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不止愛情

青春未知數影評

首發於公眾號「靈犀樹」

作者:Summer

轉載請註明出處


520,「我愛你」,

諧音的浪漫,致浪漫的愛。

我們生活在一個崇尚浪漫愛(romantic love)—愛情—的時代,致使人們一聽到或提到愛,想到的只有愛情。並成為人生最重要,有時似乎是唯一衡量幸福的標準(尤其對女性)。儘管,同時口頭上依然會說著親情、友情的重要。

愛,非常重要,但面容多樣。

柏拉圖的《會飲篇》是愛的探討,裡面提到一個廣為熟知的神話:從前人的形象是一個球形,每個人有四隻手和四隻腳,完整的人們力量非常強,以致於想與神一爭高下。宙斯想出一個既可以削弱人類,又可以讓他們繼續活下去的辦法—將所有人剖成兩半。但愛慾早已根植於人心,它要恢復原始的整一狀態,把兩個人合成一個,治好從前剖開的傷痛。於是,每個人都在尋求自己的另一半。

這個著名的神話展開了電影《真情半解》(The Half of It)的故事。

母親去世後,華裔女孩Ellie 楚與父親相依為命。但父親似乎只沉浸在自己悲傷的世界中,專注地觀看著電視,反復背誦著劇中的台詞,與女兒平行而坐,鮮有眼神交集。學霸Ellie一邊代寫作業補貼家用,一邊處理著家務瑣事。她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沒人在意,也從沒想過會有人在意到自己。每日穿行在喧囂的高中校園,熱鬧是他們的。她聰敏而沉默,只以目光靜靜地跟隨著Aster。

校花Aster是校園風雲人物,富二代Trig的女友,高大帥氣的Trig家幾乎坐擁半個小鎮。旁人在羨慕Aster,嫉妒她」幸運「的同時,暗自嘲笑她與Trig的門不當戶不對。表面風光熱鬧的Aster,其實內心孤獨。作為牧師的女兒,她虔誠,善良,安靜而順從地完成著父親安排的人生,雖然內心深處可能還是隱隱有著一絲不甘。

這樣看來,Ellie 和Aster似乎永遠不會有真正交集的時刻。直到有一天,暗戀Aster的鄰家運動男孩Paul來找Ellie代寫情書。在家裡即將欠費斷電的當口,Ellie答應了這筆交易。

如果你以為這是一部照舊涉及同性的狗血三角戀,刻畫主角自我認同悲情掙扎的青春片,那就太低估導演的「野心」了。本片被貼上的「同性愛」標籤,也正是導演想要去打破的刻板印象之一。

男生和女生在一起,就是約會了嗎?

男生和女生之間是否存在純潔的友情?

一廂情願為喜歡的人做出許多努力,就是愛情嗎?

為了家庭利益,與一個沒有共同語言的人結婚是愛?

我們死守著不離開,是否才是愛(的忠誠)?

愛是什麼?

這是隱現在三位主角身上的問題,他們因著各自家庭的羈絆,在狹窄的社會空間(偏遠小鎮)中,按部就班的遵循慣例。已有著既定人生劇本的他們原本沒想過回答,直到看似不可能的交集在三人之間發生碰撞:Ellie與Aster(小鎮僅有的兩個有色移民家庭)之間的孤獨,因為相知達成靈魂的相認,Paul為了追求Aster與Ellie的朝夕相處。

情愫在三人之間暗暗流動。愛情和友情的鼓勵讓Paul為球隊拿下了15年來的首次得分。Ellie買了一堆Paul愛喝的養樂多以示慶祝,Paul看著Ellie,俯身想去吻她,嚇得Ellie把養樂多灑了一地。這一幕正好被Aster撞見了。Ellie驚慌失措的樣子,讓Paul意識到,原來Ellie喜歡Aster。信教的Paul非常難過,「這是罪,你會下地獄的。」

沮喪的Ellie回到家鬱鬱寡歡,Paul開始檢索關於同性戀的信息。楚爸爸誤認為Ellie與Paul分手了,在Paul送麵粉時詢問他。Paul回答,楚爸爸沒看到真實的Ellie及可能會成為的樣子。楚爸爸向Paul袒露妻子離世後,自己什麼事都做不了。一天看到13歲的Ellie像個小大人在步亭裡熟練地調度火車,回望他時,他笑了。他問Paul:「你是否深愛過一個人,愛到不會想要她去改變自己的任何地方?」這是劇中第一次,我們明確地看到,原來看似冷漠的父親心中隱藏著對女兒如此深的愛。

接著,在復活節的禱告上,Trig向Aster求婚,一向順從的Aster遲疑片刻點頭同意了。Ellie大喊著「不」,試圖駁斥Trig關於愛的陳述,卻一時失語。Paul立刻起身,大聲說道:「愛不是假裝。因為我一直在假裝,雖然只有幾個月。我一直在想,不能做真正的自己,並假裝一輩子,有多糟糕。我一直以為愛只有一種方式,一種正確的方式。但其實有很多種,比我知道的要多得多。而且,我永遠都不想成為那種人—因為他人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去愛,就不再去愛他們。」

