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 青春的記憶裡有人生模模糊糊的暗線

青春未知數影評

如果有一天,你離開了學校,如果你在學校裡,交到過朋友、為自己將來要幹什麼困惑過,遇到過1、2個影響你的老師,某一刻,你回憶起青春,滿滿的都將是人生的弧光。

就是那種藍紫色的,耀眼似白晝。

The Half of It》讓姬圈集體高潮是因為導演:女性、華裔、lesbian;女主:女性、華裔、疑似lesbian;女主演:女性、華裔、曾經是棄嬰。這些標籤讓電影充滿了戲劇性。標籤是個好東西,對於傳播來說。對作品來說,作者大都不太喜歡,尤其是低產的作者。這就像光的波粒二象性一樣,它是一對悖論:光首先是粒子,但它的運動軌跡是週期性的波動。主人公Ellie Chu首先是個疑似姬佬,但在她的青少年期也會遇到來自不同性別的愛情和友情。

「可惜地」是,《The Half of It》不是一部gay片,它是一部人物簡單、情節常見的常規孩子的青春片。

劇情很簡單,又是新片,我會盡量做到不劇透。

沒有問題少年;沒有打架鬥毆;沒有殺人事件;沒有桃色新聞;沒有生病、車禍、失憶;沒有糾纏不休;沒有一眼萬年;沒有drama的衝突;沒有羅密歐與朱麗葉;沒有哈姆雷特,是的,都沒有。

有的全是青春期、僅有青春期才有的東西:本地人男同學的懵懂情愫、單親早熟少女的孤單心事、校花的孤獨內心、風頭少年的外露張揚;沉默失意的家長、熱熱鬧鬧的家庭、還有神出鬼沒的教堂;大約就是這些平常得不得了的人和場面,卻有一條忽明忽暗的線一直抓著你的心,要你想要和主人公們一起揭開人生的篇章。

講好一個故事、塑造幾個人物、表達一種態度、留下幾個名場面,有這4點,就足夠是一部8分的電影了。80%的電影都做不到這些。

*一、這不是一個love story,而是一個關於有勇氣去追逐自己是誰的故事*

誰的青春不迷茫呢?越是年幼的時候,對哲學三問越敏感。

導演選擇了一個相對封閉的小鎮、高中臨近畢業的最後一年時光,有2-3個主要人物,幾個相關的角色,講訴了一段年少求學時光裡,所有人明裡暗裡都在跟不願意面對的現實和自己掙扎的故事。

開篇中屢次出現的詛咒異教徒的人是,窩在沙發裡的爸爸是,拒絕改良配方的媽媽是。

但好像只有青春期,對自己是誰的迷茫才那麼名正言順,才允許那麼自然不被評價的去迷茫。

而成年以後,迷茫會被貼上「瘋了」、「中年失意」、「保守簡單」等等這些標籤。

也不會言必柏拉圖、加繆,可能也不再會看完小說,然後為其中的劇情傷神了。

導演放棄了所有drama的設定,就用一個個的細節去推進故事,鏡頭有緊有鬆、分鏡也有很多精細的設定,頗像一個有美術功底的人拍出來的,構圖和用光也可圈可點。

如果女主角的故事裡真的有導演的影子,你可以看到她在高中時為要學理還是學文困惑過,也許她違背了自己當時的本意選擇了理科(伍思薇在導演《面子》之前,在斯坦福拿到計算機科學的碩士學位並在微軟做過工程師),所以在電影裡有所逗露。

我想起很早之前唸書的時候,在大學生電影節,在學校裡也聽過一個女導演,講過自己年輕的時候想著出國,一直假裝自己想學商科,賺大錢,最後兜兜轉轉還是終於拍起了電影。然後告訴我們,你真正想做的事,會一直撓著你的心,無論你繞了多少圈,還是會兜回來。

也許也有人會去解讀這是不是一個多角戀的故事,或者到底誰愛的是誰,到底誰有沒有愛上誰。別逗了,有多少青春期裡你喜歡過的人真正留在了你成年以後的生命裡了。

這一點兒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她們來過,告訴你,什麼是友誼、甚麼是青春、什麼是互相支持、什麼是情竇初開,什麼是迷戀,什麼是默契,什麼是開始不喜歡了解了之後很喜歡,什麼是開始很喜歡然後不喜歡,什麼是原來人生還可以這樣。而你,要獨自解決自己是誰的問題,就如同他她也要自己解決自己的一樣。

