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夢鹿情謎》影評:另類的故事,真摯的愛情
夢鹿情謎影評
按:也就是些零散的感受,看過第二天殘餘下來的。因為一覺醒來,發現還是這部金熊作品在腦海裡的餘溫最久。
《夢鹿情謎》不是一部很好定義的作品,這裡說的並不是類型上的定義(類型上好說,文藝片嘛),而是內容上的。這一點,看看本屆電影節的其他熱門影片——《希望的另一面》《普通女人》甚至《好極了》——就知道,和它們相比,匈牙利「媽媽輩」導演伊爾蒂科·茵葉蒂講的這個故事,不太好用一兩個詞概括。愛情?人際關係?孤獨?或者,情慾?似乎都不太切中要害,所以說,用「另類」來描述這部影片不會有什麼差錯。
這的確是一個相當另類的故事。影片在雪原林海裡開篇,杳無人煙,白雪皚皚,畫面相當乾淨。寂靜無聲的場景裡,任何風吹草動都攪得動我們的聽覺神經。漫無目的地環遊了一會兒,鏡頭切到電影實際上的「現實世界」——布達佩斯的一家「肉聯廠」。光線發白的工廠車間,機器閃著冷色金屬光澤,帶著鬍渣的壯漢把鉸鏈「砰」得一扣,健碩的公牛送上「斷頭台」……在這裡,我們可愛的男女主人公即將相遇。他們,最終,相愛。而這中間的兩個小時,講的就是這兩人到底是怎樣墜入愛河的。
看完電影,我下意識想到的是索菲亞·科波拉《迷失東京》。茵葉蒂呈現故事的方式,像極了《迷失東京》給我的印象——一條河流,水波蕩漾的質感,充滿了「可知」與「未知」。「可知」的地方在於人物命運,這相遇的兩人,越走越近的最後,不外乎相愛或者分離。影片開端,敏感的觀眾順著男主的目光第一次留意到女主裸露的雙腿時,(這個鏡頭語言再明顯不過),就知道接下來該會有什麼故事。不過,電影沒有簡單拘泥在兩個人的相遇上,導演對節奏的拿捏,一點一點弱化著觀眾對「結果」本身的期待,就像科波拉在《迷失東京》裡營造的那種迷離和反復。結尾如果是男女主衝破牢籠走到一起,那蠻好,祝福他們。如果是另一種,兩人就此別過,我們依然會說這是個美麗的故事。臨近片終,瑪麗亞令人心碎地割腕,此時相信一定有觀眾和我一樣準備好了接受第二種結果……而最後的峰迴路轉,想必也談不上有多少振奮人心。
在我看來,這正是本片立意和敘事上新穎並成功的地方。導演一本正經講愛情的同時,多少抽掉了傳統意義上的「劇情」。我覺得《夢鹿情謎》這部電影,薄「劇」而重「情」,出「戲」而入「心」,在不丟失情節的前提下,盡可能去放大人物內心那部分細微而不好描述的東西。相比於兩個人最後有沒有走到一起這個老套的命題,《夢鹿情謎》顯然更關心別的:兩顆孤獨的心能否彼此相觸及?靈魂與靈魂之間有沒有絕對意義上的交流?人是否能克服自身的缺陷和障礙?等等。這個愛情故事背後實際上是一段探索靈魂的旅程,而影片中呈現的張力自然也不是由「劇情」而來。在這段旅程中,茵葉蒂給予了兩個角色足夠多的愛,沒有強施意志,也從不咄咄逼人地評判。如果說,傳統的劇情片探討對錯,揭示美醜,甚至伸張正義,那麼這部「現代感」十足的作品,則是拋開善惡追溯美的可能,發現美,歌頌美。用個俗氣的比喻,就說愛情本身,可以是對,可以是錯,但終究是美的。
