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電影《從前,有個好萊塢...》影評:「嬉皮士」在裡所起的作用

從前 有個好萊塢...影評

星期五言:在看本篇文章前,本人強烈建議大家看「星期五文藝」過往寫過的三篇文章——先看《「昆汀」電影到底極致在哪?》,以便對「昆汀電影」的規律與風格有個了解;再看《為什麼電影可以肆無忌憚地談性、暴力與玩笑》,如果你無法帶著中立、客觀的態度看《從前,有個好萊塢...》,那這種個人風格化極強的電影很可能引起你的不適;最後看《「瑪麗蓮·曼森」名字的由來》這篇文章,以便對歷史上「曼森家族」以及「曼森家族滅門事件」有個背景了解(這件事算得上這部電影的一個靈感來源,但決不是此片要講的核心)。

當然,閱讀前看這部電影也是必要的(本文牽涉劇透)!(註:電影鏈接擱在文章最後,沒看過此片的朋友可點擊。)

最後帶著這樣幾個問題進入我們本篇文章:1、這部電影是在講一件事兒嗎?2、電影裡醜化的那些人導演意欲何為?3、「嬉皮士」在這部電影中是殺人事件的罪魁禍首嗎?4、電影的結局到底是「大團圓」還是反大團圓的「荒誕「鬧劇?

一、電影裡的三條人物故事線

電影的三個主要人物分別是:

▼電視明星道爾頓(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飾)、

▼道爾頓的替身搭檔克里夫(布拉·德皮

▼明星導演波蘭斯基的妻子沙朗·塔特(瑪格特·羅比飾)

我們在此不論主次關係,單從電影結構的角度講,這三個人產生的故事線在局部形成了並列關係。換句話說:電影大部分是在演這三個人的生活經歷,而他們的經歷又多半是分開來演的,甚至互不相搭!這對於看慣商業類型片的觀眾會不適應,但這就是「昆汀風格」。

這裡說點題外話:既然故事要展現三個人物各自的生活經歷,那就勢必要融入很多的主觀視角,這點尤其體現在替身搭檔克里夫身上。於是便有了那段「克里夫和李小龍對打」的戲。

注意:這段戲是通過克里夫主觀視角回憶出來的鏡頭!換句話說,他是角色個人情緒的表達。(更何況,兩個人對打並沒有勝負,勢頭並沒有絕對導向一方,玩笑也並沒那麼誇張!)

觀影大眾很容易犯一種荒謬的邏輯錯誤:那就是電影裡演的即是導演想的。就好比一個電影裡的角色說出一句「猶太豬」的台詞來,看者就想當然地認為導演在歧視猶太人一樣。於是,昆汀電影就這麼在中國躺著中槍了!

不說現實荒誕的題外話了,回到電影上來。

三條故事線對於導演來說一定不是孤立的,它們自然有其被設置排序的目的,這個我們待會兒再討論,先看連接三條人物故事線的節點(或者說三個人物間的關係)

二、三個人物間的關係

注意:以下三組人物關係所表達出的信息更多展示的是人物的性格。然而從電影主題角度(「從前,有個好萊塢...」)來看,這顯然不是一部人物傳記片(注意:電影三人中除沙朗·塔特是歷史真實人物,其他兩個應該都是虛構的人物)。

既然電影不是人物傳記,那就說明導演選取的這三個人物具有「好萊塢」的代表性!帶著這個觀點我們來看——

1、道爾頓與克里夫

這倆人標籤很明顯:一個是老闆一個是員工,一個是明星一個是屌絲,一個能文一個能武……

而通過兩個人相處的融洽性,我們得知兩個人都還不錯,至少沒從明星老闆身上看到他對底層人的鄙視。但要注意,這僅限於兩個有著雇傭關係的人之間。換成別人,這個明星道爾頓態度就不一定了。

2、道爾頓與沙朗·塔特

我們從電影開篇道爾頓與「波蘭斯基明星夫婦」擦肩而過的偶遇便可得知,道爾頓這個人具有很強的名利慾望,從其他戲份也能看出他有很強的虛榮心,很脆弱(表現為酗酒、情緒波動大、愛哭)……

這當然能代表在好萊塢發展的一批人。一句話:道爾頓追求的就是波蘭斯基夫婦的生活與社會地位。

3、沙朗·塔特與克里夫

這兩個人在電影中沒有對手戲,他們彼此的社會地位、性格也不允許他們能見面。然而兩人在電影中作為角色卻有很強的對稱性與共性:兩個人都依附於好萊塢明星...(當然兩人還有另外的共性,待會兒會提到)

這裡特別提一下克里夫的那條狗,導演用相當的戲份時長以及蒙太奇手法表現了兩者,為的就是把那條狗跟克里夫綑綁到一起,形成隱喻。

當我們縷清這些人物關係以及人物個人生活經歷後,電影已經過去近兩個小時了。換句話說,導演用了一大半的時長做人設布局,來鋪墊之後要發生的事件。而既然提到了之後要發生的事件,那就勢必要牽涉出連接這三個人物的另一個人(準確的說是另一個人群)——「嬉皮士」。

三、三個主要人物對「嬉皮士」的態度

「嬉皮士」幾乎是從頭到尾貫穿電影的(儘管他們看起來更像是過客,甚至是群眾演員)!

