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從前,有個好萊塢...》影評:昆汀當真侮辱了李小龍嗎?
從前 有個好萊塢...影評說真的就很氣,因為昆汀的[從前,有個好萊塢...]期待好幾個月了,本來今天就能看到的,結果,因為李小龍的女兒李香凝鬧這麼一出,撤檔了。
根據外媒的報道,電影撤檔是因為李香凝向中國電影局申訴,要讓昆汀改掉關於李小龍的劇情。昆汀倒是跟想象中的一樣剛:不改。能上就上,不能上就算。
雖然支持,但苦了觀眾。「李小龍在這裡成了一個傻蛋、一個傲慢又自戀的受氣包」。其實早前電影在北美上映時,李香凝就曾公開質疑和批評過昆汀在片中對李小龍形象的「醜化」,也一度鬧得沸沸揚揚。電影雖沒看到,幾個月來批評和爭議聲倒是一直不絕於耳。
而裡面總共也就短短幾分鐘李小龍的情節,無非是李小龍在「吹噓」自己功夫有多厲害之後,卻被布拉德·皮特飾演的一個特技替身演員打倒了。
用昆汀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如果你打算描述一個人是如何堅不可摧,就安排他與李小龍打一架,打得不丟人就可以了。」
昆汀很早回應過,他說自己13歲就看過李小龍的傳記,「他本人就像電影裡演的那樣,是有些傲慢的」。
昆汀是李小龍的粉絲,從來不是什麼秘密,在他的[殺死比爾]中,烏瑪·瑟曼打鬥時那一身黃色戰鬥服就是用來致敬李小龍的。
李小龍是不能被打敗的嗎,不能以一種稍顯喜劇的方式被打敗?
我覺得取決於你怎麼看待這個人,如果他是一個人,一個功夫很厲害但仍然有弱點的「普通人」,他就是可能被打倒的;但如果,他是一個被神化的icon,那就一定不能被打敗的。
[從前,有個好萊塢...]講的是1969年的往事,李小龍作為一個時代符號出現在電影中,其實本身就是一個致敬。昆汀拍的是去掉光環後的「人」,而大眾頭腦中的李小龍形象常常是「神」,尤其在很多中國觀眾心裡。 這也是李香凝之所以能成功「綁架」中國觀眾的原因吧。
可能某種意義上,他的確是「神」,從作為一個華人在西方流行文化裡留下舉足輕重的印記來說。
▼
「他用人類最強有力的右拳,擊中了整個流行文化,我們至今在他的重拳中暈眩。」
2009年,美國歷史頻道推出了一個李小龍的紀念特輯,名叫《李小龍如何改變了世界》,不僅留下了這樣的斷言,還從各個方面剖析了李小龍帶來的廣泛影響。
他的影響輻射包括電影、武術、格鬥、文化、哲學,甚至是音樂、漫畫、街舞,還有街頭運動。
1969年,李小龍29歲。
往前幾年,1964年的美國長堤空手道大賽上,李小龍一出場就技驚四座,大賽讓他一夜成名,順利躋身美國武壇。
之後,他創立了一種融合世界各種武術精華的自由搏擊術,也就是著名的「截拳道」,開創自己的「振藩武術館」,廣收各國、各種族學生。
武術界的明星身份,也為他帶來了出演劇集《青蜂俠》的機會。
在劇集《青蜂俠》中,李小龍扮演了超級英雄青蜂俠的助手加藤,雖然只是配角,雖然劇集收視平平,但並不妨礙李小龍的大放異彩。他在裡面的風頭甚至蓋過了主角,第一次為觀眾廣泛熟知。
但1969年,李小龍並不算順遂,《青蜂俠》之後,他並沒能等來他預想中的好萊塢主演角色,他只能接著客串,或是幫劇組調教演員身手。
但這一年,他又是滿懷希望,在一次寫下了這樣一段話:
「從1970年開始,我將會贏得世界性聲譽,到1980年,我將會擁有1000萬美元的財富,那時候我及家人將會過上愉快、和諧、幸福的生活。」
