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兔嘲男孩》影評:李宣池原創影評:《兔嘲男孩》
兔嘲男孩影評李宣池原創影評:《兔嘲男孩》
《Jojo Rabbit》(《兔嘲男孩》)光是看這個名字就知道,這會是一部充滿童真色彩的影片。我不得不說這是我見過的最驚奇的反烏托邦式的電影,在我的認知裡多數反烏托邦類的電影都會是像《V字仇殺隊》、《銀翼殺手2049》那樣,冷冽、殘酷。誰會想到反烏托邦也可以很溫暖又深刻,自此我發現了一種新的反烏托邦類電影———摧毀自己親手打造的烏托邦。塔伊加·維迪提(《兔嘲男孩》導演及該片阿道夫·希特勒的飾演者)太有個人魅力了,他太會講故事,太會用鏡頭語言了。甚至他的表演都可圈可點,誰能想到他在自己導演的這部電影裡塑造出了一個如此可愛的希特勒形象?
其實我個人很少看這種童真主題的電影,因為往往這類電影首先為了凸顯童真往往整部電影品質就會顯得比較低幼,就會有點刻意將觀眾智商拉低到兒童級別來一輪強行「智力五五開」。就好像作為一個成年人我壓根不相信世界上有什麼獨角獸這類的童話故事,你非要在電影的一開始就給我來一個強行「獨角獸植入設定」,讓我去強行接受一種有違生活邏輯的東西而僅僅是因為他很童真。這種行為往往會讓觀影者產生極大反感,尤其是男性觀影者。而《兔嘲男孩》完完全全摒棄掉了這點,從一開始男主角喬喬的談吐、信仰、世界觀、衣著打扮活脫脫的就是一個小納粹軍官,有一種滑稽卻又不刻意的小諷刺,恰到好處讓人從一開始對喬喬這個人物就產生好感。換而言之,這個男主角喬喬它是一個十歲的小孩而不是一個十歲的「傻子」。緊接著他與希特勒的對話讓我驚喜,他與希特勒瘋狂的重複「希特勒萬歲!」臉上充滿著純真、與興奮。喬喬與希特勒手舞足蹈的感覺竟然讓我看到了滿滿溢出屏幕的善意與歡樂,而這一切僅僅是電影開場5分鐘不到。導演對於電影節奏和鏡頭的把握確實非常準確意想傳達也十分合理,二戰時期的德國為了增加國力對十歲左右的孩童做了深度的納粹同化,真正的做到思想傳播從娃娃抓起。像喬喬一樣的孩子從十歲時就要有對猶太人敵對的意識,就要有刺殺和攻擊能力,為的是以後成為一名納粹士兵。很顯然小主角喬喬被同化的很成功,他的言談舉止非常「納粹」甚至他的畢生夢想是成為希特勒的保鏢,所以他會在腦海中時不時的與自己想象出來的希特勒對話,也就是影片第一幕及後面喬喬與希特勒的對話都是他想象出來的。為此他努力成為一名優秀的小納粹,不料卻因小疏忽沒能正確使用手榴彈導致自己的臉被炸傷且腿部留有殘疾。但這仍然不能阻擋喬喬的「納粹」夢,他是一個有毅力有「夢想」的小孩。看到這裡我看到了這部電影的格局和世界觀的宏大。同樣是以兒童為主角的電影,三流的電影會通篇講小孩每天屁滾尿流的小事,打打鬧鬧哭哭啼啼,一會哭了一會笑了,用低俗的惡趣味打著童趣的幌子賺錢。二流的電影會用浪漫的手法通篇重複著「愛麗絲夢遊仙境」一類的故事,孩子一個個都是天使,一切的美好都在夢中,但夢醒了就結束了。而一流的電影就應該是像《兔嘲男孩》一樣,不失風度、不失純真、多角度多側面的講一個現實主義的故事。
《兔嘲男孩》反映的問題很深刻,在面對毫無意義的流血與犧牲,以及終將失敗的戰爭中,人民的命運該何去何從?在喬喬的思想裡猶太人是長著犄角倒掛在房梁上的怪物,而喬喬的母親羅茜卻在家裡藏著一個猶太人艾爾莎。羅茜代表的是崇尚浪漫美好自由的德國議和派,而這樣的價值觀顯然是喬喬所不能接受的。在家中喬喬發現了母親藏匿艾爾莎的事實後多次與母親進行「對決較量」,我再一次被這部電影的格局震撼到。兒子與母親的價值觀碰撞竟然不僅僅停留在一日三餐、玩具、動畫片上,而是可以上升到 「我是納粹我要消滅猶太人 而你私藏猶太人」。