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美好的五月從青春未知數開始

青春未知數影評

艾莉是小鎮高中畢業班的學霸,能夠從六個視角解讀柏拉圖,在高中做著槍手生意,價格合理,童叟無欺。

這次,艾莉為了給家裡交電費,接受了橄欖球隊替補邊鋒保羅的請求,給校花艾斯特寫情書。十七歲的艾莉是個戀愛小白,毫無經驗可言,就抄了電影台詞,繁衍了事。卻被艾斯特看穿,一來二去, 艾莉也對校花產生好感……

認同

艾莉的父親是鐵路工程學博士,因為修築鐵路來到小鎮,卻因為講不了英語,不被認同,隨即自我封閉。像極了一百多年前修建鐵路的華工。

艾莉是少數族裔,又是異教徒,在小鎮上也沒有什麼親人,經常被同學嘲弄。再加上母親離世,父親消沉,艾莉就更加孤僻。

在畢業晚會上,艾莉彈吉他伴奏,演唱了自己寫的歌。她第一次被同學們認同。那一晚,她從指揮火車的崗亭走了出來,和同學們一起喝得酩酊大醉;那一晚,她推開了內心封閉的大門。

校花艾斯特集漂亮、聰明、善良於一身。在人群總是可以一眼看到她。就像叔本華所說「要麼孤獨、要麼庸俗」,優秀的人總是容易被孤立。

艾斯特有著遠超同齡人的理性與思考,整個小鎮,只有艾莉理解她,而她卻誤以為是保羅。

保羅是橄欖球隊的替補邊鋒,是個逗比,蠢萌、靦腆、不善於表達,沒有什麼存在感。在他替橄欖球隊得分之後,他成了英雄,第一次被認同。

勇敢

當保羅墜入愛河,他開始為了艾斯特拼命地鍛鍊、讀自己看不懂的書,不知道對著書睡著了多少次,但正是他這種近乎瘋狂的勇敢鼓舞了艾莉、艾斯特。

因為保羅的勇敢,艾莉第一次公開表達自己的觀點,她告訴小鎮的人「愛混亂又複雜、可怕又自私,還要足夠大膽。」她鼓起勇氣,告訴艾斯特寫情書的她,不是保羅。

「甘願毀掉自己的好畫,只求換得擁有偉大作品的機會。「艾斯特終於要走出小鎮,並不是有多勇敢,畫出這看似出格的一筆,而是因為這本就是她的一部分。(豆瓣用戶vasa)

父親終於脫下不修邊際的衣服,穿上筆挺的西裝,準備走出家門。

兩個模型

電影中用了兵乓球、畫作兩個模型來解釋問題。

打乒乓球,你來我往,互相配合,才能讓兩個人都感到快樂。人際交往中也是這樣,良好的反饋會使雙方都更加愉悅。在此吹一下維納反饋理論的偉大。

畫作模型意在言明,當你有了相對不錯的收穫時,敢不敢遵從內心的召喚,在畫上一筆。成,則佳作,敗,則廢紙。做人做事都是這個道理。實事求是地說,我是不敢的,可能是慣有的小農思維作祟吧。

年輕人總是喜歡胡思亂想,薩特也好,王爾德、紀伯倫也罷,還不是一股腦兒灌進腦子裡。就像艾柯說的,十幾歲的年輕人哪有不寫詩的?

存在也好,意義也罷,胡思亂想有何不可?

整部電影明媚得有些過分,我從頭看到尾,笑得不停,竟有些羨慕這樣的青春。

畢竟,我已經不夠勇敢了。

ps:第一次嘗試 寫得不好 絕不是電影的原因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