前半段的預言很準確,1971年的夏天,他接受了香港嘉禾電影公司的邀請,以1.5萬美元的片酬簽下了兩部影片,一部是[唐山大兄],另一部則是[精武門]。
這兩部電影接連在香港打破了票房紀錄,剛一回港發展的李小龍憑這兩部電影,瞬間就登上了香港影壇天王的位置。
而好萊塢也接受了他。尤其是1973年的[龍爭虎鬥],在西方世界引起廣泛反響,收獲了超過2.3億美元的票房。
他在好萊塢定義了「功夫片」這個概念。國際權威武術雜誌《黑帶》在1972年和1973年兩度將李小龍評為世界七大武術家之一。
美國報刊讚譽他為「功夫之王」,日本人稱他為「武之聖者」,香港報紙稱他是「當代中國武術及電影史上的奇才」。
但他的後半段預言又顯得有些悲情。因為,還沒來得及等來暢想中1980年幸福、美麗而隨心所欲的生活,李小龍就早逝了。
1973年7月,也就是[龍爭虎鬥]上映前一週,他在香港演員丁佩的家中離奇死亡,年僅33歲。醫生給出的診斷是「腦水腫」,可卻一直留有各種爭議聲。
李小龍的死並不是結束,而是他和他的功夫被「神化」的開始。
▼
李奧·漢特在《功夫偶像大師》中寫李小龍時,這樣寫道:
「對於西方觀眾而言,這名不可思議的功夫巨星在與他們初次接觸的時候便死亡了。在這樣的背景下,李小龍的死成為他光環的一部分。」
西方文化裡有著名的搖滾巨星「27歲俱樂部」(死於27歲成就傳奇,如吉姆·莫里森和詹尼斯·喬普林等),早逝會傳奇化一個人的聲名,在李小龍這裡同樣受用。
一個來自異域的、黃皮膚的功夫大師,在他聲名最盛之時,作為反文化偶像而死去了。
人們突然開始驚呼,此前對他的輕視。
在李小龍之前,西方電影中的英雄形象多半是007式的優雅白人,靠各種高科技裝備擊退敵人。
但李小龍完全不同,他是最真實的,有血有肉、赤手空拳,不是依靠超能力,也不是背後高科技裝備,他就是一個血肉之軀,憑藉著自己的拳頭懲惡揚善,反抗威權。
這對於身處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年輕一代來說,太具有震懾力了。
要知道,上世紀的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初,正是一個青春無敵的年代。那是一個全世界的年輕人在用熱血和理想去企圖改變世界的年代。
他們展開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反戰運動、性解放運動和各類平權運動,反對父母一代的威權,反對傳統的價值觀,更反對戰爭、反對殖民、反對資本主義。
這也是李小龍深受「反叛一代」喜歡的原因,尤其在西方少數族裔,特別是美國黑人群體中,李小龍格外受到歡迎。
如今看來似乎不可思議,但其實,當年李小龍的電影第一次在美國公映時,主流媒體並沒有給出好評。《紐約時報》就曾批評李小龍的電影「情節單薄,就是為了打架而存在」。
但主流社會的反感,反而更加增強了年輕一代和底層人們對李小龍這一「平民英雄」的認同感。
他不僅是亞裔的英雄,還是所有被壓迫的少數族裔的偶像,[龍爭虎鬥]之後,黑人群體如法炮製,立馬就拍出了一部[黑帶大師]來向李小龍致敬。
除此之外,可能很少有人知道,李小龍還是一位武術哲學家。
他大學主修的專業是哲學,後來又將哲學思想融入到武鬥中,後來曾不止一次提過對水的讚美:
