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影

《愛x死x機器人》:獻給「宅男宅女「」的快樂片

影評

這部動畫短片集的牛逼之處就不多贅述了,無論是科幻迷、動畫迷、賽博朋克迷、蒸汽朋克迷,都能在片中體會到久違的快樂。

稍微分享一點細節和伏筆,以及一些絮叨。

第一集:《桑尼的優勢》

故事其實很簡單,就是桑尼的本體並不是眼前的肉體,而是她操縱的食肉怪。

在知道劇情的前提下,我回看了幾遍,發現了幾個伏筆。

1.在商人要求桑尼故意認輸的時候,水中的食肉怪敲擊了玻璃壁一下。

2.打鬥過程中,桑尼的對手會經常切回本體,說一些騷話。

但桑尼自始至終都閉著眼睛

這說明她無法在戰場上來回切換自己的意識。

3.這一集與《異形》的聯繫不僅僅是食肉獸的形態與異形相似,還有其在精神內核上的相似之處。

首先要感謝豆瓣評論區豆友的這篇文章,啟發了我的靈感。

當我們討論強暴的時候,我們想要說什麼-第一集淺談

「 性別、恐懼、暴力、等等各種主題,歸根結底這集只在講一件事情,就是強暴。 」

桑尼有過多次被「強暴」的經歷,

最初是被地產商強暴,甚至割裂身體,

接下來戰鬥過程中被對方用尖刃貫穿腹部,一種更隱晦的方式展現強暴的過程。

而《異形》這部電影恰好也展現了「女性主義」與「性暴力」「繁殖」等主題。

《異形》的美術設計 H.R. 吉格爾是電影導演雷德利親自請來的,從他的設計原稿中處處可見,「性」與「生殖器」的影子。(不放更露骨的了,有興趣可以自己蒐)

再加上異形的繁殖方式就是通過抱臉蟲強行植入胚胎,可見這樣的繁殖方式也是在暗指性暴力。

吉格爾的設計原稿

而在《桑尼的優勢》中,在外形上復刻異形的食肉獸卻被特意賜予了更修長纖細的體型,

就是為了強調其女性身份。

體型的對比

總的來說,非常奇妙,《異形》系列中負責與異形抗爭的是主角雷普莉,《桑尼的優勢》中負責抗爭的桑尼,卻披上了異形的皮。

第二集:《三個機器人》

圖裡的兩個機器人跟《機器人總動員》中瓦力的夥伴,造型上非常相似~

還有一個有趣的小細節。

當三個機器人路過某地,地上的士兵骷髏,他懷裡抱著的槍,開出了一朵小花。

這讓我想到了守望先鋒系列短片中《最後的堡壘》,裡面的堡壘醒來時,身上也長滿了青草與鮮花。

堡壘和槍械,原本都是戰爭機器,最後成了花花草草的土壤,

個人理解是,這象徵著「鑄劍為犁」。

接下來也出現了一個碩大的核彈頭(應該是核武器?)

雖然,在接下來的劇情裡提到人類死於環境汙染,

所以我依舊認為,短片寄予了「希望世界和平」和「人類不要再作死」的美好願景,

在世界時局略顯混亂、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的當下,還是很值得深思。

畢竟大家都只喜歡在各種遊戲、動畫、小說裡看到末日廢土,不希望親身經歷。


3.21日更新

經過一位朋友的提醒,我找到了槍口插花的原型事件——

是1970年的肯特大學慘案,即學生反戰運動。

當時有一位女學生在遊行時,將花插在槍管上,但隨後在遊行運動中被槍殺。

在電影《守望者》開頭中,也有相似的畫面。

總的來說,無論從什麼角度分析,這一集的「反戰」「和平」思潮是板上釘釘的。

圖出自《守望者》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膽的想法——

在人類毀滅前,人類和貓貓或許展開了一場大戰,甚至貓貓對人類的滅絕也有添磚加瓦。

不僅是因為貓貓開口說話,提到一旦貓自己能夠打開金槍魚罐頭,人類對他們來說也就沒什麼價值了。

關鍵在於,當一直沒有找到自己用處的4000型機器人,掃描到大量貓存在的時候,

屏幕上第一時間出現的「Hostile Detection 」字樣,意為「檢測到敵意」,

所以它很有可能是被人類開發出來,專門針對貓的「對貓作戰機器人」。

第三集:《證人》

這集的「莫比烏斯環式敘事」簡直絕了。

開頭就有不少暗示,但我被誤導了,還以為是女主角意識錯亂,或者是意識閃回。

地上躺著的屍體和女主角長得一樣

這集的動畫創意曾經是《蜘蛛俠:平行宇宙》的美術設計,雖然最後他被索尼開了..

