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殺戮開關》影評:一把好牌打成渣!不止中國電影差距好萊塢30年!
殺戮開關影評
《導演的自我修養》第16期:
《殺戮開關》一把好牌打成渣!不止中國電影差距好萊塢30年。
《殺戮開關》已經上映了幾天了,看了一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今天就來說說這個《殺戮開關》。
《殺戮開關》又名《殺戮開關》,電影名字的重要意義就不言而喻了,聽第二個名字感覺這他媽是個B級片。
為什麼說《殺戮開關》把一把好牌打成渣了呢?
首先題材,一個電影的題材是非常重要的,《殺戮開關》提出了一個美國大片都很少拍攝的平行宇宙的概念,在這個全球都在穿越,好萊塢使勁玩機器人的年代,搞一個平行宇宙的概念,的確是讓人眼前一亮,關鍵是還提出了一個鏡像宇宙的概念。
好的題材就是成功了一半了,而這裡編劇其實已經扔給了導演一把好牌,至於怎麼打,導演說了算,畢竟在電影上,最後編劇還要根據導演的要求改劇本。說到這替編劇們難過一分鐘。
那這個《殺戮開關》又渣在哪呢?
第一:壓抑到死!
首先來說,作為一部爆米花娛樂片,是應該考慮一下觀眾的感受的,大家興高采烈的走進電影院,看個電影就是圖個樂呵,《殺戮開關》可好,簡直就是壓抑的升級版,全片藍色色調,燈光部分能用冷光堅決不用暖光,特別是開篇的幾個鏡頭,調色調的那叫一個渣,藍色濃重,沾染力強,人物面部絲毫沒有血色,昏暗的天空,低矮的雲朵,讓人感覺這一家人都得了絕症一樣,悶悶不樂。
再加上編劇寫的那些故弄玄虛的詞,讓人以為孩子得了絕症,但是全片下來,你才知道孩子一直是因為搬家想家,而絕症的事情絲毫都不提了,作為編劇、導演是不是得有個重點啊。
第二:劇本故事孱弱!
看完整個片子,對於故事才有了清晰的脈絡,奧特普能源公司發明了一種能源技術,就是給宇宙建立鏡像,從鏡像宇宙裡提取能源,結果發生了致命錯誤,飛行員兼物理學家波特受命去關閉鏡像宇宙。
第一次看到這個劇本,一腔熱血,好本子啊,恢弘的氣勢,大格局電影,但是從導演的講述來看就小家子氣了。
前半部分:現實世界就是不斷的故弄玄虛,鏡像世界就是不斷的逃啊逃。
後半部分:現實世界完全沒有了吸引力,只剩下催情的部分,試圖勾起大家的認同,要保住現實世界就需要把平行宇宙裡的鏡像宇宙摧毀,但是失敗了,因為立足點太弱了。
其實這個部分,電影是試圖建立主人公波特摧毀鏡像世界的主觀動力,但是很失敗。就是說,看到了沒,在鏡像世界裡的波特死了,家人也死了,如果你不摧毀鏡像世界的話,現實世界裡的也會死。
越到後來,越發現電影無法自圓其說,波特角色的內在驅動力開始喪失,但是處理卻是一筆帶過,讓人覺得絲毫沒有動力,也沒有情感的傾向性,帶入感越來越差,既不同情也不憎恨,觀眾會崩潰的。
第三:鏡頭晃得要死!
這最明顯了,導演很想有些創新的東西,於是在鏡像世界裡使用了全主觀視角的拍攝方式,簡直就是一個主觀視角遊戲的既視感,特別像荒島求生,是不是導演玩遊戲玩多了,跟cs一樣,特別是主角波特被炸傷手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會聯想起來,《荒島求生》裡用個木棍把子彈撬出來能加一格血。
而且全部用主觀視角本身是殺敵1000自傷800的做法,的確是有新意,但是從故事推動上來說,主觀視角無法讓觀眾感受到主角波特的喜怒哀樂,單純靠台詞是遠遠不夠的,沒有鏡頭語言,觀眾完全無法感受到劇情的感染力,這樣就是為什麼後半段會出現情感帶入差的問題。導演不能自娛自樂,拍完了片子,對著觀眾說:看牛不牛,誰敢都用主觀視角去拍啊,我敢,這片子肯定拿奧斯卡最佳攝影。觀眾會告訴你,這他媽純粹扯淡。
還有就是,鏡頭轉場剪輯的部分需要多花些心思,在鏡像世界裡,主角被打,被震倒,一暈就切回到現實世界,能不能有點新意啊。
第四:場景問題。
如此恢弘的劇本,最後給出的畫面卻讓人尿急。波特跳躍到鏡面世界裡,誰能看出來那是鏡面世界,你帶個眼睛,用個主觀視角就是鏡面世界了?
出了那牆上的海報是鏡面的,是不是場景也應該是鏡面的啊,最起碼,汽車應該是倒著開的,都應該是反著的啊,只有字是反著的鬧哪樣?一開始我以為這是到了外星,獨特的寫法呢。
可能是看慣了好萊塢的科幻電影,看這荷蘭的科幻電影才發現,原來不僅是中國電影差著好萊塢30年,這荷蘭電影也差的遠呢,電影工業走了100年的歷史,好萊塢產業化的製作流程,的確是一步步走出來的,看看一個小細節:
比如說:虛擬交互界面差距就很大。
上圖《殺戮開關》(2017年)作為重要劇情出現的交互界面。
上圖《公元2147》(中國.我去,這個片子百度百科都沒有,弱爆了)終點出現的科幻元素。
上圖《少數派報告》(2002年)
上圖《變形金剛》(2007年)只是一個點綴的畫面,只有幾秒鐘鏡頭。
荷蘭的也好,中國的也好,都會讓你覺得是做上去的,特別是中國的,假的不行。
但是好萊塢的就毫無違和感。其實都是後期做上去的。
關鍵是荷蘭,中國的還都是固定鏡頭,特意給後期留好的製作餘地,美國的是運動鏡頭做上去的。
但從上面這幾個圖的對比就能發現,好萊塢工業的可怕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