當你把水倒入杯子,它就成為杯子的形狀;當你把水倒入瓶子,它就成為瓶子的形狀;當你把水倒入茶壺,它就成為茶壺的形狀。水可以流動、滲透、滴落,也能摧毀一切。像水一樣吧,我的朋友。——李小龍
在《截拳道之道》中,他寫道:「截拳道是無任何形式的,也可以是任何形式。而最終,截拳道是朝向自我發展的武道。」
在他看來,武術是一種「心靈與身體配合的精妙藝術」,要有水的靈活,水的溫柔,也要有水的堅韌,水的剛猛。 六、七十年代,正是東方文化開始進入尋常西方人視野的時候,東方的禪宗文化在英美年輕人間曾備受推崇。
而李小龍的「心如止水」式功夫哲學正擊中了這一時期西方人的心理,在文化和精神焦慮之際,李小龍和以他為代表的東方哲學成為了一劑良藥。
1999年,美國《時代週刊》選評20世紀英雄與偶像人物名單,李小龍和英國王妃戴安娜和美國總統肯尼迪一同上榜。
2000年,美國政府還曾發行了一套李小龍誕辰60週年的紀念郵票,這是美國歷史上發行的第三位藝人,也是發行紀念郵票的華人第一人。
在有色人種幾乎隱形的60年代好萊塢獲得如此成功,這些了不起的成就足以證明他「神性」的一面。 ▼
但即使如此,並不能因此否認李小龍其「人性」的一面,所謂「人性」,可能就是那些並不完美、甚或有些矛盾,但一樣共存在同一個人身上的部分。 李小龍死後,金庸曾發表社報《一個明星的死亡》來紀念李小龍,裡面除了一些惋惜之語,也提及到了李小龍的「糟糕」個性:
前些時候,許多人在談論李小龍在電視上盛氣凌人的表現,大家都是印象極差(此前李小龍威脅導演羅維人身安全,後者報警,影響惡劣,李小龍隨即到《歡樂今宵》辯白,但事與願違,傳媒與大眾反而大肆口誅筆伐)。現在逝者已逝,過去的事不必再說了。或許,我們還可以原諒他當時的惡劣表現,只因為腦中有病,難以控制自己的脾氣,一時的暴躁失態未必是出於本性。前幾天還有人說,以李小龍這樣的作風,藝術生命和事業恐怕很快要結束了。—— 金庸《一個明星的死亡》
雖是一家之語,但也應當可以代表相當一部分港人當時的看法。
甚至他的死法本身,都顯得有些狼狽:李小龍最後死在情人丁珮在香港的家中床上。引來幾多嘈雜風語。
邵氏有一部風月片,名叫[子曰:食色性也],在開頭便曾惡搞過這段,諷刺李小龍在銀幕上戰無不勝,永遠不會死,但最後死得離奇:
「他不會死,永遠都不會死。因為他是演員,上鏡頭的時候不會死,可是上床的時候嘿嘿,就保不住嘍。」
包括美國喜劇團體大衛·紮克兄弟那一幫人,早在70年代就有[小銀幕大電影]這樣的片子,裡面超多關於李小龍形象的惡搞重建。
而李小龍在銀幕形象上的強勢和盛氣凌人,的確也有諸多軼事可證:
比如據說在《青蜂俠》裡,本來有一集李小龍飾演的加藤是要被對方打敗的,但李小龍本人堅決不同意,最後不得已改成了平手。
當然,也不是說一定要考據李小龍本人的確是有驕縱傲氣的一面或怎樣,關鍵在電影能修改或惡搞的範圍。
但凡看過昆汀電影的人必然了然,昆汀的片子向來不正經,惡搞過警察,惡搞過黑人,惡搞過各種葷段子,也惡搞過自己。
我並不覺得,李小龍就不能拿出來惡搞,即使他是很多華人心中「神」一樣的人物。
就像很多網友所說的,這件事情的真正弔詭之處恰在於,一個美國人(李香凝)指責另一個美國人(昆汀)沒有正面塑造一個美國人(李小龍),向中國有關部門投訴,而且成功了!
-
作者/捲捲毛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破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