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Not every love movies are needed to be romantic

青春未知數影評

上個月看到了預告片,持續期待到了昨天,終於在今天早上看完了!終究是Netflix,還是熟悉的感覺,每一幀都可以用作壁紙的攝影,每句台詞都可以當成金句來細品,而且看完還是意難平。所以趁著後勁,想寫一篇影評來仔細。

這是部具有LGBTQ+元素的電影,但是僅僅把它定義在這個層次也有些太表面。片中的華裔女孩Ellie Chu,也許早在13歲母親去世時,就開始野蠻生長,學校裡同學們的語言霸凌,她不反擊,習慣了一個人獨來獨往,父親是位博士卻奈何英語不好懷才不遇整天在家裡蹲。Ellie平時為同學們寫論文報告賺些外快。日子也就這麼平平淡淡的過著,直到有一天同學憨憨Paul找上門來,請求Ellie幫忙寫情書助攻撩妹-校花Aster.Ellie思想成熟也深知情書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告白,但迫於生活,她還是答應了Paul,接下了這個活。然後故事就這麼一發不可收拾地開始了...

Ellie Chu和 Aster

chapter1 關於愛

最早前的Ellie與Aster也有不少的交集,但都是蜻蜓點水(開頭E看著A唱歌 走廊裡E的書掉了A幫她撿起 在洗手間裡的鏡子的reflection上的eye contact)。彼時的E對A是有好感的,但沒有過多的接觸。直到一封封的信件將他們串聯在一起。她們在信裡吐露心聲,交流想法。Ellie的思想極度成熟,甚至被老師說她只能去到大學可能周圍才有人懂她。Aster雖然作為校花,但不僅長得漂亮,還喜歡看書畫畫,才華出眾。A在後來也說道,感覺自己從來沒有這麼被理解過。

Ellie與Aster在信中交流時,得到了靈魂的高度共鳴。Ellie深知自己已經愛上了Aster,但Aster對這一切毫不知情,一直以為每一封是Paul寫的。(我很喜歡這個想法--在這裡,信是雙方精神交流的主載體,而Paul作為兩人交流的媒介,也是個引子。這份關係看似複雜,但運行起來卻很單純)

必須要提的是:在他們的交流中,Aster提到了之前的美術老師和她說到的普通畫作與傑作之間的最重要的最大膽的五筆,「在辛苦繪畫出了一副作品後,這大膽的幾筆可能會毀了這幅畫作,也可能會使其成為傑作"。這裡引申的就是Aster在繪製了常人眼裡自己完美的生活後,是否能放下世俗眼光,拋棄宗教信仰,為自己的生活加上Ellie這「大膽的一筆"。這也成為本影片中的線索。

Aster對於畫畫和生活的思考

為了不讓Paul露餡,Ellie還對Paul進行了約會前的集訓。而Ellie在Paul忍不住給Aster發送了約會邀請時,搶過Paul手機和Aster說讓她發信息到另一個賬號時,Ellie開啟了與Aster「擅作主張」地聊天。有多少個晚上Ellie獨自靠在窗旁和Aster發消息說道自己在思考祕密時,想捅破這個謊言,卻又選擇放棄...

Ellie Chu和Aster的聊天

Paul和Ellie後來的對白,直接將Ellie推到高潮上的感情又壓制回來。Ellie在對Paul發表完自己對Aster的看法時,情不自禁的說出自己心中的想法。看到Paul對自己的想法產生了極大的懊惱時,Ellie決定安慰Paul並繼續隱瞞自己的真實情感。

Paul描述對Aster的愛
Ellie Chu也情不自禁地開始描述Aster

所以啊,喜歡她麵粉的香香味是愛,活在她思想的海洋裡也是愛。愛是可愛的,也是深奧的。

Chapter2 關於陪伴

作為鄰居的Paul憨憨,在只有Ellie和父親的家裡給予了他們許多的陪伴--一起喝養樂多看電影,做塔可腸給他們吃....並且在Ellie即將登台演出時陪她一起選購演出服裝。在Ellie的鋼琴遭人惡意破壞時,他曾聽到過Ellie演奏吉他時的美妙歌聲,所以將吉他扔上台並給Ellie鼓勵。而Ellie在他的鼓勵下也鼓起勇氣演奏完了自己的歌曲,獲得了全場如雷的掌聲,以及同學們的認可。