我們與其說這個群體是作為那個時代好萊塢的一個地標出現的,倒不如說導演在藉嬉皮士進一步展現「三個主要人物」的特點,來看——

1、道爾頓對嬉皮士:重度歧視

2、克里夫對嬉皮士:較友好(但有防備心)

3、沙朗·塔特對嬉皮士:友好

電影中表現三人對嬉皮士態度的戲份如此之多,顯然導演是有意為之,而不是隨來之筆——他意在產生出一種結構上的對比性與藝術上的對稱性。(這點也足以證明昆汀電影雖然顯得鬆散,但其每一個戲份絕對是他本人經過深思熟慮構思、設計出來的)

四、兩個背景人物:波蘭斯基和查理·曼森

這兩個人在電影中的戲份很少,但他們是鏈接電影現實與虛構的橋樑。他們同時也是電影中為數不多的以現實真實人物命名的角色。關於兩個大人物在現實中的名氣在此不用多說了,一個緋聞大導演,一個殺人魔頭,隨便哪個網站搜一下就有很多介紹。我們在此重點說說兩個人在電影中所起的結構作用及其象徵性意義——

波蘭斯基對於劇中道爾頓自然是楷模了,這裡指的當然不是波蘭斯基那些成名的電影,而是他在好萊塢收穫的「名和利」!如此,說波蘭斯基在電影中是好萊塢名利的象徵絕不為過,這在電影中的體現比比皆是。

查理·曼森自然是另一個極端,他代表的是給那些反社會人群洗腦的人,而這種人仇富也好,反科技反商業也罷,他們最終付諸的行為之一便是殺人,甚至殺人成了標新立異的形式,成了跟隨者表忠心的標誌。

縱觀電影中的這兩個不顯眼的人,一個是好萊塢勵志者的楷模,一個是給反社會嬉皮士洗腦的教主。兩者具有極強的對稱性,這種對稱性設置不論好壞,它能體現出導演創作時的社會性思考與思想境界。如此,你能說昆汀做電影是不理性的嗎?當然,有沒有理性與有沒有個性完全沒衝突!

回過頭來,當我們找到兩個人物(波蘭斯基和查理·曼森)在電影中形成的對稱框架後,再來看劇中那些「嬉皮士」——

五、「嬉皮士」在電影裡所起的作用

你會發現,想要反社會、反商業、反好萊塢的嬉皮士和想要成名的混跡於好萊塢片場的道爾頓也是對稱的,只不過他們各自的精神領袖不同罷了!

我們從電影直觀上感受到的是:昆汀真的把那些「嬉皮士」給黑慘了,但不要忽視了,他其實也在諷刺另一波混跡好萊塢的人。舉例為證:小李子扮演的道爾頓在每次哭泣的時候,你(作為觀眾)感受到的是心酸還是滑稽……

我想大部分人會是後者(沒人說這是部勵志情感片的),這也足以證明人物的諷刺效果! 如此,再看電影尾部的那場屠殺(本人現在也說不清到底是嬉皮士屠殺好萊塢居民,還是好萊塢居民屠殺嬉皮士),你會發現那些嬉皮士跟「殺人結局」的成因根源沒半點關係,甚至電影前半部分的那些嬉皮士還挺可愛的!

真正的兇手該是背後的「查理·曼森」。

說到此我們可以對「嬉皮士在電影裡所起的作用」做一個總結了:

首先,嬉皮士作為媒介輔助表現了三個主要人物的個性特徵;

其次,嬉皮士在電影結構上呼應了那批闖蕩好萊塢的立志者,形成了對稱對立;

再次,嬉皮士輔助電影完成了末端暴力美學的高潮戲;

最後,嬉皮士增強了電影「黑色幽默」感(這也是昆汀電影的特色之一)。

六、電影中的「昆汀風格」

我認為《從前,有個好萊塢...》是一部徹頭徹尾的「昆汀電影」,即便此片沒有了那些標誌性的「章節標題」,但無礙昆汀風格的體現——

首先,從整部戲的結構劇情來看,昆汀始終沒有走好萊塢商業片的套路,甚至你能看出他在有意反好萊塢套路性編劇模式,於是我們看到了那些看似鬆散,前後不搭讓人走戲的閃回剪切鏡頭;

其次,從台詞對話角度,昆汀一如既往地將痞性、荒誕性、與主題不搭性發揮到了極致,即便像「曼森家族殺人事件」這種歷史大事,他也能讓角色在行兇前來點題外電視劇胡侃,讓殺人變成隨機的荒誕行為;

▼ 最後我們來談談《從前,有個好萊塢...》的結局:

電影看似道爾頓一家躲過了曼森家族的屠殺,甚至道爾頓還因此跟鄰居「波蘭斯基一家」牽上了線,心想所成。兩家人就此聚到一起,有說有笑,皆大歡喜,電影結束……

這有點像好萊塢大片的「大團圓」結局,但又好像哪裡不太對勁兒了。再仔細一想,本人不覺笑出來,試想:

一個追求名利的好萊塢過氣明星,在好萊塢住了數年都沒跟鄰居(大明星波蘭斯基家)搭上關係,最終卻在一群自己最討厭的「嬉皮士」歪打正著的幫助下,終於進了波蘭斯基家的大門……

這是多麼的「昆汀」式的諷刺呀。在他電影中,幾乎沒有可被塑造的形象,除了被黑就是被黑吃黑,幾乎沒人有好下場——從勵志的到反抗的,從能文的到能武的包括他自己都崇拜的功夫片明星,無一倖免於於此!這就是昆汀電影了!

關注【星期五文藝】,解讀經典電影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