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星際救援》影評:硬你麻痺科幻!
星際救援影評今早饞特效決定二刷,刷完吐血了...這樣一部標榜自己為hard sci-fi,拍出來成品邏輯漏洞百出,情節矛盾設定幼稚,技術用語寥寥,連人機互動的語音用的都是三十多年前派拉蒙拍特攝科幻劇裡的套路,前期宣傳的那些個nasa consultant team是中途集體去世了嗎?要給他們看到這樣的成品也是會吐的吧...
1. 電影裡海王星軌道站用的是solar panel,但實際情況是木星軌道外的太陽光照度是無法為航天器提供充足的電能的(voyager, new horizon, 以及pioneer系列使用的都是機載核電池,平均工作壽命40年左右,唯一的例外是2011年發射的朱諾號木星探測器,不過它那三塊巨型帆板的功率充其量也就夠它在四億公里這個距離上使使。即便是這樣,相較朱諾號solar panel的尺寸,電影裡空間站上安的那一串的大小形同雞肋)退一萬步講,連反物質發動機這樣的千年技術難題都攻克了,給它多接條線以滿足艙內元件的供電缺口真的很難嗎?不過需要認可的是,好歹是大製作,電影對海王星周圍昏暗的太空環境的把握還是很準確的,至少比二十年前那部event horizon強多了。
2. 最初計劃把地外生命觀測平台設在neptune的人(包括男主他瘋爹)是認真的嗎?這離太陽帶電粒子真正減速的terminal shock還有20多AU呢!哪裡離heliophere頂層近了?日冕干擾哪少了?港真,費老勁把那麼重的payload發射到外太陽系,不如學學人家詹姆斯韋伯望遠鏡,月軌外L2點和地球同步公轉,有地球這塊大石頭擋住太陽風,還有磁場保護,豈不美哉?
3. 開頭那個space tower笑哭我了。上映前心心念念的太空電梯並沒有出現,取而代之的是無盡的槽點...我是從頭到尾都沒想通啊...政府拿納稅人的錢整這麼一花裡胡哨的玩意兒到底是幹啥用的,後來看reddit上有人解釋是什麼天線,用來收外星信號,建得那麼高是為了減小大氣折射。wqnm減小大氣折射!地球大氣圈只影響可見光、紅外線、和X射線觀測(否則為啥哈勃、斯皮策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要被部署在軌道上?)跟長短波接收沒半毛錢關係!誰跟你說在太空裡打電話信號就比地面好?
3. 再說說男主brad pitt的裝備,道具組請的服裝設計師一定有很深的航天飛機時代情結,宇航服上大部分功能部件都很符合當年pumpkin suit的各項特徵(片頭space tower的維修服索性直接漆成ACE全壓服的橘色)有獨立連接的維生系統軟管。不過頭盔結構應該參照了USAF八十年代高空壓力服的設計,visor開口視野較小,頸部固定環突出。這些設定我本身沒啥異議,復古工業感啥的誰不喜歡,尤其當受眾是中國人時,這其實和崇尚蘇聯式粗線條美學是一個道理,和咱們潛意識裡的文化認同有很大關係(不懂可以去看看流浪地球裡的基建風格)。唯一的問題是,影片的世界觀是近未來,就算我們假設spaceX緊身衣式宇航服改革的宏大事業根本沒發生過,導致ISS用的EMU和Orlan-5艙外服還是那種裡三層外三層,工作氣壓低,穿脫複雜不說出艙前還要吸四個小時純氧來預防減壓病的過時產品,電影裡的宇航服還是太!