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捍衛生死線》影評:6大關鍵詞+解讀結尾:在假造的幻境裡發現真實
捍衛生死線影評了解背後的故事,看懂結尾,兩星片,能直接變四星
周五先看了這部,《捍衛生死線》,倒是想起了一個人,姜文,確切的說是姜文說過的一句話。
姜文在《十三邀》裡說過,是形容自己與作品之間的關係:
「不會生活,說不好聽就是對生活沒招才去假造一個生活(電影),把自己藏在裡面。」
我覺得這句話用在基努·里維斯(如下簡稱「老李」)身上完全合適。然後我去翻看了《捍衛生死線》的演職員表,果不奇然,他也是本片的製片人之一。
他另一部擔任製片人的作品,是全球火爆的《疾速追殺》。兩部電影的共同點,老李飾演角色在片中都失去了親人。
★《疾速追殺》中死去妻子之後,永失所愛終日頹廢,以至於黑幫老大的兒子殺了他的狗,他以滅掉了全城的黑幫作為回應。
★《捍衛生死線》更加極端,電影裡他妻子和三個子女全部車禍喪生,這位選擇了用克隆技術,讓家人回歸。
所以,《捍衛生死線》幾乎可以看做第老李個人化情感的映射。這就要稍微岔開一下話題了。
悲慘人生
關於基努里維斯的悲慘人生故事,這裡不再科普(有興趣的可以百度,關於他的文章,幾乎是清一色八卦他人生,描述這位好萊塢巨星的人生有多麼多麼悲慘,現實多麼多麼頹廢),只是簡單說一下,每次遇到真愛或者打算安定的時候,上天好像跟他過不去一樣,29歲失去了摯友,35歲失去了女兒、37歲失去了摯愛,一生顛沛流離。
他那張孤獨的坐在街邊長凳上的照片,似乎是一個縮影,是老李對生活的自暴自棄。所以他終日頹廢、不修邊幅。
沒錯,既然現實生活令人沮喪,那就創造一個理想的「生活」,哪怕是為了發洩也好,哪怕終日活在幻想之中也罷,這樣才會令受傷心靈得到些許的慰藉。
所以就有了《疾速追殺》中因為一條狗怒草全城黑幫的「地表最強愛狗人士」,也有了《捍衛生死線》中用這位違反自然規律去「復活」親人的科學家。
(如下內容有劇透)
電影的片名「Replicas」,翻譯過來是「複製品」。中文譯名《捍衛生死線》並不是不準確,而是比起我們常說的克隆技術,電影中涉及到的要繁瑣一些,因為電影中的「克隆」包含了兩個步驟:
其一是複製肉體,其二是複製意識。所以我更願意稱之為「複製人」。
比如老李飾演的科學家,開場就在攻關複製人腦這項偉大的課題,他要把死去的捐贈者的意識轉移(複製)到一個機器人身上,結果失敗了。
這就決定了該片其實涉及到了不少科幻元素,包括賽博格、人工智能、還有二元論。
碳/鐵相融
電影中擁有人類意識的機器人,是一個比較糾結的存在。您說這玩意叫什麼?人工智能?還是賽博格?
★完全由人工建造的機器人,哪怕最終覺醒了也還是人工智能,比如《機器公敵》。可電影中這位的意識可不是人造的哦,是來自人類的意識,是真人啊;
★無機物所構成的機器作為身體,但大腦仍然是生物有機體,叫做賽博格,比如《機器戰警》。可電影中這位並不是生物大腦,人造軀體相當於一個容器,意識是老李復制粘貼進去的。
這樣模稜兩可,其實代表了未來科幻電影發展的一個趨勢,就像《銀翼殺手2049》一樣,極大化的模糊人與機器人之間的界限,因為作為科幻片,再討論「人機關係、智能叛變」這種老梗就太無趣了,索性將其二者模糊化,隨著人類視野的不斷開闊,最終將會打破人機二元的這種界限。
而這樣模糊的界限,也一直在暗示一個觀點,「思想」,並不是來源於大腦的運作。。。而是一個獨立的存在。。。這就是哲學上的二元論學說。
二元論
本片的理論基礎,就是二元論。
簡單說就是意識與肉體是彼此獨立,我思故我在,通俗一點講就是人是有靈魂的,要麼上升到神學的概念,要麼Low到迷信的層次。
「二元論」貌似在近期科幻電影中很受歡迎,這種以往被認為是唯心主義的學說現在被很多的科幻片當做理論基礎,因為大家都贊同科學的盡頭是神學。
比如《攻殼機動隊》《超體》等等,最典型的就是《超能查派》,人的意識被移植到了機器人身上,或者通俗的講就是「人類的靈魂附著在一個機器人身上」。
本片在此基礎上認為,我們熟悉的克隆技術,複製的只是肉體,但不能複製意識。所以電影中老李的任務是複製意識,既然意識是獨立存在的,就可以複製到機器人驅殼內,也可以複製到人類身體內,也就有了隨後的故事。說白了,著屬於「鬼上身」的一種。
複製人
這是本片的核心主題,但故事走勢並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
先把死去家人的意識(靈魂)提取封存,在用克隆技術複製一個一模一樣的軀殼,最後再把意識像複製黏貼文件一樣「放進去」,一個新的「人」就誕生,跟之前的一模一樣。。。
用電影中配角小哥的話來形容,您這操作屬於違反自然規律,萬一搞出亂子咋辦?小哥的擔憂不無道理,因為在很多作品中,這種屬於技術禁區,碰不得的!
