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兔嘲男孩》影評:事實是最好的答案
兔嘲男孩影評各種電影對於戰爭的描述多不過是砲火、戰壕,士兵臉上有髒髒的灰,有些專注於描寫戰爭場面,也有些注重描寫將領運籌帷幄的過程,而《喬喬》選擇從普通孩童的角度來敘述這個年代的故事,這個孩童來自於一個主動發起戰爭的國家。
起初喬喬是一個狂熱熱愛納粹的孩子,房間裡貼滿納粹的符號,甚至自己臆想出陪伴自己的朋友就是希特勒。在青年團周末訓練營中一個孩子yorki問喬喬要不要做對方最好的朋友時,喬喬說我最好的朋友是希特勒。在時代的教育中,單純的孩子認為什麼是自己可以無條件去相信和熱愛的呢?希特勒。
孩子們被教導猶太人長了犄角,有球芽甘藍的味道,雅利安民族比世界上任何一個民族都要文明,燒某些書可以是狂歡,在幼童的內心,他人做的事如果表現出快樂,那自己做也會受到他人的感染,認為這是快樂的。
喬喬參加的訓練營裡,行為誇張的教官和年長的孩子對納粹的解讀和喬喬是不同的。納粹是勇猛的,要果斷地消滅猶太人,如果要果斷地殺死猶太人,就要先果斷地殺死某隻兔子。小孩不忍,想要放跑兔子,但被年長的孩子將兔子抓回來擰斷了脖子。從此以後喬喬被叫做喬喬兔,因為他像兔子一樣膽小。
在喬喬的臆想中,希特勒告訴他,希特勒的世界裡,兔子不是膽小的,而是為自己的祖國尋找胡蘿蔔的非凡的兔子,這個國度裡會有各種珍奇生物,是存在多元的美好的。就算做一直兔子,也是很好的事。由此可知,在喬喬的臆想世界裡,多元和包容應該是理想的世界所具備的特質,而不是去過分地排除異己,因為他也想融入集體。喬喬在與內心的希特勒對話過程中受到鼓勵,決意要做勇敢的事,飛奔去搶了教官手裡的手榴彈,結果最後炸傷了自己。
這次事件使喬喬的臉上留下疤痕,而且腿也有傷。居家養傷的他發現自己家裡藏著一個猶太女孩愛莎。與猶太女孩的接觸中,喬喬認識到,猶太人不是魔鬼,也不是長角的怪物,他們甚至和自己沒有什麼區別。而慢慢的,他不再將希特勒作為自己最好的朋友,也開始安慰和鼓勵愛莎。並與她相依為命直到戰爭結束。
在與猶太女孩的相互了解中,愛莎騙喬喬猶太人有各種特殊的技能和特點,喬喬想寫一本關於猶太人的揭秘,想要通過與愛莎交談來了解猶太人。愛莎起初對喬喬頗有敵意,喬喬騙愛莎說未婚夫想要和愛莎分手,又安慰她說這是假的,多次偽造來自未婚夫的信與愛莎交流,之後他們又聊起哪些名人是猶太人哪些名人是雅利安人。愛莎告訴喬喬,他不是一個納粹,只是一個想被團體接受的小孩罷了。
這其中還有一位重要角色,喬喬的媽媽,一個浪漫而善良的母親,教育方式也極富智慧。喬喬為自己的傷疤而苦惱時,媽媽會安慰他,喬喬不乖時,媽媽會假扮爸爸來責怪喬喬對媽媽不尊重,然後又作為媽媽來化解這段責怪。媽媽自己在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收留了一個猶太女孩,媽媽了解喬喬對納粹的狂熱,也了解他也是一個喜歡巧克力蛋糕的小孩,所以並不否定他,也並沒有拒絕教孩子善良和樂觀。世界,是需要去實踐和體會的,總有一天,喬喬會明白,什麼才是對的。這是媽媽對他的信任。
喬喬和媽媽走在廣場上,看見被吊死的人,身上標著「解放德國,反對納粹」的人,喬喬對這些人抱有鄙夷的態度,但媽媽要求喬喬正視這些人,告訴他,這些人做了自己能做的事。
「把兔子尾巴圍著兔子耳朵繞一圈,綁好之後放在耳朵洞裡。」這是媽媽教給喬喬繫鞋帶的方法。
「等你遇到愛的時候你自然就知道這是愛了。你能感受到,那是痛苦。是腹痛,像你吃了一大堆蝴蝶一樣。」
媽媽會把他的兩隻鞋帶繫在一起,要求他自己解開。
「十歲的小孩不應該歌頌戰爭,討論政治。你應該去爬樹,然後從樹上摔下來。」
「生命是禮物,我們應該歌頌它。要用舞蹈來告訴上帝我們感激生而為人。」
「跳舞是自由的人幹的事。」
她收留猶太女孩,鼓勵她努力活下去。
「快樂的時候,我們跳舞。」
媽媽安慰回鄉的士兵,「回家去親吻你們的媽媽吧,孩子們!」
有一天喬喬的媽媽也被作為反對納粹的叛亂分子吊死在廣場,喬喬想要給她繫上鞋帶,但不會系,所以只能抱住母親。
而後,他開始學會如何自己生活。
猶太女孩告訴喬喬,他父母都在做地下工作。
戰爭結束了,不捨之餘,喬喬決定送愛莎離開。在送艾莎走前,喬喬拒絕了內心「希特勒」對他的要求,他拒絕繼續持有盲目的狂熱,拒絕回到「希特勒」身邊,拒絕對猶太女孩抱有敵意。此時他已不是毫不猶豫信任希特勒的小孩,而是根據自己的判斷、經歷去辨別是非的人。事實教會我們的是不能全部去盲從和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當戰火在眼前吞噬生命,沒有人會認為這是好事。
在送愛莎出門的時候,喬喬替她繫好了鞋帶。
這次他終於學會怎麼繫鞋帶了。他有了自己的判斷,也能好好照顧自己,甚至照顧身邊的人。
影片的服道化極美,顏色靚麗。孩童的世界,什麼都是乾淨明麗的,正如相信即為相信,黑白和是非都分明。