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星際救援》影評:我們去往群星到底是為了什麼?
星際救援影評一、美學
是真的太「好看」了。
可以說,這部片繼承了《太空漫遊2001》《飛向太空》等科幻老片的美學氣質,剛剛入圍奧斯卡最佳視效前20強,美學做得相當紮實。
節奏:很平緩,有大量飛行器和星環在太空中優雅旋轉的鏡頭,舒服。
配樂:Roger Ebert評價《2001》時說,
其他電影音樂都在試圖強調劇情並引導情緒,而庫布里克選取的古典音樂則存在於劇情之外。它令人振奮並心生崇敬,賦予畫面嚴肅性和超驗感......給太空儀式平添高貴典雅。」
本片配樂也達到了類似效果,在很大程度上營造了太空的莊嚴和客觀。
美術:幾個場景的差異化很到位,地球-低飽和度暖色,月球-灰黑色,火星-橙紅色,海王星-鈷藍色,不同顏色的光影強烈地參與進來,成為故事的一部分。而且導演任性,整個用膠片拍的。
二、反思性
如果是抱著看星辰大海的預期來,可能需要稍微調整一下。
它不是在講向外探索,而是切中了當今歐美的主要思潮——反思技術探索,重新認識人在宇宙中的位置。
兩個主要角色,父親和兒子。
父親為了追求心中的宇宙真理,走到了離人類很遠的地方,為了前進不擇手段,甚至放棄了人類的倫理。很多科幻作品都有類似的討論:人倫在什麼範疇內是奏效的?比如《三體》,人類飛出太陽系,為了生存很利落地互相殘殺。比如《飛向太空》,人在陌生環境裡長久生活,內心發生某種變異。
但兒子是和父親不是一類人,極度社恐又渴望情感聯繫。放在《三體》裡,是那批離開地球很久後還想回頭的船員。於是兩代人衝突了。
一個逃避現實與自我的人躲進宇宙,最後沒能和父親和解,但是和自己和解了。太空險惡虛無,歷練一圈,回到溫暖的家。這是一個保守的命題。
對比近年美國科幻的趨勢,也是向內看了,趨於保守了。NASA預算也連年縮減。這幾年星雲、雨果獎作品,無一不聚焦種族、權利、人性、家園,不再是無垠太空,而是眼前比遠方更重要。正如片中父親說,「儘管遠方有無數個陌生而壯美的新世界」,但「這個時代,像我這樣的人太少了」。
這是一個逃避者經歷了漫長旅程,最後回歸的故事。人類去往群星到底是為了什麼?問題的答案,可能不會再脫口而出。
最後,技術bug確實有,但導演意不在此。傳統科幻觀眾可能會有撕扯感,一邊注意到硬傷,但一邊又能投入在情緒裡。
世界上最難的,就是把純粹的內心掙扎和完全冷酷客觀的宇宙放在一起。這部片子試圖讓你同時兼備兩種感受,有的時候,它幾乎做到了,有的時候,它迷失了自己。
昨天辦「時空觀影團」,幾位嘉賓的觀後感也可參考: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左衡:
這兩年逐漸感到,電影已經進入技術上的黃昏,在這樣的心境下,我就像片中那個得了白內障的老傢伙一樣,並不能看得很清楚。只能說,這部片跟以往很多科幻片的視聽感受不同。近幾年科幻片普遍走入沉重基調,這部也不例外。而且它的時間設定在不久的未來,似乎在把未來和今天科技頻道上看到的太空經驗關聯,然後又拉遠一點。(這個未來)讓你能夠到,但夠到的又是可怕的。
片中大量廢墟感的建築物,也加強了這種感受。它仍然有講到了美國人喜歡的父子關係,太空飛船裡也能看到很多黃金時代歡愉的畫面,廢墟感就更加明顯。最後飛回地球,也是美國人喜歡的東西。他們可能無法理解年初我們看《流浪地球》時的心情,對地球更有尤利西斯情結。這裡面有一種更加古老的東西在背後起作用,但到底是什麼,說不清。這種凌亂感也符合影片最後沒有呈明的東西,在科幻片電影中,是一種比較奢侈的感受。
首都師範大學教師、青年文化研究學者林品:
本片如果叫《在星際救援內心》,其實更加準確。跟平時接觸的或者觀影前預期的太空片相比,它在視聽上有一些特別。聽覺上,它有大量的個人內心獨白,視覺上,很多淺焦鏡頭,只能看清主角,不能看清其他人和空間背景。還有很多主觀視點鏡頭,表現主角看到的場景。還有許多表現記憶碎片的短暫閃回穿插其間。與其說是太空片,不如說是以太空為背景的心理劇。
它成功且強烈地營造了一種心理感受,是所有人都會有的、也許在太空中更為強烈的感受:孤獨和疏離。另外它的美術和攝影很好,對於太空的奇觀,展現得非常迷人。
左衡老師提到尤利西斯,也就是奧德賽。庫布里克那場《2001太空奧德賽》帶我們去的是遠離人類的、徹底的未知,但這部更像古希臘的《奧德賽》,看似漂泊,但最後要回家,回到地球,回到我們熟悉的地方,回到熟悉的社群身邊,回到戀人身邊。主角從一個低著頭做心理評估的人,變成了一個昂著頭回到中心的人。如果你是帶著(看2001的)這種預期來,會感到不夠滿足。它回到的是美國中產階級核心家庭的倫理關係,而不是去往另一個具有強烈衝擊感的、顛覆性的世界。
科幻作家康盡歡:
故事背景是一個宇宙時代的黑色小說,傳統的硬漢偵探式的黑色小說——第一視角單線故事,開篇有一個巨大的謎題,主人公要揭開謎題,但處處受阻礙,背後有一個龐大的組織,說是幫助他其實是在阻礙他。這種故事很難寫也很難拍,沒有視角切換,還有點偽紀錄片的感覺。最後我得出的結論就是:不要加班,不要為組織賣命。
青年藝術家文那:
窒息了。我特別喜歡太空題材的東西,曾經夢見自己在木星上溜達。這部電影在感官上給了我深刻的一擊。我畫壁畫,經常畫很大比例的東西,而這部電影讓我真切地找到了心理能夠承受的邊界。我無數次想象過撲入星空,感受木星的風暴,海王星的氣體,比冥王星更遠的地方,這部片第一次把那一切的浪漫和殘酷呈現出來,讓我看到,我的承受能力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大。全片貫穿著一種絕望,無限大的空間和瑰麗的宇宙壓迫著我。無論地球多麼沸騰、熱鬧、有意義、有魅力,它仍然是宇宙山谷中一朵孤獨開放的花。這種孤獨感是無解的。
現場觀眾:
電影開篇描述了月球商業化圖景,很酷。整個觀影過程我很平靜,但最後太空艙落地時,主角的眼睛裡有一點淚水,好像全程都在壓抑情感,最後卻蘊含著巨大力量。這是令我驚喜的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