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從前,有個好萊塢...》影評:這部主題公園電影,斯科塞斯也要搶著買票
從前 有個好萊塢...影評號稱「一生只拍十部電影」的男人,推出了他的第九部作品。
這部作品有個響亮的名字:從前,有個好萊塢...。
但凡以「往事」命名的電影,多半都是傑作。
萊昂內的「往事三部曲」:《西部往事》《革命往事》《美國往事》;
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
錫蘭導演的《小亞細亞往事》……
發現了嗎?
「往事」前面往往都是大詞,而往事本身又是一件小事。
妥妥的「小中見大」。
所以我們看那些以「XX往事」命名的電影,無一例外,都是從私人情感出發,以點帶面,最後勾勒出一種關於時代、關於記憶的共通情緒。
《從前,有個好萊塢...》也是如此。
該怎麼形容這部電影?
我想起馬丁·斯科塞斯對漫威電影的比喻,說它們更像主題公園。
這本是一句玩笑話。
但要我說,昆汀的《從前,有個好萊塢...》才是真正的主題公園。
不信你看片中有大量鏡頭,都是汽車內的主觀鏡頭。透過車窗,可以一覽沿途的風景。
彷彿我們都是遊客,而昆汀是導遊,帶我們一覽好萊塢的全貌。
在這裡,你可能會誤入片場,目睹一場正在進行的表演;你還可能撞見各種明星,窺視他們戲外的生活;如果你看得更仔細,還能看到整個好萊塢的生態體系,以及新舊時代更迭的烙印……
試問所有愛電影的人,誰不愛這樣的主題公園?
別人不說,像馬丁·斯科塞斯這樣的電影主義者,肯定是頭一批買票的觀眾。
今天,我們就帶大家一起搭上昆汀的車,到園子裡逛一逛。
01
園子這麼大,怎麼逛?
昆汀自有辦法。
他挑選了三個人物:
莎朗·塔特,知名導演波蘭斯基的妻子。
瑞克·道爾頓,過氣的電視明星。
克里夫·布斯,瑞克御用的替身演員。
這三個人剛好位於名流、演員、勞工三個階層,拼起來就是一張完整的好萊塢生態圖。
他們的階層差異有多大?
看「住處」就知道了。
波蘭斯基夫婦和瑞克同住在比弗利莊園,那是好萊塢最尊貴的住宅區。
不同在於,前者住在獨棟別墅裡,外有庭院、鐵門;後者住在隔壁,卻明顯簡陋許多。
正如昆汀所說:「在好萊塢,巨大的成功和巨大的失敗可以比鄰而居。」
那扇鐵門隔開的,正是這種巨大的差距。
再看克里夫,他住在城市邊緣。
為顯示距離之遠,昆汀故意拍了一場戲,拍克里夫從瑞克家出發,一路行駛,不斷遠離好萊塢的中心,最後停在一處荒郊野外。
這段距離暗示的,就是階層差異的刻度。
如此強調階層,用意何在?
