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星際救援》影評:為什麼說Ad Astra是一個巨型車禍現場
星際救援影評先說一句,昨天看的提前場。看到第20分鐘的時候已經是???了,看到最後半小時的時候我氣笑了——就是那種「WTF is this」的荒誕感,結果坐我旁邊的妹子被最後布拉德皮特和他老爹的生離死別感動哭了……大概人與人的悲歡並不相通吧。首先我要跟達米安查澤雷道歉:我原本不太喜歡他,但是回過頭來看,《第一人》拍得牛逼!查澤雷牛逼!面癱臉高司令演得牛逼!接下來我大概會主要對比達米安查澤雷《第一人》諾蘭《星際穿越》維倫紐瓦《銀翼殺手2049》來談談,至於提前場最後環節幾位老師提到的2001,我應該不會提——您配鑰匙配幾把?您配麼?您不配!
三個維度對比:科幻,視覺,主題。
從哪開始說起呢……這片子有種「槽點太多無從下手」的感覺。那先從科幻開始說起好了。首先我要在這裡下一個判斷:這個導演實際上並不懂科幻。在這個片子裡體現得很清楚,這片子也不是一個科幻片。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這片子的整個科幻的worldbuilding缺少一種「整全性」。什麼叫整全性?就是說片子裡一切的科幻的元素,從劇情的,到視覺的,都是以同樣的邏輯建立起來,為同樣的一個主題所服務的。所有偉大的科幻片都具有這種worldbuilding的整全性,最近的最傑出的例子是《銀翼殺手:2049》;他其中所有的元素都是自洽的。順便說一句,我認為《星際穿越》在這種整全性上做得是很不足的;當然,這可以算是諾蘭的風格,他一向是要以自己的美學取向壓倒實然的邏輯延伸,這點在《敦刻爾克》體現得更加明顯。
具體到Ad Astra,你可以看出來,電影很明顯的是想一出是一出,只是隨機的把一些元素扔進電影裡。一開始的所謂「電湧」,這個基本的麥高芬設定就很成問題:這東西在科學上合理性在哪裡?為什麼一個幾十年前的在遙遠的海王星的飛船會造成這麼大的災害?你們為什麼就這麼確定這個所謂的「電湧」就是那個「利馬計劃」造成的嗎?「反物質」是什麼鬼?好吧我們姑且認為這就是一個電影麥高芬,真實和邏輯無從追究,那麼怎麼到了電影的後半段,這個麥高芬就不見了?突然這個片子就轉向了父子關係,這個危機的解決就變成了父子關係的和解和破裂了?在影片開始設置一個巨大危機作為驅動力促使劇情的前進,這是類型片的慣用手法,但是這片子到後面明擺著就不是一個類型片而是一個文藝片,那麼這個典型的科幻類型元素加在這裡,只能是對電影的主題完整性造成巨大的撕裂。我今天聽了一個消息,說這個片子實際上2017年就拍完了,但是18年秋天試映觀眾普遍表示看不懂,福克斯高層非常不滿,直接搶了導演的最終剪輯權,大量補拍,最後才是現在這個版本。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倒是可以理解這個開頭了:因為這個所謂的「電湧」很可能在原始的版本裡根本沒有,就是一個布拉德皮特探索內心的故事。現在這個狀態,很顯然是一部高成本特效片(還別說有布拉德皮特),福克斯不可能放手讓導演搞成一部神神叨叨的文藝心理片。然而,最終的結果就是一個四不像的故事。
一個很大的整全性問題(當然大概普通觀眾看不出來),就是其中的太空航行的技術層次的問題。科幻片的worldbuilding需要在相應的技術層級上做出對應的視覺呈現;一部剛剛走出地球的太空片裡的太空飛行器和一部銀河探索的太空片裡的太空飛行器的設計很顯然會是完全兩樣的。這部電影裡的太空飛行器的機械設定基本上原樣照搬了現實中的太空飛行器的視覺(因為這樣比較省錢?),但是卻呈現出了一個能夠輕鬆往來於整個太陽系的技術層級,而這個很顯然是非常迷惑的。為什麼已經有地月定期商業航班了,載具仍然是火箭?為什麼都有月火定期飛船了,載具還是火箭?為什麼特麼的從火星飛到海王星,載具還是火箭啊?