踏!馬!的!cliche! 了!更搞笑的是,你能想像未來的航天設計師們居然會蠢到像電影中那樣 取消艙內服,但又不為航天員長時間在狹小艙內活動提供更輕便的option嗎?到後來只怕沒人願意當航天員,尤其是在知道要在艙內穿著艙外服重量的bail-out suit,同時要在發射階段承受6-7個G的過載後,這搞不好會間接導致不育吧... 其次,宇航員在軌道、月球、火星表面使用的艙外服都應該是有不同設計的,電影完全忽略了這點。為什麼需要這樣的區別呢?打個比方,阿波羅所計劃採用的A7L艙外服,因為考慮到宇航員在有重力的月表行走時以背部負重最為省力,它的維生背包是像普通雙肩背那樣可卸下的,同時鞋底也是帶凹痕的;而到了之後1972年的天空實驗室計劃,由於進行的是無重力軌道行走,宇航員穿的是平底鞋;另外,在沒有足夠立面支撐的情況下,宇航員往往又要在逼仄的空間站結構體間作業,背包太佔地方,於是nasa研發人員將維生和通訊設備統統塞進宇航員腰間的一個布包裡,增強了航天服的靈活性。至於目前還在研製階段的火星服,各國雖然給出了不同的schematic, 但能看出絕大多數效仿了俄羅斯海鷹服在背部安裝活動門方便進出(為火星車取消氣閘而設計),關節處採用可360°活動的套環設計,增加聚合材料外骨骼並減小纖維面料用量(具體參見星際穿越,這樣能有效緩解火星或任何帶大氣行星表面揚塵對航天服的侵蝕,輕便的聚合材料也不會對在0.38g中行走的航天員造成負擔,ad astra顯然完全沒把這當回事)。反觀這部影片的宇航服,看似保守過氣的設計實則無比耐操,不但能適應各種溫度、重力條件、大氣成分,還tm能水陸兩用,穿著它爬發射架,徒手肉搏惡棍零壓力!真乃居家旅行,打架鬥毆必備!p.s.說到電影的一大亮點,月球追車,中間brad pitt的氧氣管被海盜打爆(注意是整根管子斷成兩截了)看到他稍微用手捂了下就堵住了洩露,我當時就沒法蛋定了...真空:請不要挑戰我的底線?
另外,影片中大量使用的無繩噴氣推進裝置也很不合邏輯。我們知道nasa在八十年代開發MMU (Manned Maneuvering Unit) 為的是做到無繩EVA,並在航天飛機機械臂損壞無法抓取目標飛行器時(或是機腹隔熱陶瓷片脫落需要維修時)不繫安全臍帶情況下完成任務。簡而言之,MMU的常規作業半徑不會超出航天器方圓100米。很可惜,ad adstra和七年前的gravity犯了同樣的概念性錯誤,背包儲氣罐裡惰性氣體的比衝(單位推進劑所產生的衝量)不是給你隨隨便便用來做高速變軌機動的,更別提那個看上去很帥的穿越星環碎石帶的壯舉了, 全是赤裸裸的誤導觀眾。看到這裡肯定有人會bb這是科幻片你怎麼確定未來有一天人類不會發明出上述的壓縮氣體推進劑呢blah blah bah, 可這下一個bug就更令人迷惑了:主角們在太空行走時,推進裝置噴出的氣體要麼尾跡太淡,要麼完全隱形,看著十分捉襟見肘,根本不像是大推力那種(我記得brad pitt通過星環時僅僅是蹬了一腳就飛出去幾十里地,連噴口的鏡頭都不給一個)另外,主角們巴掌大小的背部維生系統也很值得吐槽:既然你RCS推力如此恐怖,儲氣罐呢?噴口呢?操作界面呢?咋全被吃了捏?總之從頭到尾都沒看清楚男主是怎麼在零重力環境下穿梭自如、動如脫兔的...