倍感支持的Ellie說出了自己對愛的理解,「愛是自私又複雜......」並說出曾在給Aster的信中寫的話。那一刻,Aster明白了,原來一直寫信給自己、傳短信、讓自己覺得被理解到的soul mate,是Ellie。Aster怒氣沖沖地給了Paul一巴掌,走出了教堂。

最後,Ellie接受老師的建議離開小鎮去格林奈爾上學,Aster終於勇敢畫出那大膽一筆,申請繼續學習自己喜歡的藝術。Paul繼續留在自家餐廳,改良塔可的新口味。

Ellie與Paul之間誠摯無比的友情,Paul對Aster和Ellie的心儀,Ellie與Aster之間靈魂伴侶的曖昧相惜。他們相互映照,相互支持,他們最終各自分開,踏上選擇成為自己的人生旅程。至於誰和誰會在一起,不重要。重要的是,通過彼此的碰撞,「每個人在最後找到自己缺失的碎片,讓他們成為想成為的人。」呼應了開頭神話的涵義:這種成為整體的希冀和追求就叫做愛。

青春的故事總是充滿著無限的可能性,衝撞的力比多,身心新世界展開的衝擊。在應接不暇中,喻示了無限的可能性。擺在你面前的是各種選擇,每一條選擇都是成為你的一種可能:關於認同、關於尋找、關於理解、關於真實、關於未知、關於社會規訓,關於關係、關於愛。

導演伍思薇(Alice Wu)談到劇本的靈感來自於自己的一次親身經歷。這段心碎的經歷開始打破了她曾經認為「愛=A+B-C」的公式思維,看到了愛其實有多種形式,幫助她最終成為她想成為的人。

也因著導演華裔、酷兒、女性的身份,我們看到的是不同以往青春片的張揚喧嘩,而是情感豐沛細膩,而又內斂克制。這一基調讓觀眾心有戚戚焉的,正是青春懵懂時,各種第一次體驗的不確定性,彷徨,試探和探索。孤獨,是青少年的內心主題,並蔓延至隨後的整個人生。我們在小王子身上紀念心中逝去的童稚和純愛,和永不墜地的「永恆少年」原型。

片中引用了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的《隔離審判》中那句著名的:「他人,即地獄。」既是對Ellie遭遇對少數族裔和異教徒欺淩的暗示,也是對本片存在主義哲思的主題提示:愛的理論,就是人的存在理論。

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薩特談到,「離開愛的行動是沒有愛的;離開了愛的那些表現,是沒有愛的潛力的......人是參照別人進行選擇的;而在參照別人時,人就選擇了自己。」從心理層面,我們是從鏡映的重要他人身上,逐漸建構自我的。我們最早的鏡子就是媽媽的臉。

從Paul的母親誤以為Paul是Gay後,對他說的話:「媽媽想知道萬一你是Gay,媽媽一樣愛你。」 我們便能理解為什麼Paul如此寬厚善良,不怕受挫,勇敢向前。他有著母親堅定的關注和支持,這一安全基地的存在,如此安心地讓Paul 勇敢地去探索世界。

馬丁·布伯在《我與你》中寫道:「感受是用來‘擁有’的,愛卻能油然而生。感受活在人信中,而人卻活在愛中。這不是比喻,而是事實:愛不會附著在‘我’身上,從而讓它把‘你’視作內容和對象,愛存在於‘你’和‘我’之間。」費奇諾稱之為「他者的餽贈」:

我愛你,而你也愛我,

我在你中找到我,而你也想念我,

我將自己捨棄,進入你,

而你也接受我,於是我找回了自己。

當你將視野架設在這一角度看去時,對於愛的多種形式,你會豁然開朗。就如身為信徒得知Ellie是同性戀的Paul自身很痛苦,但依然在Ellie最需要支持時,毫不猶豫地挺身而出。至於是友情還是愛情的驅動,一點都不重要。此刻他只關愛眼前這個人,與她身份無關——愛一個人,如其所是

弗洛姆在《愛的藝術》中的回答:「愛,是對人類存在問題的回答......愛首先不是同一個特定的人的關係;它是一種態度、一種性格傾向。這種態度、性格傾向決定了一個人同整個世界的關係,而不是同一個‘愛的對象’的關係……如果一個人只愛一個人,而對其他人漠不關心,他的愛就不是愛,而是一種共生性依戀或者是一種放大的自我主義。

回到《會飲篇》,蘇格拉底就愛的問題請教過了智者狄歐蒂瑪。狄歐蒂瑪告訴了蘇格拉底愛神(Eros,愛欲)的來歷。Eros是豐饒神波洛斯與匱乏女神貝尼婭之子,他是間於神和人類之間的精靈。對立的結合,因此在愛中,我們既能看到豐沛、奉獻和給予,也能看到自私、佔有和控制。

「真正的愛是創造性的體現,包含了關懷、尊重、責任心和了解諸因素。愛不是一種被人推動的情感,而是積極地渴望被愛者的發展和幸福;這種追求的基礎是人自愛的能力。」

去愛,去體驗, 你是否畫出了你最大膽的那一筆呢?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