而這一切的表達都那麼輕鬆那麼談笑風生,喬喬拿著刺刀去找艾爾莎,被艾爾莎奪走了,喬喬又拿餐刀去找艾爾莎,又被奪了,他不服輸他與希特勒商量對策,他要吃光晚餐的麵包讓猶太人「餓死」。我在捧腹大笑的時候不禁感嘆:這才叫電影,這才叫童趣,這才叫幽默。我突然想起馬丁·斯科塞斯說的那句話「現在的電影門檻越來越低,但可惜的是門檻低的電影居然把真正的電影給邊緣化了。」這句話我讓我感到心酸和難過,我們究竟在做的是什麼?在追求的是什麼?是全球範圍內的視聽娛樂?還是我們該追求一些真正的電影,對美、對人性、對真相、對群體的探討和發聲?我看到《兔嘲男孩》包含的許多內容單拿出其中幾個都足以再拍一部電影可居然沒有人願意這麼做。羅茜帶喬喬來到廣場上看到那些因為反對納粹而被吊死在廣場上的用來殺雞儆猴的屍體,喬喬下意識的反應轉過頭你去看這一幕慘狀。而羅茜卻讓喬喬好好看著,看著這一幕我想起了《美麗人生》裡的父親他用生命讓兒子看到這世間的美好,而羅茜讓喬喬全神貫注的看好這世界的醜陋。我不評價這兩種愛哪一種更偉大,但有一點我可以肯定,愛一個人最重要的是給予他最大的尊重,即便在納粹時代,每一個士官都會像喬喬這個十歲的小孩問好,尊重是人類最高級的文明,對待生命我們應當有敬畏之心,單憑這一點,我對這部影片又多了一種情感———敬佩。
《兔嘲男孩》作為一部喜劇它真正的做到了充實其悲劇的內核,在溫暖的表達下其實是冰冷的殘酷戰爭。影片中無數次表現羅茜給喬喬繫鞋帶,羅茜又很愛跳舞經常穿著一雙紅色舞鞋在高處跳舞,又因為喬喬是孩童的身高,所以經常轉頭就可以看見自己媽媽的紅色舞鞋在「翩翩起舞」,不得不說這個設計很浪漫,但我萬萬沒想到這竟是影片埋藏的巨大的一個淚點。羅茜最終因反戰思想被吊死在廣場上,而喬喬在發傳單時看到了羅茜那雙紅色舞鞋,此時的鏡頭甚至都有沒有對準羅茜的正臉,但觀眾都知道那是羅茜。喬喬抱著自己母親的雙腳哭的時候,我的淚水也不自覺的流了下來,之後喬喬安靜的幫自己的媽媽把舞鞋的鞋帶繫好。這時我感覺自己見證了電影史上的又一個最美瞬間,那一刻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給自己的媽媽繫鞋帶。喬喬與艾爾莎的情愫是從互相敵對開始的,直到最後她們互相感受到對方的溫暖喬喬並不是真正的納粹她們都沒做錯只是不知該如何訴說,但她們都在彼此身上看見了善良,而善良這一在戰爭年代如金子般珍貴的東西也是整部電影的主題。最後臨近結尾時導演又一次的把基調拉會喜劇上,喬喬的好朋友約克被征入「家園保衛戰」的一員,扛著反坦克砲邊跑邊與喬喬聊天的過程也是讓人啼笑皆非。最後那一幕高速鏡頭,喬喬的眼中那些德國士兵依舊像英雄一樣英勇的戰鬥——犧牲,只是多了一分趣味。這份趣味竟然濾掉了戰鬥最血腥的一部分,而只剩下英雄的光輝。最後德國戰敗,盟國要屠殺德國戰俘的時候喬喬曾經的教官為保護喬喬,說他是猶太人讓喬喬免遭一死。這時,那個曾經趾高氣昂的克倫琴多夫迎來了一道完美的人性弧光。自此我又打看到了《兔嘲男孩》中的一個閃光點———大氣,傳統的戰爭片永遠改變不了的詬病就是捧一踩一,敵方永遠是冷血的惡魔毫無人性的臉譜化人物。而這裡《兔嘲男孩》僅僅只是對戰爭的聲討,沒有任何的人物形象上的抹黑,甚至最英雄的幾個瞬間都是給了德國士兵。這才叫電影,電影不是導演隔著屏幕對觀眾說教,作為電影人你只管好好講故事,是非曲直觀眾心裡自然明白。而有些電影永遠在愚弄觀眾的智商,那不是在愚弄觀眾的智商,而是在愚弄你自己的智商。以後再遇見不入流的電影,我便可以說這還不如一個叫「喬喬的十歲孩子」
渾然天成的描繪,自如流暢的表達,悲喜交加的情節。戰爭無情,但愛永遠動人。
————喬喬,願你永遠快樂。
————原創作者:李宣池
(微信號:duoxingzhenhun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