*大概是為了彌補遺憾,所以才把大量的胸部都留到《證人》吧。

以及,Alberto Mielgo 還是個動漫迷,非常喜歡《阿基拉》《攻殼機動隊》~

事實證明,賽博朋克風+蜘蛛俠的畫風,簡直絕配。

多提一句,steam上有一個像素風賽博朋克遊戲,還在銳意製作中,名字叫《The last Night》,

喜歡這個風格的可以關注一下~

第五集:噬魂者

博士和僱傭兵探墓時,在一塊石板上看到的文字——「這裡埋葬的是吞噬孩子的人。以及「黑太子,噬魂者」,

結合後續劇情,衝出來的怪物把博士的助手直接撕成兩半來看,

黑太子指的應該是英國歷史上的黑太子愛德華,或稱伍德斯塔克的愛德華,他也是歐洲歷史上著名的反面英雄。

歷史上的黑太子幹下的惡行,其中一件恰好就是——利摩日大屠殺

他命令法國利穆贊省首府利摩日城內所有男女和兒童都站在他面前,觀看他們被英軍屠殺,大約有3000人遇害。

而至於這裡提到的「穿刺者」「吸血鬼」,應該是指歷史上的弗拉德三世·採佩什,即德古拉伯爵的原型。

採佩什在羅馬尼亞語中意為「穿刺」,並且他對土耳其俘虜、國內的貴族、平民動輒使用穿刺之刑,

因此他也被人稱作「穿刺大公」。

他和黑太子十分相似,兩人既有赫赫軍功,是守衛民族和國家的英雄,又因為生前的殘忍暴行,死後被汙名化成非人的怪物。

第六集:當酸奶統治世界

這集更像是一個腦洞式小短片,裡面的酸奶替換成任何一種生物/物體,都可以。

大家也都看得出,核心套路類似於《高堡奇人》,

那就再推薦一本類似的小說——《日本合眾國》

這本書沿用了《高堡奇人》的設定,主要講述軸心國在二戰勝利後,日本、德國瓜分北美,發生在日本合眾國的故事。

作者是個遊戲和電影從業者,所以書的內容融入了大量日本文化元素和遊戲相關,娛樂性、可讀性挺強的。

第八集:狩獵愉快

這一集主要講述狐狸精和捉妖師的故事。

適逢清末,英國殖民地來到香港,魔法在這片大路上逐漸式微,狐狸精就連變形的法力都沒了,只能做陪酒女來魅惑男人,結果被一個機械狂熱者抓走,做成狐麗塔了。

然後她就被從捉妖師轉型成機械師的梁,改造了。

她就此擁有了另一種魔法——

機械。

正如阿瑟·克拉克曾說:

「任何足夠先進的技術,初看時,都與魔法無異。」

當燕終於從人身,轉換為機械狐身,我堅信,那就是一種名叫機械的魔法。

我也非常偏愛這一集!

尤其是當機械九尾狐穿梭在林立高樓間,悠揚的古典樂聲與飛艇轟鳴聲一同響起,

不誇張的說,我被擊中了,被震撼到詞窮。

故事開始沒多久,梁的父親死去,他說「世界正在現代化,他不可能理解。」

這句話不僅僅是在說梁,或許也是說給百年前閉關鎖國的統治者們聽吧。

翻閱史書,世界上第一列能在軌道上行駛的火車誕生自1840年,

而這一年,第一次鴉片戰爭打響,

那扇腐朽至顫顫巍巍的大門被強行叩開。

這一集的故事核心,還讓我想起了《美國眾神》

兩者同樣講述一個人類社會變遷,新舊交融,甚至同樣是魔法與科技的交鋒,

最後的勝利者,只會是那個能夠順應時代潮流變化的人。

給喜歡這種風格的朋友推薦一本小說——《差分機》

這本書被譽為「蒸汽朋克聖經」,

主要講述在維多利亞時代,計算機被提前發明的架空世界,工業革命和信息革命一同到來,顛覆了整個世界的格局。

第十集:變形者

這一集中的兩個士兵都是狼人,

巧妙的是,標題中第一個圖標—狗牌,有一語雙關的意思。

因為軍用識別牌也稱狗牌, 是美軍現役必配的配置,用於士兵的身份識別 。

所以這裡的狗牌既指這些狼士兵的軍人身份,也暗指他們狼人的特殊身份。

也可以理解成軍方把他們當做「狗」來奴役。

所以最後他選擇丟開狗牌,回歸野外,擁抱自由。

關於細節:

畫面中,狼士兵說話時一直在輕微地搖晃身體

我的推測是為了保持身體平衡,類似於狗搖動尾巴。

最後,狼士兵復仇時,狠狠咬碎敵人頭顱的方式,

讓我想起幾天前的一個微博熱搜——

狼式的愛意方式。

大概這種「啃頭」的方式確實很符合狼的天性。

第十一集 幫手

2019.3.27更新

1.這集的英文名Helping Hand和譯名「幫手」簡直絕了,亞歷克斯最後絕地求生,靠的就是自己的左手,看到她硬生生把扯下來,我的幻肢劇痛無比啊。

2.彩蛋

「我在衛星LV426」

致敬了《異形》,電影中正是收到LV—426星球的訊號,主角們才登船發現了異形,才有了後面的故事。

3.伏筆

亞歷克斯在出艙之前,操作系統的時候,狠狠敲了操作面板一下,說明故障早就有徵兆了。

4.萬惡之源

這次悲劇的發生原因除了因為機械故障,還有就是本該由雙人完成的艙外活動,卻只有亞歷克斯一個人來完成,主要就是因為公司摳門,不捨得出雙倍經費。

萬惡的資本家!