這只能說明導演對「技術層級」這件事沒有任何概念。片中所有的太空飛船的內部陳設,仍然是現在已經存在的空間站的設計,而完全沒有考慮到需要在太空中長期駐留的飛行器需要如何設計,以及其正確的呈現方式會是什麼樣的。至於什麼才是正確的,參考《火星救援》裡的那艘地火飛船就行了。(那艘飛船基本原樣照搬了NASA的火星探索白皮書中的飛船構型;2001就更不用說了,絕對是標杆)電影本身就說了,從月球到火星需要17天,但是這艘飛船的內部設計,看得出任何能夠讓一船人在上面生活17天的設計嗎?更別說這艘飛船後面飛到海王星需要79天,那可是兩個半月,電影中展現出了任何能夠讓四個人在上面生活兩個半月的支持設施嗎?這可不是拍幾個布拉德皮特在零重力下漂浮的蒙太奇就能完成的。
接下來我要聊一下這個79天的問題。我十分懷疑導演對太陽系有多大毫無概念——人類歷史上只對海王星執行過一次探測任務:旅行者2號,1977年發射,1989年抵達,途中旅行時間12年。地球與海王星的距離超過4光時。人類現有的技術能力顯然沒有任何可能發射出一艘前往海王星的載人飛船;實際上以NASA現有的估計,地-火載人飛船的航行時間為80-150天(考慮到地-火軌道相對位置),如果我們做出大量的假設性的技術突破,前往海王星的載人飛船也起碼是一個單程5-10年的任務。
當然,這是現實情況,電影本就是虛構。但是偏偏這在電影內部的邏輯也說不通——一開始的設定是布拉德皮特他爹前往海王星執行生命探測任務,項目是三十年前啟動的,他爹已經失聯十幾年了——我這個時候一想說哦去海王星單程飛16年然後失聯了,那麼遠也回不來挺合理的。實際上在電影中後段他爹的信息揭示是海王星太遠了他的船員思鄉心切發生叛亂他不得不鎮壓,這個片子最終的主題也是去展現遙遠的海王星星際救援的寂寥,然後你告訴我其實從火星飛到海王星也就79天?再加上從地球到火星的時間,從地球飛海王星也就三個月嘛!喵了個咪的在20世紀初,從上海坐輪船去洛杉磯花的時間是58天,也就遠三分之一而已,有什麼好思鄉心切的?有什麼好寂寥的?三十年了,你們就一次都沒肯派個飛船飛三個月去調查一下情況?而且地-火擺渡船輕輕鬆鬆就能當火-海擺渡船,這說明技術上大大的有餘力嘛!我買張機票飛一趟三藩也能在Pier 39感受一下遙遠的故鄉的寂寥不是。那個蒙太奇剪的,布拉德皮特醒過來發現木星到了,睡過去,再醒過來發現土星到了,再睡過去;最後醒來的時候海王星到了。不知道的人還以為他在坐高鐵。
至於最後核彈放了一屁把布拉德皮特光速崩回地球這事我就不詳細展開了,那裡我都看笑了。姑且不說在技術上如何可能,權當導演用蒙太奇把中間三個月時間都剪掉了吧。
從整個片子的結構來看,我覺得這個片子不拍成太空片,拍成一個「主角他爹去南極洲探險失蹤,兒子在美國海軍當兵然後去南極洲尋找他爹的痕跡」的主題,比太空更加合理和切題。特別是中間那個挪威飛船的故事完全可以無縫切換成在南極洲旁邊捕磷蝦的漁船(導演很顯然不明白軌道,加速,減速,和推進劑之間的關係,才寫出了「我們要不要停下來幫忙」這種台詞,他把太空腦補成大洋了)。我之前沒看過詹姆斯·格雷的片,回來一搜,發現他之前拍的一部《迷失Z城》,媽的跟我的腦補基本一模一樣……於是《Ad Astra》其實就是把《迷失Z城》換個皮重拍一遍是麼。
第二個維度,視覺。
電影開始的第一幕直接讓我愣住——黑底出紅色字幕,媽的這不是原樣照抄《銀翼殺手》麼。後面的這片子被很多人稱讚的視覺上的元素,我其實是覺得:導演大概率是找了幾部最近幾年的科幻電影,然後把其中的很多畫面截下來,跟視覺指導說,看見沒我就要這種風格的。中間火星的場景基本模仿《銀翼殺手2049》,而且模仿得還很糟糕;牛蛙的藝術感覺可不是這個導演能比的。至於最後的那一幕,則顯然是照抄了《Gravity》。特別是最後的拉著繩子甩出去那一場,完全是《Gravity》里喬治克魯尼被甩出去的原景重現,況且導演還把阿方索卡隆在《Gravity》裡犯的唯一一個軌道力學錯誤給照抄過來了:慣性系,慣性系,慣性系,喂!
接下來我想藉著這個片子討論一下這幾年的太空片的一個攝影手法:其實也就是《星際穿越》和《第一人》。這兩部片子不約而同的用了同樣的手法來呈現出一種極端的太空飛行的寫實感:徹底拋棄所有的太空上帝視角鏡頭。
什麼叫上帝視角鏡頭?我貼一張2001的圖就明白了:這就是上帝視角鏡頭。我們看電影的時候往往會忘記攝像機的存在,仿佛攝像機(也就是觀眾的眼睛)是一個隱形的上帝,漂浮在空中。在太空中這就存在一個問題:如果我們要拍攝一個簡單的,飛行器從屏幕左邊飛到屏幕右邊的鏡頭,那麼攝像機本身的存在是在哪裡呢?
