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遊牧人生》影評:在路上,為了內心的傷痛與孤獨

遊牧人生影評

之前有寫過想看這片的理由,無關得獎和導演,而是主題。關於公路片,一時會想到印象最深的《末路狂花》和《逍遙騎士》,掙脫固有觀念和社會枷鎖追尋絕對的自由,直到最後震撼的終結。本以為《遊牧人生》會有相似的核心價值觀(會聯想到嬉皮士和吉普賽,一種根深蒂固不會剔除的文化血液,依舊在許多人身上流淌),但這片更加看重的是在蕭條的社會背景下,側重個人的處境與內心。

並非關於那些義無反顧懷有不切實際理想主義追求的人選擇上路的故事,而是那些遭遇生活與身體上痛楚的人們「不得不在路上「的故事。沒有距離感,更加的接地氣並貼近現實。看完後又想起了阿巴斯說的:「 用心看一部電影,你就會比用腦子看電影更寬容。」看到有人形容這片就像一盤緩慢流動的散沙,在絕美的西部風光和莫名響起的優美鋼琴聲中展現出一段段零碎而故作深沉的房車之旅,難以激起情感上的漣漪和共鳴。

在我看來片中那些看似碎片化的日常,那種冷峻的氛圍,以及表達的克制,是難得且高級的。病痛的折磨,親人的離去,回憶的侵襲,那份內心沉重的傷痛,並不是隻字片語的簡單概括或是廉價強烈的情感宣洩就能貼切表達的,壓抑與沉默很多時候才是最顯痛的常態。就像聽一首古典樂,比起試著用乾癟貧乏的言語去解釋和形容,更重要的是體會與感受。旁人的安慰和勸說很多時候都是「無用」的,因為經歷和選擇「只屬於自己」。

以前看到一些背包客,總會投射羨慕的眼光,現在想來很多人並非只為追尋自由那麼簡單,撫平傷痛排遣寂寞或許才是他們的原動力。看到片中圍著篝火傾訴的一段,耳邊又響起了那句:意外和明天不知哪個會先到來,所以不要浪費時間,不要留下遺憾。但很多人都沒法輕易的捨棄穩定、擺脫束縛去經歷更多,生活的安逸是很大的誘惑,選擇上路則需要更大的勇氣。

一輛房車,獨自一人,吃著罐頭,街邊撒尿,唯一珍貴的是父親贈送的盤子和手上不願摘下的戒指,無法靠退休金活下去,年齡大了找工作不容易,只能做各種零時工,沒有生活保障。趙婷勾勒出的個人經歷,雖然沒有過多的描述,卻有種近在咫尺的真實感。特別是被疫情殘酷席捲,不景氣的社會,以及老齡化嚴重的當下,從個人的生存狀態中看到了一種非常現實的主流現象或者說未來景象,會戳中不少人的內心。

被這片吸引的另一點是麥克多蒙德自然精彩的表演。她堅定有力的眼神、細微的神情變化,甚至是臉上有著歲月痕跡的皺紋,都散發出超強的感染力。難忘麥克多蒙德獨自走在懸崖邊、山谷裡和草地上的身影,完全抹掉了演的痕跡,就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和生活,極具信服力,甚至成為了一種觀看的動力。也特別喜歡這片營造出的氛圍,寂寥、沉靜、荒涼、傷感而虛無,跟隨著鏡頭,曾經遭受失去後的那種無法言喻的感受又出現了。

在淡淡的憂傷和孤獨中,傷痛或許會持續的留在內心深處,當Fern選擇離開Dave的家,最後賣掉遺物,回到舊工廠,彷彿有種辭舊迎新的感覺。看到依舊選擇在路上的Fern,莫名也收獲了一種安慰。在看似漫長實際短暫並充滿未知的人生路上那些深愛著的人、無依無靠的人、萍水相逢的人、相聚的人、離去的人…,不要說永別,我們定會再見。

歡迎關注 | 公眾號:yuchishangjiu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