回到影片開頭,林海雪原,兩頭摸不著頭腦的鹿,和熒幕前摸不著頭腦的我們。這個畫面後來重複再現了多次,半個多小時以後我們才知道這原來是男女主角的夢境,而且是彼此共同擁有的夢境……實在是詭異了,我直到現在也不相信世間竟有這樣的巧事。劇本是導演親自撰寫的,她在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的同時,影片也從此時開始進入到某種「超現實」的狀態——比現實少了幾分合理和邏輯,卻又從某種程度上更加貼近現實。
由此也可引出這部電影構思上的第二個巧妙之處,異樣與荒謬。兩年前歐格斯·蘭斯莫斯的《龍蝦》便是個很好的例子。與黑色幽默不同的是,這種表達方式的著力點並不在於反諷或批判,而是在扭曲人格和事物本來面貌的過程中「擠壓」出人性中那部分「隱性」的東西,和更深層次的渴望。在一個「後現代」風格的情境下,社會高度文明,人追求極致理性,到最後,僅存的弱點怕也就是孤獨了。與此弔詭的是,孤獨又是物質日趨富足和人追求精神獨立所伴生的產物。如何「處置」孤獨,如何面對孤獨,或許是這個什麼都可以被「理性化」「理想化」的社會所剩下唯一的「感性」元素。(男主)安德烈雖然肢體有缺陷,但對女人和感情態度誠懇成熟,說著「曾經擁有過,但都過去了」,他過的是富足且外表看似毫無「缺陷」的生活;(女主)瑪麗亞,心智異於常人,習慣活在封閉之中,在對外界敞開心扉之前從未意識到自己是如此懼怕孤獨本身。影片並沒有粗暴地給我們展示在孤獨和慾望面前,人的外殼和偽裝會怎樣土崩瓦解(因為這在「後現代的文明人」身上不會輕易發生),而是恰恰相反,耐心地舒緩地把個體對孤獨的依附和抗拒這般二元對立抽絲剝繭,滿懷誠意地為我們展示孤獨是什麼,孤獨向哪裡去,孤獨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如果非要說導演有哪些私心和傾向的話,那麼在這裡,她是真切地希望孤獨的種子可以開出愛情之花。
多麼理想化!而且這裡不是「理性的」理想,而是「感性的」理想。
我看過之後還不自覺想到中島哲也的《告白》,和它裡面無以名狀的緊張感和神秘氣息。冰天雪地裡,野鹿鼻尖蔓延著無限可能——夢裡你是一頭鹿,但卻無法由白天裡理性的你左右。導演對環境的描摹,對氣氛的渲染,對「形而上」空間的構建,尤其是不吝筆墨把雪海中的「夢境」的再三呈現,通過看似不沾邊的意象嘗試打通現實和夢境,感官和精神之間的聯繫,是這部電影讓人感覺很有餘味的地方。影片中多處採用極具壓迫感的框式構圖,和對人物主體的切割,把焦點聚集在物件的細節和細微的運動上,無不挑逗著觀眾的神經。瑪麗亞的家居佈置極簡,電視機前安德烈眼神空洞,電影裡的這些畫面籠罩在一種恍如「末日」般的疏離之中。現場觀看的時候有好幾次,我都誤以為自己在看一部日本電影。還有那家音像店,感覺也是極不真實,瑪麗亞在櫃台前毫無表情地聽完一大摞CD,說是「尋找愛情」。
這其實也是我眼中這部電影最具靈光也最浪漫的一個時刻。一般好的電影帶你入戲,給你看什麼是故事,什麼是愛情。而特別好的電影繞了一圈只告訴你,這其實不太好用故事講出來。懂得感知的人會合上耳機,你聽著聽著,愛情就回響在耳邊了。
以上。
問:《夢鹿情謎》到底好在哪裡?它憑什麼獲得金熊獎?