當然,一般觀眾注意不到這些。但是諾蘭和達米安查澤雷是很敏銳的注意到這個問題。我不知道達米安查澤雷是如何與諾蘭交流或者受到了怎樣的啟發,但是我們可以看到,《星際穿越》和《第一人》中所有的太空鏡頭,都是以「飛行器上安裝的攝像機」的形式呈現的。只有極少數情況下才打破這一規範。我記得《星際穿越》的上帝視角鏡頭只有飛船穿越木星和蟲洞,而《第一人》中則是從月球表面拍攝登月飛船降落。這有點類似於綠草當年拍《諜影重重》,用長焦鏡頭快速變焦模仿一種「遠處偷拍」的紀實感;而諾蘭和查澤雷用這種類監控攝像機視角來展現出太空片的紀實感。
而Ad Astra裡的太空鏡頭……只能讓人感覺到一種廉價的特效感。火箭的造型都模模糊糊分辨率很低的樣子;至於火星的場景——那真的是抄《銀翼2049》的車禍現場——為什麼一個紅色星球的地下基地裡的燈光要以紅色為主題?後面布拉德皮特從水裡游到發射場是一種怎樣的迷惑行為?
第三個維度,主題。
這不是一個科幻片,我再重複一遍。從主題而言,這就是一個布拉德皮特探索內心,與父子關係和解的故事,你可以勉強把它當一個文藝片看。我剛剛走出電影院的時候琢磨的一件事情是為什麼福克斯會眼瞎給這個片子投了這麼多錢,只要是稍微靠譜一點的製作人不都能看出這本子是個巨型車禍現場,肯定票房撲街麼。後來聽人說是布拉德·皮特特別喜歡這個導演……好吧。這裡的問題在於,你甚至不能用「文藝片」這個詞來給它辯解,說它不好看是不符合你對於所謂的「視效大片」的預期(「你不就是想要看一個動次打次的科幻「大片」麼!文藝片怎麼你了!」),因為論票房撲街和不賺錢,《銀翼殺手2049》珠玉在前,那是什麼水平的作者性?論探索內心和探索太空的糾結和統合,《第一人》珠玉在前,那又是什麼水平的作者性?
你可以看出福克斯是真的很努力的想要把這片子弄成一個類型片,奈何導演爛泥扶不上牆。中間去援救挪威籍飛船的部分莫名其妙前後都不挨著,但是手法完全是照著一個太空驚悚片的手法來拍的;後面搶奪飛船那一段拙劣至極的打鬥,幾乎可以當做一個喜劇段落來看。但是福克斯啊福克斯,你得接受教訓。人家華納兄弟就光棍至極,豪擲兩億給牛蛙拍《銀翼2049》,隨便你拍,票房能賺錢算我輸。結果人牛蛙不負眾望果然拍了一個票房撲街的片子,但是那才是一個真正的高成本強視效的作者電影應該有的樣子——我認為它是21世紀之後最佳科幻片。怎麼港,人家華納兄弟就是有情懷。
真的回到電影的主題,也就是布拉德皮特探索內心的故事來,那麼我們能看到的是什麼?是布拉德皮特從頭到尾絮絮叨叨的獨白,告訴觀眾他不爽,他想要逃離,他與他爹關係不好,因為他爹拋棄了他——導演你還記不記得電影的基本技法?Show, not tell. 整部電影下來你看不到為什麼他和他爹關係不好,因為觀眾對他和他爹的前史一無所知。他的老婆同理。從電影一開始布拉德皮特就投入了一系列的行動當中,你完全看不到這些行動是如何能夠支持他的內心活動,只剩下他自己不停的叭叭叭「我感覺不好」「我為什麼要在這裡」「我不喜歡這裡」,媽的這完全是我的內心戲好麼。
這裡我就要拿《第一人》來對比了。高司令演的「登月第一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同樣是跟他的家庭關係不好,承受巨大的孤獨,最後還是頂住壓力上了月球,那麼他是怎麼拍的?與老婆的吵架,女兒去世了,當試飛員在臨近空間軌道差點解體,做登月模擬器訓練的時候直接失事多虧反應快才活下來,同事則直接在模擬飛船裡被燒死。你可以看出在這些巨大的危險和壓力下,高司令變得面無表情,最後要一步步的將自己抽離出來,變成一個沒有情緒的人,最終完成那個史無前例的任務。他的外在的危機和心理的危機是統合而互相促成的,你看到最後才能理解他的人物,以及他在月球表面做的那些事。而Ad Astra好了,所有角色全體工具人,包括布拉德皮特自己。所有的人物出現,說了台詞,佈置了任務,然後就消失了;最後就剩一點塑料父子情,你還不知道這個父子情是咋來的。
總的來說,如果這片子的預算是500萬刀,導演能夠把他的原始劇本實現,那麼它最後的呈現沒準會在豆瓣上進一個「小眾科幻神作」的豆列什麼的。但是現在這種哪都不挨著的狀態,只能是一個巨型車禍現場。你沒法抱著任何預期去電影院看這部片——四不像。 論科幻片,它不能及格;論文藝片/家庭倫理劇,它也不能及格。
哦對了,可以這麼宣傳:這片子是美國版《上海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