不為批判,只為呈現。
這三個人物,就像昆汀請來的三個導遊,各自負責一條線路,帶我們上天入地,縱橫好萊塢。
隨著莎朗,你可以混入上流社會的Party,看看好萊塢裡最有權勢的一群人,都是怎麼玩的。
跟隨瑞克,你可以深入一個演員的台前幕後。
看看他怎麼應對採訪,怎麼和經紀人周旋,怎麼排練、背詞,怎麼面對鏡頭完成最後的表演。
最後,再跟隨克里夫進入產業鏈的最末端,看看底層人如何在好萊塢生存。
除此之外,片中還有一個彩蛋式的角色,就是李小龍。
與他相關的,有兩場戲。
一場戲是他成名前做莎朗·塔特的武術指導,一招一式,不敢怠慢。
另一場戲,是成名後的他在片場耀武揚威,與克里夫大打出手,最後害後者丟了工作。
這兩場戲連起來看,很有趣。它講述的就是一個好萊塢的成功故事,是階級躍升前後的境遇差異。
當然,昆汀對李小龍並無惡意,這頂多是一種惡搞,是對於偶像情結的自我消解。
還是那句話,昆汀無意批判階層。
相反,他近乎平等地為我們展現了各個階層的生活狀態。
而被反複運用的「平行剪輯」,正是這種「平等關係」的寫照。
於是我們看到:
莎朗·塔特,這個成功男人身邊的女人,過著優雅、富足的生活。
但她同時是個演員,她也有自己的追求。於是她會跑到影院去看自己主演的電影,並偷瞄其他觀眾的反應。
瑞克在好萊塢的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這位曾經的電視劇一哥,如今只能在新劇裡演演反派,最後死在當紅小生的槍下。
身為一朵沙灘上的前浪,他正在伺機翻身。
與這兩個人相比,反倒是克里夫活得最自在。
他是個典型的浪子,玩世不恭,無欲無求。明明長了一張明星臉,卻樂得寂寂無名,整日逍遙。
好萊塢就是這麼奇妙,可以裝下截然不同的人生。
而昆汀面對這些同行,也一改往日的「冷漠」。
從前的他對自己鏡頭下的角色,支配多於關懷。但這一次,他卻變得格外溫柔。
他讓莎朗在影院裡獲得了預期中的笑聲。
他讓瑞克完成了精彩的表演,和他搭戲的小女孩趴在他耳邊說:「剛剛是我這輩子看過最棒的演技。」
而電影中的無名英雄克里夫,也在現實裡做了一回真的英雄。
這就是昆汀的溫柔。
他無差別地愛著每個角色,因為他們加起來,才是一個完整的好萊塢。
直到影片的最後半小時,那個熟悉的昆汀才重新回來,為我們上演了一場血漿四射的暴力大戲。
還記得影片開始,主持人曾問瑞克:該怎麼形容克里夫和他的關係?
瑞克回答:「分擔風險。」
在最後的那場真實發生的亂戰中,又是克里夫站了出來,承擔了所有風險,而瑞克得以全身而退,獨自去赴美麗的約會。
哈哈,昆汀太壞了。
但還是如前文所說,這裡面沒有批判,只有一絲戲謔和無限的溫情。
那是個美好的夜晚,而明天,將是嶄新的一天。
02
遊覽好萊塢,看人看景還在其次,更重要是感受一種氛圍。
這就要提到昆汀為影片設定的年代:1969年。
之所以選這一年,絕非偶然。
不僅因為「曼森殺人案」發生在這一年,更因為,這一年正處在新舊時代更迭的拐點,充滿了各種新舊勢力的碰撞。
這些碰撞,同樣深深地影響著好萊塢。
影片選取了三個切面,帶我們一起感受那個暗流湧動的年代。
分別是:西部片的沒落、電視的興起,以及新舊好萊塢的交替。
先說西部片的沒落。
影片中的瑞克是個西部片明星。
他在五十年代因主演《賞金律法》紅極一時,後來開始走下坡,不得已跑去意大利拍通心粉西部片,才意外翻紅。
他的經歷,像極了現實中的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東木老爺子當年正是在好萊塢混不下去,跑去意大利和萊昂內拍了「鏢客三部曲」,才重回巔峰。
要知道,東木對昆汀可是有「知遇之恩」。
1994年的戛納電影節上,作為評審團主席的東木力挺《低俗小說》,才讓昆汀如願拿到了第一尊金棕櫚。
可見瑞克一角,多少含有致敬之意。
扯遠了,我們還是回到西部片的話題。
瑞克的經歷,實際暗合了整個西部片的發展史:五十年代進入黃金時期,總產量超過800部,六十年代後開始衰落,驟降為200部,此後便一蹶不振。
為什麼會這樣?
