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兔嘲男孩》影評:愛是世界上最為堅固的東西!
兔嘲男孩影評人類社會的進步本質意義上觀念上的進步,是意識的覺醒!
今天應迪斯尼影業邀約觀賞了《少年兔嘲男孩》,英文名字"JOJO RABBIT"(這片兒和日本的《JOJO的奇妙冒險》沒有半毛錢關係!),真的很驚喜。驚喜於它的獨特觀察視角,驚喜於導演的敘事才華,還驚喜於它對兒童類型電影的突破。
它能在第44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上擊敗《寄生蟲》和《婚姻故事》,最終拿到觀眾選擇獎,不是沒有原因的。《寄生蟲》強化了社會階層的矛盾的衝突;《婚姻故事》展示了婚姻關係中不可調和的本質,但都沒有給出解決方案不是嗎?當然也不可能有標準答案,它到底是怎樣的,我們知道這取決於我們看它的視角。現實生活已經很不容易了,而在這種壓抑的現實氣氛之下,觀眾急需找到一個輕鬆的角落喘口氣,而《少年兔嘲男孩》中的JOJO以一個孩子的視角給出了答案: 世界並不是你們所說的那個樣子,而是我感受到的一切。這份對孩子視角的尊重已經比王子公主的童話故事高了不知多少個檔次。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太習慣於給任何事物貼標籤了。沒關係,這是我們大腦簡化這個世界,有效篩選信息的本能。可是有些人就是不讓我們那麼容易地定義他的東西,導演塔伊加·維迪提就是這麼一個人。它解構了偉光正的英雄題材電影,給我們呈現了一個五彩斑斕的《雷神3》;同樣,這一部看似天真爛漫的兒童題材電影背後,又是那麼的耐人尋味: 拍攝手法上你可以感受到導演對類型片技巧的靈活自如的運用:艾莎出場時的驚悚懸疑、盟軍攻陷柏林時的戰爭元素等都非常清晰明確,運用的恰到好處。在JOJO和媽媽在河邊和林蔭道中騎自行車的橋段中,你甚至可以感受到亞洲電影,特別是日韓電影中慣用的小清新的敘事手法。這一切都讓觀眾感受到陣陣驚喜,越來越難用簡單的電影類型來定義它。看過電影,如同一個孩子初次品嚐咖啡的味道,似酸似澀,似苦似甜!
由於以二戰中納粹德國對猶太人的種族滅絕為背景,很容易讓人拿他與20年前的《美麗人生》做對比。也許你會覺得影片對戰爭不夠嚴肅,對歷史不夠尊重,對希特勒怎樣怎樣…可是我想說,戰爭過去那麼多年了,其實我們對那段歷史的意識已經開始模糊,我們的下一代也會對二戰貼標籤以及那時的人物類型化。什麼才是它真正的樣子呢?其實不存在! 我們應該接受這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 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這個世界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很顯然我們可以看到這部電影的突破之處: 它不再像《美麗人生》一樣以成年人的視角去保護一個可憐的孩子,以此來彰顯父愛的偉大;它開始尊重孩子,讓孩子自己尋找答案。正像影片中JOJO不理解媽媽說的"愛是世界上最為堅固的東西",隨著媽媽的逝去外界對他的愛開始消失,可是正是他內心的愛正在建立。他對猶太女孩懵懂的愛打破了他原來的對元首的信仰,隨著戰爭的結束,他才肯定了內心那個"最為堅固的東西"。回頭看看我們這個世界,從1999到2019這20年間的變化,不正是每個人自我意識覺醒的20年嗎。為了告訴我們的孩子們說這個世界沒那麼糟,故意採用了一種詼諧幽默的敘事來呈現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