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她的錯誤教育》影評:解讀同性 戀(影評,The Miseducation of Cameron Post)
她的錯誤教育影評
利用休假時間,連續看了兩部有關同性戀的片子,①美國的《她的錯誤教育》②法國的《刺心》。由於看片過於頻繁,導致筆者產生了間歇性「性傾向」模糊的症狀,驚呆了。手抖...喝杯熱巧克力壓壓驚...歇息片刻,症狀稍緩,片刻之功,重現直男本色。
說笑歸說笑,平心而論,近年來,自從同性題材在奧斯卡大放異彩之後,越來越的導演、製片人傾向於拍攝此類作品(「同性戀」相關聯),究其原因?眾所周知,撈金!有市場,有人氣,有熱點,好賺錢。在這種大背景下,出類拔萃的「同性」影片愈加萎縮,爛片大行其道,可惜!所以說,選片、看片,還是要精挑細選、斟酌再三。
書歸正傳,進入正題。前面筆者提到了兩部作品,《她的錯誤教育》、《刺心》,都足以堪稱近期的佳作(有關「同性戀」)。前者斬獲「34屆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劇情片」,後者是「本年度戛納電影節壓軸影片」。所以,就影片的質量、成色而言,難分伯仲,不過由於後者的「尺度問題」,在下左思右想最終「棄之」(不寫影評,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下載欣賞)。
今天,且看這部...
美國電影《她的錯誤教育》
作品類型:劇情
主要演員:Chlo? Grace Moretz
故事概述:講述同性戀少女Cameron的自我成長之旅
上映時間:2018年9月7日在英國上映
有思想、有內涵,很純粹、很現實的作品,看後,腦中殘留淡淡的憂傷、淡淡的喜悅、淡淡的釋懷...
開始點評,結合影片的三個要素(青春、同性戀、信仰)進行詳解。
1,青春
提及「青春」兩字,我們能夠回想起些什麼?
是輕舞飛揚?是年少輕狂?
是「雛鷹展翅恨天低」?
是「青澀」?是「純情」?是「彷徨」?
青春,定格了太多值得留戀的故事!
試問,故事中,Cameron的青春,是怎樣的?
一句話,百感交集!何意呢?通過三組畫面,解釋一下。
畫面一
心理狀態:尷尬、彷徨
事件對應:與同性好友Coley在車內放肆,被逮個正著
畫面二
心理狀態:無奈、忍耐
事件對應:監護人認定Cameron有「思想」問題(同性戀傾向),隨即將其送往「治療中心」進行學習、改造(校正錯誤的性取向)
畫面三
心理狀態:輕鬆、釋放
事件對應:東窗事發(Mark受不了「治療中心」施加的精神壓力,拿起剃刀自宮)之後,監管人員介入調查。藉此機會,「頑固三人組」Cameron、Jane、Adam設計、成功出逃「治療中心」,內心壓抑終於得以釋放
三組畫面,三種心緒,代表了Cameron思想上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同性戀」思潮尚未覺醒,處於探索初級階段
第二階段:在不斷的所謂「有效」、「實用」、「可行」的校正教學之後,Cameron漸漸意識到自己的性傾向、領悟到了「同性之愛」的真實含義
第三階段:確認「同性戀」身份,認清自己未來的方向,堅定走下去
Cameron走過的青春(青春期)與大部分人都不一樣,甚至被許多同齡人視為「異類」,但是,這恰恰是「青春」的本質(特有屬性),且因人而異。
2,同性戀
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同性戀」是不見光的存在,許多LGBT戀人只能生活在人們的鄙視、唾罵中。不過,這個狀況在近些年得到了徹底轉變,隨著人們思想不斷解放,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尤其是明星大腕)公開出櫃,「同性戀」改頭換面、徹底翻身,瞧一瞧馬路上牽牽小手、含情脈脈的男男(男的極致陰柔)、女女(女的極致剛猛),這個時代的流行趨勢,在下已經跟不上了。
回到故事中,且看且聊Cameron的同性戀發展史。
三個關鍵詞——青澀、單純、堅毅
「青澀」指代:(最初前)Cameron對於自己同性戀傾向的不確定性、懷疑性、迷茫性
「單純」指代:(探索中)Cameron無法確定同性戀是出於「慾望」?還是「愛戀」?
「堅毅」指代:(明確後)Cameron確信自己是「同性戀」,她確信這才是她所追求的「愛情」(不一樣的愛情)
有一說一,有二說二。Cameron在劇中之所以可以坦然無懼的示愛,歸根結底要感謝西方國家/社會對於「同性戀」的寬容、理解。正是生活在著種寬鬆環境中,同性戀可以像異性戀一樣享受陽光雨露、享受被愛的感覺、享受戀人之間的愛情。
同性戀、異性戀,同樣擁有愛與被愛的權利。
3,信仰
劇中提及的宗教信仰很明確,基督教。為什麼要引入宗教話題?有何深意?一起來看一看。
在展開這個話題之前,先來普及些許宗教知識,有助於觀眾理解影片中的內容。
①基督教不認可「同性戀」
參考《聖經》—《利未記》20:13,記載:人若與男人苟合,像與女人一樣,他們二人行了可憎的事,總要把他們治死,罪要歸到他們身上。
②基督教徒不可停止禱告
參考《聖經》—《列王紀上》8:45,8:49,分別記載:求你在天上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使他們得勝。求你在天上你的居所垂聽他們的禱告祈求,為他們伸冤。
③「一夫一妻」制
參考《聖經》—《創世紀》2:24,記載: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簡單解析之後,繼續回到本段最初的問題。故事引入宗教話題的意義?
a,切入點
據官方統計,美國的基督教徒占人口比例70%以上。本片套入基督教元素,意在與觀眾產生共鳴,是一個不錯的切入點。
b,反差點
「同性戀」的開放與「宗教教義」的嚴密,形成反差。
「無神論」者的隨意與基督教徒的嚴謹,形成反差。
多人的聚會禱告與個人的孤獨神傷,形成反差。
c,思考點(出於某種原因,只能點到即止)
其一,思考宗教的真正意義(讓人找尋到在世的意義)
其二,宗教與同性戀之間的隔閡點(能不能化解?)
其三,信仰與現實的取捨(孰輕孰重)
終。
編劇★★★★☆(在原作的基礎上,濃縮了部分情節、精煉的台詞,效果不錯)
導演★★★★☆(很有意思的導演,伊朗後裔,思想上,結合了中東與西方的文化精髓,卻不拘泥於此,期待其下一部)
演員★★★★☆(Chlo? Grace Moretz一直在嘗試不同角色,跳出「鄰家女孩」的框框,皇天不負有心人)
劇情★★★★☆(改編後的劇情緊湊了不少,雖然部分橋段略顯脫節,但是總體效果上升)
視效★★★☆☆(構圖比較一般,光影效果很靈)
音效★★★☆☆(弱了些)
推薦度★★★★☆(年度最有價值觀看的「同性戀」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