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從前,有個好萊塢...》影評:被撤檔,不刪減,這部年度十佳片到底有什麼秘密?

從前 有個好萊塢...影評

十月以來的內地院線,騷操作不斷,堪稱「魔幻」。 一邊是《盜夢特攻隊》、《別告訴她》開畫前12小時緊急撤、改檔。 一邊是《少年的你》提前3天定檔,連夜運送影片拷貝至各大影院。 不論結局是喜是憂,都透著一股子辛酸。 就連一部王牌陣容的「年度必看」神作也沒能躲過相似的命運。 但好在,慘遭撤檔一個月後,它終於還是跟我們見面了——

從前,有個好萊塢...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導演:昆汀·塔倫蒂諾 編劇:昆汀·塔倫蒂諾 主演: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 布拉德·皮特 / 瑪格特·羅比 首播:2019-07-26(美國) 片長:162分鐘(院線版)

先拋開劇情不說。 單看顏值,就沒理由拒絕這部新片。 既有布拉德·皮特小李子兩大男神坐鎮。 又有性感、美豔的「小丑女」瑪格特·羅比擔綱女主。

配角同樣「星」光熠熠—— 「教父」阿爾·帕西諾和童星出身的達科塔·範寧霸氣出鏡, 昆汀的老搭檔邁克爾·馬德森也短暫地露了一面。

昔日繆斯烏瑪·瑟曼雖然沒有參演。 但她和伊桑·霍克的女兒,好萊塢新寵瑪雅·霍克(《怪奇物語》)卻趕在影片的末尾跑了個龍套。

光是這波豪華卡司,就看得人眼花繚亂。 演員到位了,角色也不能輸。 既然取了《從前,有個好萊塢...》這樣一個極具史詩感的片名,要是不來幾位影史上赫赫有名的巨星、大咖,可就太跌份兒了。 於是,美國硬漢史蒂夫·麥奎因功夫之王李小龍等一眾銀幕傳奇都在此「復活」,共同勾勒出時代的輪廓。

Damian Lewis 飾 Steve McQueen

Mike Moh 飾 Bruce Lee

簡言之,從配置上來講,這就是一部演員大牌,但角色比演員還大牌的神片。 名副其實的「神仙開會」。 所以,有膽量涉足這類題材,並且有能力駕馭這些人物的,必須是導演中的導演,還得是影迷中的影迷。 仔細想想,好像真沒有誰能比美國鬼才導演昆汀·塔倫蒂諾更合適了。

《低俗小說》《八惡人》《被解救的姜戈》…… 即便你從來沒看過他的電影,想必也對「痞子」昆汀的稱號和「暴力美學」這個炫酷的概念有所耳聞。 憑藉本片,昆汀時隔十年(上一次是2009年的《無恥混蛋》)重新殺入戛納主競賽。 距離當初《低俗小說》斬獲金棕櫚,也已過去了25年之久。 此番重出江湖,可謂萬眾期待。

有趣的是,昆汀還曾公開表示,第十部故事長片完成之後,他就準備退休。 而《從前,有個好萊塢...》已經是第九部了(《殺死比爾》系列被歸為一部)。 在這職業生涯的倒數第二部作品中,昆汀必然傾注了大量的精力,也著實展現出了蓬勃的野心。 這一回,他不但要最大程度地重現「往事」,還要用自己的方式改寫「往事」。

自立項以來,本片最大的賣點始終有兩個。 一是皮特+小李的雙男主陣容,前文已有提及。 二則是對於「曼森家族」殺人案這一真實事件的改編。 接下來,就讓小編先帶大家回顧一下這起案件的來龍去脈。 「曼森家族」是美國歷史上最為臭名昭著的邪教組織之一,其領袖人物是查爾斯·曼森

20世紀60年代末,查爾斯·曼森在加利福尼亞州成立了「曼森家族」,成員以出身於中產階級的年輕白人女性居多。 在曼森的精神控制下,她們鬼迷心竅,和曼森同吃同住,心甘情願地過著頹廢而糜爛的日子。 片中,皮特飾演的替身演員就親自前去曼森的老巢——斯班(Spahn)農場,有驚無險地走了一遭。

斯班農場最初是為拍攝西部片而專門設立的一個影視基地,後被喬治·斯班買下。 上了年紀後,斯班近乎失明,這片農場也被「曼森家族」逐漸占領了。 但作為交換,他們仍然允許斯班住在這裡,儘管是以一種被囚禁的狀態。

在這場戲中,影片大體上還原了現實的細節。 達科塔·範寧所扮演的「吱吱」(Squeaky)真實存在,而且還是「曼森家族」的重要一員。 她也確實曾在曼森的要求下不時和老斯班發生性行為。

唯獨皮特是虛構的角色。 而斯班也根本不是他的什麼前同事,就是個農場主而已。 不論從外形還是作風上看,由曼森領導的這個邪教團體都帶有典型的嬉皮士(hippie)風格—— 長髮披肩,鬍子拉碴,衣著艷麗,熱衷搖滾,無比推崇公社式的生活……

