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從前,有個好萊塢...》影評:影評 | 從前有個好萊塢

從前 有個好萊塢...影評

原創 曉白 捕手catcher

奧斯卡和戛納代表了西方兩種電影趣味和追求,前者以宣揚人性為己任,後者以電影革新為標準。與之相對的,影評和影評人的個人趣味和取向也大不相同,觀點、意見和想法亦相左,時而分歧相向,時而不謀而合。基於此前提,我對昆汀·塔倫蒂諾 (Quentin Tarantino)的新片《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做個簡短評論。

玩與技是電影的兩個層面,在昆汀的手中,兩者完美地結合。其新片,構思於寓,現實與虛構並存,神與幻,傳與奇,藝與類,兼而有之。昆汀的個人趣味和個人追求游離於人性與革新之間,既不完全醉心於故事,也不完全投入於革新。昆汀在乎的,是一個完美而肆虐的個人電影世界。昆汀是個電影雜家,是眾多大師影像和各種類型片的結合體,他的長處在於運用、借鑒和吸收前人的經典鏡頭、語言、剪輯和音樂,串聯起自己的敘述,繼而形成自己獨有的、酣暢淋漓的、絮絮叨叨的、暴力血腥的個人風格。年輕時閱片無數,自身又不遵循某種規矩和法則,並身處相對自由的創作環境,是其風格得以彰顯的條件。

《從前,有個好萊塢...》是昆汀給好萊塢的一封情書,西方媒體如是說。如若說這個片子是封情書,不如說它更像是昆汀對好萊塢特殊時期的懷舊和幻想。一方面,它沉浸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好萊塢電影工業的再次崛起,另一方面,它則以「自我」幻想和虛構的方式展開和介入的,這有點像我們對過去的回憶,不管當時多麼的心酸和艱難,如今回過頭去看,都覺得甜蜜有味彌足珍貴。

千百年來的文學形式不外乎對人性的弘揚,揚善抑惡,公平正義,稍有類型娛樂之嫌,必不能流芳百世,影響深遠。美國電影的核心是人性,作為美國電影最高獎項的奧斯卡金像獎則是對「人性」一詞的最佳詮釋,它鼓勵和支持哪些對人性一詞有新的嘗試和新的詮釋的劇情片。但美國電影的工業基礎是商業,商業是資本、消費、盈利的代名詞。你賺錢了,可以人性一下,你賠錢了,可能連人都沒了。在「人性」和「商業」的博弈中,後者往往大獲全勝,奧斯卡則鼓勵和支持了少數電影工作者。而昆汀的新片,則完美地展示了一個個性鮮明的導演在這種壁壘下的華麗突圍,他在新片中擯棄了「人性」和「多線性敘事」,以「西部片」為故事外殼,內夾私貨和惡趣味,這種「類型」+「娛樂」的電影創作,多是味同嚼蠟、浪費硬盤內存的B級片,上乘的作品也僅可稱之為雞肋,而昆汀則找來小李和皮特等一干超級明星,給影迷端上來一盤「紅燒辣子雞」,料夠足,味夠鮮,色香味俱全。基於昆汀在商業上的成功,不斷在全球範圍內吸收擁躉,促使他的片子有足夠的本錢,擯棄所謂的好萊塢敘述和人性,可以恣意妄為,專注於自我的創作。他的劇本形式,是從類型片出發,走近人性,而他所詮釋的人性,不是好萊塢電影中固定的人性,而是從角色的內心和身處的環境展現的,夾雜經典電影的敘事、攝影、剪輯、音樂等等等,而非類型片的類型片。也就是說,在人性和商業的妥協下,昆汀呈現的是個人主義,本義上與馬丁·斯科塞斯不久前對超級英雄不是電影的抨擊的電影是同一類型,只是昆汀的個人主義偏向於人性,而超級英雄電影偏向於商業。

昆汀是大雜燴電影的宗師,他之前的創作大多是偷師之作,偷師+改進或變相偷師+變相革新,之所以不被指責為抄襲,是因為無人能夠全部辨析局部的來源,而「自我創作」和「自我趣味」則始終是以主線的身份來串聯所有的偷師,故抄襲不成立。而當一個電影工作者,二十多年來,始終沉迷於電影世界和自我創作的時候,趨於成熟的表現就是融會貫通、自成系統,此可稱之為「風格」,但這種「風格」在他的第一部電影《落水狗》中已有雛形,只是結尾的無間風雲皆知其來自於香港導演林嶺東的《龍虎風雲》,痕跡過於明顯。而《從前,有個好萊塢...》則痕跡全無,皆為懷舊、趣味和想象。

本影評不著一字於劇情,一為伸張影評之態度、觀點、角度、和思考,二為尊重昆汀之不透露劇情之聲明。好的電影和好的影評一樣,不是一味地娛樂大眾,抑或為老闆賺的盆缽滿缽,而是在兩者之間找到生存和藝術的平衡點,我想昆汀是不在乎藝術的,他只在乎自己的興趣和想象,而這種創作本身不就是藝術嗎?

致力於發現有意義和有價值的作品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