10分26秒處是MMU無繩推進的正確使用方法: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29610920?from=search&seid=14891850306072517367
4.飛船內的技術謬誤就不過多吐槽了,好萊塢太空片熟悉的簡陋+智熄感。反正未來嘛,一切從簡,如何展現遠程遙控引爆核彈?一個鏡頭給宇航員的手瞎摁幾個按鈕,下個close-up隨便拍宇航員讀個秒,配樂由平靜轉為激昂,然後boooooom!!光芒萬丈!!!最後切回艙內學kubrick給男主顫抖的臉再來個高曝光特寫... 同樣令人智熄的火星著陸,飛船的姿態都TMD用整個火箭表示出來了,考慮到你飛行員的智商連水平儀都沒敢安了,應該能完成一般的角度偏轉改出了吧?嘿他偏不,大眼睛一眨一眨盯著顯示器上不斷滑向危險值的攻角,死活賴著自動駕駛不肯take control (放開那飛船讓我來!)...這導演的腦力我看也就跟這飛行員差不多了...
5. 電影中的發射鏡頭我只看到了運載火箭花式丟助推器,其中一個離開月球站時還很瀟(pu)灑(zhang)地把一段四噴口的引擎段留在了軌道上。我懂,這樣拍很有視覺衝擊,很接地氣,可是,在影片中的年代,人類太空活動前所未有地頻繁,酬載量前所未有地高,要是每每發射出手都這麼「大方」,每年發生十次「地心引力」都不為過。抬頭瞧瞧日曆,2020年,馬斯克馬上開始計劃falcon 9上面級火箭回收了,nasa這幫官老爺顧問們還在當造火箭不要錢似的...
6. 最後極其令我不解的地方,電影中的antimatter energy flux,居然會隨著覆蓋距離增大而增強(反物質啥原理我也不懂,可為啥太陽系其他地方都遭殃了,唯獨瘋爹他自己的軌道站沒有受到任何輕微的影響,還在那快樂地生活了三十年,這反物質作起惡來還認人啊?tmd就好像是切爾諾貝利炸了,歐亞大陸哀鴻遍野,唯獨普里皮亞季沒事兒...)
7.ad astra是部十分不成熟的科幻電影,至於電影本身怎麼個不成熟法,其他熱評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擇出我所看到的這些側面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任何sci-fi,不論觀眾是否具備相關背景知識,對技術的忽視都將潛移默化地降低影片的娛樂性。注意我用的是「忽視」而不是「紕漏」。這部電影科學上的紕漏不是一般的多,但這不是最關鍵,最關鍵是對技術功能本身的「誤讀」。一部硬科幻要真正做到尊重技術,靠的並不是將一堆當代的、視覺性的框架模型東拉西湊,接著沉浸在某種「根植於正統科學」的自我陶醉中。相反,它要求作者擁有內部人員的視角,去自我剖析,從而在表達上有取捨地展現一些內容,相關的問句例如,為什麼遠程操縱核彈引爆不止需要倒數讀秒?為何科學技術一再強調algorithm的重要性?這一切思辨不僅僅能帶來所謂的「真實感」,也能幫助提升劇本的可讀性,電影世界觀的完整性。不對技術報以敬意的故事,其最終的失敗或許就在於一句「得來全不費力」吧。觀眾這邊,像是稀裡糊塗被人拉著頭一回做了冥想,完事後被問體會如何,他們先是面面相覷,隨後答道,體會如何?這可說不準,可能體驗到了事件間的巨大間隙吧?情節層面,ad astra不但輸掉了技術反思,還輸掉了作為故事立篇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衝突落腳點。導演顯然想通過主人公的人格向「人與內部宇宙」的矛盾推進,可惜劇作的起點太低,一開始就將矛盾通過念白呈現得巨細無遺,同時明確了男主父親,以及「尋父」的任務,然後將一個本可以慢慢展開的宏大母題迅速嫁接到一件並不那麼精彩的具體事件上。在這之後,所有體現男主內心撕裂的文戲全都顯得那麼單薄而缺乏神祕感,不過是一些特寫的堆疊罷了。
總的來講,ad astra的立篇選材總能讓我想起前年上映的太空生活。克萊爾德尼可比這廝老道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