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接連不斷的驚喜和一些問題

青春未知數影評

全片分為三個部分,每個部分有一句話作為標題。

1,「love is the simple the name for the desire and pursuit of the whole」

「這種成為整體希翼和追求就叫做愛」

Plato, the symposium

柏拉圖,《會飲篇》

Life is irrational and meaningless

第一部分是女主以總結自述的形式交代全片關於愛的第一層解讀以及為後續過度做支撐觀點材料。敘事上交代三個人物的基本情況。

2, 「 in love, one always starts by deceiving oneself…and ends by deceiving others. This is what the world called romance.」

「在愛情裡,人總以自欺開始…以欺人告終。這就是這個世界所謂的浪漫吧。」

Oscar wilde

奧斯卡王爾德

這一部分即劇情開始到高潮全過程。大致分為:1,艾麗和男主相識,合作過程(女主女二相愛過程) 2,女二接受男主心意,女主開始融入群體,女二認識女主3,男主吻女主且被女二撞見,展開矛盾4,真相大白,男女主對愛理解的成長,女主女二的感情線轉折點。

女主是一個偏重邏輯事實,理性,實用主義,不信仰上帝,較同齡人更成熟有文學內涵獨立勤奮,善於思考不依附大眾,但也因此過於封閉,套住自己,沒有信仰感到孤獨。我想聊一聊女主身上這些特點的電影語言表達。從開頭女主的…太多了放棄了

作為和女主靈魂極為契合的女二自然是有多和女主一致地方,比如二人都愛好文學且水平相似能做到相互理解和欣賞,能理解自己是是女主愛上女二的重要原因,女主過度封閉自己,(這一點從難以融入環境和拒絕報考離開小鎮的更好的大學而選擇有全額獎學金的鎮上的大學甚至導演在女主喜歡層層疊套的穿衣風格(兩個典型場景)都看得出)。加上自身較同齡人早熟的特點讓她很難找到能完全理解自己的人。在這樣這狀態下女二的出現對她來說自然非常有吸引力。而女二喜歡女主除了靈魂契合以外更多的是,女主與她不一樣的地方給與她生活的啟迪。

女二家境不好,全家都希望她保持現狀然後按部就班順理成章地嫁給當地富家男。從物質方面講女二是接受這種狀態的,她也接受了融於環境甚至趨同於環境的要求。但其內心深處是厭惡這種妥協的,他和女主一樣渴望釋放個性做自我,然而她一直沒有勇氣捨棄眼前的安定就像女主一直沒有勇氣從自己的封閉圈走出來一樣。後來,女主在男主的幫助下走進人群,女二也在女主的啟迪下勇敢地接受了男主的愛。

(女二女主從森林回來後(Every song novel movie has a best part:勇敢做取捨),女二吻男主)在森林bath那場戲的結尾,從空中俯視視角拍下來,二女浮在水面上,女主本來穿著兩件秋衣變成一件,另一件穿在了本來沒穿上衣的女二,這裡隱喻二女之間互補的特點,女主需要適當走出自我獨立的封閉融入環境,而女二則需要適當為自己創造獨立空間隔離外界不再為了融入環境而丟掉自己。

3,「hell is other people」

「他人即地獄」

Sartre

薩特

最後,在教堂劇情上的高潮戲中,女主寧可揭穿謊言也要鼓勵女主勇敢選擇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拒絕富家男的求婚)反過來這裡也是女主對女二的愛給了她勇氣以變相告白吧。在這場戲中女主也說出了影片主旨句:「愛不是要找到完美的另一半,愛是不斷嘗試,用於靠近,然後失敗,愛是甘願毀掉自己的好畫,只求換得擁有偉大作品的機會。」這裡用到了二女在書信溝通時提到的繪畫問題作比喻,劇情上起到揭開真相升級矛盾的作用,內涵上遞進思考總結主旨(由追求完美另一半到勇敢嘗試勇敢取捨)

如果這裡影片以兩人幸福快樂的在一起了結尾那就不會有這篇觀後感了。因為,如此結局全片就變成了簡單的為追求完美另一半而勇敢出軌和櫃的狗血愛情故事。影片最後男女主和二女的結束戲可以說是串聯全片畫龍點睛內涵昇華,高級感瞬間拔地而起的關鍵。10分制的話是將5.5直接提到6.8的存在。也是我這篇文章的分析重點,影片最後一部分。

