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梵谷:在永恆之門》影評:藝術聯覺:解構梵高眼中的世界
梵谷:在永恆之門影評為什麼又給梵高拍一部電影呢?——本片不為講故事,而是意在重現梵高的聯覺。
在電影院坐了大約十分鐘,我意識到這部電影到底想幹什麼——它不是要講一個眾所周知的故事,那明顯太無聊了,可為什麼又要給梵高拍一部電影呢——本片的目的在於貼近,並嘗試重現梵高眼裡看到的世界。如果梵高稱自己的作品是一個藝術的 gesture(象徵);那麼本片便是另一種 gesture:為了重現梵高的聯覺通感、情感濾鏡、以及敏感內心。
這部電影豆瓣得分很低,但我認為可能是觀眾誤解了它。它比之前那部《至愛梵高》(影評)更加深刻,更加返璞歸真,同時又打破傳統:放棄電影講故事的範式,而是以意識流般的鏡頭去貼近梵高眼中和內心的那個世界。所以,想要明白本片要怎樣去看,那便要明白,梵高本人不是用眼睛在看,本片也不是在講故事。要越過這些既定的思維,用「感性」去體驗本片,去貼近文森特·梵高。
重現梵高的「聯覺」
聯覺(Synesthesia),又譯共感覺、通感或聯感,一詞源自古希臘語σ?ν(syn),"共同",和α?σθησι?(aisthēsis),"感覺"。這是一種具有神經基礎的感知狀態,表示一種感官刺激或認知途徑會自發且非主動地引起另一種感知或認識。
說回到影片的頭十分鐘。1)梵高第一次走在鄉村的原野上,他張開雙臂,以最大的身體表面積去感受林間的陽光;2)進而他坐在原野上等夕陽落山,而當夕陽餘暉燒盡最後一絲光彩時,他將泥土灑在自己的臉上——泥土帶著夕陽的溫度,也帶著燒灼的氣味。
我在這一組鏡頭之中感受到了多感官的接通:正午陽光的金黃——溫暖的體感;夕陽灼燒成紫紅色——泥土的乾燥氣味。這種看到溫度,聞到顏色的體驗,被稱作「聯覺」。
之後,3)梵高在蘆葦叢裡觀察,讓風帶著蘆葦撫摸他的指尖;4)死去的樹幹不再是原來的棕色,而是‘死亡’與‘憂鬱’的藍色;5)還有他和弟弟相擁,鏡頭這裡切換到蘆葦地,彷彿是兄弟二人的呼吸在吹動著草葉。6)甚至當梵高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比如酒館的女主人,鏡頭從上而下打量著女人的臉,帶著觀眾從她右邊眼窩裡的陰影,慢慢看向她沒有落在陰影裡的左眼,進而是她溫熱潮濕的呼吸淺淺印在鏡頭上,印在梵高的腦海中。
這種種跡象,表明電影在嘗試通過鏡頭語言——非常近,非常私密——以及剪輯,讓觀眾去體會梵高看到的世界:事實上,他觀察這個世界,不僅僅是通過眼睛,而是通過多種感官,通過「聯覺」。
梵高的這種體驗也反映在他的作畫上。片中高更批評梵高:「你的作品總是顏料用的太多,彷彿你不是在畫,而是在雕塑」。這時,電影切換成黑白色,在陽光下,堆疊起伏的油畫顏料呈現另一種光景——它們自帶高光和投影,和樹木繁茂與稀疏的gesture相呼應。梵高將「陽光」轉化成了體積。他的確是在雕塑。
情感濾鏡和敏感內心
影片在很多地方都採用了一種模糊的、上遠下近的鏡頭效果。這些奇怪的鏡頭常出現在梵高情感波動的時候;而且,如果你仔細觀察,它們總帶著一種顏色。比如樹木素描的那一組鏡頭,明顯加入了藍色;而秋季麥田和牧羊女的鏡頭,又摻進了明黃。我認為這是梵高的「情感濾鏡」,亦是聯覺的一種體現——當梵高內心在經歷一些波動時,鏡頭(或者梵高看到的世界)就會呈現出「非寫實」的色澤。
電影裡高更還這樣評價過梵高的作品,「在所有描繪自然的畫家中,只有你的作品帶有思考」。我想,這不是梵高主動的「思考」,而是「情感濾鏡」加工了他筆下的自然,令畫作別具一格。
梵高的另一個特點是他內心敏感溫柔。當高更離他而去,他的腦海裡重放著高更的話,每一次都越發令他傷心。而當有人真正傷害他,比如片尾槍擊他的少年,他卻選擇體諒傷害者。這種敏感脆弱的性格也讓梵高趨於「神經質」,從而,當他想要表達自己的情感時,他無法向外發洩,只能不斷地向內傷害自己的精神,成為「瘋魔」。
這令我想起另一部關於藝術家的傳記電影《最後的肖像》,講的是賈科梅蒂給美國人詹姆斯畫像。 這位藝術家同樣情感充沛,但他不懼怕表現出來,甚至傷害旁人,他深深的憤怒刻在畫板上,又是另一種風格的作品,與梵高的完全不同。
總結一下。我認為這部電影是好看的。請想一想,梵高僅僅是表達自己的感受,已經竭盡全力,付出生命;那後代人想要貼近、窺探他內心的嘗試,比如本片,若是能引發新的感性體驗,那便很了不起。看完本片,我體會到梵高的聯覺以及情感,這就是本片獨具一格的價值和藝術魅力。
在電影最後,高更說,梵高喜歡黃色,而他自己喜歡紫紅。這和影片開頭第一次展示梵高「聯覺」的場景相呼應:金黃色的正午陽光,以及紫紅色的夕陽餘暉。我不知道這是導演有意為之,還是在這種神秘藝術聯覺的引領下——梵高和高更的友誼,二者的藝術追求,以及本片的結構——自然而巧妙地被接通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