Trig在Ellie Chu表演完後對她的評價

Ellie在被邀請到表演慶功派對後喝醉了,Paul送她回到家時發現了她包裡關於要寄給美食家們關於他家的「家族企業"塔可腸的推薦信,Ellie在第二天起床時床邊的水和藥...以及之後Paul也在Ellie的陪伴和鼓勵下在球場上拿到了一分。種種表現都在暗示著Ellie和Paul之間從只有金錢的交易關係中過渡到了真正互相陪伴的感情。Ellie也從之前獨來獨往的孤獨中走了出來。

Ellie Chu在場下支持和鼓勵Paul

而Ellie和Aster之間其實也有互相陪伴的要素的。在Ellie看到Aster的畫,指出她畫的那孤獨的一筆時,Aster確實是孤獨的。所以她當即取消了所有的計劃,帶著Ellie去了她的秘密基地,她很迫切需要了解一下這個能理解她,看懂她的人。

是啊,人生來就是孤獨的,是需要被理解的,是陪伴的。孤獨是人的宿命,愛和友誼不能把它根除,但可以將它撫慰。

如開頭的希臘故事一樣,每個人都在渴望與自己分裂的另一半靈魂結合,愛就是渴望陪伴並且追求自身的圓滿。

Chapter3 關於成長

影片中的一個高潮,是在Aster將Ellie帶進自己的秘密基地時,和Ellie進行的對話。Aster的秘密基地是一個在叢林中的小溫泉。在談話中,Aster先表明了自己的信仰--基督教徒,而Ellie則是一位「異教徒",她不相信上帝。Aster多次向Ellie吐露自己掙扎已久的問題和想法:保羅給自己的安全感和不安,Trig(Aster男友)和父親談論自己的婚事,以及自己對於自己宗教信仰的懷疑。在談話中,Aster多次使用了疑問句:should I?甚至說道I wish I knew what I believe.

Ellie Chu和Aster的對話

長期的宗教信仰使Aster看起來像一個在現實很沒有安全感的女生,甚至可以說有一點conservative(保守派)。所以她習慣了向上帝找尋慰藉。她把Paul的信當做上帝給她的指示,她坦言看了Paul的信後,有過從來沒有這麼被理解的感覺...

馬克思說過:宗教只是幻想的太陽,當人還沒有開始圍繞自身旋轉以前,它總圍繞著人而旋轉。Aster信教嗎,她信的,並且還很虔誠。但現在,宗教中的一些教條並不能為她解釋生活中的所有問題時,她開始有了個人主義意識的覺醒。到後來Aster故意去找Paul並親吻他,也是在試圖頑症對Ellie這份所不被她宗教信仰認同的喜歡。這是她在宗教與自身現實裡的掙扎,她在成長。

而在之後的教堂裡的drama,使大家的成長有了更鮮明的色彩。Paul站起來承認「love is not pretend」,Ellie從樓上走下來並深情地說道:love is bold.以及後來Paul的母親作為教會的一員對Paul說即使你是gay,我依舊愛你。Paul能意識到愛是真情流露而不是假裝為另一個人,同時接納了Ellie的身份;Ellie告別了之前那個少言寡語保持沉默隱藏秘密的她,大膽地站出來表明自己的心意;以及Paul媽媽代表著教會從認為同性戀是會下地獄的原罪到接受與包容。這都標明了進步與成長。

教堂裡的Drama

也許青春就是一場關於自我成長與救贖的旅程,如同Ellie在學校表演中唱到的一樣:And we had got lost to be found(只有迷失過後,我們才能找到方向)。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