沒錯,1960年代風靡西方世界的嬉皮士運動也構成了本片極為關鍵的社會背景之一。 片中,當小李子飾演的過氣男明星剛剛來到新劇組,導演就熱情洋溢地告訴他: 他將在這部劇中摒棄傳統的西部服飾,採用一套全新的能夠反映時代精神的造型。

要點包含如下幾條—— 首先,大把的下垂的鬍鬚。 其次,潮到不行的鹿皮夾克。 最後,地獄天使飆車幫的髮型。 一身裝扮下來,妥妥的一個嬉皮牛仔。

生活不易,小李嘆氣。 但也沒轍,這畢竟是嬉皮士的天下。 要想東山再起,你就得把自己捯飭成他們的樣子,討得他們的歡心。

言歸正傳。 從造型便不難看出,嬉皮士和主流社會一直以來所宣揚、崇尚的積極、正面的傳統形象是格格不入的。 他們邋遢、頹喪、不羈,可以說是「垮掉的一代」精神上的兄弟。

但話說回來,反抗傳統道德、蔑視普世價值固然是嬉皮文化的核心。 隨著這股狂潮的野蠻生長,也確實有一部分嬉皮士的思想趨於極端化,通過吸毒和濫交發洩不滿的情緒,導致社會上的離婚率、墮胎率和艾滋病患驟增。 不過,本質上,查爾斯·曼森跟這些人還不盡相同。 因為「曼森家族」的所作所為遠非「反叛」一詞所能囊括。 如果你對他們的惡行稍有瞭解,就一定知道,這幫邪教分子早已把人性的底線狠狠地踩在了腳下。

Damon Herriman 飾 Charles Manson

在「曼森家族」所犯下的諸多罪行中,最為世人所熟知,也最叫人不寒而慄的就是《從前,有個好萊塢...》所涉及的這起血案了。 1969年8月9日午夜十二點半,正在好萊塢北面山谷的家中舉行派對的女演員莎朗·塔特被「曼森家族」的三女一男殘忍殺害。 和她一起遇害的還有前來參加派對的四位朋友。 其中,最慘的一人身中51刀。

而此事之所以會在全美引起巨大的轟動,除了毒辣的作案手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案發的別墅是好萊塢新星、猶太裔導演羅曼·波蘭斯基的住所。 被殺的莎朗·塔特也不是別人,正是波蘭斯基當時尚懷有身孕的妻子。

1968年,波蘭斯基執導的恐怖片《羅斯瑪麗的嬰兒》問世,票房大獲成功。 作為他前往好萊塢發展後製作的第一部電影,《羅斯瑪麗的嬰兒》為他贏得了個人的第二次奧斯卡提名。 同年發生在波蘭斯基生命裡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和莎朗·塔特的完婚了。 兩人因合作《天師捉妖》相識、相愛。

《天師捉妖》劇照

為了波蘭斯基,塔特還甩了知名髮型師男友傑伊。 但難能可貴的是,直到塔特死前,三人還保持著親密、友好的關係。 波蘭斯基也在自傳中說道,和塔特共度的短暫時日是他一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一年後的夏天,莎朗·塔特遇害時,波蘭斯基正在歐洲的片場拍攝新片。 他僥倖逃過了一劫,卻也留下了終生難以釋懷的心理陰影。

影片中的塔特和波蘭斯基夫妻

《從前,有個好萊塢...》的主要敘事線索之一便是基於這起謀殺案改編而成的。 瑪格特·羅比飾演的就是紅顏薄命的莎朗·塔特。 不過,昆汀倒也沉得住氣。 片中,「曼森家族」血洗豪宅的戲碼生生被壓到了最後半個鐘頭才正式拉開帷幕。

這讓許多奔著「血漿」而來的觀眾大呼不爽。 至於昆汀對此具體做了怎樣的戲劇化處理,這裡就不多劇透了。 但還請大家務必耐心地撐過前兩個小時。 堅持看到最後,絕對不會失望。

重頭戲講完了,再來聊聊兩位男神。 剛剛已經說過,「曼森家族」殺人案集中在全片的結尾處,只佔據了小部分篇幅。 所以,「從前,有個好萊塢...」並不僅指這起案件,還經由元素、符號的堆疊以及人物、情節的編排被賦予了更寬廣、更深厚的意義。 這一層意義則是在皮特和小李的打拼中體現的。 片中,小李和皮特分別扮演電視演員瑞克·道爾頓及與他固定搭檔的特技替身克里夫·布斯

和娛樂圈裡的那些塑料友情不一樣,這兩個人之間的長期合作並不純粹是在利益的捆綁下達成的。 恰恰與之相反,他們親如兄弟。 克里夫既是瑞克的替身演員,也負責每天接送他往返片場和住宅。 沒戲拍的時候,他還幫瑞克修修東西,打打雜兒,幾乎算是瑞克的貼身保鏢兼生活管家了。

