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女人碎片》影評:子宮、孕育、生命、人類、死亡、延續、靈魂

女人碎片影評
在我打下這標題中的七個詞的時候,我再去回看,發現它們恰好組成了一句話。而這七個詞也幾乎是人類在哲學上所探討的永恆話題。作為一個電影公眾號,本是無意想去蹭鄭爽代孕這個熱點的,但就當我為這幾天吃的瓜而頭腦需要消化的時候,我看到了一部電影《女人碎片》,這部全程令人揪心的電影,讓我們不得不再一次去思考這些問題。

共振的情緒

直到電影進行到了半個小時,片名「女人碎片」才出現在銀幕上。而才此之前的內容裡,導演卻已經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和情感的帶入,自尊的丈夫,強勢的母親,和獨立的女主。

長達十多分鐘的長鏡頭,消解了時間的隔閡,用最為真實的時間感與空間感,將女主分娩的時的人物情緒與狀態完美的呈現給觀眾。從對臨時替換的助產士的抗拒到與丈夫在浴缸裡擁抱、再到分娩時刻的劇痛、嬰兒出生時短暫的喜悅,以及最後嬰兒突發意外的驚愕與恐慌。凡妮莎·柯比的用紀錄片式的真實表演,將一個女人在分娩時可能的狀態全部演繹出來。

長鏡頭中的空間變換

而後,「女人碎片」片名出現,彷彿是在告訴觀眾,那個剛出生就死掉的嬰兒,就是這個女人的「碎片」。真正的故事也開始慢慢的展開。她試圖去佯裝一切都沒發生,但身邊的每個人,每件事情都會突如其然的讓她回憶起,那場事故、那個孩子。她跟丈夫爭執死去孩子名字的拼寫,她跟母親爭執有關對助產士的訴訟。在經歷了巨大的喪子之痛之後,她還要不得不去面對這些由此產生的瑣碎事件的時候。作為觀眾的我們,也能清晰的感受到那種游離於崩潰邊緣的人物狀態。無法被忘卻、排解的悲傷和疏離感,就是電影中波士頓的天氣一樣,一直縈繞著人物周圍。

波士頓的天氣

《女人碎片》有很多反戲劇的橋段,瑪莎(女主)在分娩時候對臨時替換的助產士的抗拒、不信任的情緒沒有在之後延續和發展。瑪莎發現了肖恩(丈夫)出軌的細節,但也並沒有因此在意。甚至後來,瑪莎的母親給肖恩一筆錢,讓他離開瑪莎的時候,肖恩也照做了。這些看似非傳統、非常規的細節恰恰更加真實的呈現了這個故事。凡妮莎·柯比將瑪莎這個人物演繹出了從不知所措到混亂無序的內心變化。而在本片的高潮,母親和女兒的爭吵,母親指責瑪莎沒有去積極的控訴那個失職的助產士。雖然她們對懷著對死去的孩子的巨大悲痛,但她們對進行前進的道路方向卻有著天壤不同的差距。

電影中講述了一個因為共振而導致大橋坍塌的現實事件,而這個故事也暗示了之後人物的走向。情緒的共振,是無法撫平內心巨大的傷痛的。它只會讓傷痛在某個情緒點爆發,崩潰。

以愛之名的寬恕

電影的最後,瑪莎站在法庭上。她沒有化解悲傷,但她也沒有控訴任何人。她選擇了寬恕,她看著她和女兒唯一的一張合影,以愛之名,以一個女人的身份寬恕了另一個女人。我們都知道悲傷不會因此消失,忘卻。但寬恕是自我和解的第一步,我們背負著痛苦與悲傷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進行

孕育的枷鎖

BBC紀錄片《代孕者》

這篇文章其實本非真正意義上的影片,它更像是一篇關於電影的散文。在上一次那篇關於「2020女性電影」的專題推出之後。我試圖在現實事件和影像世界裡尋找關於「女性議題」的所真正觸及的核心是什麼。在鄭爽代孕的事件曝光之後,我看了許多相關的文章,紀錄片。我漸漸的意識到,所有問題的核心可能出現在「孕育」上。孕育的能力直接導致了男女生理機能的巨大差異。對孕育生命的需求,又催生出了人類對「性愛」的本能的衝動。而要試圖去瞭解性別問題的時候,就不得不到跳過對「孕育」本身的刨析與探討。

在看一些有關代孕的文字和紀錄片時候,讓我感到揪心的不只是她們艱難的生存狀況和代孕對她們的身體傷害,最令人痛心的是她們在經歷了漫長艱辛的孕育過程之後,卻要將孩子轉付給他人。那種剝脫一個人成為母親的行為,無疑是反人性的。這種因為生理上的聯繫是母愛作為一種本能反應的存在,也正是因為擁有孕育生命的能力,所有女性往往會比男性有更強的共情能力。但是這種共情的能力在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卻變成了一種束縛女性的道德枷鎖,女性被強迫要求優先扮演「母親」的角色,從而忽略了女性作為獨立個體的人的存在。在漫長的人類歷史中,女性這種能力都被強制當作一種「義務」來服務社會的存在與延續。而女性在絕大多數時候,也就只能被迫承擔這種「義務」。而「代孕」這種更加一種惡劣的行為,她甚至剝奪女性成為「母親」的權力,瘋狂壓榨她們的「生育價值」。

講述底層少女困境的《從不、很少、有時、總是》

而對女性的性剝削也只是生育價值剝削的副產品。在男性主導的性行為下,男性無疑會更加強化自己的佔有慾和所謂的領地意識。也因此有了附加在女性身上的貞操觀念。這種對於女性全方位的壓迫就這樣誕生了。

人的非人化

在數百萬年前,當南方古猿們決定開始直立行走的時候,他們絕對料想不到這一小小舉動會導致人類的徹底進化以至於文明的誕生,他們也絕對料想不到直立行走所帶來的盆骨縮小導致了人類成為哺乳界內最難進行生育的物種。以至於雌性只能朝著生育型去進化,而弱化了其勞動生存能力。而也是因此,雌性不得不開始依依靠雄性給其打獵與保護於是男人、女人誕生了。於是,家庭單位出現了。而為了穩定,於是農耕形式出現了。於是,人類文明也開始出現了。 人類其實是反自然的,我們口口聲自己建立了輝煌燦爛的文明,然而這只不過為了試圖掩飾人類對自己族群犯下的罪行。我們互相鬥爭,瘋狂的掠奪與戰爭。有多麼燦爛的文明的背後就會有多麼殘酷的罪行。壓榨不同性別的、不同族群的、不同語言的、不同膚色的人們。在歷史的進程中,我們絕大多數時間,絕大多數人,都只是將人視為了一種工具。 人類對於生育的願望瘋狂到令人難以想象。這種瘋狂不單是生物意義上的,更多的是社會層面上的。女性的子宮被徹底的社會化。女性在漫長的歷史中,一直只被當作生育機器來看待。人類對自己的「血脈」都會有著一種愚昧且可笑的執念。 人類也極其的自大,自大到認為自己是萬物之首,自大給自己附加上一套所謂的「道德」,就可以自視高於其他一切生物。而為了給自己找一套更加完美的說辭,又創造了所謂的宗教,所謂的上帝。在一個個又一個虛偽的故事中,我們構建了一套所謂關於人的認知

作者| 墨鏡

編輯 | 意識流美少女墨鏡

審核 |意識流美少女

平台 | 微信公眾號「二十四幀電影」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