答:我不是評委會,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因為什麼獲獎。我只知道,如果你恰巧喜歡《迷失東京》的流動性,《龍蝦》裡的荒誕,或者《告白》中心理與環境氛圍的契合,那麼在《希望的另一面》《普通女人》甚至《好極了》面前,你會把獎頒給它。
跋:非常主觀的感受,勿過噴。一瓶波爾多酒讓我壯膽說了出來,在此感謝她。
再跋:自然界遵從法則,冷酷無情。人與動物相較,理智與情感是最難得的。喧嘩躁動,蜉蝣於世,我們應當珍視它們。
《夢鹿情謎》不是一部很好定義的作品,這裡說的並不是類型上的定義(類型上好說,文藝片嘛),而是內容上的。這一點,看看本屆電影節的其他熱門影片——《希望的另一面》《普通女人》甚至《好極了》——就知道,和它們相比,匈牙利「媽媽輩」導演伊爾蒂科·茵葉蒂講的這個故事,不太好用一兩個詞概括。愛情?人際關係?孤獨?或者,情慾?似乎都不太切中要害,所以說,用「另類」來描述這部影片不會有什麼差錯。
這的確是一個相當另類的故事。影片在雪原林海裡開篇,杳無人煙,白雪皚皚,畫面相當乾淨。寂靜無聲的場景裡,任何風吹草動都攪得動我們的聽覺神經。漫無目的地環遊了一會兒,鏡頭切到電影實際上的「現實世界」——布達佩斯的一家「肉聯廠」。光線發白的工廠車間,機器閃著冷色金屬光澤,帶著鬍渣的壯漢把鉸鏈「砰」得一扣,健碩的公牛送上「斷頭台」……在這裡,我們可愛的男女主人公即將相遇。他們,最終,相愛。而這中間的兩個小時,講的就是這兩人到底是怎樣墜入愛河的。
看完電影,我下意識想到的是索菲亞·科波拉《迷失東京》。茵葉蒂呈現故事的方式,像極了《迷失東京》給我的印象——一條河流,水波蕩漾的質感,充滿了「可知」與「未知」。「可知」的地方在於人物命運,這相遇的兩人,越走越近的最後,不外乎相愛或者分離。影片開端,敏感的觀眾順著男主的目光第一次留意到女主裸露的雙腿時,(這個鏡頭語言再明顯不過),就知道接下來該會有什麼故事。不過,電影沒有簡單拘泥在兩個人的相遇上,導演對節奏的拿捏,一點一點弱化著觀眾對「結果」本身的期待,就像科波拉在《迷失東京》裡營造的那種迷離和反復。結尾如果是男女主衝破牢籠走到一起,那蠻好,祝福他們。如果是另一種,兩人就此別過,我們依然會說這是個美麗的故事。臨近片終,瑪麗亞令人心碎地割腕,此時相信一定有觀眾和我一樣準備好了接受第二種結果……而最後的峰迴路轉,想必也談不上有多少振奮人心。
在我看來,這正是本片立意和敘事上新穎並成功的地方。導演一本正經講愛情的同時,多少抽掉了傳統意義上的「劇情」。我覺得《夢鹿情謎》這部電影,薄「劇」而重「情」,出「戲」而入「心」,在不丟失情節的前提下,盡可能去放大人物內心那部分細微而不好描述的東西。相比於兩個人最後有沒有走到一起這個老套的命題,《夢鹿情謎》顯然更關心別的:兩顆孤獨的心能否彼此相觸及?靈魂與靈魂之間有沒有絕對意義上的交流?人是否能克服自身的缺陷和障礙?等等。這個愛情故事背後實際上是一段探索靈魂的旅程,而影片中呈現的張力自然也不是由「劇情」而來。在這段旅程中,茵葉蒂給予了兩個角色足夠多的愛,沒有強施意志,也從不咄咄逼人地評判。如果說,傳統的劇情片探討對錯,揭示美醜,甚至伸張正義,那麼這部「現代感」十足的作品,則是拋開善惡追溯美的可能,發現美,歌頌美。用個俗氣的比喻,就說愛情本身,可以是對,可以是錯,但終究是美的。
