」,重拾理想。下定決心離開小鎮,去外地上學,脫離這個蒼白單調的世界,找尋「我」的存在。

影片中的火車,象徵著個體的覺醒,火車不斷前進,人也在不斷進步。電影末尾,Ellie父親重新啟用了車站,標誌著他不再沉湎於過去,重啟「自我」探索之旅,令個體能書寫自己的人生,讓「我」真正成為「我」。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