如導演所說,這不是一個所有人得償所願的故事。我認為這是一個所有人都若有所得的故事。

*二、沒有誰是完美的,但片中人物各有各的可愛*

這裡有一個自律自尊、堅強有主意、孝順又強大的女孩,但她也有自己混亂和自私的一面;明知道這樣做會傷害不知情的女孩,還是默默做了搶手。或者說,她只是隱約覺得不對,但還是忍不住接受了這個任務。

這裡還有一個善良憨厚、勇敢又純真、自知又無知,魯莽又細膩的男孩,他對生物本能的追逐中,是有明確地自知之明的,所以他委託了這個任務。然而,劇情並沒有按照他的預期去發展,但他隨時都在follow自己的心。

這裡還有一個迷人又聰明、憂傷又合群、木訥又敏感,軟弱又堅強的女孩,她一直在雲霧中,在現實、內心和表現中舉棋不定、猶豫不決,像極了每個人真實遇到的現實。我們都是命運的解密者,在真實世界裡,並不會像看電影一樣有一個上帝視角。我們在真相、表現和幻覺中掙扎,渴望被了解。

這裡還有一群搗蛋鬼、愣頭青、八卦小分隊、顏黨,不那麼像父母的父母、不那麼像孩子的孩子。影片故事主線清晰,塑造人物也沒有貪多嚼不爛,關於父母的筆墨最多的都用在了女主的爸爸身上,所以得以從容地由頭至尾把爸爸這個角色立了起來。

而這四個人,加上幾個其他若有似無的人的存在,已經讓這個小鎮的生活和每個人的成長跳出了這個小鎮了,這些故事發生在全世界每一個角落。這些可愛的人可能是我們身邊的某一個人。

這可能是這部電影裡迷人的地方,因為觀眾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去猜測,這3、4個主角長大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三、愛是有顆粒度的,不僅是親情、友情和愛情,它讓人成長*

每一份愛都是複雜多樣的,之前聽康永講過《情緒的顆粒度》。我覺得愛也有,這是《The Half of It》裡最好的一點。

它給出了愛的顆粒度:Paul和 Ellie之間,有一種同袍友誼,也可以叫戰友,因為一個共同的目標,他們除了所有人理解的流水有意落花無情之後,還有一起挖戰壕的情義;Aster和 Ellie之間,有兩個」詩人「的趣味共鳴,也可以叫惑友,因為有共同的未解之謎;Paul和Aster之間,彼此對對方是想象的情人;Paul和老楚之間生出一種接納和互助的情義,因為care同一個人,他們找到了自己該勇敢肩負自己責任的行動力,是不是可以叫同行兄,甚至Trig對 Ellie,也有一種欣賞,或者說大眾偶像對另一個潛在黑馬的欣賞。

我相信,拍出愛的層次和多樣性,讓愛呈現多樣的形式,是導演有意為之,刻意追求的。如果觀眾感受到了,就是你做到了。

這也是慶幸《The Half of It》不是一部gay片的原因。是不是gay不是愛情的形式,也不是一個分類。如同洗手間分男女,並不改變它是洗手間的本質,蹲便或者坐便才是洗手間的形式。

當知道了愛的顆粒度後,我們的包容度就會多了很多。每一段兩兩關係都有它的顆粒屬性,不必標籤化,也不必非要下結論塞到親情、友情和愛情這三個狹小的空間裡。

如果硬要貼標籤的話,先去造新詞吧。

*四、有很多個瞬間,是青春的註腳、迷茫又清晰、模糊又純真*

我一直在思考那個在黑板上寫下」他人即地獄「的哲學老師,在這部青春片裡的作用。

她似乎是最早知道 Ellie真實情緒和思想的,唯一客觀的旁觀者。

也許因為她是哲學老師的緣故,她看到了清晰、看到了純真,過濾掉了迷茫、過濾掉了模糊。

她像成人一樣和 Ellie對話,平等的對話,不居高臨下,不語重心長。

她是折射這些青少年們的鏡子,所以並沒有讓這部影片,陷入一片混亂。因為其實仔細想,4個人中沒有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情感是百分百明確的。

在哲學老師的心中,這些都會隨著青春逝去而漸行漸遠。

我們的青春終將逝去,當人生的軌跡越來越清晰時,你一定會懷念青少年時期那種迷茫和模糊。

因為,這意味著,你的人生也許還有別的可能。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