回到影片開頭,林海雪原,兩頭摸不著頭腦的鹿,和熒幕前摸不著頭腦的我們。這個畫面後來重複再現了多次,半個多小時以後我們才知道這原來是男女主角的夢境,而且是彼此共同擁有的夢境……實在是詭異了,我直到現在也不相信世間竟有這樣的巧事。劇本是導演親自撰寫的,她在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的同時,影片也從此時開始進入到某種「超現實」的狀態——比現實少了幾分合理和邏輯,卻又從某種程度上更加貼近現實。
由此也可引出這部電影構思上的第二個巧妙之處,異樣與荒謬。兩年前歐格斯·蘭斯莫斯的《龍蝦》便是個很好的例子。與黑色幽默不同的是,這種表達方式的著力點並不在於反諷或批判,而是在扭曲人格和事物本來面貌的過程中「擠壓」出人性中那部分「隱性」的東西,和更深層次的渴望。在一個「後現代」風格的情境下,社會高度文明,人追求極致理性,到最後,僅存的弱點怕也就是孤獨了。與此弔詭的是,孤獨又是物質日趨富足和人追求精神獨立所伴生的產物。如何「處置」孤獨,如何面對孤獨,或許是這個什麼都可以被「理性化」「理想化」的社會所剩下唯一的「感性」元素。(男主)安德烈雖然肢體有缺陷,但對女人和感情態度誠懇成熟,說著「曾經擁有過,但都過去了」,他過的是富足且外表看似毫無「缺陷」的生活;(女主)瑪麗亞,心智異於常人,習慣活在封閉之中,在對外界敞開心扉之前從未意識到自己是如此懼怕孤獨本身。影片並沒有粗暴地給我們展示在孤獨和慾望面前,人的外殼和偽裝會怎樣土崩瓦解(因為這在「後現代的文明人」身上不會輕易發生),而是恰恰相反,耐心地舒緩地把個體對孤獨的依附和抗拒這般二元對立抽絲剝繭,滿懷誠意地為我們展示孤獨是什麼,孤獨向哪裡去,孤獨又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如果非要說導演有哪些私心和傾向的話,那麼在這裡,她是真切地希望孤獨的種子可以開出愛情之花。
多麼理想化!而且這裡不是「理性的」理想,而是「感性的」理想。
我看過之後還不自覺想到中島哲也的《告白》,和它裡面無以名狀的緊張感和神秘氣息。冰天雪地裡,野鹿鼻尖蔓延著無限可能——夢裡你是一頭鹿,但卻無法由白天裡理性的你左右。導演對環境的描摹,對氣氛的渲染,對「形而上」空間的構建,尤其是不吝筆墨把雪海中的「夢境」的再三呈現,通過看似不沾邊的意象嘗試打通現實和夢境,感官和精神之間的聯繫,是這部電影讓人感覺很有餘味的地方。影片中多處採用極具壓迫感的框式構圖,和對人物主體的切割,把焦點聚集在物件的細節和細微的運動上,無不挑逗著觀眾的神經。瑪麗亞的家居佈置極簡,電視機前安德烈眼神空洞,電影裡的這些畫面籠罩在一種恍如「末日」般的疏離之中。現場觀看的時候有好幾次,我都誤以為自己在看一部日本電影。還有那家音像店,感覺也是極不真實,瑪麗亞在櫃台前毫無表情地聽完一大摞CD,說是「尋找愛情」。
這其實也是我眼中這部電影最具靈光也最浪漫的一個時刻。一般好的電影帶你入戲,給你看什麼是故事,什麼是愛情。而特別好的電影繞了一圈只告訴你,這其實不太好用故事講出來。懂得感知的人會合上耳機,你聽著聽著,愛情就回響在耳邊了。
以上。
問:《夢鹿情謎》到底好在哪裡?它憑什麼獲得金熊獎?
答:我不是評委會,我也不知道它到底是因為什麼獲獎。我只知道,如果你恰巧喜歡《迷失東京》的流動性,《龍蝦》裡的荒誕,或者《告白》中心理與環境氛圍的契合,那麼在《希望的另一面》《普通女人》甚至《好極了》面前,你會把獎頒給它。
跋:非常主觀的感受,勿過噴。一瓶波爾多酒讓我壯膽說了出來,在此感謝她。
再跋:自然界遵從法則,冷酷無情。人與動物相較,理智與情感是最難得的。喧嘩躁動,蜉蝣於世,我們應當珍視它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