「love is messy and horrible and selfish and bold」

Ellie Chu

經過前面經歷的那些,只穿著一件單薄甚至略帶緊身上衣的女主推著自行車在路邊等女二從像餐廳一樣的門口出來。然後二人分站馬路各一邊這裡兩人的對話、動作、走位以及與之配合的運鏡簡直過於舒爽,其豐滿的信息量和恰到好處的情緒、主旨表達實在優秀。女主脫下層層套裝來找女二即代表她決定勇敢出軌詢問對方態度了。但女二是明確拒絕的。她承認她對女主有感情,也許如果她們能以一種正常的方式相識相知或者她能確定自己是les,她也想過也許她倆能有戲。但現在的她無比確定自己是直的。女主玩笑似的嘲諷女二此時的無比確定(也是勇敢嘗試這個邏輯),並準備離開,女二在馬路另一邊跟著女主追上去急切地說「也許幾年以後我一定非常確定」這裡表示女二相信經過時間的證明更有說服力,這時二人的談話已經由一開始的劃清界限不可逾越(他人即地獄,馬路正打兩女各站一端,被馬路中間黃色的中界限隔開)的嚴肅氛圍變為了輕鬆緩和的狀態,女二對自己是直的認定也是由無比堅定轉到需要一些時間才能證明的猶豫模糊的態度。接著,二人相互對望,女二溫柔微笑地說「異教徒祝你在愛荷華州找到自己的信仰」這句話也是對以上的對話做出總結,我們雖然不可能,但會微笑祝福彼此。然後女主也微笑著推車向前走去鏡頭從女二背後向女主正面打順時針搖到女二正面打,此時女主出畫我們只能聽見她推車的聲音到達了鏡頭後方離看著她離開的女二遠去,接著配合同樣的bgm旋律,鏡頭切到逆時針搖到女主正面打,我們看到女主溫和微笑的表情突然嚴肅,扔下自行車轉身向女二跑去,這裡鏡頭很快就切回女二,畫面只能看見女二的表情但是在溫柔背景音樂中緊接出現自行車倒地的噪音給一種突然間轉折感接著女主跑步聲然後突然入畫吻女二然後說「幾年後見」(這裡表達她對這段愛情的積極嚮往)。女二先是驚訝再是微笑的轉身朝相反方向離去。

這場戲從開始衝突感滿滿的對話到祝好到接吻到兩人相背而走。一直都在變化的遞進中深化影片所想要表達的「追求完美愛情,勇敢嘗試」的主旨,同時劇情上這樣的積極留白也拉長了意境,為觀眾留有回味。這場戲兼具現實和浪漫的意味,既給人以「everything beautiful is ruined eventually」的現實傷感又表達了主角仍然追求美好的浪漫主義情懷。

接下來該聊一聊男主,其實在海報中也可以看出,電影著重刻畫的是男女主,女二雖然佔畫面比例很大但是是側臉和嚴重虛焦的(甚至都看不清她長啥樣)。男主這個人物對其刻畫最成功的是他與女主的友情以及在相互幫助之下勇敢嘗試新配方(追求美好)。但是我懶得打字了,只說這個最後追火車情節真是秒啊,女主又從男主這裡學會了解放自己接納不一樣的事物(女主也真香地流了淚,然後發現周圍車廂上的人都看著窗外,並不會注意到她流淚,)。

其他的就直接跳過到缺點吧。

首先,女二帶女主去他的秘密基地這個設計,人物動機不完整。對女二來說當時女主充其量只算是父親教堂彈鋼琴的異教徒,根本沒有理由直接邀請人家去自己的秘密基地。當然這裡的對話是正常的,奇怪的是對話的場景,不應該是森林裡的水塘泡澡,這裡我只能理解為,導演為了增加兩人曖昧情節加強戲劇衝突而為。第二點更為致命,就是男主突然愛上女主,之前不能說沒有鋪墊,但沒鋪好,其實就差那麼幾個關鍵鏡頭,可惜就是沒有,前面男主就是一心愛女二和對女主日漸遞增的友情的設定,突然這不合情理的一轉讓人無法代入,敘事卡殼。另外,男主對他人與自己不一樣的觀點態度的轉變過於簡單化(就是聽了女主爸那幾句話),這直接導致教堂那場戲,男主的「宣言」顯得非常弱智,結合其本身笨笨拙拙的陽光大男孩設定,活像個犯了錯的小孩被家長教育兩句後大喊我錯了我錯了一般如果說這種弱智的感覺放在前面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那場戲就是要展現人物的成長,結果出來的效果是,還是弱智。同時宣言台詞的「一本正經」和電影語言傳達給觀眾的實際感受大相逕庭,這使得電影的真實感遭到破壞。第三個問題也是在教堂那場戲,女主的宣言,這個設計沒有問題,但是依舊缺少鋪墊,以女主的設定做出這種事情必須要展現一段變化或者說是情緒上的累積。而在這場戲宣言之前沒有一個特寫鏡頭給到女主,只有兩個大全景表現女主在二樓彈鋼琴的位置。當富家男求婚,女二及環境特寫後突然就是女主的暴走,在此之前女主也沒有任何「突破性」的劇情,這裡的暴走雖也符合邏輯敘事沒毛病但在人物厚度刻畫上失色幾分。同第二點一樣,加一兩個表現女主情緒變化的過程的特寫就能解決問題。

總體本片我最喜歡的是遞進式內涵的呈現,女主成長的刻畫,以及女主與男主和女主與女二之間的相互成就。此外,雖然是同性題材但影片的中心並沒有放在同性之間的愛情或者同性戀的自我認定這些比較普遍的主題上,而是以包容的態度在探討愛各種含義。如此相較於其他同性戀題材的影片本片意境上要高出許多。然而,由於閉合三角戀的劇情設置使得此片同性戀為必要素,這一特點反過來深化了包容這一主題,也區別於一些雖是同性題材但換為異性也完全不影響主旨表達的電影。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