5.亞力克斯前後對比圖,

可以看到她斷手之後,臉上局部地區出現輕微充血,泛紅,但整體蒼白的可怕,顯然是大量出血所導致的,同時還伴隨有視網膜出血的症狀..

臉部建模真的做的非常細緻了。

第14集 齊馬藍

這應該是哲學意味最濃厚的一集,不僅探討了人和機器人的差異,也探討機器人對世界的認知和局限性。

有一千個觀眾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所以我就只談談自己的想法。

齊馬對女記者說起自己作為清掃機器人的過去,說自己看到的第一件物品就是「藍色的瓷磚」,這便是他的開始,也是它的世界。

這很像《西部世界》第二季中提到的一個概念——

基石

泰迪作為接待員(Host,即無限接近人類的機器人)第一次上線,見到了女主角德洛麗絲,她成了泰迪的基石,於是從那一刻起,他就再也不能停止對她的愛,至死方休。

我的理解,這個概念可以翻譯成「核心代碼」,接待員的一切行為都圍繞這個核心來運轉,

就像齊馬作為清掃機器人誕生,最後也選擇回歸到「本職工作」,那塊齊馬藍瓷磚就是他無法拋棄的基石。

《西部世界》中曾提到,接待員的基石是無法更改的。

而《齊馬藍》中,女記者描述齊馬時,對他非常崇拜,誇讚他「對更深層次意義的探索使他看得更遠,到宇宙本身。」

荒誕的是,世界再遼闊,即便齊馬的畫作能延伸到太空,他仍舊被那塊齊馬藍瓷磚限制,不由自主地在各種畫作裡添加齊馬藍元素,甚至到最後,齊馬藍占據了他作品的全部。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我更傾向於認為機器人並沒有自由意志,這是其局限性所在。

所以原著中齊馬鼓勵女記者放棄備忘錄助手,放棄那個幫助她保存記憶、做出選擇的機器人,

只有自己掌管記憶,才能擁有真正的自由意志。

*以上都是個人的淺顯觀點,歡迎討論。

我現在明白了他為什麼讓我採訪。不僅僅是因為我寫人物傳記的方式他很喜歡,而且他希望能夠幫助某個人向前進,不要像他一樣。  

還有一點也挺有意思,各種收藏家不僅對齊馬的作品趨之如騖,還把他畫作中突然出現的齊馬藍方塊賦予了各種意義,進行強行解讀。

這個正方形是空心的,沒有任何細節表明它和整個景觀或者背景有什麼聯繫。
它沒有投射陰影,而且跟周圍的顏色之間沒有任何漸變。
但是這個正方形肯定是經過深思熟慮才畫上去的:因為通過近距離檢查可以發現它確實是用顏料在火山口的上方畫出來的。這肯定帶有某種深意。
——摘自原著

*建議大家讀一下原著,比動畫的內涵要豐富許多。

《齊馬的作品》

坑:後續集數等待更新

結語:

我在看的時候,突出一個酸和羨慕。

就像監製米勒說的——

「《愛,死亡與機器人》是我夢想中的項目,幾十年來午夜場電影、漫畫和書籍和奇幻小說激發了我的興趣,但是它們一直被貶低為極客和宅男的邊緣文化。
但創造業的圖景終於發生變革,成人主題動畫可以被搬上熒幕。」

小眾愛好者也有出頭日。

不得不感嘆,歐美影視文化的家底實在太殷實了,有太多可以致敬的成熟類型片,

《銀翼殺手》《高堡奇人》《星際穿越》《銃夢》《機器人總動員》《異形》《怪形》《瘋狂的麥克斯》,都是短片的靈感來源。

隨便借用點元素,加點創意,就又能推陳出新。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繼《頭號玩家》以後,寫給影迷的一封情書,

因為這類文化產品「聯動」,能帶給粉絲無限歸屬感和快感,

看那麼電影有什麼用?

能帶給自己快樂不就好了。

什麼叫有活力的文化,這就是。

最後小聲打個廣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公眾號鴨,會時不時推薦更多好看有趣的作品~

感謝閱讀,感謝支持,歡迎留言討論~

 
IT145.com E-mail:sdd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