《侏羅紀公園》《異形》《人獸雜交》,最後都是失控的結局,還有恐怖片《科學怪人》《活跳屍》、史蒂芬金的《寵物墳場》這類單純「復活」人的電影,最後也是淒淒慘慘的收場。
這些作品都是代表了人類欲望淩駕於科技之上的可能性後果,踏入技術禁區,最終倒霉的還是自己,很有大的寓言成分。
身份
此外,關於複製人的身份認知,也是一個極為深奧的主題。
電影被「複製」的到底算不算真正的「人」,就拿妻子來說,跟車禍死去的那位一模一樣,那麼當她知道真相的時候,肯定會產生認知問題,之前死去的「我」算是什麼,前任?我又算是什麼?
電影裡還有一個細思極恐的情節,老李一家死了四位,但只有三個培養皿,意識保存是有時間限制的,所以只能由他抽籤決定,放棄復活一個倒霉蛋。而且複製的過程中,他為了瞞天過海,刪去了家人意識中有關這個「倒霉蛋」的全部記憶,五口之家馬上變成四口之家。
把複製人當做提線木偶一樣想刪就刪想留就留,有考慮過人家的感受嗎?所以在這前提下,科學技術背後的哲學和人文思想,人類幾乎可以以造物主的身份登上歷史的舞台時,被創造者的身份認知,在《月球》《銀翼殺手》《攻殼機動隊》中被討論了無數次,有足夠的深度去撐起一部新的電影。
但本片並沒有涉及到這一條。
人艱不拆
所以,這部《捍衛生死線》裡,主角又是克隆、又是複製意識,貌似具備作死的一切條件,但關鍵點在於,主角複製的不是別人,是自己的親人。
人性與規律的悖論就在於此,我相信如果有電影中的條件,各位會跟老李做出同樣的選擇,別怪我們自私,誰不想讓自己最親的人起死回生?
所謂的技術禁區,違反自然規律,在面對人性的時候,不是不會發生衝突,而是不忍心令其發生衝突。都這麼慘了,還要怎樣?有句過氣的話咋說來著,人艱不拆啊。
這部電影在這個細思極恐的故事中,上述所有可能招致失控的環節全部被繞開,迎來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
老李不但復活了家人,還用機器軀殼複製了一個自己,與家人其樂融融的同時,還不耽誤賺錢。這是大概所有人的夢想啊,也是基努里維斯的夢想。
回到開篇姜文那句話,好久不拍的科幻片的基努·里維斯,選擇這樣一部科幻片,是有原因的。戲外命運多舛的老李,戲裡為愛癡狂的男主,二者人戲不分啊,他把自己藏在了這個美好的幻想裡,縱然電影中的行為踏入禁區違反倫理道德,但我們,又怎麼忍心責怪?
就像電影裡的台詞:「我違背那麼多自然法則,只是不想再失去你。」
這與我們常聽到的「為了你,我甘願上刀山下火海」的土味情話性質一樣,只不過人家老李為了家人,真的這麼去做了。
彩蛋:天宮結局
你以為這片的結局只是基努·里維斯單純的為了撫平現實傷口而逃避現實嗎?
當然不是,比作遊戲的話,還有個隱藏劇情還沒打出來。。。
還記得《黑客帝國》裡,那紅色和藍色的藥丸嗎?
基努·里維斯飾演的尼奧,毫不猶疑的選擇了代表現實的紅色藥丸。
他選擇面對現實。
基努·里維斯自己也說過:我並不想逃離生活,因為它也有美好的一面。
所以,在這個擁有天堂幻境一般結局的《捍衛生死線》裡,真正的基努·里維斯隱藏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
沒錯,就是那具有擁有他本人意識的「機器人」。
他在臨近尾聲的時候copy了自己的意識,將其複製到了那個機器軀殼裡,所以誕生了兩個「老李」——人類軀體和機器軀體。
一位與家人來到與世隔絕的小島共享天倫,一位孤獨的留在塵世,縱然可以賺到無數金錢,但對於機器人來說毫無卵用。
聯繫起現實中的基努·里維斯,這個機器人,在物欲橫流的世界裡,如行屍走肉一般,冷冰冰的軀殼下,孤獨的靈魂,才是真正的他。
就好比我們玩GAL遊戲,有好幾種結局,壞結局BD(bad ending)、好結局GD(good ending),也有少數遊戲還存在一個「真實結局」TE(true ending)。
與家人遠走高飛,就是GD;孤獨的留下來,才是TE。
電影是每秒24格的謊言,適合幻想,但不能沉溺於幻想,最終還是會夢醒。
「不會生活,對生活沒招才去假造一個生活(電影),把自己藏在裡面,但不要忘記真實的自己。」
造物主
造物身份是同類電影的必須面對的,就像《銀翼殺手2049》裡的大反派一樣。這片的爭議結尾裡,肉身基努里維斯是以造物主的身份出現,但他選擇了遠離塵世,與複製的家人在一個小島上共度餘生,從此不問世事,就像上帝一樣,所以說這是GE,天宮結局。
現實世界裡留下的是「被創造」的他,依然是孤獨的人設。
所以這片不考慮基努里維斯的主觀色彩,結局在爭議中,還是有點當代價值觀的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