皆因時勢所致。
六十年代的美國,正是國勢最衰的時候。
外有冷戰、越戰、古巴導彈危機,內有暗殺、黑權、嬉皮士運動,將美國拖進崩潰的邊緣。
現實的破敗,激起了廣泛的叛逆情緒。而西部片作為美國傳統精神的代言者,失落也就在所難免。
人們厭倦了美國拓荒時代的陳舊敘事,厭倦了熒幕上那些英雄主義式的光輝形象,傳統硬漢也已經沒有了市場。
對應到影片中,有一場戲。
花花公子派對上,一個男人指著莎朗·塔特,大聊她的花邊新聞。
這時旁邊的女人插話:「你發現了嗎?莎朗愛的是同一類男人,都是這種可愛的、個不高,看起來像12歲男孩的聰明人。」
之後鏡頭轉回男人,只見他一臉落寞,歎息道:「是啊,像我這樣的人,從來就沒有機會。」
說話的男人叫史蒂夫·麥奎因,是好萊塢著名的硬漢派明星。
他的一番話,說盡了硬漢的落寞。
是啊,時代變了,英雄的光環已經黯淡。
那麼昆汀對此是什麼態度呢?
作為一個西部片迷,他自然不肯服輸。
他想要告訴我們:西部片或許沒落了,但西部精神不該消亡,它在今天依然迷人。
為此,他特意設計了「克里夫獨闖曼森家族」的情節,那場戲單獨來看,活脫一則西部短片。
只見克里夫隻身來到廢棄片場,與新一代嬉皮士鬥智鬥勇,為的只是探望曾經一起拍西部片的老朋友,最終他全身而退,留下一個桀驁的背影。
這是昆汀在用戲中戲的方式,為西部片正名。
而所謂西部精神,就是把文明帶入蠻荒,用崇高鄙視苟且,然後瀟灑轉身,獨自離開。
接下來,我們說電視的興起。
一個殘忍的數字,五十年代前,全美全年觀影人數超過9000萬,但到了六十年代末,觀影人數已經跌破2000萬。
很顯然,人們不愛進影院了。
背後原因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電視進入家庭。
到五十年代末,美國90%的家庭都有了電視。免費節目,全年無休,不斷蠶食著娛樂的時間。
在《從前,有個好萊塢...》裡,昆汀對此也有所展現。
我們看幾乎每一場家庭的內景戲,都有電視出現。無論是瑞克家、克里夫家、還是嬉皮士的家,無一例外,電視總在開著。
反倒是波蘭斯基家,沒有出現電視,不知是不是昆汀有意為之。
但毫無疑問的是,昆汀是個電影主義者。
他愛電影愛到發狂。
直到今天,他仍然堅持使用膠片拍攝,只因為膠片能夠留住電影最原始的美感。
他甚至說過:「數碼技術的出現,代表我所認識的電影的死亡。」
言辭犀利,毫不遮掩。
對於一個電影主義者來說,捍衛電影已成為一種本能。
那麼面對電視蠶食電影的時代,昆汀除了如實呈現外,是否也暗自不爽呢?
請注意影片中的一場戲。
忙碌了一天的克里夫,回到家,電視正開著,而家裡只有一條狗。
這是在說什麼?
嘿嘿,昆汀又冒壞水了,潛台詞是:「電視都是給狗看的。」
電視的恐怖之處就在於可以把人一整天都拴在沙發上,不斷用「無腦的娛樂」來餵飽你麻木的神經。
如此,再往下想。
昆汀為什麼要拍克里夫餵狗罐頭的情節?還不厭其煩地拍了兩次?
