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青春未知數》影評:愛情來時,你不知道它如何發生

青春未知數影評

1

戀愛的微妙之處在於,愛情的萌發,只在電光火石之間。

並不能確定那一刻的感覺,到底是什麼。

猶疑、糾結、迂迴、試探,情緒化的悲喜交加,感性入侵大腦,將理智驅逐。

人說少年時,戀愛大過天,愛比生死更重。

可什麼是愛,為什麼愛,如何分辨喜歡、情慾和愛的關係?

在少年們心裡,那是太嚴肅乏味的話題。

當這種不確定阻礙一段關係的進展時,於不確定的徘徊中,總還會想,或許,我們面對愛,依然如此無知。

「The Half Of It」。

電影有個巧妙的名字,蘊含著多重意味。

如開篇所言,愛是被神分開的凡人,去尋找另一半自己的過程;

它又在說我們對愛的一知半解,不知何時,我們會陷入愛裡。在這些關係中,有太多曖昧和不確定,如此模糊,無法回答。

不敢說,不敢做,是因為還不懂,在長大的前夜。

2

這裡只是一個普通的美國白人小鎮。

Ellie和她的父親是陌生外來者,作為一個亞裔書呆子,她在高中沒什麼朋友,唯一與同學的聯繫,就是替同學代寫作業掙錢。

直到不善言辭的男同學Paul找到Ellie,求她替自己寫一封情書,去追求校花Aster,內向的Ellie突然發現自己陷入到了一段複雜的關係之中。

「The Half Of It」是部溫柔的電影,雖然它架設了複雜而矛盾的四角關係,但每個人真正掙扎的,並不是對愛的選擇,而是如何遵循於本心,做回自己。

高中是人生中一個微妙的階段,它在邁向成人的門口,似乎已經明白了很多道理,卻也還懷抱著少年的幼稚。

Ellie甚至沒有開始過一次真正的戀愛,對所有的感情,都還在理性十足地做利害分析。

少年的困惑在於,他們對愛的理解,依然是片面而膚淺的。

Paul以為愛就是男生女生約會;Aster困擾於自己在一場所有人都覺得天作之合的關係裡,卻絲毫沒有獲得愛的愉悅;Ellie甚至不知愛究竟是什麼,經驗是父親一直在看的黑白電影,對內心倏忽而過的波瀾,她選擇逃避。

所以在這個他愛她也愛她,她愛她卻不愛他,她不知道自己該愛誰的故事裡,感情的歸屬並不是那麼重要。

導演吳思薇細膩地描寫了女孩們神交的時刻,她們的靈魂在不斷的碰撞中發生共振。雖然Ellie只是借用男孩Paul的身份,完全在以自我與Aster溝通。

巧合的是Aster並不是一個花瓶式的人物,她好看,但精神世界遠比她的漂亮外表要來得深邃。她與Ellie其實本質上都是孤獨的,所以形而上的話題反而更能激發她的交流熱情。

電影裡最美好的畫面,是Aster與Ellie在水池中的「女孩兒們的對話」。似是而非,欲拒還迎,曖昧的氣氛在水汽氤氳中升騰。與電影開始的故事相互應證,那一刻,女孩們兒的面孔在水中形成倒影,她們好像變得完整,一如創世之初。

3

一般而言,男孩Paul會被寫成一個膚淺的角色,製造笑料,或是襯托女孩兒們的感情。

但導演並沒有。

Paul也是可愛的。雖然他無比直男,在愛情中懵懂無知,既缺乏戀愛的技巧,也欠缺溝通的耐心。

但男孩認真,同樣善良。他並不知道自己對待Ellie情感的變化到底是什麼,只知道戀愛就是男女約會,情緒曖昧時候,吻上去總歸沒錯。

這個笨蛋,莫名其妙成為鎮子的英雄。還無心插柳地貢獻了電影最感人的一幕。他追著火車奔跑的時候,曾對此不屑一顧的Ellie一面說著「白痴」一面淚流滿面。

真傻,也真好。

電影並沒有在愛情中停留,而是順其自然地在每個人的生命裡生長延續。

每個人都在成長,在不斷補充和完善自己的缺失的靈魂,變成更好的自己。

面對未來,他們依然懵懂而幼稚,但眼裡,滿滿都是光芒。

4

在初夏的夜晚,看這樣一部輕快的電影,真是再美好不過的體驗。

電影讓我想起很多年前看《藍色大門》,一臉稚氣的陳柏霖對滿臉懵懂的桂綸鎂表白,我叫張士豪,我還不錯哦。

想著自己小時候,缺零花錢,也替人寫情書,送給別的女孩。

被女孩一把撕碎,扔在臉上。

那個女孩,如今居然變成自己的妻子。

人生啊,真是什麼奇怪的故事都會發生。

5月4日的凌晨,北京雨水降至,微風襲來,夏天的炎熱一掃而空。

這就是電影的滋味吧。曾經的煩惱再不是煩惱,所有的喜怒哀樂,如今想來,都只是會心而笑的愉悅。

起風了,天氣涼爽,帶著微微的水汽,夜色裡沒有曖昧,只有靜謐,與清朗的心情。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