當然,瑞克對克里夫也稱得上仁至義盡。 雖然咖位比克里夫大很多,但他從未看低過自己的這個朋友。 因為坊間流傳的殺妻事蹟和一點就著的直脾氣,克里夫被劇組拒之門外是常有的事。 但瑞克總是竭心盡力地說服劇組的負責人給他找戲拍、找活兒幹。

在好萊塢闖蕩多年,克里夫和瑞克形影不離。 瑞克赴意大利拍戲整整半年,克里夫也全程陪同。 拍攝中,只要有機會,哪怕是再不起眼的鏡頭,瑞克也要讓克里夫上。

然而,到了1969年,已時過境遷。 在嬉皮文化席捲全美的情況下,大製片廠制度轟然倒塌。 好萊塢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新的轉型也被提上了議程。 克里夫還是那個名不見經傳卻瀟灑、從容的特技替身,有沒有戲接,對他來說差別不大。 可瑞克卻從手持噴槍的英雄變成了被動挨打的反派。

這雲端到谷底的巨大落差讓他的心態全面崩潰了。 留在好萊塢,拿不到好角色;投身意大利,他又不樂意。 在舊好萊塢徹底潰散,新好萊塢迅速崛起的進程裡,夾縫中搖擺的瑞克大抵注定要成為時代的犧牲品。 就像鋼筋水泥中偶然灑落的一顆碎片,悠悠長河裡稍縱即逝的一支片段,或是之於熾烈、動盪,卑劣與偉大、新潮與陳腐共存的60年代末,奮不顧身而又無足輕重的註腳。

綜合影片的取材——塔特的殞命和瑞克的落魄來看,《從前,有個好萊塢...》的基調似乎並不如同其片名所昭示出的那樣豪邁、壯闊,反倒是蒼涼和悲傷更多。 但,影像和現實之間,終究橫亙著一道不可消弭的界限。 有些導演的鏡頭永遠直擊現實中不為人知的暗角。 有些導演則把電影「造夢機器」的屬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喜歡誇張、喜歡戲謔,作品裡充斥著荒誕笑料和視覺衝擊的昆汀,毫無疑問,屬於後者。

《無恥混蛋》中,希特勒居然死在了電影院

也是秉著這種信念,昆汀才敢一次次地將既有的秩序推翻,於影像內部開闢出一個個殘酷而不失理想的平行世界。 在那裡,光輝永不落幕,命運可以改變。 在本片中,昆汀照樣是這麼做的。 克里夫自不必多說。 除了大概率殺過老婆和間歇性接不著戲以外,這幾乎是一個完美的角色——淡泊名利,為人仗義,理智、鎮定,一身俠氣。

再來看看瑞克。 他是克里夫的反面。 他想紅並為此焦慮不已;他學不會在外人面前掩蓋自己的心思。 可即便渾身都是毛病,我還是覺得,這個人偏執得可愛,虛偽得真實。

他不具備克里夫那種與生俱來的淡然,但不能因此就斷言,昆汀不偏愛他。 影片的前半部分,他醜態百出,滑稽至極。 面對意大利製片人對其慘淡前景的直言不諱,他又憤怒又鬱悶。 以至於一走出門,就哭成了淚人兒。

在新劇的片場,男主演又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地,精準打擊了他的脆弱心靈,讓他臉面全無。 更丟人的是,開機之後,頭天晚上背得滾瓜爛熟的台詞居然還死活說不順。 簡直遜斃了!

可昆汀到底還是給他安排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忘詞風波過後,飽受刺激的瑞克馬上調整好狀態,回到了片場。 下一場戲中,在與小女孩的默契配合下,他超常發揮,貢獻出了最佳演技。 他演活了這個邪惡、狠毒、病態而瘋狂的反派。

蟄伏許久,重新得到來自他人的由衷認可,他才終於敢說服自己相信: 瑞克·道爾頓一點也不遜。

這一次,昆汀真的很溫柔。 因為《從前,有個好萊塢...》就是他作為一名資深影迷獻給黃金時代的輓歌,寫給漫漫影史的情詩。 不管他人再怎麼「痞」,再怎麼「怪」,再怎麼「壞」,只要是歷經沉澱、懷揣愛意創造出來的東西,就總有柔光包裹在外面。 這柔光有如西部的餘暉,舊日的歎惋,不會猛然刺傷雙瞳,卻一不小心就能讓你濕了眼眶。

在這光影人生的第九部作品裡,昆汀審視並重構了一個混亂的時代。 它不是最好的時代,也不是最壞的時代。 可它充滿種種變數,擁有一切可能。 在這樣的一個年代裡,有人直上青雲,有人一落千丈。 而弔詭的是,儘管焦躁不安,每個人卻還是止不住地想要借力向上攀。

因為,不可預知的風險也恰恰是其不可抗拒的魅力之所在。 半個世紀後的今天,《從前,有個好萊塢...》讓那些被遺忘的人和被折損的夢在銀幕裡重生了。 在影院獨特的場域下,觀眾明知道是幻覺,仍舊全然沉浸,依然選擇相信。 是電影給予了我們這種權力。 所以,我們才那樣熱忱地愛著電影。

本文作者:kiwi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