他要說的是:電視就是某種「狗罐頭」。
它是一種高度濃縮又毫無營養的工業複製品。
它激起的是一種條件反射,讓人看到它就流口水,就想打開,然後看上一整天。
這就是昆汀這個電影主義者,對電視文化的暗諷。
最後,我們來聊聊新舊好萊塢的交替。
關於這一點,影片並未直接呈現。
但熟悉好萊塢歷史的人都知道,1969年前後,一場革命正在悄然發生。
大眾漸漸厭倦了偉光正的人物和大團圓的結局,一切好萊塢黃金時期熟稔的法則,在此時都已淪為俗套。於是新好萊塢以一種更先鋒、更反叛的姿態,橫空出世。
而羅曼·波蘭斯基,正是新好萊塢的代表人物。
1968年,他拍攝了一部重要作品《羅斯瑪麗的嬰兒》。
影片一反傳統恐怖片那種裝神弄鬼、一驚一乍的風格,轉而用一種平緩的步調,大量的特寫鏡頭,去逼近心靈深處的恐懼。
有傳言說,正是這部涉及邪教題材的影片,觸怒了曼森,才導致了後來波蘭斯基一家的慘劇。
不管事實是否如此,但昆汀顯然對於波蘭斯基的遭遇,充滿了同情。
他不忍心看到一個冉冉升起的新好萊塢,蒙上如此的陰影。
於是,他才要用最後的三十分鐘,給那段歷史一個完全不同的結局。
其實,不光是結尾,早在影片開始,這種情緒就已在醞釀。
還記得瑞克和克里夫駕車回家,看見波蘭斯基和女友,那一刻,鏡頭不斷推近瑞克的臉,只見他摘下了眼鏡,眼中閃著光。
他說,「我靠,那可是波蘭斯基,羅曼·波蘭斯基。」
瑞克是個電視劇演員,他一心想成為電影明星,那一眼,飽含著這種期待。
是的,電影就是如此神聖的存在,值得凝視和仰望。
昆汀用《從前,有個好萊塢...》,不僅在懷念一個逝去的時代,更是在重申電影的地位。
03
最後的最後,讓我們再換個角度,重看《從前,有個好萊塢...》。
其實,它是個極其單純的故事。
這個故事分為兩大段:
第一段,序幕。長達兩個小時;
第二段,正片。只有半個小時。
別看序幕有兩個小時,卻極為關鍵。
它在為觀眾備下一種情緒,一種條件,以便更好地享受最後的正片。
為什麼這麼說?
我們看前兩個小時,昆汀都做了什麼。
最明顯的做法,就是通過層出不窮的「戲中戲」,不斷製造間離效果,以達成一種「戲夢人生」之感。
比如,在兩個人的對話之中,不斷插入電影的情節。
比如,一個人做著事,突然就掉進了回憶裡。
再比如,莎朗看電影時,影院裡的她、屏幕上的她,還有排練時的她,三者並置,形成了現實、電影與回憶的交織。
更典型的一場戲,是瑞克拍片的場景。
觀眾隨著劇情慢慢入戲,直到忘記是在拍戲,可是突然,瑞克忘詞了,幻覺被一下戳破,所有人猛然醒來。
類似的情節,在片中大量存在。
昆汀為什麼要這麼做?
就是為了打破現實、夢境與電影之間的藩籬。
他讓我們看到了電影的本質,雖然所有人都知道電影是假的,但好的電影卻能以假亂真,甚至讓美夢成真。
也正是在這樣亦真亦幻的氛圍下,昆汀在影片的最後時刻,將歷史徹底改寫。
是的,儘管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改變。
但在電影裡,我們卻能給那些逝去的人們一個更溫柔的結局,讓他們得以看見第二天的陽光。
這不就是電影帶給我們的,最好的事情嗎?
姜文說過一句話,我印象很深。
他說:「《太陽照常升起》是老天送給我的禮物,而《讓子彈飛》是我送給觀眾的禮物。」
借用這句話來形容昆汀,我們可以這樣說:昆汀從前的電影,都是他送給觀眾的禮物;而《從前,有個好萊塢...》,則是他送給自己的禮物。
這份禮物,是一場舊夢,也是一場好夢。
它是昆汀的夢,此刻,成了我們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